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选择性必修二第一二课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选选择性必修二第一二课练习题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选择性必修二第一二课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张某为博取网络流量,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侮辱革命烈士陈尔晋、王曼霞的虚假内容,引发恶劣社会影响。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要求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发布正面宣传英烈事迹的宣传片,承担公益损害赔偿金一万元。在本案中( )
①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烈士及其近亲属的荣誉
②侮辱英烈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原则,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③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侵犯烈士人身权益的行为
④通过公益诉讼有效维护英烈权益,发挥了社会教育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赵某向王某借3万元,承诺半年后还款,并将自己的和田玉摆件交给王某作为质押。半年后赵某并没有还款,王某将赵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将和田玉摆件折价赔偿给他。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本案涉及债权关系,客体是赵某的和田玉摆件
②本案涉及担保物权,对应的是和田玉的交换价值
③如果赵某不履行债务,王某对和田玉摆件享有质权,可优先受偿
④赵某将和田玉摆件交给王某质押时,王某则拥有了和田玉摆件的所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一网友留言评论某韩国明星的行程,随后便遭到了粉丝群体的攻击和谩骂,其中一名未成年在校生甚至对该网友“开盒挂人”,公开曝光了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诸多个人隐私信息,致使该网友被迫销号退网。该未成年人的行为( )
①侵害了该网友的隐私权和荣誉权
②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③是这一民事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
④若造成他人损害,其父母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4月14日,法院刊登岳云鹏与王某某名誉权纠纷一案判决主要内容。公告显示,在本案,被告在网络上传播女儿系与岳云鹏所生,对原告进行骚扰,但经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表明原告与被告所生女儿之间不存在父女关系。法院判决,王某某向原告岳云鹏公开道歉并赔礼17750元。此外,王某某被要求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涉及的侵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②王某某的行为侵犯了岳云鹏的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
③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严守法律底线
④王某某承担的违约责任是: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根据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的社会关系由民法调整的是( )
A.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B.乙手机丢失后发布寻物启事称:“拾得者送还手机,本人当面酬谢”
C.丙对女友书面承诺:“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则陪你去欧洲旅游”
D.丁听说某股票可能大涨并告知甲,甲买进后大跌
6.赵英俊16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无奈家中贫寒,无力支付其学费,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几年后他得知原来的同班同学赵俊英,通过不正当手段冒名顶替赵英俊当时中考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读书,后考入大学。至今,赵俊英依然在用赵英俊的名字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姓名是用来表现自我,反映能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②赵俊英以违法的方式侵害了赵英俊的人格权和荣誉权
③本案中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人身利益
④赵俊英冒用赵英俊的姓名,侵犯了赵英俊的姓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繁华的街头,一张简易的桌子,一堆诱人的免费礼品,加上两三个热情吆喝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常见的地摊推流团队场景。只要你拿出手机轻轻一扫,礼品便可轻松到手。针对此类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可能会因信息收集超出必要范围且未明确告知用途而涉嫌违法
B.此类行为合法,因为参与者已通过扫码行为表示同意信息收集
C.此类行为侵犯隐私权,因为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D.未造成实际损害则不违法,是否担责应以是否产生损失为前提
8.最近,某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因为公众号粉丝量暴跌而愁眉苦脸。于是,他在朋友圈召集好友商量解决办法,小李和小王提出如下建议:
小李:好办!你将最近热销小说注明作者然后转载到你的公众号中,标明“如有侵权,联系删除”的免责声明,如此一来,你既不会侵权又能增加粉丝和流量。
小王:是啊,转载的小说还可以配上近期热播电视剧的剧照,说不定也能增加粉丝量和流量呢!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李建议的转载行为将涉嫌侵害著作人的人身权
②免责声明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未必都有法律效力
③转载他人作品吸引流量,系引人误认的混淆行为
④小王建议配上电视剧照,涉嫌侵犯明星的肖像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某知名法学院校的小彭为了顺利通过法考,听从“大师”的建议,到有关部门将自己的姓名改为“獬豸”(上古神兽,它有很高的智慧,是司法“清正公平”的象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这是小彭的正当权利
②小彭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有关部门不应支持小彭的请求
③小彭的行为虽然属于迷信,但本质为了通过法考,因此有关部门应同意小彭的请求
④自然人除某些特殊的正当理由外,应当随父姓或母姓,小彭更改姓氏的请求不应支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年1月22日,旅客叶先生在南宁东站登车后,将行李箱放置在贴有“连接部位勿放行李”标识的行李架隔断处,列车启动时,行李箱掉落砸伤怀孕旅客张女士,致其早产,婴儿不幸夭折。铁路部门称将配合调查,张女士表示将通过诉讼途径维权。本案中( )
①铁路部门仅需将张女士送至目的地,途中受伤无违约责任
②叶先生放置行李的行为侵犯了张女士的相邻权
③张女士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均受到不同程度侵害
④未出生婴儿虽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生命权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陈某(17周岁)是某平台的时尚博主,经常发布一些个人穿搭的图片和视频(含商业推广),累计获赞与收藏数为36.6万。近日他发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某网络店铺的商品链接中,还被用于销售商品的商业推广、宣传,遂起诉该店铺。对本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店铺的行为致使陈某的隐私权受损 ②陈某应该是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网络店铺应维护自然人的人格权益 ④网络店铺应承担停止侵权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为规范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使用,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安全,近期民政部等18部门印发《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博眼球、赚流量,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进行募捐、直播带货等。这表明( )
①国家对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困境儿童的个人信息权益
③保护困境儿童的个人信息就是保护他们的隐私权益
④保护困境个人信息有利于保障他们政治权利的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一日,谢某到甜品店吃甜品,甜品店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品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官方微博号上,照片中谢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虽被美颜工具调整过,但仍然认得出是谢某。谢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甜品店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谢某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甜品店侵害了谢某的肖像权
②甜品店侵害了谢某的名誉权、荣誉权
③甜品店与谢某之间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④甜品店与谢某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赵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李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箱货物。收到货品后,李某认为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给予了差评,并在评论区发布多条“这家老板是个骗子,大家不要买他家的货”的评论。赵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李某侵害名誉权。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
①李某的评论给赵某的店铺造成信誉损失,故侵犯了该店铺的名誉权
②李某有权评论,但借机诋毁则构成侵权
③李某的评论属于正确行使批评监督权,人民法院对赵某的诉求不予支持
④该店铺违背诚实守信的原则,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故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张某运营某款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在未经何某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公众人物何某姓名命名、且形象高度相似的“AI陪伴者”,下载量很高。何某于是在某公众平台发布文章,公布了该软件的制作者、运营者、发布平台、下载数量等信息,并要求张某尽快删除角色,否则就要提起诉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何某发布文章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
②“AI陪伴者”只是创作的虚拟形象,并不构成侵权
③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何某的姓名权、肖像权
④若张某立即删除角色,何某仍可以要求张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李某、王某夫妻俩经营一家饭店,因资金周转需要,丈夫王某向朋友周某借款5万元。后因经营不善,饭店关闭,王某所欠的5万元也一直未偿还。周某查询后得知李某父母曾指定赠与李某一套房产,遂提出要求李某用该套房产偿还借款。下列对本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某向周某借款5万元为夫妻共同债务
②李某接受赠与的房产属于李某个人财产
③李某、王某均享有该套房产的处置权
④债权人周某享有该套房产的优先受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刘某准备换辆新车,将自己状况良好的旧车以9万元的价格卖给赵某,赵某支付购车款后,双方约定当日赵某先开走汽车,一周后办理过户手续。第2天,赵某因刹车不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赵某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该车辆仍然归刘某所有
B.车辆已完成交付,交通事故责任应该由赵某承担
C.车辆未过户之前,赵某仅仅是获得车辆的他物权
D.车辆所有人不明,刘某和赵某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18.甲(男)父亲与乙(女)母亲是表兄妹,甲乙结婚当天,甲父亲赠送二人一套价值20万元的茶具。次日,甲父亲私下叮嘱甲茶具只归其一人所有。两月后,甲隐瞒乙与苏某在微信上约好价格、十天后取茶具等买卖事项并支付定金2万元。五天后,乙知情与甲发生争吵不小心将茶具打碎。对此,下列说正确的是( )
①苏某支付定金2万元后合同成立,但未取得茶具所有权
②苏某与甲签订了书面合同,可以要求甲返还定金4万元
③夫妻的财产地位平等,乙可以以甲妻子的身份主张权利
④“相互坦荡,遇事商量”是处理好夫妻财产问题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某村村民积极响应:
老张将闲置宅基地上的房屋改造成“共享书屋”,供游客使用;
村民合作社将村集体50亩荒地承包给企业种植中药材,收取租金;
返乡青年小周以自家庭院内的3亩果园作抵押,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发展生态旅游。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老张改造的宅基地房屋属于其个人所有的不动产
②企业承包的50亩荒地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的体现
③小周抵押果园后,若无法还款,信用社可直接拥有果园所有权
④合作社收取的荒地租金是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合法收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张某将祖传的古董花瓶借给李某展览,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李某不得擅自复制或拍摄该花瓶”。后李某未经允许,以高清扫描技术制作了该花瓶的3D数字模型、并授权某文创公司批量生产仿制品销售,李某从中获利。张某发现后提起诉讼。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李某违反合同全面履行原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②因花瓶造型本身具有独创性,李某侵犯张某的著作权
③张某可主张李某侵犯其动产所有权,应立即停止侵害
④文创公司若不知李某无权授权,则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王某在婚后经其配偶李某同意,以继承王某母亲的60万元遗产为出资,创办了乙公司。为扩大经营,王某和李某向赵某借款15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后王某因故无法管理公司,李某接手经营,并与王某协商将家庭名下的一套商铺抵押给赵某,以争取延期还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王某和李某约定由王某承担还款责任,赵某仍有权要求李某偿还
②李某并非王某母亲的法定继承人,因此无权处置60万元遗产
③赵某对抵押的商铺和公司原材料享有优先受偿权,但不得直接占有
④若乙公司对外负债,该债务不属于王某和李某的夫妻共同债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甲将一辆大型客车出售给乙,乙支付了全部价款,但双方未办理过户登记,后甲又将该车辆恶意抵押给了毫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因此,三人产生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五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综合以上信息,对本案例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丙有权针对该辆客车优先受偿,但无权予以占有
②甲丙办理了该车的抵押登记,丙对该车享有用益物权
③乙虽取得了该车的所有权,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丙
④甲乙未办理该车的过户登记,该车的所有权依然属于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某村村民李某早已在城市买房安家,根据文件精神为“盘活闲置资源”把老家的宅基地(及地面之上的房屋、院落),租给同一村集体成员刘某某。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刘某某已获得该住宅和宅基地的所有权
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李某无权把房屋卖与刘某某
③李某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④李某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唐某在农村有一套院落长期无人居住,在跟家人商议后将其改造成集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小院”。此外,他还通过村集体承包了一片山地用来种植花香蓝莓,销量火爆。为提升“农家小院”的知名度,他用在城里全款购买的一套商品房向银行贷款50万元,将“农家小院”改造成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唐某对承包的山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②唐某将城里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并没有转移财产的占有
③唐某拥有对“农家小院”建筑物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④唐某全款购买的商品房在完成交付时即取得了该房产的所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封关运作之年,为更好地助力自贸港建设,海南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下行为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法相关规定的是:( )
①某企业将“三亚”申请为自家旅游纪念品的商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注册申请
②李老师在高中社团课讲解黎族非遗花灯文化,并和同学们一起复刻已申遗的花灯作品
③为编写小学教科书,顾某未经著作权人潘某的同意无偿使用其已发表的海南风景画照片
④陈某发明海洋养殖检测设备,以商业秘密保护,李某于一年后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并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拥有多项权利,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可能构成侵权。以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构成侵害著作权的是( )
①某餐厅为吸引顾客,安排员工模仿热门动漫角色跳舞
②林某临摹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将临摹品赠送给朋友
③孙某用摄像机录制正在上映的电影,并分享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
④某幼儿园小朋友在园内活动中表演某知名舞蹈团队创作的舞蹈节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某中学七年级的王同学发明了一款“儿童注射减痛辅助器”(该辅助器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儿童的恐惧),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后该专利被一家公司以5000元专利费买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同学出售该专利须经过其监护人同意
②专利权的转让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新热情
③未经专利人许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不能使用该专利
④他人若独立作出相同发明,也可以实施该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林某是上海一名AIGC艺术设计者。他偶然发现,自己之前通过某软件设计生成的夜晚黄浦江边爱心气球的图片《伴心》被擅自做成了实体装置,且被某房地产公司用于相关商业项目的网络广告宣传。林某于2024年4月向该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房地产公司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等。关于这一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案涉《伴心》图具有独创性,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该图片进行网络传播构成侵权
③该房地产公司应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④其客体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智力成果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2025年3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整车”外观专利获授权。申请专利的车型为小米SU7,其专利覆盖整车造型、局部细节、内饰设计三大维度。这意味着从车头到车尾,从外饰到内饰,每个创新设计都能构筑技术壁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米将享受该专利保护到2045年3月
②其他车企若推出造型高度近似的车型,将面临法律追责
③该专利保护期到期以后,小米可继续申请续展
④小米成功获专利授权,有利于推动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T公司从原作者刘某处取得知名小说《三体》的独占性专有授权,其中包括许可T公司对作品录制成音视频作品等著作权利。后来T公司发现L公司的APP上有大量用户未经T公司许可上传了《三体》小说的音频,L公司还为其签约主播直播《三体》音频作品提供直播间,且音频内容与实体书《三体》系列内容构成实质性相似。本案中( )
①L公司侵犯了T公司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立即停止侵害
②L公司主播直播《三体》音频是供用户个人欣赏,因此L公司构成法定许可使用
③作者刘某去世50年后,任何人都可以依法免费直播、转载该小说
④L公司侵犯了原作者刘某的发表权、修改权,应当赔礼道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与李某均系小学六年级在校学生。课间休息期间,王某想在拥挤的过道内蹦跳着从李某身后绕过,背向而立的李某突然伸出右脚,将王某绊倒并致其受伤,王某为此花费医疗费1838元。后因索赔未果,王某父母将李某及其父母、学校共同起诉至法院。另查明,王某的后续治疗费为27660元。2023年9月20日,法院综合事发经过、致伤结果、损伤因果关系、学校管理措施等,依法判令:被告李某及其父母承担60%的责任,被告该学校承担30%的责任,原告王某自行承担10%的责任。
(1)请指出本案中的民事法律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品测评是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市场评价方式。测评人依据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测试对特定经营者、商品和服务作出评价和建议,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某汽车制造公司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马某为汽车行业职业测评人,就职于汽车测评机构。马某在其社交平台公众号就某汽车制造公司内部管理、经营行为、产品设计、质量等发布不实信息,而且在未经实际测评也无其它依据的情况下,对该公司制造的汽车作出“跑偏”“制动失效”“质量堪忧”等描述。某汽车制造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马某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有人认为,马某对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批评、评论,属于舆论监督行为,有利于改进产品和服务;也有人认为,马某的行为构成了侵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评析马某的行为及该公司的诉讼请求。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B D A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A D A B D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A A C B A A D B
31.(1)①本案涉及的是民事法律中的人身关系;②主体是李某、王某;③客体是王某的人身利益;④内容是李某王某享有的人身利益不被对方侵犯的权利和互相尊重对方人身利益的义务。
(2)①在校学生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受法律保护。王某的受伤结果与李某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因李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由李某及其父母共同承担主要责任。②学校负有维护校园秩序、保护学生安全的教育管理责任,对课间休息期间的过道安全及秩序未进行必要的疏导和管理,亦存在过错,需要承担一定责任。③王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安全隐患应当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因此,王某负有一定责任。
32.①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誉权。马某在未进行实际测评且无其它依据的情况下作出的关于某汽车制造公司及其旗下产品的评论内容,缺乏事实依据,降低公众对该产品的社会评价,侵害该公司名誉权。
②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马某未经实际测评且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虚假的测评信息其不当言论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超出了测评言论的合理边界。
③马某在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虚假的测评信息会误导消费者,破坏正常市场秩序,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④行为人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马某侵犯了公司的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等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