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时2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课时2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课时2 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基础课时,一遍过)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国际合作
“必备知识”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经济全球化
(1)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1]        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2]     ,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2)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3]      ,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规模与形式
跨国投资
最优区位
2.国际合作的必然性
(1)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4]         。
(2)由于全球[5]      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劳动地域分工
生产网络
二、“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打造新型[6]      模式
国际合作 
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1)坚持的原则:共商、[7]    、共享。
(2)新型国际关系:突出共同发展,[8]      ,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共建
共同繁荣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1)关键:聚焦[9]    。
(2)目的:实现[10]      、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具体如下。
发展
经济融合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 [11]      
5.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文化驱动力
“学科素养”应用
考向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024年福建高考地理)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我国某通讯终端生产企业加强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产业协作。图中△代表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和低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的其中一种,▲代表另一种。□代表中等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代表代工组装企业。据此完成第1~2 题。
1.图中 代表的要素最有可能是(  )
A.原材料 B.信息
C.劳动力 D.能源
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 代表的要素主要在▲与▲之间、▲与□之间、▲与△之间流动,▲代表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中、新、日、法等相对发达的国家,代表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代表低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即该要素在不同价值零部件供应企业之间流动,应为信息,不可能是具有实体形态的原材料、劳动力或能源,故B项正确。
2.▲代表的企业难以形成规范性的产业集群,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产业分工与技术保护
B.生态环境与土地租金
C.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D.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
解析:第2题,▲代表高价值研发型零部件供应企业,应为高新技术企业,该类企业涉及专业分工较为复杂,企业间注重技术保护,故难以在空间上形成集聚,A项正确。
A
考向2 “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2024年浙江金华期中)“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际区域间的产能合作,打破了原先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促进了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下图)的形成。中国作为“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核心枢纽,连接着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据此完成第3~4题。
3.在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面临的挑战是(  )
A.劳动力资源匮乏
B.矿产资源日渐枯竭
C.基础设施不完善
D.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D
解析:第3题,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资源匮乏问题,A项错误;中国从发达经济体进口技术、出口给其中间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初级产品,对矿产资源依赖性大,但是与该环流关系不大,B项错误;中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C项错误;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产业创新能力不足,D项正确。
4.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实现双赢,中国应(  )
A.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
B.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
C.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扩大资源进口
D.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
D
解析:第4题,在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并向其出口技术,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D项正确。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97~499)
一、选择题
  (2024年湖南衡阳二模)玩具制造业是指供儿童玩耍和游戏的器具的制造。玩具制造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塑料、金属、木材、纺织品等。近年来,许多国际采购商要求位于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但大部分广东的玩具企业暂时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据此完成第1~2题。
1.国际采购商要求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是因为东南亚(  )
A.产业基础更完善 B.原料种类更多样
C.制造技术更先进 D.劳动力成本更低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玩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我国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国际采购商要求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以降低生产成本,D项正确。
D
2.大部分广东玩具企业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最可能的原因有(  )
①东南亚玩具产业基础较薄弱 ②东南亚交通运输不便 ③我国玩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④我国玩具生产技术最为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2题,大部分广东玩具企业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最可能的原因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而我国人口数量较大,玩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①③正确;东南亚交通运输相对便利,玩具生产对技术的要求不高,②④错误。
B
 (2024年浙江6月选考)光伏装备制造业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我国大型光伏企业大多位于东部核心城市,目前主要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向中西部地区扩张。下图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扩张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光伏装备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布局变化特征是(  )
A.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扩散
B.主要布局在普通城市
C.通过中心城市向外转移
D.均匀布局在各类城市
A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光伏装备制造业环节较多,并且多位于东部核心城市,故其在东部地区布局体现为聚集,A项正确;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东部地区光伏装备制造业以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因此属于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扩散;东部区域主要是以核心城市向外扩散;图中显示光伏装备制造业以核心城市为主要布局,不是普通城市;图中显示该制造业并未均匀分布。
4.东部光伏产业首选中西部核心城市进行扩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  )
①拥有较好产业基础 ②邻近光伏装机市场 ③拥有低廉成本土地 ④具备良好资源禀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东部光伏产业首选中西部核心城市进行扩张,主要原因是核心城市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工业相对发达,因此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故①正确;图中显示光伏装机市场皆距离中西部核心城市较近,因此在核心进行扩张的原因也有邻近光伏装机市场的因素,故②正确;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地价相对较高,故③错误;图中显示硅原料基地分布在距离核心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地区,因此核心城市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故④错误。
  (2024年河北承德联考)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合,不少企业向肇庆中安智谷产业园转移。园区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部分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部门一并迁入园区。下图示意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位置。据此完成第5~6题。
5.中安智谷产业园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减少园区用电总量
D.满足园区供电需求
D
解析:第5题,材料中体现不出这些能源企业是清洁能源,不能得出产业园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A项错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不是产业园积极引入多家能源企业的直接目的,B项错误;引入多家能源企业并不能减少园区用电总量,C项错误;引入多家能源企业可以满足园区供电需求,吸引企业迁入,D项正确。
6.部分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部门一并迁入产业园,可以(  )
A.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B.增加产品知名度
C.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D.提高产品附加值
解析:第6题,企业将生产、研发、销售部门一并迁入产业园并不能扩大产品消费市场、增加产品知名度和提高产品附加值,A、B、D项错误;生产、研发、销售部门在园区内集聚,利于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交流,能有效降低内部交易成本,C项正确。
C
  (2022年海南高考地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海外投资设厂。图甲、图乙分别是中国鞋服类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投资建设的工厂。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国内(  )
A.原材料成本上升 B.出口政策调整
C.劳动力成本上升 D.运输成本上升
解析:第7题,图中鞋服类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业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等国家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是中企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
C
8.图中工厂生产初期面对的首要问题是(  )
A.语言交流 B.资金筹措
C.政策变化 D.技能培训
解析:第8题,工厂生产初期,新招的劳动力不能直接上机操作,需要进行技能培训;语言交流可以借助翻译,不是工厂生产面对的首要问题;资金在投资设厂时期就应该考虑周全,不是工厂生产初期面对的首要问题;政策通常有一定的连续性,不会反复变化。
D
  (2024年山东临沂二模)在供应商全球布局的影响下,我国H公司生产网络呈现出全球链接的空间特征,并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区(见下图),同时各地区分工存在差异性,进一步影响了H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东亚、东南亚地区在物质材料和技术合作方面内部联系较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邻近总部,市场、成本及资源优势明显 ②中日韩等为欧美提供物质支持 ③泰国等国主要生产高价值研发零部件 ④新加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我国H公司总部应位于中国,东亚、东南亚地理邻近性以及成本资源绝对优势使其控制着网络中信息资源的流通,①正确;读图可知,中日韩主要布局中高价值研发零部件,凭借研发优势,为其他区域包括西欧、北美等技术中心提供一定支持,②错误;泰国借助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建立代工厂,专注低价值标准化零部件生产,③错误;新加坡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良好的运输基础,在全球生产网络发挥重要作用,④正确。
10.H公司的海外市场扩展嵌入重心主要在欧洲,北美相对薄弱,表明
(  )
A.欧洲经济发达且廉价劳动力丰富
B.欧洲制造工厂区域内部联系紧密
C.北美低价值零部件生产占比较大
D.北美地区相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B
解析:第10题,H公司的海外市场扩展嵌入重心主要在欧洲,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制造工厂区域内部联系紧密,具备成熟的工业基础、机构和经验,协作条件好,B项正确;欧洲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且价格较高,A项错误;读图可知,北美高价值零部件研发占比较大,低价值零部件生产仅限于墨西哥,占比小,C项错误;北美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4年浙江台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领先的集群地,目前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生物医药创新先导区。长江三角洲生物医药技术合作网络以上海为总辐散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三大省会城市为省域辐散核心,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形成“一核三心多点”协同演进的模式。
材料二 图甲为2014—2018年长江三角洲生物医药技术合作网络空间格局示意图,图乙为近年上海转出产业占比图。
(1)长江三角洲生物医药技术合作网络空间格局中,城市行政等级越
   (选填“高”或“低”),在技术合作网络中的推动和组织作用越强。试分析原因。
高 
原因:生物医药技术水平较先进,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政策优势明显;城市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从要素约束角度,指出上海市制造业转出占比较高的原因。
(3)与安徽省相比,说明江苏承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土地价格上涨;工资水平较高;环保约束较强;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距离上海市较近,社会经济交流密切,受上海市产业带动作用更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便于承接产业转移。
12.(2024年广东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辽宁省大连市的松木岛化工园区距主城区约60千米,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2005年,该园区开始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2016年被纳入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该园区大部分职工通勤于工作地与主城区之间,呈现职住分离现象。紧邻松木岛化工园区的S村,目前户籍人口约3 800人,常住人口约2 300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渔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及外出务工。
下图示意松木岛化工园区及S村地理位置。
(1)简述松木岛化工园区承接大连市化工企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2)结合S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提出该园区帮扶该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政策激励,用地充足、地价相对便宜;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陆运方便,临近海湾,海运便利;距主城区较远,环境容量大,对主城区污染小。
组织园区企业向S村采购农、渔产品,促进该村种植业、渔业的发展;将园区的废弃物资源回收业务承包给村集体,提升村集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和赢利能力;吸引S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到园区工作,并为其提供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