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课时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项目 水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 最慢 较快 较慢 最快运价 低→高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适用范围。(1)客运:人们出行时大多考虑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度等方面。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比较笨重且运输距离长的货物,宜采用水运或铁路运输。(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交通运输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具体分析如下。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与运费的关系(仅考虑运费)(1)短途运输:公路运费最低,如OA段。(2)中长途运输:铁路运费最低,如AB段。(3)长途运输:水路运费最低,如B点以后段。“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4年江西高考地理)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如图示意某年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公路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占三者总量的比例。据此完成(1)~(2)题。(1)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甲>丁>丙>乙 D.乙>丙>丁>甲C(2)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可能是( )A.湖南、上海、山西、重庆B.山西、湖南、上海、重庆C.湖南、山西、重庆、上海D.山西、上海、重庆、湖南D【思维过程】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具体分析如下:甲丁丙乙山西湖南重庆上海[跟踪训练]考向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24年河北高考地理)西安(34°17'N,108°55'E)是连通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物流节点。2024年3月26日,我国首趟快递电商多联快车(干线铁路运输+两端集装箱配送)班列从西安出发,38小时后抵达乌鲁木齐(43°47'N,87°37'E),较传统公路运输方式用时缩短约5个小时。据此完成第1~2题。1.西安成为我国东、西部之间重要物流节点,主要缘于( )A.先进的科学技术 B.雄厚的经济基础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庞大的人口数量解析:第1题,西安地处我国西北部,关中平原的中心,北临渭河,南依秦岭,东接黄河,西靠陇山,是连接中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故能成为我国东、西部之间重要物流节点,C项正确。C2.西安至乌鲁木齐快递电商多联快车班列的突出优势是( )A.降本增效 B.转运方便C.机动灵活 D.服务优质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快递电商多联快车两端使用集装箱配送,城市之间用铁路运输,用时更短,由此可推知,该班列的突出优势是铁路运输替代传统公路运输,运输效率高,能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快递电商的成本,A项正确。A考向2 不同区域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 (2025年重庆开学考试)某年中国年货运量为521亿吨,美国年货运量为186.16亿吨,中国的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单位为万亿吨千米)是美国的3.05倍,所花费的单位物流成本(吨千米物流花费)仅为美国的51.45%。其中,长江年货运量为64.5亿吨,密西西比河最大年货运量为9.7亿吨。下图示意某年中、美两国年货物周转量构成。据此完成第3~5题。3.中国单位物流成本比美国低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方式的结构差异B.运输货物的种类差异C.劳动力工资水平差异D.货物转运难度的差异A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中国货物周转量以水运为主,而美国公路、铁路运输具有压倒性优势,这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巨大差异,水路运输成本低,所以中国单位物流成本比美国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输方式的结构差异,A项正确。4.导致图中空运为0的影响因素是( )A.运输距离 B.灵活程度C.货物性质 D.天气变化解析:第4题,航空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舒适、安全,但运价高、运量小,不适宜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虽然航空运输也运输一些贵重、急需的货物,但这类货物数量小,在一个国家的货物周转量当中,其数值是很小的,尽管空运运输距离较长,但货运量极小,导致空运货物周转量占比为0,因此货物性质决定其周转量的大小,C项正确。C 5.密西西比河年货运量远低于长江是因为密西西比河( )A.流域面积和通航里程均小于长江B.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C.流量较大,流速快,航运条件差D.流域内工农业水平低,货运量小解析:第5题,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主要的农业区,且流向是从北向南,没有串联起经济最发达的东、西海岸,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带,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腹地辽阔,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一致,运输需求量大,因此密西西比河年货运量远低于长江,B项正确。B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71~473)一、选择题 (2025年辽宁沈阳开学考试)铁水联运新模式是指将铁路货场功能前移至港口,设立“无轨铁路港场”以实现运输资源共享,并通过水运班轮和铁路班列的有效衔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客户可以在“无轨铁路港场”办理集装箱铁水多式联运服务的新模式。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铁路口岸、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拥有两大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据此完成第1~2题。1.铁水联运新模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C.物流枢纽的不断建立 D.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铁水联运新模式是指将铁路货场功能前移至港口,设立“无轨铁路港场”以实现运输资源共享,并通过水运班轮和铁路班列的有效衔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客户可以在“无轨铁路港场”办理集装箱铁水多式联运服务的新模式;故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可以使货物装卸方便、省时省力,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D项正确。D2.与传统的铁水联运相比,铁水联运新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A.提高交通运输效率B.缩短交通运输距离C.增加交通运输方式D.增加交通运输线路解析:第2题,铁水联运新模式是通过水运班轮和铁路班列的有效衔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A项正确。A (2024年广东江门模拟)支线机场是指年度旅客吞吐量在300万人以下或大于300万人但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机场,该类机场多以国内和省内航班为主。近年我国支线航空不断发展,旅客吞吐量占比不断上升。下表为2022年我国三个省份支线机场航线结构比例表。据此完成第3~5题。省份 省内航线/% 省外经停/% 省外甩飞/% 省外直飞/%西藏 12.12 0.00 19.70 68.18宁夏 0.00 36.36 50.91 12.73S 5.65 0.00 19.35 75.00注:省内航线:航线始终点、中间经停点全部在省内的航线。省外经停:至少有一个航点在省外的,以本机场为中间经停点的航线。省外甩飞:至少有一个航点在省外的,以本机场为始终点的航线。省外直飞:直飞省外的点对点航线。3.在客源方面,对支线航空构成较大竞争的是( )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C.普铁 D.高铁解析:第3题,高铁速度快,价格比航空低,性价比高,高铁的发展在中短程航线对航空运输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在客源方面,对支线航空构成较大竞争的是高铁,D项正确。D4.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内航线占比小,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面积C.地理位置 D.地形解析:第4题,航空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航线的设置要考虑始终点之间的距离长短。一个地区面积大,城市之间距离较远,则省内航线建设较多。宁夏面积较小,省内适合建设长距离航线始终点的站点不多,因此省内航线占比小,B项正确。B5.S省份可能是( )A.海南 B.河南C.贵州 D.内蒙古解析:第5题,海南旅游业发达,且主要为岛屿,与客源市场较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省外直飞航线多,占比高,且为我国最南部省份,省外经停占比小,A项正确;由于S省外经停占比小,可能为边境省份,且在国内航空运输中不需要经过该省份,根据河南、贵州、内蒙古三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可知均与其不符,B、C、D项错误。A (2024年重庆高考地理)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可以用乘坐轨道交通的人次占所有交通方式出行总人次的比例表示。自然条件会影响城市地面交通,进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如图为2019年莫斯科(55°45'N,37°42'E)和巴塞罗那(41°23'N,2°11'E)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调查数据。据此完成第6~7题。6.两个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密度的差异表明巴塞罗那比莫斯科( )A.交通出行的方式更单一B.轨道里程更长C.站点平均服务范围更小D.人口总量更多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巴塞罗那的轨道交通站点密度大于莫斯科,说明巴塞罗那每平方千米区域内有更多的轨道交通站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密度与交通方式多样性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密度高并不意味着轨道里程更长,可能是轨道站点更密集,B项错误;单位面积内的轨道交通站点个数多意味着每个站点的服务范围可能均较小,C项正确;轨道交通站点密度与人口总量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7.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的特征,推测冬季影响莫斯科地面交通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A.降水多 B.光照弱C.风速大 D.气温低解析:第7题,由材料“自然条件会影响城市地面交通,进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可知,冬季地面交通可能受不利天气的影响,使更多人选择轨道交通。莫斯科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低温会导致路面结冰,一般车辆行驶中容易打滑,而电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受此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寒冷的环境还会影响出行舒适度,因此人们冬季多选择安全性、舒适性更高的轨道交通出行,使得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高,D项正确。D (2023年江苏高考地理)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10题。8.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A.替代交通方式多样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C.人口流动方向多变D.城市发展比较均衡D解析:第8题,江苏省高铁选线常有多种优选方案,说明不同选线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江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比较均衡,D项正确。9.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杭运河沿岸地区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因此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最主要是考虑京杭运河沿岸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A项正确。A10.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解析:第10题,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可以提高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便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通,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项正确。D二、非选择题11.(2025年广东茂名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简称马东铁路),全长665千米,北起哥打巴鲁,向南至关丹后折向西至巴生港,横穿马来半岛,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纵贯马来西亚西半部南北,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西半部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马东铁路由中国某建设公司承建,开发耗时5—6年,预计于2027年初启用。下图示意马东铁路线路。(1)说明马东铁路建设工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2)简述马来西亚规划升级现有铁路的主要目的。马来半岛气候炎热多雨,频繁的降雨影响工程进度;马东铁路路线经过士兆湿地,穿越蒂迪旺沙山脉,工程建设难度大,且建设周期长。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轻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说出马东铁路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西半部东西海岸“陆上桥梁”的理由。打破马来西亚西半部东西海岸交通受限的局面,使得人员、物资能更加便捷地在马来西亚西半部东西两岸之间流通;为铁路沿线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投资;缩小马来西亚西半部东西海岸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12.(2025年云南昆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于2024年8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柬埔寨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工程项目,预计耗资约17亿美元,资金来源为柬埔寨国营企业、本地私人企业和中国路桥集团。项目由中国路桥集团承建,预计将于2028年建成通航。该运河全长约180千米,起点位于柬埔寨干拉省,流经茶胶、贡布、白马等省市,最终抵达沿海的白马省,预计能够通行排水量3 000吨的船只,惠及沿岸约160万人口。但该项目受到越南的强烈反对。下图为德崇扶南运河线路图。(1)与甲相比,说明运河入水口选择图示位置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中柬合资,中国承建”运河的优越性。水位高,有利于河水自流(进入运河);靠近湄公河,可降低运河水位季节变化,提升通航能力。缓解柬埔寨资金困难,保证资金安全;中国提供施工技术,保证运河建设质量;加强中国与柬埔寨的经贸合作,促进两国友好发展。(3)阐述德崇扶南运河建成后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缩短湄公河下游到出海口的航程,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越南湄公河出海口的依赖,提高航运效率;加强柬埔寨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贸易;促进柬埔寨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4)分析越南反对柬埔寨修建该运河的可能原因。担心运河改变湄公河的水量和流向,威胁越南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安全;新运河与越南航道和港口形成竞争,减少越南航运收益;降低柬埔寨对越南的依赖程度,影响越南的战略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