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一节 区域发展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1.区域认知:掌握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及其土地退化的表现。2.综合思维:理解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分析地区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3.人地协调观:理解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措施课时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基础课时,一遍过)第一节 区域发展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必备知识”梳理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自然条件影响区域发展(1)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区域发展。(2)自然条件并非区域发展的唯一条件。区域 自然条件 现实状况孟加拉国 地势低平,[1] 充足,人口稠密 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 岛国,多[2] ,少平原、耕地 依靠[3] 发展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 水热火山、地震社会资源 2.人类对自然的改造(1)遵循自然规律,谋求[4] →长久利用。 (2)违背自然规律,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5] 。 人地和谐惩罚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 资源特点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沙特阿拉伯 [6] 资源丰富 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之一图瓦卢等小岛国 矿产资源极度[7] 处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石油缺乏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1)影响:自然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支撑作用。(2)典例。3.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国家 资源状况 对经济影响荷兰 充分利用[8] 资源,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 忽视[9] 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瑞士 矿产资源贫乏,充分利用[10] 和[11] 优势 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石油其他工业技术金融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1)数量的有限性: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2)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3)资源间的联系性:注意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4)利用的发展性: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学科素养”应用考向1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如下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条子泥沙洲适宜(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可作为候鸟栖息地建设自然保护区,不适宜开展经济活动,故D项正确。D2.2022年1月,“盐城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启动区”项目成为江苏省储备重大项目之一,拟建设上海某知名医院东台院区。与上海市区相比,东台市建设康养基地的优势是( )A.消费需求量大 B.土地成本较低C.医养设施完善 D.产业部门齐全解析:第2题,相较于上海市,东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成本相对较低,B项正确。B考向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2025年江苏南通期末)2024年5月28日,总投资近40亿元,西昌牦牛山600兆瓦风电项目获批。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达到15.66亿千瓦时,如图为西昌牦牛山风力发电场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5题。3.西昌牦牛山风力发电场主要布局在( )A.山峰 B.山隘C.山麓 D.山脊D解析:第3题,风力发电场需要较大的风力,且占地面积较大,应该布局在海拔较高且面积较大的地区。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面积较小,不利于风力发电场建设;山隘是狭窄而险要的山谷,山麓位于山脚下,两者均海拔较低,不适合建设风力发电场;山脊海拔较高且面积较大,因此该地风力发电场主要分布在山脊,D项正确。4.牦牛山风力发电场布局于该地形部位主要考虑到( )A.建设难度小 B.经济效益高C.占用耕地少 D.环境破坏小解析:第4题,山脊海拔较高,建设难度较大,A项错误;该地区的山脊面积广,人迹罕至,土地租金低,且风力资源丰富,布局风力发电场发电量较大,经济效益高,B项正确;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较少,占用耕地少不是主要的原因,C项错误;山脊处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破坏较大,D项错误。B5.与传统火电比较,风力发电的主要优势有( )A.成本低廉 B.连续稳定C.能量集中 D.清洁环保解析:第5题,传统火电和风力发电都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低廉不是风力发电的主要优势,A项错误;风力大小的变化会影响风电的持续供应,风力发电的稳定性较差,B项错误;能量集中不是风力发电的主要优势,C项错误;风力发电不会排放出污染物,清洁环保是风力发电的主要优势,D项正确。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