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四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大气环流对当地气候和天气的影响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四节 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梳理1.认识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1] 的大气运动。 (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2] 和水汽得到交换。 (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3] 和地转偏向力。 有规律热量受热不均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1)写出三圈环流的名称。①[4] 环流圈;②[5] 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 (2)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6] ,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7] ,E副极地低压带,F极地东风带,G[8] 。 低纬度中纬度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极地高压带(3)观察并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赤道相间相反相间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13] 的南北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14] ,冬季[15] 。 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的区别(1)注意三圈环流与热力环流的区别,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2)我们平时所指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等。“关键能力”突破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如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如下图)。“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1年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乙气流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C(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B【思维过程】赤道赤道低压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右夏季[跟踪训练]考向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2024年河南郑州模拟)2023年夏季,欧洲多国遭高温炙烤,或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与欧洲西部气候形成原因相关联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甲——东南信风带B.①——副热带高压带C.②——副极地低压带D.乙——西风带D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为东北信风带,①处为赤道低压带,②处为副极地低压带,乙处为西风带。欧洲西部地区主要位于40°N~70°N,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D项正确。2.此图对应的季节以及图中明显错误的箭头是( )A.夏季、① B.冬季、②C.夏季、③ D.冬季、④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都向北移动,推测为北半球夏季;②处副极地低压带爬升的气流向南、北两侧运动,其中向南运动的气流形成③,应由高纬指向低纬,箭头③错误,C项符合题意。C3.2023年夏天,欧洲西部持续高温的原因可能是( )A.副热带高压带势力弱B.西风带势力弱C.亚洲高压势力强D.海陆温差大解析:第3题,欧洲西部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因此2023年夏天欧洲西部持续高温可能与副热带高压带势力强或西风带势力弱有关,B项正确。B考向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025年河北沧州期中)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下图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4.赤道低压带的移动规律是( )A.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B.冬季向北移动,夏季向南移动C.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D.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南北移动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赤道低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南北移动,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移动,D项正确。D5.赤道低压带南、北向移动幅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面积C.大陆轮廓 D.地形地势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在北半球赤道低压带最北可移动至16°N左右,在南半球赤道低压带最南仅可移动至5°S左右,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的移动幅度远远大于南半球,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洋面积小,陆地比热容远远小于海洋,热赤道可移动至较高纬度,赤道低压带也随之向北大幅度移动;相反,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热赤道的纬度位置偏低,赤道低压带南移幅度受限,B项正确。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