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时2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时2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课时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 (基础课时,一遍过)
第二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必备知识”梳理
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重要意义
(1)海洋是“能量的源泉”“未来的[1]       ”。
(2)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开发[2]      、建设海洋强国成为重要战略。
粮仓
海洋国土
2.我国的海洋国情
角度 表现
海域
范围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3]    宽广,岛屿众多
海水
水文 南北跨三个气候带,[4]   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域冬季海面有结冰
海洋
资源 油气资源、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5]    丰富
大陆架
季风
海洋能
海洋
灾害 灾害种类多,如[6]    、海冰、海水入侵等
生态
系统 拥有多种海洋[7]      类型,如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海洋
环境 部分海域污染严重,海洋[8]     加剧
风暴潮
生态系统 
生态破坏
3.发展举措
生态环境
空间利用
二、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的概念和范围
(1)概念: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及本国管辖的毗连区、
[11]       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专属经济区 
海域名称 划分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内水 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连区 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 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专属
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公海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国际海
底区域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2.我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12]   平方千米。
3.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
(2) [13]    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4.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1)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
(2)能够巩固海防,打击海上[14]        、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300万
钓鱼岛
恐怖活动
“学科素养”应用
考向1 维护海洋权益
  (2024年湖北武汉模拟)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北部湾最宽处只有约180海里,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历史上从未划分过。经过多次谈判,2004年6月30日,中越划定了北部湾海上边界线。据此完成第1~2题。
1.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海上边界线,主要体现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  )
A.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B.发展海洋经济
C.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D.保护海洋环境
A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可知,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海上边界线,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的权利,主要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海洋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
2.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海域(  )
A.全部为我国领海
B.全部为专属经济区
C.属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
D.属于领海和毗连区
C
解析: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一带水域,毗连区(领海范围之外)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专属经济区(领海范围之外)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00海里。根据材料“北部湾最宽处只有约180海里”可知,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海域属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C项正确。
考向2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024年贵州贵阳期末)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如图示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此完成第3~5题。
3.甲所在海域属于我国管辖的(  )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所在海域位于我国领海基线以外,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且宽度在12海里之内,因此它属于我国管辖的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
B
4.目前,该经济区更加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其措施主要有(  )
A.全面禁止海洋渔业捕捞
B.加大海水养殖强度
C.全面整治海岸带污染源
D.减少通航船运数量
解析:第4题,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整治海岸带污染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项正确。
C
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首先以青岛市为龙头,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其主要体现的战略布局是(  )
A.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D.发展传统海洋产业
解析:第5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其主要体现的战略布局是坚持陆海统筹发展,A项正确。
A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79~480)
一、选择题
  (2025年江苏南通开学考试)2024年4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三区”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线”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分了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镇化地区(分为国家级城镇化地区和省级城镇化地区)三类主体功能区。
右图示意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
1.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主要立足于各地(  )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经济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分布状况 D.距省会的距离
A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三区”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线”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的划定都应因地制宜、立足于各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等只是其中的一项参考指标,A项正确。
2.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最可能是图中(  )
A.Ⅰ功能区 B.Ⅱ功能区
C.Ⅲ功能区 D.Ⅳ功能区
B
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分了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镇化地区(分为国家级城镇化地区和省级城镇化地区)三类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读图可知,Ⅱ功能区位于安徽南部和西部,为山区,最可能是重点生态功能区,B项正确。
 (2024年河北衡水模拟)长江经济带由经济主轴、经济辅轴和地方轴(城市群)串联若干不同等级的区域大城市。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经济主轴相比,经济辅轴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  )
A.铁路交通 B.城市数量
C.人口密度 D.创新能力
解析:第3题,经济主轴沿长江分布,经济辅轴沿沪昆铁路线分布,因此经济辅轴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铁路交通,A项正确。
A 
4.经济主轴和经济辅轴的终点之间未能相连,主要受制于(  )
A.河流走向 B.地形地势
C.气候背景 D.海陆位置
解析:第4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导致城市之间联系不便,因此经济主轴和经济辅轴的终点之间未能相连,B项正确。
B 
  (2024年广西玉林模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据此完成第5~6题。
5.2024年5月1日南海进入伏季休渔期,休渔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渔民修补渔网
B.缓解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
解析:第5题,休渔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C项正确。
6.目前在南海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的正确措施有(  )
①开发油气资源 ②开展海洋科考 ③发展深海捕捞业 
④大规模填海造陆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解析:第6题,南海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可开发油气资源,发展深海捕捞业等,①③正确;南海地区面积广大,可进行区域渔业调查、水文调查、地质资源勘探、海洋气候调查等,发展海洋科考,②正确;大规模填海造陆会破坏南海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该海域海洋经济持续发展,④错误。
  (2024年河北高考地理)L庄地处冀西北,属半干旱气候,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为缓解人地矛盾,逐步形成了以水定畜的农业生产传统。近年来,L庄招商引资,组建种植合作社,绿化荒山,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下图示意L庄的人地关系,既包括L庄内部人地关系(Ⅰ),也包括L庄与外界的人地关系(Ⅱ和Ⅲ)。据此完成第7~8题。
7.制约L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条件是(  )
A.水资源量 B.空气质量
C.土地面积 D.矿产储量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L庄属于半干旱气候,农业生产传统以水定畜,说明L庄水资源短缺,而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特别是资源短板,与水资源相比,土地面积、空气质量不是最稀缺的,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中无矿产储量的相关信息,且矿产不是该村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源,不直接决定该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D项错误。
A
8.近年来,L庄招商引资和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体现了(  )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解析:第8题,图中Ⅱ体现了L村与其他区域的联系,能够体现招商引资,Ⅲ体现了L村与京津冀之间的联系,能够体现L村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京津冀绿色屏障建设,C项正确。
C
  (2024年河南焦作期中)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平洋的岛国,拥有900多个岛屿,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160万平方千米。该国经济落后,海水无污染,被视为“世界潜水天堂”。林地曾占全境的90%,林业成为最主要出口产业,但因过度采伐,森林资源面临枯竭。
近年来,该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多元化经济。右图为所罗门群岛区域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所罗门群岛国家所拥有的专属经济区权益是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  )
A.12海里的管辖海域
B.160海里的管辖海域
C.200海里的管辖海域
D.350海里的管辖海域
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专属经济区权益是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管辖海域,C项正确。
C
10.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所罗门群岛拓展海洋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A.木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B.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滨海旅游业
C.填海造陆,兴建海上科技城
D.采集珊瑚礁出售,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第10题,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所罗门群岛拓展海洋经济的合理措施是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滨海旅游业,B项正确。
B
二、非选择题
11.(2024年天津南开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22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着力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牵引,贯彻落实“制造强区”战略。截至目前,新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超500家,带动产业规模超3 000亿元。
材料二 下表为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表。
产业 天津滨海新区 深圳特区
第二
产业 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
产业 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 现代服务业(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
(1)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制造强区”的有利条件。
(2)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经济增长极,若参照深圳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教育发达,人才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3)指出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4)说明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
分散老城区人口和部分城市职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压力;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自2012年9月10 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并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等。下图为钓鱼岛地形图。
(1)简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说出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抬升形成岛屿。
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成因:地质时期大量的海洋生物遗体在海底被泥沙掩埋,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渐变成石油和天然气。
或渔业资源成因:大陆架宽广,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
(3)说明钓鱼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纬度较低,四面临海,水热条件良好,适宜生物生长繁衍;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加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人类活动较少,自然环境优良。
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或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