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第一课 青春正当时1.★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3、P6①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②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③我们不断求知与探索在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2.★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P5①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和接纳和调整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③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3.★如何实现男女生之间的优势互补?P6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4.★与异性交往的作用有哪些?P7①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②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③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5.★与异性交往的要求有哪些?P8①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②我们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要热情大方,又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③我们要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让这份友谊成为美好青春的见证。对待: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6.★我们如何正确学习性知识?P9①我们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②我们可以从课堂、教材、科普读物中了解相关知识;③可以向父母、老师等咨询相关问题,获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7.★如何学会自我保护?P10①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②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课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1.★情绪的类型?P14类型:①基本情绪:喜、怒、哀、惧;②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2.★情绪的作用有哪些?P14①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②(快乐、自豪、满足等)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体验,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③(愤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④在一定条件下,消极情绪也会有积极作用。3.★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P15①外部环境。②生活事件。③个人的性格特点。④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等。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发生变化。4.★如何管理情绪?P16-19①学会认识情绪。②学会调节情绪。③学会合理表达情绪。④学会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5.★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P17①注意转移 ②合理宣泄 ③认知调节 ④放松训练6.★情感有哪些作用(意义)?P20①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③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使我们的情怀更宽广、博大。7.★如何品味美好情感?P20-21①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②我们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③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第三课 人贵自尊1.★人为什么要有自尊? P26①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②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2.★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现(特点)?P27-28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3.★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P29-31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③学会尊重他人。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1.★人为什么要自信(作用、重要性)?P35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2.★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P35①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②自卑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③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3.★自信的来源?P36自信并非凭空而来。①自信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②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③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4.★如何做自信的人? P38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1.★自强的作用有哪些(重要性)?P42-43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P45-46①树立远大理想。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P49蓝字)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薪火相传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56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8、59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③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1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3.★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64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哪些内容(体现)?P66-68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71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1.★法律的性质和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P77法律的性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的性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P77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P78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原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80-81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1.★调整范围: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2.★实施民法典的意义是什么?P84①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②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3.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85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4.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和要求?P87原因: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要求: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5.★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体现)?P87①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法律保护肖像权。③法律保护隐私权。6.★法律保障财产权的意义和要求?P89意义: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要求: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P90-91①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②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③法律保护知识产权④法律保护继承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1.★法律的作用(重要性)?P94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类型?P94类型:①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三类违法行为的区别与联系:类型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性 违法责任 实例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典》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民事责任: 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 捡拾不还、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合同纠纷等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行政责任: 警告、罚款、拘留 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施、谎报险情、交通违法等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严重 (犯罪) 刑事责任: 拘役、 罚金、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抢劫、致人重伤、醉驾、吸毒等联系 1.都是违法行为 2.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97-98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4.刑罚的类型?P94类型: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P98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②我们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6.★如何做到严于律己?P98-10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