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时2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时2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课件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课时2 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重难课时,层层破)
第一节 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
“必备知识”梳理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1]    、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2]     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3]     错位。
2.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4]     为重心。
总量大
煤炭
空间配置
油、气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石油供需关系变化
发展历程 供需特点
20世纪上半叶 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0世纪60年代 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实现了石油[5]     
20世纪70年代到
20世纪90年代初 成为自给有余的[6]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生产量增长明显[7]   消费量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主要来源地有俄罗斯以及[8]    、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基本自给
净出口国
低于 
西亚 
2.我国石油安全的问题
成本
数量
运输通道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中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12]    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煤炭开发和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13]    风险。
(2)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14]     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数量
运输安全
环境问题 
3.煤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15]    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16]      地区。
(2)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17]     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3)煤炭[18]      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东部 
黄土高原
能源输送
开发利用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1)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19]     活跃。
(2)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
(3)能源需求总量[20]      。
技术创新 
增长变缓
2.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21]    。
(2)煤炭仍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22]    ,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23]    。
(3)核电、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24]    。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仍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5]       。
降低
降低
下降 
提高
高度依赖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26]     。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27]     ,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元、稳定的国际能源[28]      ;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
利用率 
低碳能源
供应市场
我国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逐年增长,石油进口量逐渐加大,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大了石油供应的风险;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运输通道或石油供应发生问题,大量的石油供应就会被切断,一旦我国没有足够的石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
“学科素养”应用
[命题探究]
(2021年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生产量大幅提升
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生产量大幅减少
A
(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思维过程】



读 对外依存度=        /石油消耗总量×100%→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     ,石油消耗总量逐年     →推断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     
公式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幅提升或减少



析 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石油的     ,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加大国内石油       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度
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     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
石油净进口量 
上升
上升
攀升
净进口量
消耗
开发力度
加大
[跟踪训练]
考向1 中国的能源问题
  (2024年河南郑州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原油进口大国,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西北中—哈、东北中—俄、西南中—缅及海上四大原油进口通道。下图示意2019—202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状况。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图示时期我国原油进口量和增长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口量先降低后增长
B.增长率持续增长
C.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最低值
D.两者均在2023年达到最高值
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19—2023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先增长再降低,再增长,A项错误;增长率先降低后上升,B项错误;进口量在2019年时达到最低值,C项错误;两者均在2023年达到最高值,D项正确。
2.我国的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高度依赖,目前我国石油安全受到的挑战有(  )
①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 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③交通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及时运达国内 ④国内石油生产供应充足,供需矛盾逐渐减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解析:第2题,出口国社会动荡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从而影响原油供应,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①正确;国际石油市场存在价格垄断风险,这会导致我国进口成本增加,②正确;交通通道是原油进口的关键,如果交通通道不畅,则石油无法及时运达国内,③正确;国内石油生产供应充足,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仍然较大,④错误。
3.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我国都要确保石油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保障国内石油产量 ②加快海上油田开发  ③关闭高耗能工业 ④进口渠道多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3题,保障国内石油产量,可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①正确;加快海上油田开发,可以增加国内石油供应,②正确;关闭高耗能工业会影响经济发展,不是确保石油安全的正确做法,③错误;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降低对单一进口渠道的依赖,④正确。
B
考向2 缓解能源问题的措施
  (2024年广东江门二模)随着核能技术应用的发展,核能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逐渐融合,形成了多能融合的复合能源系统,成为核能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下图为该复合能源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与风电和光热相比,核能应用的优势有(  )
①能量密度大 ②安全性系数高 ③建设成本低 ④连续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4题,与风电和光热相比,核能能量密度大,发电连续性强,①④正确;风电和光热存在于自然界中,绿色无污染,核能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安全性系数低,其建设成本很高,②③错误。
D
5.该复合能源系统的建立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有(  )
①增加能源供给类型 ②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③优化不同能源间的供给协作 ④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复合能源系统旨在能源综合利用更有效,利用率更高,并没有增加能源供给类型,①错误;该复合能源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②正确;该复合能源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将风能、光热和核能所发的电及热量统一转换为高温制氢,优化了不同能源间的转换和供给协作,③正确;复合能源系统需要很强的调度及规划,需要各种能源系统的融合及匹配,运输成本应该不会降低, ④错误。
B
“核心价值”提升
 热点情境必“追”22
氢能的开发利用
[情境归纳]
1.概念: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的重要能源。
2.特点

点 资源丰富、制造原料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可作为储能介质及安全性好、能够通过管道运输

点 制取成本高,需要大量的电力;生产、存储难;氢气密度小,很难液化,高压存储不安全
3.氢能产业链
(1)制氢。
(2)储运。
(3)应用。
[应用体验]
  (2025年浙江宁波开学考试)储能水平决定了可再生能源规模性开发利用的前景。下图为不同储能形式的储能时长、储能容量对比。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不同储能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储能再利用可使电力工业零排放
B.同一形式的储能时长、储能容量相同
C.氢能、抽水储能等形式发展前景好
D.超导、电容、飞轮储能等将逐步被淘汰
C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化石能源依然是发电的主体,利用新式储能只是可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不可能实现电力工业零排放,A项错误;同一储能形式,因利用方式、技术水平不同,其储能时长、容量有一定范围,B项错误;氢能、抽水蓄能的储能水平高,发展前景好,C项正确;各种形式的储能形式有不同的利用领域(如电池),不会被淘汰,D项错误。
2.日本政府特别重视氢能发展,主要基于(  )
①可较多节约能源 ②能源安全性较好
③可再生能源丰富 ④环保标准的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2题,日本政府特别重视氢能发展,主要基于日本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但不稳定,通过储能蓄能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环保标准的提升,③④正确;储能蓄能有一定电损,①错误;日本常规能源缺乏,国内能源安全性不高,②错误。
D
  (2024年安徽合肥模拟)风电耦合海水制氢是实现由化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的理想途径。近年来,我国和欧美国家都在尝试在沿海地区推进“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下图为远海风电制氢项目模式图,下表为制氢技术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第3~5题。
传统制氢技术路线 海水先淡化,形成高纯度淡水,再电解制氢
创新制氢技术路线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
氢气储运技术路线 氢气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方便储运的液态绿色甲醇,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氢能储运手段
3.与近海风电淡化海水制氢相比,远海风电无淡化直接制氢的优势是(  )
A.建设成本低 B.运输难度小
C.能源成本低 D.制氢难度小
解析:第3题,远海风电建设成本高,A项错误;需将制成的氢运输至陆地,运输成本高,难度大,B项错误;远海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强,风电能源成本低,C项正确;不淡化直接电解,其制氢难度应较大,D项错误。
C
4.风电耦合海水制氢有利于(  )
①降低风力发电过程成本 ②降低海上风电并网消纳难度 ③减小风力发电生态破坏 ④降低远海电力送到陆地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4题,该模式侧重风电用于电解水,没有涉及对风力发电的技术改进,故风力发电成本和风力发电生态破坏程度没有明显变化,①③错误;海上风电发电量不稳定,并网消纳难度大,用于海水制氢,可减少并网量,降低并网消纳难度,②正确;用于制氢后,可减少电力输送量,降低远海电力送到陆地的成本,④正确。
D
5.与气态高压储运氢能相比,液态绿色甲醇方式储运氢能的环境意义是
(  )
A.降碳排促中和 B.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C.减少污染物 D.降低储运氢能成本
解析:第5题,液态绿色甲醇方式储运氢能实现了氢能与二氧化碳的结合,减少了碳排放,促进“碳中和”,A项正确;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C项错误;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降低储运氢能成本不属于环境意义,B、D项错误。
A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503~505)
一、选择题
  (2024年福建龙岩期末)铜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金属资源,我国铜矿资源较为贫乏,约占全球总量的3%,而且资源禀赋条件较差。2021年,中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2.7%,整体铜矿对外依存度高达82%。我国铜材深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其中铜矿资源储量不足全国0.3%的浙江省铜材深加工量超过全国的1/3。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回收废杂铜资源再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下图示意铜产业链。据此完成第1~3题。
1.铜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是由于我国(  )
①铜矿资源储量低 ②铜矿冶炼技术水平低 
③废杂铜回收率低 ④铜产品的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我国铜矿资源较为贫乏,占全球总量3%,且资源禀赋条件较差,因此我国铜矿资源储量较低,①正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铜产品涉及行业较多,包括电力、建筑、机械、电子等方面,市场需求量较大,从而导致我国铜矿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④正确;我国铜矿冶炼技术水平较高,近年来,我国积极回收废杂铜资源再利用,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回收率较高,②③错误。
2.浙江发展铜材深加工的优势条件(  )
A.海运便利 B.人口众多
C.能源充足 D.政策支持
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我国铜材深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南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交通较为便利,A项正确;浙江等地人口众多、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该地铜材深加工产业发展,但不是主要的区域优势,B、D项错误;浙江地区能源较为缺乏,C项错误。
A
3.从保障资源安全的角度看,浙江省回收废杂铜可以(  )
A.管控战略资源开发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D.增加区外资源贸易
解析: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积极回收废杂铜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保障资源安全,B项正确;回收废杂铜资源,对于管控战略资源开发,加强战略资源储备影响较小,A、C项错误;回收废旧铜资源会减少区外资源的贸易,D项错误。
B
  (2024年河南信阳模拟)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正在致力于推进建立“锂佩克”,希望就锂矿的价格和协调生产达成一致,并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制定准则。我国锂资源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图甲示意“锂三角”位置图,图乙为2022年全球锂矿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锂佩克”方案提出的基础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  )
A.地理位置邻近 B.锂提炼技术先进
C.发展水平相近 D.锂矿资源储量大
解析:第4题,“锂佩克”建立的目的是希望就锂矿的价格和协调生产达成一致,并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制定准则,与锂矿资源的开发有关,因此“锂佩克”方案提出的基础是锂矿资源储量大,D项正确。
D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障我国锂资源稳定供应的有(  )
①减少进口渠道和数量 ②加大国内锂资源的勘探力度 ③减少海外矿业投资项目
④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5题,增加进口渠道和数量有利于保障我国锂资源稳定供应,①错误;加大国内锂资源的勘探力度和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可以降低国际市场锂资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我国锂资源稳定供应,②④正确;应增加海外矿业投资项目,③错误。
B
  (2024年浙江杭州模拟)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但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存在,需要消耗其他能源制成单质氢才能被利用,为此,浙江省出台了氢能产业政策规划。下图示意制氢成本。据此完成第6~7题。
6.根据资源状况,最适应浙江省的制氢方式(  )
A.煤炭制氢 B.风能电解水制氢
C.天然气制氢 D.太阳能电解水制氢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方式的成本最高,且浙江省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禀赋不高,D项错误;煤炭和天然气制氢虽然成本低,但是浙江省的煤炭和天然气蕴藏量小,A、C项错误;浙江省临海,海岸线较长,风力资源丰富,且风能电解水制氢成本可以控制到较低的范围,B项正确。
B
7.相对于西电东送,浙江省发展本地制氢及氢能利用,主要意义是(  )
A.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B.缩短运输距离,缓解交通拥堵
C.拓展能源通道,保障能源安全
D.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第7题,西电东送不会造成浙江的环境污染,A项错误;西电东送采用的是特高压输电线路,不会造成交通拥堵,B项错误;本地制氢可以增加浙江省能源来源,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C项正确;本地制氢成本并不低,D项错误。
C
  (2024年湖南邵阳二模)战备储油是指为保障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石油安全供应而实行的石油储备。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其中7个在地面,只有黄岛储备库在地下,因此有专家提出:将有“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之称的玉门油田由“采油型”转为“注油型”油田,作为国家地下战略原油储备基地。下图为我国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8~10题。
8.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不需要考虑(  )
A.国防安全 B.交通条件
C.消费市场 D.地形地质
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战备储油是指为保证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石油安全供应而实施的石油储备,一般其选择分布于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地方,临近消费市场,地形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地区,一般与国防安全关联性较小。
A
9.建设兰州、独山子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B.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C.降低能源储备风险,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加强东西部的优势互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C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兰州、独山子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石油丰富地区,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可以降低我国能源储备风险,分散建设储备基地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C项正确。
10.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玉门应(  )
A.大力发展科技,彻底消除污染
B.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
C.建设城市新区,吸引人口回流
D.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
D
解析:第10题,将玉门油田由“采油型”转为“注油型”油田,说明当地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减少。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发展新产业,玉门位于西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D项正确;本地区大力发展科技,可缓解污染,但不太可能彻底消除污染,且发展经济应侧重新产业,A项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属于玉门曾经的经济发展措施,B项错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发展新产业,建设城市新区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小,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2024年浙江台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非矿产资源总量占非洲的50%,矿体多产于地表浅层部位,矿产品通过陆路转运后,经港口运往世界各地。下图为南非矿产资源和港口分布图。
材料二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储金国,矿石含金品位高。近年来,金价持续走高,中国企业对南非金矿的资本投入不断加大。
(1)从资源特征角度,评价南非矿产的出口竞争力。
(2)简述南非矿产资源的开发联动效应。
有利:储量大,出口量大,市场份额大;埋藏浅,开发成本低,提高价格竞争力;种类多,满足各种市场需求。
不利:距港口较远,增加出口运输成本。
通过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3)从国家资源安全的角度,简述中国企业投资南非金矿业的意义。
保障国内高品位金矿的供应,降低供给风险;拓展金矿资源的供应渠道;争取金矿资源的话语权与定价权;积极参与金矿资源全球化战略。
12.(2024年河北保定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澳大利亚具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当地政府提出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以尽早达成该国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能源产业的供应链环节较多,前后向联系密切。受制于经济效益和生产、运输条件,澳大利亚清洁能源产业供应链不稳定。为此,当地提出“共同为明天供电”倡议,计划降低供应链风险,重塑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下图示意清洁能源产业供应链。
(1)说明澳大利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清洁能源产业电力供应和产业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
纬度低,干旱区面积大,晴天多,太阳能资源禀赋优越;地势起伏较小,摩擦力小,风速大,风能丰富;四面环海,海洋(潮汐能、波浪能等)能源储量大。
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澳大利亚国土空间大,输电距离远,电力供应不稳定;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成本高,且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国土面积大,运输距离远,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产业供应链不稳定。
(3)从采购和物流的角度,指出当地为降低供应链风险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制订采购计划,提前购买材料,保障材料供应稳定;完善远距离物流运输体系,便于零部件调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