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课时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三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必备知识”梳理1.分异原因:海拔的变化导致[1] 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2] 和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呈现[3] 变化。 2.分异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4] 。 (2)山麓自然带与陆地自然地带[5] 。 (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6]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水热物质迁移垂直垂直带谱一致较高“关键能力”突破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但并不完全一致;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①山地所在纬度——同一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脉)仅分布到1 200米。②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中阳坡高、阴坡低。2.影响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雪线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2)影响因素。因素 关系分析气温 呈正相关,全球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降水 呈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雪线较背风坡低地貌 从地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从坡向上看,在海拔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积雪融化较快,雪线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较低因素综合 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同一山体两侧垂直自然带的高度比较(1)假设两侧水分相同,看热量差异。一般同一山体的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即阳坡的同一自然带分布上限比阴坡高。(2)假设两侧热量相同,看水分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较多,即迎风坡的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上限比背风坡高。(3)具体山地要具体分析其水热的组合状况,看是热量起主导作用还是水分(不是降水)起主导作用。如黄土高原,阳坡降水量大于阴坡,但阳坡蒸发量也大于阴坡,因而组合起来是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比阴坡差,故阳坡森林的分布上限比阴坡低。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1年山东高考地理)如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从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思维过程】迎风不明显 少Ⅲ高东南西北[跟踪训练]考向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4年安徽黄山模拟)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该山地属于( )A.祁连山 B.太行山C.南岭 D.横断山脉解析:第1题,由指向标可知,该山地大致呈南北走向;从基带的植被可知,该山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由海拔高度可知,该山地海拔较高。综上判断,只有横断山脉符合,D项正确。D2.导致该山地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较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大气环流 ②土壤肥力 ③地形地势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横断山脉,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水分条件好,因此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较宽,①③正确;与土壤肥力相关性不大,②错误;该区域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影响小,④错误。B项正确。B3.该山地东坡1 000米附近形成灌木草丛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B.谷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C.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D.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沛解析:第3题,该山地位于横断山区,西南季风越过山脉后下沉增温,气流下沉不利于水汽凝结,因此在河谷中形成干热的气候环境,进而形成耐旱的灌木草丛,C项正确。C考向2 林线和雪线 (2024年福建泉州质检)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高度,主要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全球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脉许多植物物种被迫迁移,林线也随之变化,有些自然植被甚至灭绝。研究人员对阿尔卑斯山脉某地2085年的林线位置进行预测,设定不同的干湿条件,预测出甲、乙两个结果。下图示意阿尔卑斯山脉某地不同年份的林线位置(含预测)。据此完成第4~6题。4.图中军事堡垒位于(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解析:第4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高度,气候变暖使树木的生长范围向高海拔地区扩张,林线上升。读图可知,军事堡垒附近的林线凸向低海拔区,故为山脊,C项正确。C5.该地区的自然植被中受全球变暖威胁较大的是( )A.高山草甸草原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高山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高度。全球变暖导致林线高度不断上升,森林上限不断升高,因此高山草甸草原的生存空间会缩小,受到威胁较大,A项正确。A6.研究人员在预测2085年林线时设定的条件及原因是( )A.甲为较干旱环境,升温幅度较小B.乙为较干旱环境,升温幅度较大C.甲为较湿润环境,升温幅度较大D.乙为较湿润环境,升温幅度较小解析:第6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林线主要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读图可知,2085年甲林线海拔更低,预设条件应该为升温幅度较小,雪线较低,环境较湿润,因此林线不高,A、C项错误;乙林线海拔较高,因此预设条件应该为升温幅度较大,雪线较高,蒸发较多,环境干旱,因此林线较高,B项正确,D项错误。B“核心价值”提升 图表技能必“读”⑨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判读技巧]1.第一步: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自然带山地基带是山麓的自然地带,山地基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地带一致。如图中山地基带为热带草原带,说明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2.第二步: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带谱数量越多,垂直带谱越复杂。3.第三步:通过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一自然带在低纬度的山区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度的山区分布海拔较低,如下图。4.第四步: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体的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阴坡高。同一山体,阳坡自然带数量较阴坡多。一般情况下,若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北半球;若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南半球,具体如下图所示。5.第五步:结合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山坡为背风坡,雪线低的山坡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较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较快,因此雪线高)。[应用体验] (2024山东临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因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2025年1月7日9时5分发生6.8级地震,为了保障游客及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珠穆朗玛峰景区于2025年1月7日10时开始暂停对外开放。珠穆朗玛峰景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单位:米)。(1)对比南北坡基带名称,分析原因。(2)分析南坡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南坡基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属阳坡,具有亚热带特色,而北坡海拔高,属阴坡,具有高寒气候特色,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南坡纬度较低,山麓地带气温高;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明显。(3)分析珠穆朗玛峰南坡积雪冰川带比北坡海拔低的原因。影响积雪冰川海拔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低。【技法应用】角度 思维过程看基带 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高原山地气候区看垂直带谱 南坡垂直带谱复杂→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明显看雪线 南坡虽然为阳坡,但同时又是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故南坡雪线仍比北坡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