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课时2 海水的盐度和密度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必备知识”梳理一、海水的盐度1.概念: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1] 。 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2] 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3] 。 35‰副热带降低3.影响因素位置 因素 影响外海或大洋 温度 温度越高,盐度越[4]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5]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6] 近岸 入海径流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高高低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利用海水晒盐,[7] 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中提取[8] 等资源。 (3)稳定的盐度对海水养殖极其重要。(4)海水成为[9] 资源的重要补充。 日照镁、溴淡水 二、海水的密度1.概念: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2.影响因素:[10] 、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11] 。 温度低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12]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2)垂直分布。 区域 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 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13] ,再往下的海水密度则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特殊海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14] ” 增大增加海中断崖 “关键能力”突破1.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海水温度 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小,盐度越低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降水量越小,盐度越高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无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高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海水汇入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海域的封闭程度 一般而言,海域与大洋之间越开放,水体交换越多,则海域的盐度越接近大洋的盐度;反之,若海域较为封闭,海域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较少,则海域的盐度与大洋之间的差异越大2.结合区域案例分析——世界上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域项目 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 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位置气候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位于副极地海区,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淡水注入 两岸为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项目 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 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海区形状 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3.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4.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4年安徽高考地理)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甲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图乙示意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旬平均温度。据此完成(1)~(2)题。(1)浮标获取的数据显示,在200~500米深度,a海区海水年均盐度高于b海区,主要原因是a海区( )A.受高盐海水输入影响B.蒸发旺盛C.缺少陆地淡水注入D.降水稀少A(2)图乙中7—8月表层与50米深度海水温度相近,主要是因为( )A.西南季风强劲,形成持续大量降雨B.西南季风强劲,带动下层海水上涌C.热带气旋活跃,减少太阳直接辐射D.热带气旋活跃,消耗海洋表层热量B【思维过程】东印度升高 降水 西南上升 上泛[跟踪训练]考向1 海水密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4年江西南昌模拟)右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水平分布,图中斜线为等密度线(单位:克/厘米3)。受密度影响,海水会发生流动,且表层和底层的流动趋势相反。据此完成第1~3题。1.图示海域位于( )A.北半球大陆西侧B.北半球大陆东侧C.南半球大陆西侧D.南半球大陆东侧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降低,说明位于南半球;图示西侧海域盐度较低,说明西侧有入海径流,则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大陆东侧,D项正确。2.图示海水性质的关联性表现为( )①盐度随温度下降而下降 ②密度随温度下降而上升 ③盐度随密度上升而上升④密度随盐度下降而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第2题,图示等密度线反映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海水盐度与海水温度的关系,①错误;读图可知,在海水盐度不变的情况下,海水密度随海水温度下降而上升,②正确;图中反映海水密度随海水盐度变化而变化,并不能反映海水盐度随海水密度变化而变化,③错误;在海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海水密度随着海水盐度下降而下降,④正确。D3.海面大气稳定的状态下,甲处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大致向( )A.北 B.南 C.东 D.西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甲处等密度线数值西北低、东南高,受南半球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处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大致向东,C项正确。C考向2 海水盐度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辽宁联考)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其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低于35‰,与其相连的黄海表层海水盐度高于渤海表层海水盐度。下图示意渤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格局。据此完成第4~5题。4.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出( )A.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B.自中部向南北逐渐降低的趋势C.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D.自中部向东西逐渐降低的趋势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渤海表层海水盐度呈现出自中部向南北逐渐降低的趋势,B项正确。B5.与渤海相比,黄海表层海水盐度较高,主要是因为黄海( )A.气温比较高 B.有暖流经过C.降水量较少 D.无入海径流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渤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海,海水流动性较差,但渤海周围有多条大河注入,这些河流带来的大量淡水对海水起到显著的稀释作用,使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相对较低。而黄海与东海、太平洋等广阔海域相连,海水流动性强,受黄海暖流(日本暖流)等海洋环流影响,海水温度偏高,蒸发强烈,从而使黄海表层海水整体盐度高于渤海,B项正确。B“核心价值”提升热点情境必“追”⑤盐场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情境归纳]1.盐场选址的地理条件(1)自然条件。①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盐田布局和海盐晒制。 ②海滩条件:淤泥质海滩或泥质海滩海水不易渗漏,有利于盐分的保留和收集,不易混入沙粒。③气候条件:晴天多、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平均风速大的气候条件,是海盐晒制的理想环境。④海水盐度:附近无大江大河注入,海水盐度高,有利于提高海盐产量。(2)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悠久;制盐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靠近码头,利于海盐的运输和销售;等等。2.我国四大盐场的分布及其形成条件盐场 地理位置 形成条件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长芦盐场 渤海西岸 雨季短,春末夏初季节,降水稀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都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海滩淮北盐场 淮河以北的黄海西岸 布袋盐场 台湾岛西部沿海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莺歌海盐场 海南岛西部沿海[应用体验] (2024年山东滨州模拟)红海(下图)地处板块张裂地带,两侧海岸陡峻,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但其周围盐场并不多见。据此完成第1~2题。1.影响红海南北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河流径流C.蒸发量 D.海水运动解析:第1题,年蒸发量大,造就了红海的高盐度,也使得红海水面比周围海域的水面要低,使曼德海峡海水向红海流动。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东部水道流入的海水盐度比红海盐度低得多,而红海狭长的地形又不能使南北海水充分混合,所以红海南部盐度明显低于北部盐度,故影响红海南北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水运动,D项正确。D2.红海周围盐场并不多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活跃 B.地形不适C.交通不便 D.市场狭小解析:第2题,红海周围的盐场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地壳断裂下陷,两岸地势陡峻,不利于盐场建设,B项正确。B(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19~421)一、选择题(2024年安徽合肥开学考试)舟山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与周围海域的温差较大值出现在7月并形成冷水团中心。下图示意舟山局部海域某年7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第1~3题。1.与7月份舟山海域水温低值区出现有关的是( )A.盛行风 B.入海径流C.暖流流经 D.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7月份舟山海域水温比周边海区平均水温低,其主要成因是此时盛行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沿岸流呈舌状向东北流,此海域形成上升流,深层冷海水上涌,海表温度较其他区域低,A项正确。A2.图中自低温中心东侧向外海浮游生物的密度( )A.逐渐增加 B.逐渐降低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解析:第2题,沿海上升流的存在,导致其营养盐增多,浮游生物增多,密度较大,向外海海中浮游生物的密度逐渐降低,B项正确。B3.研究该海域温度变化主要服务于( )A.海洋航行 B.海水淡化C.渔业生态 D.海盐生产解析:第3题,该海域是舟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水温对渔业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该海域温度变化主要服务于渔业生态,C项正确。C (2024年浙江嘉兴模拟)下图为太平洋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第4~5题。4.图中箭头表示( )A.西南季风B.季风洋流C.西风漂流D.极地东风C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箭头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应该受到西风的吹拂,西风漂流分布在中纬度海区,且自西向东流动,符合题目要求,C项正确。5.图示四点中,从海面至5 000米深度,海水密度变化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5题,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此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变化不大;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出现密度跃层;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由图可知,甲点纬度最低,从海面至5 000米深度,海水密度变化最大,A项正确。A (2024年江西抚州模拟)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下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6~8题。6.图中甲、乙、丙、丁曲线中,代表海洋垂直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6题,海洋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水深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变化大;水深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很小。图中只有甲曲线符合这一规律,A项正确。A7.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则其影响因素是( )A.盐度、密度 B.海陆分布C.寒流、暖流 D.太阳辐射解析:第7题,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表示全球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D项正确。D8.推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A.暖流海域较寒流海域大B.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C.大江大河汇入海域较高D.高纬度的海域冬低夏高解析:第8题,已知表层海水密度受温度、盐度影响,盐度越大,密度越大,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故由赤道向两极海水的密度逐渐增大,B项正确。B (2024年安徽A10联盟联考)孟加拉湾地处印度洋东北部,其所在海域是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低的海域。孟加拉湾夏季的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海洋表层得到大量的淡水,但是表层盐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升高。如图示意孟加拉湾的位置及其沿7°30'N断面线平均盐度和淡水输水量的时间序列。据此完成第9~10题。9.孟加拉湾东北部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低,主要是由于该海域( )A.海岸较为曲折 B.地理纬度较高C.海水温度较低 D.入海径流较多解析:第9题,孟加拉湾沿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且东北部海域沿岸河流较多,入海径流量较大,因此孟加拉湾东北部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低,D项正确。D10.推测导致孟加拉湾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平均气温升高B.西南季风环流较强C.沿岸径流流量较大D.湾内海水更新较慢解析:第10题,夏季,受强劲的西南季风影响,来自西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海水通过孟加拉湾湾口向湾内输送,导致孟加拉湾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升高,B项正确。B二、非选择题11.(2023年山东威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11°N,142°E)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材料二 如图为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平均盐度垂直分布图。材料三 2020年11月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海水温度垂直分布表。水深/米 1 100 200 300 400 500 600温度/℃ 29.87 26.59 14.81 9.98 8.14 7.21 6.61水深/米 700 800 900 1 000 1 500 2 000 温度/℃ 5.98 5.52 5.05 4.62 2.99 2.22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挑战者深渊”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折线图,并据图简析0~2 000 米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绘图略。形成原因:海水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温度最高;海水越深,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2)海水深潜活动受海水密度变化的影响大。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奋斗者号”从海底返回过程中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推理依据。变化趋势:返回上浮过程中,海水密度先保持相对稳定(或变化不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海水密度迅速减小。依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或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则密度越小;或海水的温度越低,盐度越高,则密度越大。)12.(2024年江西九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泉州市泉港区山腰盐场位于福建东南部、湄洲湾沿岸,生产面积达1.5万亩,制盐历史悠久,全过程都在露天条件进行,以海水为原料,依靠自然蒸发,盐滩引入卤水后浓缩和结晶产盐。蒸发、降水、风速、日照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产量。其优质细白盐闻名全国,除满足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需求外,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图甲为山腰盐场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山腰盐场局部景观图,图丙为山腰盐场2018—2020年平均月总蒸发量、月总降水量、月海盐产量逐月变化示意图。(1)简述山腰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2)分析2018—2020年10月份气象条件对山腰盐场晒盐的影响。地处湄洲湾南岸,有优质的海水;为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纬度低,夏秋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海盐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距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较近,交通便利等。有利影响:气温较高,蒸发量最大;降水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等。不利影响:偶受台风侵袭,短时间强降水,影响晒盐;天气多变,大雾天气影响蒸发,海盐产量不稳定等。(3)请为山腰盐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沿岸企业及居民的废水和废弃物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提高海水水质;加强海水水质检测,在水质优良时多纳潮;在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要减少对盐田的侵占,确保盐田面积稳定;及时修复损毁的水渠或盐田,确保海盐产量稳定;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传统晒盐工艺,提高海盐品质;发展海盐深加工,提高海盐附加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