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素养练习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I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贸上)1. 的平方根是( )A 7 B. ﹣7 C. D.2. 已知数据,3.14159265,,,,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3. 如图,下列条件不能证明的是( )A. B.C. D.4. 如图,将一块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则∠2为( )A. 15° B. 20° C. 25° D. 30°5. 若不等式的解都是不等式的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四象限,点到轴的距离是,到轴的距离是,那么点的坐标为( )A. B. C. D.7. 下列结论:①一个三角形的3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则相应的3个内角度数之比为;②在中,若,则为直角三角形;③在图形的平移中,连接对应点的线段互相平行且相等;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⑤如果和是对顶角,那么;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错误结论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8. 如图,把沿EF翻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若,,则的度数是( )A. 15° B. 20° C. 25° D. 35°9.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k的和为( )A. 18 B. 19 C. 20 D. 2110.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负半轴上有一点.点A第一次向上平移1个单位至点,接着又向右平移1个单位至点,然后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至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至点,…,照此规律平移下去,点的坐标是( )A. B.C. D.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 一个瓶子中有一些豆子,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取出的豆子的粒数为20,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揺匀.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为30,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粒数为6,则可以估算出此时瓶中剩下的豆子的粒数大约是______.12. 把命题:“内错角相等.”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3. 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1,4,a,化简:.14.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15. 根据国际标准,A系列纸为矩形,其中纸的面积为.将纸沿长边对折、裁开,便成纸;将纸沿长边对折、裁开,便成纸;将纸沿长边对折、裁开,便成纸;将纸沿长边对折、裁开,便成纸…,将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观察图1的折叠过程,可知纸矩形的长与宽的比值为_______.16. 【数学活动回顾】:七年级下册教材P115中我们曾探究过“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值为横坐标、y的值为纵坐标)的点的特性”,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其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关系.规定: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的全体叫做方程的图象;结论:一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示例:如图,我们在画方程图象时,可以取点和作出直线.【解决问题】请你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写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7. (1)计算:.(2)解方程组:(3)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最大整数解.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线段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的坐标为,点N的坐标为.(1)将线段平移得到线段,其中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应点为B.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连接,求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中学生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随机抽取了该校部分使用手机的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如下所示),并利用调查结果绘制了图①②两幅“中学生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表解答以下问题:中学生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问卷调查表(1)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共有 人,在扇形统计图中“”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 ;(2)在扇形统计图中,“”选项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校共有 名中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在“”选项的有多少名学生.20. 已知:如图,,和相交于点O,E是上一点,F是上一点,且.(1)求证:;(2)若,求的度数.21. 【课本再现】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我们探究过《用求差法比较大小》:我们在分析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经常要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大小.当不能直接比较大小时就要考虑进行一定的转化,其中“求差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求差法”,就是通过先求差、变形,然后利用差的符号来确定它们的大小.两个数量的大小可以通过它们的差来判断.如果两个数和比较大小,那么:当时,一定有;当时,一定有;当时,一定有.反过来也对,即:当时,一定有;当时,一定有;当时,一定有.因此,我们经常把两个要比较的对象先数量化,再求它们的差,根据差的正负判断对象的大小.【类比应用】(1)用“>”或“<”填空.①若时,___________;②若时,_________;③若,则_________;【解决问题】(2)如图所示,在的正方形网格中,以为圆心为半径画扇形,以为直径画半圆,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用“求差法”比较与的大小.22. 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够开启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关键在于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某校组建了一个滑雪队,现队长需要购买一些滑雪板,经了解,现有A、B两种滑雪板.若购进A种滑雪板10副,B种滑雪板5副,需要2000元;若购进A种滑雪板5副,B种滑雪板3副,需要1100元.(1)求购进A、B两种滑雪板的单价;(2)若该滑雪队决定拿出1万元全部用来购进这两种滑雪板,要求购进A种滑雪板的数量不少于B种滑雪板数量的6倍,且购进B种滑雪板数量不少于8副,那么该校共有几种购买方案?23. 已知:如图,直线,点C是PQ,MN之间(不在直线PQ,MN上)的一个动点.(1)若∠1与∠2都是锐角,如图1,请直接写出∠C与∠1∠2之间数量关系.(2)若小明把一块三角板(∠A=30°,∠C=90°)如图2放置,点D,E,F是三角板的边与平行线的交点,若∠AEN=∠A,求∠BDF的度数.(3)将图2中的三角板进行适当转动,如图3,直角顶点C始终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点G在线段CD上,连结EG,且有∠CEG=∠CEM,给出下列两个结论:①的值不变;②∠GEN-∠BDF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讲求出不变的值是多少.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二次素养练习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I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贸上)【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题答案】【答案】70粒【12题答案】【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3题答案】【答案】【14题答案】【答案】或【15题答案】【答案】##【16题答案】【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17题答案】【答案】(1)4;(2);(3),最大整数解为【18题答案】【答案】(1)①右,3,上,5;②(2);(3)点P的坐标为或.【19题答案】【答案】(1);(2)(3)详见解析 (4)名【20题答案】【答案】(1)详见解析(2).【21题答案】【答案】(1)①>;②<;③>;(2)【22题答案】【答案】(1)购进A种滑雪板的单价是100元,B种滑雪板的单价是200元;(2)该校共有5种购买方案.【23题答案】【答案】(1)∠C=∠1+∠2;(2)60°;(3)结论①的值不变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