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认知: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2.综合思维:联系资源的分布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3.人地协调观:通过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分析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时1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必备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1] 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不匹配集中性资源短缺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1)满足区域发展对[4] 的需求。 (2)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5] ,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3)促进[6] 等基础设施建设。 (4)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4.我国主要的调配工程:南水北调、[7] 、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自然资源 最大化交通运输西气东输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西气东输概况(1)气源地:新疆生产及[8] 进口。 (2)目的地:长江三角洲、[9] 等东南沿海地区。 (3)输气管道线路: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中亚珠江三角洲 2.实施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地区 能源需求量 能源数量 影响 措施东部沿海地区 [10] 相对[11]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实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即西气东输 西部地区 小 较为丰富 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12] 大贫乏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北煤南运天然气(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①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15] 、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16] 盆地)和陕甘宁的[17] 。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18] 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西多东少四川鄂尔多斯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19] ,使之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20]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21] 的影响。 经济效益就业机会 生态环境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1)缓解东部地区的[22] 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发挥东部地区的[23] 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24]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能源紧缺 经济、技术煤炭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提高资源的整体[25] ,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2)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26] 。 利用效率发展潜力“关键能力”突破1.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1)有利条件。资源优势 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稳定供气30年;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补充气源地技术保障 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市场广阔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广阔(2)不利条件。管线长 输气距离远,管线长,工程量大地形障碍 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河流障碍 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艰巨环境脆弱 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 影响西部地区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区域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激活了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4年甘肃高考地理)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1)~(3)题。(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 )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 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 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C(2)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调节电力供应C.提高能源转换效率D.减少换流次数B(3)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 )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 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 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 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D【思维过程】问题 思路分析陕北地区的优势分析 图中陕北外送的电力主要来自 、 和火电→风能光能资源充足、 资源储量丰富 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 火电→调节风电、光伏电的 性→保障电力供应。 抽水蓄能→储存 能→保障电力供应 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的影响 陕北作为能源输出地→主要是获得 和社会效益。 安徽作为能源输入地→主要是保障能源 ,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和经济发展 风电光伏电煤炭 不稳定电经济供应[跟踪训练]考向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025年江西宜春模拟)我国目前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各类新能源优化组合。通过“煤炭+太阳能”耦合模式的发展,可加快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图示意我国赋煤区划分与太阳能水平面年总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1.图中最适宜“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的赋煤区为( )A.滇藏赋煤区 B.西北赋煤区C.华北赋煤区 D.华南赋煤区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赋煤区,且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煤炭与太阳能资源组合最好,B项正确。B2.为改变北煤南运格局,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建设坑口电站,就地发电B.南方高耗能工业转移至北方C.减少北方的煤炭资源开发D.加强交通建设,提高运输量A解析:第2题,建设坑口电站,就地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可以大大缓解北煤南运的交通压力,A项正确;南方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高耗能工业转移至北方会影响南方地区经济发展,B项错误;减少北方的煤炭资源开发可能会加剧能源紧张状况,C项错误;加强交通建设,提高运输量不会改变该格局,D项错误。3.选在西北赋煤区开发太阳能考虑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需求量大 B.煤炭资源枯竭C.土地租金廉价 D.太阳能源稳定解析:第3题,西北地区距离市场较远,本地能源需求量较小,A项错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还没有面临枯竭,B项错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廉价,C项正确;西北地区太阳能源较稳定,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C考向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2024年北京海淀区二模)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绿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下图为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4.“西氢东送”工程( )A.沿线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特征明显B.途经地形区地势起伏和缓C.沿线地区工业基础雄厚D.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公路运输A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 ,“西氢东送”由内蒙古输往北京,植被由草原带到森林带,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项正确;途经高原、山地,地势起伏较大,B项错误;内蒙古和河北工业基础薄弱,C项错误;由于采用管道运输,运费便宜,运输成本低于公路运输,D项错误。5.“西氢东送”建设的重大意义有( )①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 ②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③输出地停止化石能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④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解析:第5题,“西氢东送”可以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①正确;氢是清洁能源,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②正确;输出地不会停止其他化石能源的开发,由于输送的氢有限,对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影响不大,③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