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时1地球的历史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课时1地球的历史课件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节 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
地球的影响
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
1.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区域认知: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2.综合思维:依据地质年代表,分析地球不同地质阶段的地球面貌、地壳运动、古生物情况。
3.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化石、地层等方式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节 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
课时1 地球的历史 (基础课时,一遍过)
“必备知识”梳理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具有[1]       的层状岩石。
2.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2]         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时间顺序
遗体或遗迹
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
[3]     和古地理环境。
化石 古地理环境
三叶虫、鱼等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水生)环境
珊瑚化石 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
恐龙化石、裸子植物化石 气候温暖、植被茂密
鸟类或哺乳类动物化石 陆生环境
生命历史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4]   亿年)
地质年代 演化历程 地理环境特征
冥古宙 没有生命迹象 ①大气含氧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
②海洋和[7]    慢慢形成;
③是重要的成矿时期,该时期地层中含有大量的[8]      等矿藏
太古宙 蓝细菌等[5]   生物出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古宙 演化出真核生物和[6]    生物,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5.41
原核
多细胞
陆地
铁、金、镍、铬
2.古生代(距今5.41亿年—[9]   亿年)
地质
年代 演化历程 地理环境特征
早古
生代 [10]      动物发展的时代,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 ①地壳运动剧烈,
[16]    形成;
②晚古生代森林茂密,是重要的[17]    期;
③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晚古
生代 [11]    动物发展的时代,从海洋向陆地发展,从[12]   类到
[13]   类再到爬行类;[14]   植物繁盛,[15]   植物开始出现
2.52
海洋无脊椎
脊椎

两栖
蕨类
裸子
联合古陆
成煤
3.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
(1)时段:包含三叠纪、[18]    和白垩纪。
(2)地理环境特征。
①联合古陆解体分离,发生[19]     。
②[20]    动物盛行,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③[21]    植物极度兴盛,是主要的成煤期。
侏罗纪
位置漂移 
爬行
裸子
4.新生代(距今[22]    万年至今)
(1)时段:包含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地理环境特征。
①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23]  运动剧烈。
②[24]    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25]    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26]    。
③第四纪全球气候出现数次[27]     变化。
6 600
地壳
被子
哺乳
人类
冷暖交替
抓住三条线索,认识生物
进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在复习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的简史时,应该重点抓住以下三条线索:
“学科素养”应用
考向1 地层与地理环境
  (2024年山东德州模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岩层,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下图示意5.05亿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的地质剖面,其中甲岩石形成于海滩环境,乙、丙岩石形成于浅海环境,但丙较乙需要更深的海洋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
1.甲、乙、丙分别为(  )
A.石灰岩、页岩、砂岩
B.页岩、石灰岩、砂岩
C.石灰岩、砂岩、页岩
D.砂岩、页岩、石灰岩
D
解析:第1题,选项所列出的三类岩石中,砂岩形成于海滩环境,页岩和石灰岩则形成于浅海环境,其中石灰岩形成的浅海环境海水相对较深。结合材料分析,甲岩石形成于海滩环境,应该是砂岩;乙、丙岩石形成于浅海环境,但丙较乙需要更深的海洋环境,所以乙岩石是页岩,丙岩石是石灰岩,D项正确。
2.该剖面沉积岩中,年龄最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2题,图示岩石都属于沉积岩,一般来说,下部的先沉积,上部的后沉积,剖面中①沉积岩位于最上部,最后沉积,年龄最新,A项正确。
A
考向2 地球生物的演化
  (2024年山东菏泽开学考试)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3万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几近完好无损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专家都激动不已。据此完成第3~4题。
3.猛犸象繁盛时期(  )
A.裸子植物繁盛
B.海洋蓝细菌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繁盛
D.陆地低等植物出现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小猛犸象木乃伊冰封了3万多年,说明猛犸象繁盛时期应为新生代,此时期被子植物繁盛,C项正确。
C
4.在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中,科考人员最有可能发现(  )
A.三叶虫化石 B.可开采的铁矿
C.恐龙化石 D.哺乳动物化石
解析: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哺乳动物繁盛,因此科考人员在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中最有可能发现哺乳动物化石,D项正确。
D
考向3 地球环境的演化
  (2024年重庆渝北区开学考试)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  )
A.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种类明显递增
B.二叠纪是爬行动物的繁盛时期
C.白垩纪后期,裸子植物大量消失
D.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无关
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总体增加,但在白垩纪后期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A项错误;二叠纪处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繁盛时期,B项错误;白垩纪后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中生代繁盛的裸子植物大量消失,C项正确;读图可知,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D项错误。
6.地质学者在皖南山区的上溪群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古生物化石。推测该地层可能抬升于(  )
A.古生代后期 B.寒武纪时期
C.元古宙时期 D.太古宙时期
解析:第6题,上溪群地层区中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在寒武—奥陶纪为海洋环境,由此推测出该地区有可能于古生代后期受剧烈的地壳运动影响形成陆地,A项正确。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