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下道法单元综合检测卷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卷02【2025春道法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八下道法单元综合检测卷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测试卷02【2025春道法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答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道法学科
统编八下道法第四单元测试卷02
【2025春道法阶段测试卷】
[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是我们的向往。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
A.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自由不能够超越法治的范围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C.法治保证自由平等实现,自由平等会阻碍法治的实施
D.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平等一定失去自由
1.B
[解析]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A说法错误;自由平等不会阻碍法治的实施,C说法错误;“一定失去自由”说法绝对,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选B。
2.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也是自由的保障。以下正确诠释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有 (  )
①公交车上,大家都自觉地制止吸烟行为 ②眼见找不到停车位,父亲便直接将车停靠在公路主干道上 ③李某郊游时及时制止偷拍军事基地的行为,制止无效后他立即拨打有关部门电话举报 ④王某不满同桌举报自己上课睡觉,在网络上发布许多同桌考试作弊的不实言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A
[解析] 本题考查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将车停在公路主干道上,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没有正确诠释自由与法治的关系,②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
3.许某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在网上利用AI伪造并发布了带有警徽标志的“悬赏通告”。该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安形象,公安机关依法对许某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该事件告诉我们 (  )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②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③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A
[解析] ①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公正司法,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乘坐公交车时,如果你挤我推,大家就很难上去;如果大家排好队,就可以有序上车。在十字路口,有红绿灯的引导,大家可以有序通行;没有红绿灯的引导,就容易导致混乱。这告诉我们 (  )
A.自由能够激发人们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B.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可以形成良好的秩序
C.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
D.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自由为法治标定界限
4.B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校运动会分年级、分性别设置比赛小组”“公交车上有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座椅”“在国际和外交会议上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与会者围桌参加会议”三个案例开展教学。据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
A.反对特权 B.践行平等 C.以礼待人 D.珍视自由
5.B
6.针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面临较多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家庭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更多帮助。这一举措 (  )
A.体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B.违背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
C.表明司法机关平等对待当事人 D.解决了这些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
6.A
[解析] 材料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A符合题意;B理解错误,这一举措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C与题意不符,应排除;D理解绝对,夸大此举措的作用,说法错误。故选A。
7.2024年9月20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某某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徐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五十万元;对徐某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检察权
C.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D.法律禁止做的事尽量不做
7.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正确;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B错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错误;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D错误。故选A。
8.李某对从网购平台购买的商品不满意,要求退款遭到拒绝后多次辱骂卖家客服,并对订单做出恶意差评,说其“卖假货”,商家以公司名誉受损为由将李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令李某对差评发表更正声明,并以书面形式向该公司道歉。这说明 (  )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维护正当权利就会失去自由
③自由难以得到保障,拒绝网购 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B
[解析] 本题考查珍视自由。李某发表不当言论,最后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说明我们有言论自由,但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①正确;维护正当权利可以更好地享有自由,②错误;网购也有积极影响,要理性网购,③错误;想要享有自由,必须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正确。故选B。
9.下列对于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该企业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该企业的行为维护了企业利益,是正确的 ③法律能够彻底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④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要据理力争,依法维权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9.C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该企业的行为是错误的,②说法错误;“法律能够彻底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说法绝对,③说法错误。故选C。
  阅读材料,回答10~11题。
  我国将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由原来的城乡区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9.C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该企业的行为是错误的,②说法错误;“法律能够彻底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说法绝对,③说法错误。故选C。
10.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A.崇尚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
B.坚决反对特权,努力践行平等
C.认识权利价值,积极行使权利
D.加强科学立法,保障人民利益
10.A
11.下列名言与上述主题一致的是 (  )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③不学礼,无以立  ④有公心,必有公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C
[解析] ①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③体现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12.八年级(1)班同学们在课堂上就“中学生如何在学校坚守公平”的主题各自发表了观点。你认为可取的是 (  )
①参加学校拔河比赛时,要遵守比赛规则 ②对同班同学及老师评议时,要公正客观 
③遭受校园欺凌时要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④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应主动坐到教室后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A
[解析] 本题考查坚守公平。参加学校拔河比赛时,要遵守比赛规则,对同班同学及老师评议时,要公正客观,都体现了公平,①②正确;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错误;成绩差的同学坐到后排违背了公平原则,④错误。故选A。
13.对下表中“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黄劝阻同学打架 实施正义行为
② 小高外出遛狗时不系拴狗绳 自由不受限制
③ 小贺主张本单位男女同工同酬 践行平等
④ 小李在体育测试中弄虚作假 不是文化课考试,影响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3.D
[解析] 自由要受法治的限制,②点评错误;在体育测试中弄虚作假,是破坏规则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公平,④点评错误。①③点评正确。故选D。
14.吉吉和姚姚在放学途中,发现几个社会青年正在围殴自己的同学,姚姚奋勇上前与他们搏斗,结果被打成重伤,吉吉为此非常气愤。这一案例给我们中学生带来的警示是 (  )
A.坚守公平,要用制度来保障公平
B.守护正义除了勇气,还要寻找有效的方法
C.学会担当,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
D.维护正义要不计得失,向见义勇为者学习
14.B
[解析] 本题考查守护正义。材料警示我们未成年人维护正义要讲究方法策略,B正确;材料未涉及公平的内容,A、C排除;不计得失是蛮干行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D错误。故选B。
15.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社会应该平等地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可能。为此,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  )
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障 
②当正义与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③正义的制度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制定的
④正义的制度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B
[解析] 本题考查守护正义。①②④正确。正义的制度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制定的,③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面对非正义行为,该怎么办”的对话。
请你运用“正义”的相关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6.①甲同学的观点不正确。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也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出手相助,不是多管闲事,不能因为害怕自己受牵连而袖手旁观;同时我们要注意做到见义“智”为。
②乙同学的观点不完全正确。在他人遇到危难时,要及时伸出援手,但不能不顾自身安危与歹徒搏斗;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7.(12分)网络空间的繁荣不仅方便人民生活,也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人人有责。下面漫画是一位遭遇烦心事的网友在网络空间里遇到的维权选择,请阅读她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请你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帮她分析利弊,作出选择。
17.她应该选择向消费者投诉平台举报(向右走)。原因:①向消费者投诉平台举报,符合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的要求,这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惩治违法犯罪,伸张正义。②通过摆拍视频、曝光店主个人信息的方式维权,侵犯了店家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是非正义的行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要珍视自由,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1)为了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请你列举几例。(6分)
材料二 为了学好法律知识,贴近社会生活,八年级(1)班开展了“法治小课堂”学习交流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展示的漫画《代价》。
(2)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漫画所体现的法治观点。(9分)
18.(1)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医疗保障方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
(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护,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等等。
19.(18分)为引导同学们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某校八年级(1)班时政小组开展了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小组【图片赏析】
  小组成员小明展示了下面图片:
(1)请结合以上图片,谈谈自己对平等的认识。(4分)
(2)请你再列举两个体现平等的事例。(4分)
第二小组【故事分享】
  杭州市图书馆在很多读者心中是一个温暖且充满正能量的“网红”。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对拾荒者等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手洗干净再阅读。不少网友对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赞叹不已,称其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3)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评析杭州市图书馆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
第三小组【主题演讲】
第三小组提议组织“公平成就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活动。
(4)假如你是演讲者,请你写出演讲提纲。(6分)
要求:①仅列出要点,恰当运用学科知识;②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19.(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等。
(3)道德角度: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是正确的,做到了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法律角度: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表现,体现了平等的法治精神。
(4)[示例]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③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等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道法学科
统编八下道法第四单元测试卷02
【2025春道法阶段测试卷】
[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1.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是我们的向往。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
A.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自由不能够超越法治的范围
B.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C.法治保证自由平等实现,自由平等会阻碍法治的实施
D.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平等一定失去自由
2.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也是自由的保障。以下正确诠释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有 (  )
①公交车上,大家都自觉地制止吸烟行为 ②眼见找不到停车位,父亲便直接将车停靠在公路主干道上 ③李某郊游时及时制止偷拍军事基地的行为,制止无效后他立即拨打有关部门电话举报 ④王某不满同桌举报自己上课睡觉,在网络上发布许多同桌考试作弊的不实言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许某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在网上利用AI伪造并发布了带有警徽标志的“悬赏通告”。该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安形象,公安机关依法对许某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该事件告诉我们 (  )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②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③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坐公交车时,如果你挤我推,大家就很难上去;如果大家排好队,就可以有序上车。在十字路口,有红绿灯的引导,大家可以有序通行;没有红绿灯的引导,就容易导致混乱。这告诉我们 (  )
A.自由能够激发人们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B.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可以形成良好的秩序
C.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
D.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自由为法治标定界限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校运动会分年级、分性别设置比赛小组”“公交车上有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座椅”“在国际和外交会议上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与会者围桌参加会议”三个案例开展教学。据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
A.反对特权 B.践行平等 C.以礼待人 D.珍视自由
6.针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面临较多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家庭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更多帮助。这一举措 (  )
A.体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B.违背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
C.表明司法机关平等对待当事人 D.解决了这些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
7.2024年9月20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某某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徐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五十万元;对徐某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检察权
C.违法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D.法律禁止做的事尽量不做
8.李某对从网购平台购买的商品不满意,要求退款遭到拒绝后多次辱骂卖家客服,并对订单做出恶意差评,说其“卖假货”,商家以公司名誉受损为由将李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令李某对差评发表更正声明,并以书面形式向该公司道歉。这说明 (  )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维护正当权利就会失去自由
③自由难以得到保障,拒绝网购 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对于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该企业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该企业的行为维护了企业利益,是正确的 ③法律能够彻底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④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要据理力争,依法维权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阅读材料,回答10~11题。
  我国将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由原来的城乡区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10.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A.崇尚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
B.坚决反对特权,努力践行平等
C.认识权利价值,积极行使权利
D.加强科学立法,保障人民利益
11.下列名言与上述主题一致的是 (  )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③不学礼,无以立  ④有公心,必有公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八年级(1)班同学们在课堂上就“中学生如何在学校坚守公平”的主题各自发表了观点。你认为可取的是 (  )
①参加学校拔河比赛时,要遵守比赛规则 ②对同班同学及老师评议时,要公正客观 
③遭受校园欺凌时要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④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应主动坐到教室后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对下表中“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黄劝阻同学打架 实施正义行为
② 小高外出遛狗时不系拴狗绳 自由不受限制
③ 小贺主张本单位男女同工同酬 践行平等
④ 小李在体育测试中弄虚作假 不是文化课考试,影响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4.吉吉和姚姚在放学途中,发现几个社会青年正在围殴自己的同学,姚姚奋勇上前与他们搏斗,结果被打成重伤,吉吉为此非常气愤。这一案例给我们中学生带来的警示是 (  )
A.坚守公平,要用制度来保障公平
B.守护正义除了勇气,还要寻找有效的方法
C.学会担当,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
D.维护正义要不计得失,向见义勇为者学习
15.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社会应该平等地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可能。为此,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  )
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障 
②当正义与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③正义的制度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制定的
④正义的制度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面对非正义行为,该怎么办”的对话。
请你运用“正义”的相关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7.(12分)网络空间的繁荣不仅方便人民生活,也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人人有责。下面漫画是一位遭遇烦心事的网友在网络空间里遇到的维权选择,请阅读她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请你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帮她分析利弊,作出选择。
1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1)为了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请你列举几例。(6分)
材料二 为了学好法律知识,贴近社会生活,八年级(1)班开展了“法治小课堂”学习交流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展示的漫画《代价》。
(2)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漫画所体现的法治观点。(9分)
19.(18分)为引导同学们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某校八年级(1)班时政小组开展了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小组【图片赏析】
  小组成员小明展示了下面图片:
(1)请结合以上图片,谈谈自己对平等的认识。(4分)
(2)请你再列举两个体现平等的事例。(4分)
第二小组【故事分享】
  杭州市图书馆在很多读者心中是一个温暖且充满正能量的“网红”。从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对拾荒者等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把手洗干净再阅读。不少网友对杭州市图书馆的做法赞叹不已,称其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3)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评析杭州市图书馆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
第三小组【主题演讲】
第三小组提议组织“公平成就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活动。
(4)假如你是演讲者,请你写出演讲提纲。(6分)
要求:①仅列出要点,恰当运用学科知识;②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