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综合思维: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区域农业差异性的原因。3.地理实践力:理解不同农业技术的原理及应用。4.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找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课时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必备知识”梳理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 [1] 、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气候条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水源 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2] 地形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3]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4] 或畜牧业 土壤 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热量灌溉 种植业林业2.人文因素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5] 和规模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6]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7] 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其他因素 资金、[8] 、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类型 运输时间税收 劳动力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概述: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9] 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10] 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2.主要变化因素(1) [11] 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从而促使生产规模[12]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从而促使生产规模[13] 。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市场 扩大缩小(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14]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15] 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人工干预保鲜、冷藏“关键能力”突破1.抓要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具体分析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具体分析如下。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从人地协调角度,分析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利用问题 措施热量不足 建造塑料大棚、玻璃温室;地温低时可用盆栽并用支架支起光照不足 室内用日光灯、反光镜;果树下用反光纸(膜)等水源不足 用日光温室改善热量条件,调节蒸发;发展节水农业、耐旱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适当抽取地下水等地形不利 改造地形,发展梯田;选择河谷平原、河漫滩等地红壤 掺沙;补充熟石灰(草木灰),增施有机肥;种茶树或松树等问题 措施盐碱地 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农田覆盖;采用鱼塘—台田模式冻害 秋冬季节,北方用人造烟雾;利用秸秆、地膜覆盖;通过浇水防霜冻作物品质低 铺沙或鹅卵石,增加昼夜温差;增加光照时间;增加作物生长期;采用良种;提高科技含量等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区域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新疆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光热条件好 深居内陆,降水少,水源不足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土壤盐碱化、风沙严重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4年山东高考地理)平贝(右图)是一种鳞茎入药的名贵中药材,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黑龙江省铁力市H村平贝种植历史悠久。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近年来H村新建了沉淀式自动清洗场,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在H村的带动下,铁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据此完成(1)~(3)题。(1)“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产品损耗 B.应对市场风险C.保护种质资源 D.降低劳动投入B(2)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采用沉淀式自动方式清洗鳞茎有利于( )A.提高清洗效果 B.减少清洗工序C.保持土壤肥力 D.提高产品品质C(3)为打造全国平贝产业高地,铁力市宜重点布局( )A.医疗器械企业 B.医药制造企业C.食品加工企业 D.农机装备企业B【思维过程】对比两种种植方式的差异 “多年后统一起收”:平贝生长周期 ,若统一栽植同等级规格的种茎→多年生长后大面积统一起收,若行情不好,存在较大 风险 “逐年轮流起收”:若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可提高农户应对 的能力 对比两种清洗方式 传统清洗方式: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 ,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大量泥土随河水流走,长期将严重影响土壤 沉淀式自动方式: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 →减少大量泥土的流失,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分析适宜布局的企业 “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现阶段铁力市平贝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但仅限于 、售卖等初级阶段→作为名贵 ,应充分发挥其特色,重点布局 企业 长市场市场风险 泥土肥力重新还田栽培中药材 医药制造[跟踪训练]考向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024年广东广州模拟)榴梿果树高达20多米,0°~18.4°N为其最佳种植区。2022年,我国榴梿进口量高达82.5 万吨,绝大部分来自泰国,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6月,海南岛首批50吨国产榴梿正式上市。销往我国的泰国榴梿在七成熟时人工采摘,运输途中成熟;海南榴梿则在树上成熟自然脱落,经收集后上市。据此完成第1~3题。1.海南岛种植榴梿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夏季气温偏低 B.冬季气温偏低C.气温年较差小 D.气温日较差小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0°~18.4°N为其最佳种植区”可知,榴梿喜高温,相比于泰国等产区,我国海南岛纬度稍高,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榴梿生长,B项正确。B2.与进口榴梿相比,海南榴梿( )A.品质更新鲜 B.运输成本更高C.知名度更高 D.采摘成本更高解析:第2题,结合材料“销往我国的泰国榴梿在七成熟时人工采摘,运输途中成熟;海南榴梿则在树上成熟自然脱落,经收集后上市”可知,海南榴梿自然成熟且距离市场近,品质更新鲜,采摘和运输成本更低,A项正确。A3.为降低榴梿价格,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应( )①研发榴梿抗旱品种 ②扩大榴梿种植面积 ③拓展榴梿进口渠道 ④发展温室榴梿种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第3题,我国榴梿种植区纬度偏高,不利因素为温度而非降水,①错误;扩大榴梿种植面积、积极拓展榴梿进口渠道可以增加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②③正确;发展温室榴梿种植会增加成本,使价格升高,④错误。D考向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3年新课标全国乙卷)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下图)。据此完成第4~5题。4.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4题,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销售渠道的拓展与快速冷链运输的发展,③④正确;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不能单方面提高销售价格,①错误;扩大种植规模往往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②错误。C5.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水平高C.飞机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龙里豌豆尖价格高,读图可知,供应的少数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城市消费水平高,C项正确。B“核心价值”提升答题模板必“抓” ④农业区位类主观题[思维建模]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规范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答题规范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1)综合分析。要全面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既包括有利的方面,又包括不利的方面。(2)主导因素分析。要在限制性因素和优势因素之间选择决定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降水少,优势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在有河流和地下水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3)比较分析。要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4)辩证分析。同一区位因素,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必须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看待,如河流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水源充足,但也存在洪涝灾害频繁等问题。(5)开放性问题答题思路。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观点 有利(效益) 支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将产生××效益不利(影响)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应用体验] (2022年湖北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多晴朗天气,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土地面积广。不利条件: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稀少;水源不足;自然灾害多发(多寒潮、低温冻害、风沙等恶劣天气);土壤盐碱化严重。(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政策支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市场需求量大。【模板套用】(1)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注意利弊)。因素 具体分析气候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热量充足,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地形 盆地地形→土地面积较广水源 水源缺乏土壤 长期灌溉,存在土壤盐碱化问题(2)自然条件不优越,因此应重点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因素 具体分析市场 市场对蔬菜需求量大劳动力 农民以前搭建拱棚种植蔬菜→种植经验丰富科技 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政策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企业引领,农户素质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