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课标要求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区域认知:通过示意图,认识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了解主要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学会描述地貌景观特点。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3.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或演示实验,解释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海岸地貌 (重难课时,层层破)第四节 海—气相互作用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必备知识”梳理1.喀斯特地貌(1)分布:我国的广西、[1] 、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类型。类型 形态特征地表喀斯特地貌 [2]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3] 面积较大,底部平坦峰丛、峰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4] 耸立 孤峰、残丘 孤立的小型锥状岩体贵州溶沟洼地锥状类型 形态特征地下喀斯特地貌 [5] 常常呈层状分布石钟乳、石幔、石帘 从溶洞顶部向[6] 发育 石笋 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石柱 石钟乳和[7] 连接 溶洞下石笋常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溶洞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其化学反应如下:CaCO3+H2O+CO2 Ca(HCO3)2。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由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其化学反应如下:Ca(HCO3)2 CaCO3↓+H2O+CO2↑。2.海岸地貌(1)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及景观特点。①主要类型:在上图中填出主要海岸地貌的名称。海滩海蚀拱桥海蚀穴②类型及景观特点。类型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侵蚀地貌 海蚀崖→[11] 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向海倾斜的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蚀穴:海岸受海浪及其挟带岩屑的冲击、掏蚀所形成的洞穴。海蚀拱桥:两侧的海蚀穴互相[12] 。 海蚀柱:基岩海岸外侧孤立的柱状或塔锥状地貌海蚀平台联通类型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堆积地貌 海滩(砾滩、沙滩、泥滩) 海滩:地势[13] ,滩面广阔 沙坝、沙嘴、潟湖、沿岸堤、海积阶地等 沙坝:伸入海中的长条形[14] 。 沙嘴: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潟湖:被沙坝、沙嘴隔离的海滨浅海湾。沿岸堤:在高潮线附近,由海浪引起的泥沙横向移动形成的大致平行于海岸的堤状堆积体(如贝壳堤)。海积阶地:由海水堆积作用和海岸相对上升而形成的海边平坦宽阔的台阶状堆积地形平坦沙垄(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拱桥“关键能力”突破1.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过程和原理。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其形态和成因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成因 形成过程流水溶蚀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水平方向: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垂直方向:岩溶漏斗→落水洞→地下河流水沉积(2)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3)喀斯特地貌区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有利影响: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水对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风景优美,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带动经济发展;石灰岩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溶洞可作为地下厂址或地下仓库,是古人类居所的良好选址。②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不平,导致耕地少,交通不便,水流速度快,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溶洞和暗河,修水库易产生渗漏,工程建设易导致地基坍塌问题;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影响农业生产。2.海岸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海蚀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等各种海蚀地貌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海积地貌 海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堆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海滩、沙坝、沿岸堤(如贝壳堤)等各种海积地貌 海滩、沿岸堤、沙坝、沙嘴、潟湖、海积阶地“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2024年广东高考地理)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米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图甲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图乙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2)题。(1)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④⑤ D.③④⑤B(2)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D【思维过程】喀斯特化学溶蚀流水侵蚀早晚沉积[跟踪训练]考向1 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形态特征 (2024年江苏高考地理)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下图为用AI技术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最能体现喀斯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A.山体格局 B.水系结构C.农田分布 D.村落布局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区奇峰林立,有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读图可知,图中有较多孤峰和残丘分布,因此最能体现喀斯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山体格局,A项正确。A2.该景观处于( )A.以石芽为主的时期 B.以石林为主的时期C.以峰林为主的时期 D.以残丘为主的时期解析:第2题,石芽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壑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高大石芽常高达数十米,成为石林;峰林是喀斯特地貌中高耸林立的碳酸盐岩石峰群;残丘是指准平原上残留的孤立山丘。读图可知,图中有较大面积的平地,平地上有孤立的小山丘,因此该景观处于以残丘为主的时期,D项正确。D考向2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5年江苏镇江模拟)穴珠是在池水沉积作用下,碳酸钙水溶液受到洞顶滴水的扰动,在遇到适当的砂、岩粒等介质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珠状次生碳酸钙沉积。下图为某地穴珠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5题。3.下列四地中,最容易发现大量穴珠的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穴珠是在池水沉积作用下,碳酸钙水溶液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次生碳酸钙沉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最容易发现大量穴珠,B项正确。B4.最有利于穴珠形成的条件有( )①含有不饱和碳酸钙的浅水 ②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 ③滴水等细微而断续的扰动 ④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第4题,穴珠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岩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②④正确,D项正确。D5.有些地区的穴珠已经与石笋基座固结在一起,由此推测该地最可能的气候变化是( )A.变冷 B.变暖 C.变干 D.变湿解析:第5题,有些地区的穴珠已经与石笋基座固结在一起,说明已经没有再形成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珠状次生碳酸钙沉积,可能失去了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说明气候变干,C项正确。C考向3 海岸地貌 (2025年江苏泰州模拟)海岸线分为人工岸线和自然岸线。大连市海岸线曲折,有很多神奇的地貌景观。图甲为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的“恐龙探海”景观图,图乙为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图中③处为沙丘。据此完成第6~8题。6.图甲中“拱桥”景观继续发育可能会演变成图乙中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第6题,图甲中“拱桥”景观为海蚀拱桥,受外力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顶部易崩塌,位于陆地一侧的形成海蚀崖(图乙中的①),位于海洋一侧的形成海蚀柱(图乙中的④),C项正确。C7.③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B.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D.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解析:第7题,图乙中的③处地貌为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而风力堆积物的沙源为海浪堆积在海岸附近的泥沙,因此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D项正确。D8.近几十年来,我国自然岸线长度迅速减少,对其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A.修建港口 B.海岸开发C.过度捕捞 D.旅游发展解析:第8题,海岸开发会拉直海岸线,增加人工岸线,大幅度降低自然岸线的长度,B项正确。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