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推断区域地形类型和特点。2.综合思维:通过不同坡向的光照、水分差异,分析植被的变化。3.地理实践力: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线路、坝址选定,利用地形图进行通视分析课时1 等高线地形图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重难课时,层层破)“必备知识”梳理1.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及其特点地形部位 等高线特点 图示山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1] 盆地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2] 山谷 等高线凸向[3] 中间高,四周低中间低,四周高高处山脊 等高线凸向[4] [5] 多条不同海拔的等高线重合[6]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低处陡崖鞍部(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河流多发育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2)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斜坡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如上图中山峰和盆地等高线图中的小短线。2.地形类型类型 主要特征平原 海拔一般在[7]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高原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8] ,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9] ,地势陡峭 山地 海拔一般在[1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11] ,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 丘陵 海拔一般为[12] 米,相对高度[13] ,地势起伏和缓 盆地 [14]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 200稀疏密集10500 密集200~500 较小周高中低“关键能力”突破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判读依据) 基本特征 具体内容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程)相等,并且都以海平面为0米等高距全图一致 一般情况下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一致等高线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海拔,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有时会看到等高线重合的情况,如陡崖处疏缓密陡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出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①山地→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分水岭(山脊线);④山谷→河流发育或集水处(山谷线)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流速大、水能丰富;②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大→流量大;河流流出山口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流向 发育于河谷,由海拔较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水库储水面积 找到最高水位所对应的等高线围成的范围,估算其面积3.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气候特征 看纬度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等因素气候差异 气温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计算出气温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阳坡较阴坡气温高;一般情况下迎风坡一侧气温较低,背风坡一侧气温较高(背风坡有焚风效应)盆地、谷地易出现逆温现象;易出现冷空气集聚,发生霜冻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 阳坡气温、光照条件优于阴坡,一般情况下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蒸发 阳坡气温较高,蒸发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弱。在特殊情况下,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可能好于阳坡4.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②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例如,上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为200米≤ΔH<400米。(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时,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任何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具体如下图所示。5.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水库建设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 宜选在山谷、河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排水条件好的地方;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注意盛行风向;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且为向阳坡、背山面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露营地 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防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如图中的q点)或较平坦的鞍部(2)选线。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公路、铁路 山区的公路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少穿过等高线、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如图中的线条EHF)。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要求速度快、线路短,遇山一般要修隧道(如图中的线条EGF)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路线(如图中①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选面。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工业区、居住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地形平坦开阔处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业生产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学科素养”应用[命题探究] (2023年江苏高考地理,改编)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该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图中最大高差,并判断河流流向。(2)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最大高差:639米。河流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绘图略,注意图中上方有等高线重合处。判断理由:等高线重叠(重合)。【思维过程】1020~1060米420~460米560~640米西北东南[跟踪训练]考向1 等高线的相关计算及判读 (2024年广西桂林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流速最慢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④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小,地势最平缓,因此流速最慢,D项正确。D2.图中山峰与④处附近村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50米 B.400米C.450米 D.500米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所示等高线数值可以推断出,等高距为50米,与山峰相邻的等高线数值为550米,山峰的高度范围为550~600米,④处附近村庄的高度范围为150~200米,交叉相减得出两地相对高度范围大于350米,小于450米,可能为400米,B项正确。B考向2 等高线的应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3~5题。3.ab段河流的流向是( )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B解析:第3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图中ab段河流的流向应由b流向a,结合指向标,即由东北流向西南,B项正确。4.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在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存在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解析:第4题,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在①处,主要原因是①处位于河谷,且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存在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D项正确。D5.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在两地间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线 B.乙线C.丙线 D.丁线解析:第5题,对比分析可知,甲线基本沿着等高线修建(或较少穿过等高线),沿途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保障车辆运输安全,A项正确。A“核心价值”提升答题模板必“抓”②地形特征描述类主观题[思维建模] [应用体验]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 469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 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 000~8 000年时,冰川消退,波罗的海形成。如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模板套用】角度 具体分析地形类型 多为低山(山地海拔较低);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起伏 山地西坡较陡峻,东坡较平缓;南部地势低平海岸线 海岸线曲折而漫长,西岸多峡湾特殊地貌 冰川地貌广布【我的作答】 【答案】多为低山(山地海拔较低),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地西坡较陡峭,东坡较平缓,半岛南部地势低平;海岸线曲折而漫长,西岸多峡湾;冰川地貌广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