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5.2 土地资源与农业 课件(7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5.2 土地资源与农业 课件(73张PPT)

资源简介

(共73张PPT)
5.2
一、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利用,
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园地
耕地
草地
林地
2.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水域水面
建设用地
其它用地
2.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学生活动:分一分
你能将上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成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两类吗?
农业用地
园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水面
非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2.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2.土地资源特征
探究活动一:读图B,完成下列问题
① 请你把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所占的比重按从多到少排序。
林地
其他土地
草地
耕地
水域水面
建设用地
园地
2.土地资源特征
探究活动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② 请根据图B和资料,简要归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方面的特征。
齐全
土地利用类型
特征一:

耕地比重较
2.土地资源特征
探究活动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③ 请结合中国地形图,简要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特征二:
山区 ,

平原

2.土地资源特征
探究活动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④ 读下列组图,简要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总量 人均占有量 ,人 地 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资源特征
总量 人均占有量 ,人 地 矛盾十分突出
0.19(中国)
0.20(中国)
0.42(世界)
0.60(世界)
草地(单位:公顷/人)
林地(单位:公顷/人)


特征三:


探究活动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④ 读下列组图,简要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2.土地资源特征
⑤ 读下列材料,简要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高质量耕地 ,

特征四:
后备耕地资源
匮乏
探究活动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30年来,我国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资源中可开垦成耕地的面积也较少的基本国情并未有太大改变,靠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仍然十分有限。而现有耕地中,中低等耕地比例高达70%,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只占51.5%。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现状都不容乐观。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作者 叶红玲
0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
请同学们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找出各种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想一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均匀吗?
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各种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
我国东部季风区
林地
东北、西南、南方
中国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
南方林区
西南林区
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南方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各种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草地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
水域水面
我国东部、青藏高原
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
各种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其它用地
西部内陆地区
建设用地
我国东部
三、中国农业的分布
1.农业生产部门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学生活动:请将图片中的美食与产自的农业生产部门(方式)一一对应。
五常大米饭
小鸡炖蘑菇
香煎大马哈鱼
松子玉米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思考: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①、②、③、④四地应该如何发展的农业生产?说说你的理由
1
地形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2
地势起伏较小,牧草茂盛
3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4
有宽广的水域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思考:为了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①、②、③、④四地应该如何发展的农业生产?说说你的理由
1
林业“宜林则林”
2
畜牧业“宜牧则牧”
3
种植业“宜粮则粮”
4
渔业“宜渔则渔”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因素?
地形
热量
光照
水源
土壤
3.农业生产地区差异
探究活动二,请同学们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四大干湿地区和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小组讨论找出农业各部门的分布特点。
3.农业生产地区差异
探究活动二,请同学们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四大干湿地区和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小组讨论找出农业各部门的分布特点。
读图归纳: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
林业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渔业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年降水量400毫米


东部
西部
东部多平原、丘陵,适宜发展种植业;
东部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3.农业生产地区差异
东部
西部
中国地形图
东部
西部
中国干湿地区图
思考,造成我国农业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
气候
水源
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多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3.农业生产地区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是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①农业生产东西差异
2
西藏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内蒙古牧区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西部非季风区,降水较少,多高原山地,草场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有四大牧区。
思考:干旱的西部地区哪里可以发展种植业?
①农业生产东西差异
雅鲁藏布江谷地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西部地区主要受水源条件限制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套平原·灌溉农业
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新疆绿洲区
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
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② 南北方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
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降水偏少,多为旱地,该线以南多为水田。
水田为主,多种植水稻等


② 南北方差异
学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粮食
作物
油料
作物
糖料
作物
经济
作物
北方
南方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秦岭-淮河一线
小麦
花生
甜菜
棉花
水稻
油菜
甘蔗
棉花
旱地
水田
学生活动
1.读图,你能找出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吗?
2.我国三大棉花产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共同的有利条件?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16 实践活动
实例
地形
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
气候特征
华北平原种植小麦
内蒙古呼伦贝尔养牛羊
横断山区植树造林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水稻
平原
耕地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平原
山地
高原
耕地
林地
草地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多样,
垂直差异大
夏热冬冷,
全年降水少
四、生态环境保护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四、生态环境保护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污染
土地盐碱化
2.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广大、风沙危害严重 的国家之一。我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沙地和荒漠的 治理。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逐步减轻。从2012年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 沙任务约20万平方千米。
“沙进人退”的局面逐步变成了“绿进沙退”
3.中国土地荒漠化成就
“沙进人退”的局面逐步变成了“绿进沙退”
——为世界荒漠化治理积极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4.我国土地基本国策
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1亩≈0.067公顷),农业生态 环境保护对耕地质量,以及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农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优质农产品,为实现“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诞生了地理标志产品。
注:“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知识卡片:几种地理标志产品
五常大米
南丰蜜桔
乌珠穆沁羊
太湖蟹
新乡小麦
烟台苹果
天祝白牦牛
平阳马蹄笋
学生活动:请你为以下这些地理标志产品找到其对应的土地资源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园地
水域水面
太湖蟹
烟台苹果
乌珠穆沁羊
平阳马蹄笋
新乡小麦
探究活动三
学生分为6个小组抽选一种地理标志产品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五常大米
新乡小麦
南丰蜜桔
天祝白牦牛
平阳马蹄笋
太湖蟹
01
读图并完成表格内容
02
查找资料说出其面临的问题
03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常
五常
五常
耕地
小组成果展示
第1组:五常大米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平原
水田
旱地
湿润区
黑土流失和退化
保护和修复黑土
新乡
耕地
小组成果展示
第2组:新乡小麦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平原
旱地
半湿润区
乱占耕地
土地盐碱化
保护和修复耕地
新乡
新乡
南丰
园地
小组成果展示
第3组:南丰蜜桔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丘陵
湿润区
土壤污染
生态修复等
南丰
南丰
平阳
林地
小组成果展示
第4组:平阳马蹄笋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山地丘陵
湿润区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等
平阳
平阳
太湖
水域水面
小组成果展示
第5组:太湖蟹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河湖
湿润区
水污染
防治水污染等
太湖
太湖
天祝
草地
小组成果展示
第6组:天祝白牦牛
土地
利用类型
地形类型
干湿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高原
半干旱区
土地荒漠化
植树种草
合理放牧等
天祝
天祝
中国农业发展成就
五、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1.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增长方式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
“最具影响力的种田人”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2.攥住农业“芯片”——种子问题,中国端稳“饭碗”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已步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已建立较完善的农业生物育种技术体系。
自主可控的种子不仅让中国人端牢饭碗,也在“走出去”过程中,帮助多国农民增收。
3.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春耕备耕时节,中国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增产”,广大农户紧锣密鼓地开展育苗、管护、整地等作业,通过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种植棉花
安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实现精准 高效播种棉花的同时,还可以在播种的过程中将滴灌 带埋到地膜下面。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单位土地的保苗株数,促进棉花增产,还可以实现节约用水。
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雾灌技术。该技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按需按量灌溉,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滴灌
喷灌
雾灌
发展节水农业
4.智慧农业
智慧化的蔬菜生产大棚,配备了环境水分传感器,采用无土栽培和数字化管理模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市场供应能力也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5.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无土栽培
节省耕地,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绿色环保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各地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
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生态农业
休闲农业
绿色农业
观光农业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我们还需要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中国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努力。
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消息,近年来,中国向布基纳法索、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提供粮食援助,对缓解当地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在非洲,中国还通过援建农业基础设施,推广适应当地的杂交水稻、菌草等作物,派遣农业专家、加强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非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知识小结
土地资源与农业
土地资源
农业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的分布
课堂练习
材料: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108°E-109°E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洛川县海拔较高,图例产区,7项气象指标要求的苹果优生区,出产的洛川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榆林(38°10’N)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读陕西省简图,完成1-3小题。
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安位于亚热带地区
B.西安的植被以常绿林为主
C.安康位于半湿润地区
D.汉中位于秦岭以南
D
课堂练习
材料: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108°E-109°E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洛川县海拔较高,图例产区,7项气象指标要求的苹果优生区,出产的洛川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榆林(38°10’N)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读陕西省简图,完成1-3小题。
2.与榆林地区相比,洛川种植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B
A.地势低平 B.降水更多
C.科技水平高 D.交通便利
课堂练习
3.下列对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合理性建议有( )
B
①做好监督工作,规范苹果行业标准,维护好洛川苹果品牌
②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苹果良种栽培技术
③深耕黑土文化与苹果旅游融合,打造“中国苹果之乡”
④积极推行“互联网+洛川苹果”模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4.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大米生长在蓝天之下、黑土之上,经历180天的生长周期,2600小时的日照,品质极佳,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收录。黑土地上,沼泽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下图示意东北黑土分布及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夏季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较大;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
(1)黑土分布区大部分位于 气候区内,气候 (冷湿/暖干),腐殖质分解过程慢,逐步形成黑土地貌;
(2)从气候的角度简要分析东北水稻品质极佳的原因(写出两点)
温带季风
冷湿
课堂练习
(3)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
广布
平坦


课堂练习
(4)简要分析沼泽湿地的生态功能。(至少写出两点)
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