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2农业区位选择和布局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十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2农业区位选择和布局课件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课时2 农业区位选择和布局 (重难课时,层层破)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必备知识”梳理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域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素养”应用
[命题探究]
(2020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南坡)。优势:该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思维过程】



向阳

不均 
水土流失
[跟踪训练]
考向1 农业区位选择
  (2024年辽宁沈阳模拟)蔓越莓果实为高档保健型水果,其适合生长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果实收获多采用引水灌田后水收的方式。全球种植区集中在北美,长期以来,我国的蔓越莓主要依赖进口。2010年H公司率先从北美引进蔓越莓种苗,在中国多地试种。2014年该公司在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东安村建设种植基地,该公司计划在抚远市打造种植、仓储、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
下图为抚远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大力发展蔓越莓产业,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技术先进 B.自然条件优越
C.市场广阔 D.劳动力价格低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长期以来,我国的蔓越莓主要依赖进口,该公司选择在我国大力发展蔓越莓产业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C项正确。
C
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黑龙江省抚远市建设种植基地,看中的主要地理条件有(  )
①纬度高,气候冷湿 ②地势低平,距离河流近 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④地处边境,紧邻俄罗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第2题,蔓越莓适合生长在寒冷湿润的环境,黑龙江省抚远市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气候冷湿,适合蔓越莓生长,①正确;蔓越莓的果实收获多采用引水灌田后水收的方式,黑龙江省抚远市地处三江平原,地势低平,距离河流近,水源充足,②正确;黑龙江省抚远市的劳动力条件不是该公司选定在该地建设种植基地的主要原因,且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更为丰富,③错误;地处边境、紧邻俄罗斯不是该公司选定在该地建设种植基地的主要原因,因为该公司生产的蔓越莓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不是俄罗斯市场,故④错误。
3.与抚远的其他区域相比,东安村发展蔓越莓产业的优势是(  )
①靠近公路、铁路和机场,物流发达 ②土地集中连片,平整土地投入较少 ③地理位置临近抚远县城,市场广阔 ④紧邻黑瞎子岛,便于文旅融合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与抚远的其他区域相比,东安村靠近公路、铁路和机场,物流发达,故①正确;读图可知,抚远市主要位于三江平原,土地集中连片、平整土地投入较少是抚远市大部分地区共有的发展条件,不是东安村独有的优势,故②错误;读图可知,与抚远其他地区相比,东安村的地理位置离抚远市区不近,而且主要消费市场在中国其他地区,故③错误;读图可知,东安村离黑瞎子岛湿地公园近,便于文旅融合发展,故④正确。
考向2 小范围地域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4年福建宁德模拟)下图为某城镇郊区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在该城镇郊区的各种农业布局情况,合理的是(  )
A.Ⅰ—粮食产区;Ⅱ—蔬菜园艺带;Ⅲ—乳肉家禽饲养带;Ⅳ—林牧业带
B.Ⅰ—蔬菜园艺带;Ⅱ—粮食产区;Ⅲ—乳肉家禽饲养带;Ⅳ—林牧业带
C.Ⅰ—蔬菜园艺带;Ⅱ—乳肉家禽饲养带;Ⅲ—粮食产区;Ⅳ—林牧业带
D.Ⅰ—林牧业带;Ⅱ—粮食产区;Ⅲ—乳肉家禽饲养带;Ⅳ—蔬菜园艺带
解析:第4题,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效益高,则应布局于离城镇较近的地方,经济效益低,则应布局于离城镇较远的地方,且受地形条件差异的影响,山区适宜布局林牧业,而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Ⅰ地区为蔬菜园艺带,Ⅱ地区为乳肉家禽饲养带,Ⅳ地区为林牧业带,Ⅲ地区为粮食产区,C项正确。
C
5.产生以上农业分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习惯 B.饮食习惯
C.政策影响 D.地租成本
解析: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故产生以上农业分区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成本,D项正确。
D
“核心价值”提升
热点情境必“追”19
因地制宜与农业生产
[情境归纳]
1.农作物品质的因素分析
2.主要农业耕作方式分析
(1)作物轮作。
平衡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作物连作,防止杂草蔓延,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发挥农田的生产潜力。
(2)间作套种。
改变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减轻自然灾害,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农作物种类,调整农业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起垄种植。
①光照:可以增大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
②温度:可以提高土壤温度。
③昼夜温差:可以加大昼夜差,利于养分积累。
④疏松土壤:可以增强土壤通气性,同时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⑤土层厚度:可以加厚土层,利于(作物)生长。
⑥灌溉与排水:利于(旱季)顺沟灌溉和(雨季)顺垄排水。
(4)等高种植。
维护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应用体验]
  (2024年山东潍坊模拟)新疆喀什每年要从甘肃、内蒙古等地调入大量饲草保障当地畜牧业发展。某草业公司从2019年开始发展饲用甜高粱种植,通过“小农户”种养模式,在喀什地区推广种植饲用甜高粱,缓解了饲草紧张的状况。2021年该公司又开始利用当地野生草种育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草业公司采取“小农户”种养模式的好处有(  )
①提高企业效益 ②培育草籽市场 ③增加牧民收入 ④创建企业品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该模式通过“小农户种养”可以让农户通过种植牧草获得饲料,缓解饲草紧张状况,减少从外地调入饲草数量,有利于农户降低成本,增加牧民收入,③正确;该草业公司可以扩大饲草市场,提高企业效益,①正确;小农户种植方法传统,生产分散,对创建企业品牌和草籽市场培育没有帮助,②④错误。
B
2.该草业公司利用野生草种育种主要是为了(  )
A.扩大种植范围 B.降低育种成本
C.提高牧草成活率 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第2题,本地野生草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此利用野生乡土草种主要是为了提高牧草成活率,C项正确。
C
 (2024年四川成都模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优质水稻产区,稻米主要用河水灌溉。家住吉林省松花江流域的老高准备扩大稻米种植面积,将原来的旱地玉米田改种稻米,利用井水灌溉,结果产量和品质都不如原有的稻田,后来通过农业专家指导,第二年更换了生长周期较长的品种种植,获得了品质和产量的双丰收。据此完成第3~5题。
3.与南方主产区相比,松花江流域稻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水质优良 B.稻米品种优良
C.种植技术先进 D.生长季温度低
D
解析:第3题,松花江流域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稻米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所以品质优良,D项正确。
4.老高将原来的旱地改种稻米后,稻米的产量和品质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A.灌溉水源水温较低 B.灌溉水源含盐量高
C.原有稻米品种较差 D.灌溉水源水质较差
解析:第4题,夏季井水水温较低,利用井水灌溉,不利于热量需求高的稻米生长,A项正确。
A
5.老高的种稻经历说明了(  )
A.影响稻米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品种
B.自然因素对农业影响小
C.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D.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解析:第5题,东北地区热量低,作物生长速度慢,所以更适合生长期较长的稻米品种,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D项正确。
D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63~465)
一、选择题
  (2025年江苏扬州开学考试)湖南省怀化市是全国冰糖橙的发源地,冰糖橙种植面积66.7万亩,主要分布于土壤肥沃的雪峰山与武陵山丘岗地。怀化市的农民对冰糖橙园地的收益期望较高。下图为怀化市部分县市区冰糖橙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湖南省怀化市适宜种植冰糖橙的绝佳气候条件是(  )
A.日照最长 B.热量充足
C.云雾较多 D.雹灾稀少
解析:第1题,湖南省怀化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和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共同造就了孕育冰糖橙的绝佳条件,B项正确。
B
2.怀化市农民对冰糖橙园地的收益期望很高,这是因为怀化市(  )
A.政策支持 B.园地撂荒严重
C.人多地少 D.种植技术先进
解析:第2题,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岗地为主,人口多,土地少,人多地少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怀化市农民对冰糖橙园地的收益期望较高,C项正确。
C
  (2025年山东青岛开学考试)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如图)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人引山上的淡水灌溉,先经村寨,再入梯田,以田为渠,由高到低将地表营养物质逐级带入梯田,称为“水冲肥”,当地人凭借“肥田靠发(需稀植),瘦田靠插(需密植)”的经验,确定秧苗密度和稻谷品种,以保障水稻的产量。哈尼梯田土壤砂质成分高,一旦干涸容易崩塌,每年10月收割完毕后,11月到次年4月需放水养田。据此完成第3~4题。
3.推断适宜不同海拔水梯田的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是(  )
A.低海拔稀植耐旱品种
B.高海拔稀植耐寒品种
C.低海拔密植耐寒品种
D.高海拔密植耐旱品种
A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营养物质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向下)传递,低海拔地区营养物质汇集,高海拔地区营养物质容易流失,所以高海拔地区肥力低,低海拔地区肥力高。根据“当地人凭借‘肥田靠发,瘦田靠插’的经验,确定秧苗密度和稻谷品种,以保障水稻的产量”可知,海拔高处,气温低,适宜种植耐寒品种,因肥力较低,适宜密植插秧,B、D项错误;海拔低处,气温高,蒸发强,适宜种植耐旱品种,因肥力较高,适宜稀植插秧,A项正确,C项错误。
4.放水养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田风光
B.蓄水保墒,减少田埂开裂
C.增加土壤肥力
D.扩大水域,调节区域气候
解析:第4题,由材料“哈尼梯田土壤砂质成分高,一旦干涸容易崩塌,每年10月收割完毕后,11月到次年4月需放水养田”可知,云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为旱季,放水养田可以增加土壤水分,蓄水保墒,减少田埂开裂,B项正确。
B
 (2024年河北唐山模拟)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多山地丘陵,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彭水县农户种植水稻的意愿较低,而种植耐贫瘠、耐干旱的红薯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彭水县政府牵头红薯产业合作社,积极赴重庆主城区参展火锅美食文化节,长期“隐名”于深山的彭水晶丝苕粉,以全新的面貌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据此完成第5~6题。
5.多山的地形对彭水红薯种植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
①降低种植难度 ②提供肥沃土壤 ③延长上市时间 ④丰富红薯品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第5题,多山地,耕作不便,种植难度较大,①错误;红薯耐贫瘠,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且山地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土层瘠薄,②错误;不同海拔热量不同,红薯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上市,延长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③正确;不同海拔小气候条件不同,满足多种红薯的生长需求,丰富品种,④正确。
6.彭水红薯参展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能够(  )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营销成本
C.匹配潜在客户 D.扩大种植规模
第6题,产品质量主要由种植环节决定,A项错误;组团赴外地参展,增加了人员出行和参展等费用,提高了营销成本,但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能对接市场需求,匹配潜在客户,B项错误,C项正确;扩大种植规模取决于农户种植的环节,营销对此没有直接影响,D项错误。
C
  (2024年新课标全国甲卷)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第7~8题。
7.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 D.控制土壤侵蚀
B
解析:第7题,沼泽地地下水位高,土壤中水分含量多,空气含量少,不利于小麦根系呼吸,因此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排水,降低地下水位,B项正确。
8.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  )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
C.沉淀泥沙 D.提高水温
解析:第8题,我国三江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其水温也较低,抽取低温地下水直接引入稻田对水稻根系刺激很大,不利于水稻生长,所以需要提高水温,将抽取的地下水露天蓄存可以提高水温,然后引入稻田,减少对水稻根系的刺激,D项正确。
D
  (2024年广东高考地理)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据此完成第9~10题。
9.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
A.土壤更贫瘠地区 B.黄河两侧平原区
C.暖湿化加剧地区 D.贺兰山高海拔区
解析:第9题,据图a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有机质的含量越来越少,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的趋向是向土壤更贫瘠地区方向拓展,A项正确。
A
10.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 ②政策支持与激励 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 ④旺盛的市场需求
⑤适宜的气候条件 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D
解析:第10题,葡萄酒生产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没有信息表明有劳动力大量回流,①错误;1984年以来葡萄种植规模和葡萄酒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②正确;据上题分析可知,新增葡萄种植区域是向土壤贫瘠地区拓展,与当地肥沃的土地资源多无关,③错误;葡萄酒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葡萄酒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④正确;当地气候条件有冷湿化的趋势,且气候对葡萄酒生产过程影响较小,⑤错误;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说明从阶段Ⅰ开始,一些葡萄酒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示范效应,影响力增强,从而使更多企业投入到当地的葡萄酒生产,⑥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4年江苏徐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榴梿树生长期气温要求在平均22 ℃以上,6—8年才结果。榴梿开花时需要一到两个月的干燥天气,果实生长需足够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出现只长叶子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榴梿进口国,其中90%以上来自泰国,销售价格高。泰国东部是重要的榴梿产区,榴梿在11—12月开始开花,次年4—6月收获,品质较好。榴梿保鲜期短,泰国榴梿运输到中国的物流方式有陆运、海运和空运。下图为泰国榴梿东部产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中老泰”国际铁路通道指的是中国昆明至泰国曼谷铁路,2023年2月7日,“中老泰”全程铁路运输往返班列在云南昆明成功首发。
(1)简析泰国东部产区榴梿品质好的自然条件。
(2)说明我国市场榴梿销售价格高的原因。
开花期正值旱季,干燥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挂果期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挂果期降水适中,有利于果实生长;火山灰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水果需求量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适宜榴梿种植的面积小,产量低;生长周期长,培育成本高;运输距离长,成本高;易腐烂,保鲜成本高。
(3)推测“中老泰”国际铁路通道开通后对榴梿价格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影响:价格降低。理由: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运输速度快,节省保鲜成本;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单次运量大;与空运相比,铁路运输运价低且运量大。
12.(2024年广东惠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滇中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全年均适宜花卉种植。昆明市呈贡区斗南镇历经40年的发展,带动了滇中地区鲜花种植,并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中心。2021年,平均每天有2 810万枝鲜花从斗南经上海、广州中转集散,其中约10%跨过国门,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排名世界第一的荷兰相比,斗南鲜花目前还有“高门槛”需要跨越,才有可能从“亚洲花都”转身为“世界花都”。
如图为斗南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气温角度说明滇中地区可全年种植鲜花的原因。
(2)分析上海、广州成为国内斗南鲜花主要“集散中心”的原因。
海拔高,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纬度低,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小,可全年种植鲜花。
冷链运输技术进步,斗南鲜花可通过高速公路实现大批量、快速运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达,鲜花市场需求量大;上海、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有利于斗南鲜花快速运往世界各地。
(3)请你为斗南小镇走向“世界花都”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立花卉新品种研发基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南特有花卉品种;及时对新品种实施国际标准的专利保护;研发先进园艺栽培技术,提升产出效益;研发冷链流通综合保鲜技术,降低流通成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