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示意图,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2.综合思维: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因素。3.人地协调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1 海水的温度 (基础课时,一遍过)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必备知识”梳理1.概念: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1] 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2] 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3] 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冷热 太阳辐射蒸发2.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时空变化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时间变化 夏季水温[4] ,冬季水温[5]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6] 支出,冬季收入[7] 支出 空间变化 水平:从低纬度向高纬度[8] 太阳辐射能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垂直:1 000米以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9] ,1 000米以下常年保持[10] 状态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量[11] 高低大于小于 递减 下降 低温越少3.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聚集地游动较短小“学科素养”应用考向1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024年重庆大足区模拟)如图为某月某日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关于图中海水温度等值线数值及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等值线分布稀疏B.等值线数值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C.北半球海水温度等值线走向与纬线平行D.沿北回归线,大洋东岸的等值线数值低于大洋西岸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不同性质的洋流影响,沿北回归线表层海水温度表现为大洋东岸低于大洋西岸,D项正确。D2.图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此时位于近日点附近B.罗马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D.悉尼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解析:第2题,由图中北半球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和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海水温度可以判定,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罗马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北印度洋洋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悉尼昼短夜长,C项正确。C3.当N海区水温异常偏低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美洲西岸洪涝将增多B.夏季我国出现南旱北涝C.福建台风频率可能增多D.秘鲁沿岸渔业资源丰富解析:第3题,N海区水温异常偏低时,将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此时秘鲁寒流加强,南美洲西岸干旱加剧,秘鲁沿岸渔业资源丰富;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夏季我国出现南旱北涝,福建台风频率可能增多,A项符合题意。A考向2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2024年山东临沂检测)温跃层是海洋上层薄暖水层与下层厚冷水层间出现的水温急剧下降的层,分为永久性温跃层和季节性温跃层(随季节变化的温跃层),该层是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界面,在潜艇隐蔽作战中具有重要影响。读某海域永久性温跃层示意图,完成第4~5题。4.图示永久性温跃层的深度范围大致是( )A.0~10米B.100~1 000米C.1 000~1 500米D.1 500~2 000米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温跃层是海洋上层薄暖水层与下层厚冷水层间出现的水温急剧下降的层。读图可知,在100~1 000米深度,温度随水深增加而急剧减小,且常年存在,为永久性温跃层,B项正确。B5.推断季节性温跃层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是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源。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表层海水温度夏季最高,因此季节性温跃层夏季表现最明显,B项正确。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