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第五节气候类型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课时2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第五节气候类型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课时2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件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课时2 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判断 (重难课时,层层破)
第五节 气候类型及气候对自然
景观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
1.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1]     及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水热条件
2.案例
(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
项目 撒哈拉沙漠地区 中国南方地区
气候 [2]     气候 以[3]     气候为主
气候
特征 终年炎热少雨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自然
景观 [4]     地貌广布,河流稀少,植物耐旱且稀少,形成[5]     景观 河网密布,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6]      景观
热带沙漠
亚热带季风
风沙
荒漠
常绿阔叶林
(2)同一气候类型,不同季节自然景观不同——以非洲热带草原气候为例。
①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进入[7]     ,食草动物追随[8]    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②10月前后:雨带向南移动,塞伦盖蒂重返[9]   ,食草动物回迁到塞伦盖蒂。
降水
干季
湿季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关键能力”突破
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2.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特点来判定气候类型——“两特征”。
例如,终年温和湿润,温差小,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全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稀树草原景观反映热带草原气候;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①以“温”定半球。
气温最高月 半球
6—8月 北半球
12月至次年2月 南半球
②以“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
温为0~
15 ℃  最热月均温>25 ℃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为10~20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
温<0 ℃ 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均温为10~2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极地气候
③以“水”定型。
降水类型 年降水量/毫米 气候类型
年雨型 大于2 000 热带雨林气候
700~1 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1 500~2 000 热带季风气候
750~1 000 热带草原气候
800~1 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500~800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300~1 000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小于250 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小于400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学科素养”应用
[命题探究]
(2024年重庆高考地理)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海滨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下图为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据此完成(1)~(2)题。
(1)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
A.低温少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高温多雨
B
(2)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  )
A.花粉更易传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开花日期更晚
D
【思维过程】
亚热
西
地中海
炎热干燥 
春夏
高温少雨


[跟踪训练]
考向1 气候类型的判断
  (2024年浙江台州期中)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中海气候
C.丙——温带季风气候
D.丁——热带季风气候
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全年各月均温均在0 ℃以上,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A项错误;乙地全年温和湿润,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项错误;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小于0 ℃),应为温带季风气候,C项正确;丁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且7月均温低于1月,应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候的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B.乙地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最显著
C.丙地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D.丁地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C
解析:第2题,水热条件优越一般是指水热条件搭配好即雨热同期,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A项错误;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B项错误;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只分布在亚洲,C项正确;丁地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应位于10°S~20°S的大陆西岸,D项错误。
考向2 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4年湖北武汉期中)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如图示意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完成第3~5题。
3.当角马群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
A.东北信风带控制 B.赤道低压带控制
C.东南信风带控制 D.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解析:第3题,坦桑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少,草木枯黄;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多,草木茂盛。当角马群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应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项符合题意。
B
4.2024年12月至次年2月,角马群可能正(  )
A.在塞伦盖蒂南部觅食
B.在马萨伊马拉北部觅食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由马萨伊马拉向南迁徙
解析:第4题,图中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两地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2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偏南,位于南侧的塞伦盖蒂正处于湿季,水草丰茂,马萨伊马拉草木枯黄,故角马群可能正在塞伦盖蒂南部觅食,A项正确。
A
5.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地势
B.热带雨林气候——太阳辐射
C.热带沙漠气候——东南信风
D.热带季风气候——热力环流
解析:第5题,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A项正确。
A
“核心价值”提升
答题模板必“抓”③
气候特征类主观题
[思维建模]
 
思考方向 答题规范



征 最冷月、
最热月 最冷(热)月出现在××月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等
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日较差大(小)



征 降水总量 降水总量多(少)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小)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弱);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
水、冬季、
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等等
注:高温——最热月均温>20 ℃;温和——最热月均温为0~20 ℃;寒冷——最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毫米;少雨——月降水量为10~50毫米;多雨——月降水量为50~100毫米;降水丰富——月降水量>100毫米
[应用体验]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里斯本位于西部沿海,马德里位于中部内陆。
简述里斯本的气候特点,并分析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的原因。
【模板套用】
角度 具体分析
里斯本
气候
特点 气温特点:最热月均温出现在8月,为23 ℃左右,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出现在1月,为12 ℃左右,冬季温和
降水特点: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2月,为120毫米左右,冬季多雨;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7、8月,小于20毫米,夏季少雨
里斯本和马德里冬季
气温差异成因 海陆位置:里斯本位于大西洋沿岸,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区,与马德里相比,里斯本受海洋影响大,冬季降温幅度较小
地形地势:里斯本海拔低于500米,马德里海拔为500~1 000米,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地势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我的作答】 

【答案】气候特点:里斯本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原因:马德里地处半岛中部,四周山地环绕,受海洋影响小,且地势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14~415)   
一、选择题
  (2025年新疆喀什模拟)下图分别示意甲、乙、丙、丁四地受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统计情况。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四地距离赤道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图中所给的气压带和风带中,西风带纬度最高,副热带高压带次之,信风带纬度最低,因此受信风带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该地区应为乙地。
B
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位于法国 B.乙地可能位于新西兰
C.丙地可能位于巴西 D.丁地可能位于柬埔寨
解析: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几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在7月时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影响,短暂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应位于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低处,可能位于法国,A项正确。
A
 (2025年重庆沙坪坝区模拟)下图为沿某大陆33°S纬线所作的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洲大陆 D.南美洲大陆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大陆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说明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少,5—10月降水多,说明分布有地中海气候;在大陆西岸200千米处气温明显低于两侧,说明大陆西部有高大山脉,最有可能是南美洲大陆,D项正确。
D
4.下列对图中各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处1月气温为一年中最高主要是因为海拔低
B.乙处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少是因为受暖流影响
C.丙处7月气温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位于大陆内部
D.丁处5—10月降水少于周边地区是由于位于雨影区
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和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所示区域应位于南美洲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处5—10月降水少于周边地区是因为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的雨影区,D项正确。
D
 (2024年6月浙江选考)甲、乙两地为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沿海城市。如图为两地逐月降水量累计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与甲地相比,乙地(  )
A.雨季持续时间较长
B.冬季降水比例较高
C.夏季降水概率较高
D.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冬季降水比例约为2/5,乙地冬季降水比例约为1/2,乙地冬季降水比例比甲地高,B项正确。
6.影响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解析: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均位于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沿海地区,冬季降水量均高于夏季降水量,均属于地中海气候,但是由于所处的纬度有所差异,甲地纬度高,更接近盛行西风带控制区,因此年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分配相对均匀,乙地则反之,因此两地降水季节变化差异主要是由纬度不同所导致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所致。
D
 (2024年河北名校联考)每年5月下旬,印度各地会出现高温热浪天气,其中首都新德里5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可达40.7 ℃。2024年,新德里的气温又创新高。观测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新德里气温达49.9 ℃,5月29日,气温飙升至52.3 ℃,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据此完成第7~8题。
7.一般每年5月下旬,印度各地出现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季风势力增强,干燥度指数高
B.多晴朗天气,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
C.雨季未到,植物蒸腾量大增
D.河湖干涸,沙尘暴活动频繁
B
 解析:第7题,印度大部分位于10°N~30°N,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到该区域附近,印度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白昼时间变长,太阳辐射强度增强;5月份尚未进入雨季,降水少,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增强,从而引发高温天气,B项正确。
8.2024年5月下旬,新德里气温异常升高的叠加因素有(  )
①湿岛效应 ②焚风效应 ③热岛效应 ④盆地效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8题,新德里是印度首都,热岛效应会导致新德里气温异常升高,③正确;来自内陆的干热气团从海拔更高的阿富汗突然沉降到地势更低的印度,形成焚风效应,加剧高温天气,②正确。湿岛效应有利于缓解高温,①错误;新德里位于恒河平原,④错误。
C
  (2024年广东东莞期末)下面图甲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乙为卡塔尔首都多哈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关于卡塔尔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冬季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者东北信风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D项正确。
D
10.卡塔尔11月至次年5月降水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
B.海水温度较高,蒸发旺盛
C.西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D.东北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解析:第10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以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东北信风)影响,卡塔尔11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风从波斯湾吹向内陆地区,水汽含量较高,为当地带来降雨,D项正确。
D
二、非选择题
11.(2024年江苏南通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贝加尔湖地处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湖泊周边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材料二 图甲为贝加尔湖周边主要气象站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乙为b站点气候资料统计图。
(1)简述该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简析该区域冬季降水量特征的成因。
(3)a地位于湖泊中部,但较湖泊周边气象站年降水量少,请说明其主要原因。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降水量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该地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进入;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降水少。
夏季湖泊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图甲为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单位:℃)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某地的月降水量与日最高、最低气温的月平均值变化图。
(1)说出影响图甲中①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
(2)对比图甲中海陆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特点。
寒流流经。
海洋上北暖南冷,陆地上南暖北冷(15°S以北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以南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大西洋沿岸温度变化梯度较大,有密集等温线平行于海岸线分布;陆地上存在封闭等温线(高低温中心),海洋上不存在。
(3)根据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分析图甲中陆上高温中心的形成原因。
(4)简述图乙所示该地气温、降水的特征,说出其所对应的气候类型,判断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于图甲中①②③④中的哪一个。
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地处南非高原,大气稀薄,水汽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下垫面均一,易形成封闭等温线;地表干燥,热容量小,升温更显著。
特征:全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大致分干、湿两季。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分布: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