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课时2 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四节 海—气相互作用第三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必备知识”梳理一、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学说(1)板块:地球岩石圈是[1] 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称为板块。 (2)板块运动:板块上覆于[2] 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3] 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刚性软流层交界处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 形成的地貌[4] 运动 JZ裂谷、海洋相向运动 巨大山系、[5] 、岛弧等 相离海沟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山地[6] 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较大。 (2)山地[7] 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相对高度地质构造2.山区交通运输布局项目 表现 原因方式选择 优先选[8] ,其次才是铁路 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线路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地势[9] 延伸方向 迂回前进 减缓道路的[10] 考虑生态 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保护生态环境,防范自然灾害公路 相对和缓坡度 3.山地对现代交通的影响(1)方式:采用[11] 相结合的方式。 (2)影响。①有利:缩短了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12] ,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 ②不利:桥隧比例增加,大幅增加[13] 。 桥(梁)隧(道)通行时间 建设费用山区修路并非都需要迂回前进 经济实力较弱时,在山区修筑的多是盘山公路,公路路线多与等高线平行。但是在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修建高速公路,不再需要“盘山”迂回,而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缩短距离。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少占土地,保护环境,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关键能力”突破1.板块的张裂运动图示 对地貌的影响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地壳薄弱→岩浆侵入或喷出,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易形成火山,形成新的岩石(岩石年龄新),地热资源丰富→如冰岛2.板块的碰撞运动板块的碰撞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产生巨大能量,易发生地震→岩层消亡(岩石年龄老),部分褶皱隆起。例如,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使地中海缩小,阿尔卑斯山脉隆起,地中海沿岸多地震;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消亡边界处形成海沟,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形成安第斯山脉。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图示3.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2年浙江6月选考)右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 D(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C【思维过程】消亡海岸山脉岛弧太平洋美洲 [跟踪训练]考向1 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4年四川泸州期末)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的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由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形成的。如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火山带位于阿留申群岛,位于北美洲和北太平洋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活动频繁,A项正确。A2.与通常的火山口相比,破火山口( )A.形状规则 B.面积更大C.锥体更高 D.坡度更陡解析:第2题,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因此其火山口的直径应该更大,且火山口陷落坍塌破坏,火山物质滑落,火山口面积加大,B项正确。B考向2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2025年江苏连云港期中)2024年10月10日20时起,独库公路正式进入长达8个月的“冬眠期”。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横穿天山山脉,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下图为独库公路线路图。据此完成第3~5题。3.独库公路弯道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城市 B.地形C.河流 D.气候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独库公路的弯道多主要是为了避开海拔较高的山峰,说明公路弯道多主要受到地形影响,B项正确。B4.该公路“冬眠”时间长的原因是( )A.沿线人口少 B.积雪时间长C.大雾天气多 D.多滑坡崩塌解析:第4题,该公路穿越了海拔较高的天山山脉,坡度陡,加之所处纬度较高,公路沿线降温早,升温晚,冬季气温低,山地积雪时间较长,使得冬季时该公路难以通行,B项正确。B5.独库公路修建于1974—1983年,多盘山公路,少桥梁隧道,穿越天山山脉时多呈“之”字形布局,其主要原因有( )①保护当地植被 ②降低施工难度 ③减少占用耕地 ④减缓道路坡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第5题,与修建盘山公路相比,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的工程难度较大,因此独库公路多盘山公路、少桥梁隧道主要是为了降低施工难度,②正确;穿越天山时多呈“之”字形布局主要是为了减缓道路坡度,④正确。C项正确。C(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434~435)一、选择题 (2023年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A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解析:第2题,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最后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项正确。C (2024年浙江杭州期中)甘肃省张掖地区红层地貌地处祁连山脉中段北麓,被称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主要由红色砾岩、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著名。下图示意张掖地区红层地貌地质剖面。据此完成第3~4题。3.该区域彩色丘陵区( )A.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强B.是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C.隧道工程建设的优先选址D.砾岩形成的年代最早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可判断彩色丘陵区为向斜构造,向斜未经侵蚀前常形成盆地或谷地,彩色丘陵区的向斜构造形成山地,说明外力侵蚀作用强烈,A项正确。A4.该区域红层地貌区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外力侵蚀→断裂抬升B.风力沉积→水平挤压→断裂下陷→外力侵蚀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外力侵蚀D.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水平挤压解析:第4题,该区域红层地貌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因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作用产生沉积岩层,然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来褶皱岩层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C项正确。C (2025年河北邯郸开学考试)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0时49分,古巴南部海域(19.8°N,77.0°W)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震中及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5.此次地震( )A.震中位于大西洋中脊B.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C.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块D.引发海啸危及哈瓦那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大陆西部的板块边界为消亡边界,古巴南部海域附近的板块边界与美洲大陆西部的板块边界一致,故此次地震震中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容易引发地震,B项正确。B6.甲、乙、丙、丁四地海底岩石年龄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6题,一般来说,在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由于板块张裂,地幔物质从海底裂隙处涌出,形成新的海底岩石,距离生长边界越近,岩石年龄越小。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图例表示消亡边界,则点线图例表示生长边界,丙地位于生长边界附近,因此海底岩石年龄最小,C项正确。C (2024年天津滨海新区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平面地质图,该地石灰岩分布较广。读图,完成第7~8题。7.洛塔台地的构造地貌最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C.背斜谷 D.向斜谷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台地两侧为志留系岩层,中间为二叠系岩层,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洛塔台地地势较高,应为山地地形,所以洛塔台地属于向斜山,B项正确。B8.以下对图示区域推理正确的是( )A.发育溶沟、溶洞等地貌景观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C.召市盆地比洛塔台地形成早D.黄土广布,农业发达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会形成溶沟、溶洞等地貌景观,A项正确。A (2024年浙江宁波模拟)珠峰大本营是指为观看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生活地带。如图是通往珠峰大本营的一段公路,该公路由多段大致平行的弯道连接,形成连续的“之”字形路段,弯道弯曲度较大。据此完成第9~10题。9.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 )A.降低爬坡难度 B.缩短道路长度C.减少工程投资 D.避开落石地段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公路位于通往珠峰大本营的山地,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虽然增加了线路的长度,但降低了坡度,保证了通行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性,因此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降低爬坡难度,A项正确。A10.甲路段,与上行线相比,下行线( )A.路面坡度更大 B.观光视野更好C.道路维护较易 D.阳光照射较弱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图示弯道的下行线位于山坡外侧,与上行线相比,下行线俯视下方弯道视野更好,B项正确。B二、非选择题11.(2024年山西太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截至2017年年初,阿尔伯特盆地共发现油气田18个。盆地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形成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其间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系丰富,该层具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指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含有大量有机质并达到转化成油气的温度);盆地上层形成于上新世早期—更新世早期,由于这期间湖面升降频繁,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互层形成良好的储盖匹配。下图为阿尔伯特盆地岩层垂直剖面图。(1)分析夹砂岩泥页岩发育成阿尔伯特盆地主要烃源岩的优势条件。夹砂岩泥页岩形成于阿尔伯特盆地发育初期,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系丰富,为其带来充足的营养物质;湖泊内动植物、淡水藻类等大量繁殖,使湖泊沉积物中富含有机质;埋藏深度较大,容易达到有机质转化为油气的温度要求。(2)推测阿尔伯特盆地油气资源富集成矿的过程。下层烃源岩形成油气后,油气开始沿着断层运移至砂岩上部聚集;由于砂岩上部的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互层形成良好的储盖匹配,岩层封闭性好;油气受封闭性好的泥页岩阻挡,富集成矿。(3)解释阿尔伯特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内力作用的重要性。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地壳沉降幅度较大;盆地接收的沉积物多,形成较厚的沉积层,为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储藏提供了条件;裂谷内断裂发育为油气资源的运移提供了路径;地壳运动导致了岩层的弯曲,形成的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储存。12.(2023年山东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位置见下图)的岛屿主要由板块俯冲形成,中部多为连绵的高山,岛屿上河流虽然短小,但输沙量巨大。新不列颠海沟位于新不列颠岛的南缘,其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围岛屿的火山物质。其中,新不列颠岛虽然离海沟很近且火山活动频繁,但在地形、洋流的影响下,其火山物质对海沟的沉积物影响非常有限。(1)在图上标注出板块的大致边界,并用箭头表示板块运动形势。(2)分析该地区河流短小但输沙量巨大的主要原因。作图略(沿海沟或火山边缘画出板块的边界即可;箭头大致垂直于海沟,不能穿过海沟)。岛屿面积小,且中部有山脉分布,故河流短小;火山活动频繁,地表多火山沉积物;降雨量大,河流落差大,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河流含沙量大。(3)分析新不列颠岛的火山物质对新不列颠海沟沉积物影响有限的主要原因。火山主要位于岛屿北部,岛屿中部有分水岭(山脉)阻挡,火山物质主要汇入北部海洋;南赤道暖流受海陆轮廓影响,在该海域自南向北流,阻碍了新不列颠岛的火山物质向南汇入海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