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它们滋养着生命,孕育着文明。在亚洲,黄河和长江共同孕育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恒河在宗教信仰的熏陶下熠熠生辉,幼发拉底河为世界带来最古老的文明。下图为亚洲地形、河流及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2.多彩的亚洲文明( )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3.这里适宜古文明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地处温带,气候寒冷②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临近海洋,气候干旱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平均海拔、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等方面归纳。读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比图和欧洲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以看出,欧洲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东西部地区多山地,南北多平原分布
C.平均海拔较高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下列关于欧洲地形及其对该洲气候、河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高原、山地为主,冰川地貌典型
B.欧洲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C.受平原地形影响,欧洲河网稠密,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东非草原上动物迁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野生动物就会组成迁徙大军,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7.读图可知,非洲南部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工农业基础好
8.根据东非高原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11月
杜罗河位于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山地,注入大西洋,流域内多峡谷急流。图左为杜罗河流域水系及矿产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图右是杜罗河流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杜罗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势东高西低 C.汛期集中在夏季 D.水能资源丰富
10.根据区域资源优势,适宜在杜罗河流域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 C.服装工业 D.石油工业
美洲王蝶,学名“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一般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为躲避冬季严寒,数以亿计的王蝶每年冒着死亡危险,前赴后继,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然而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下图为北美洲气候分布及美洲王蝶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美洲王蝶在墨西哥米却肯州停留的时段是( )
A.北半球春季 B.北半球夏季 C.北半球秋季 D.北半球冬季
12.美洲王蝶迁徙线路经过的地形区依次是( )
①拉布拉多高原②大平原③墨西哥高原④阿巴拉契亚山区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13.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导致王蝶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过阿巴拉契亚山区时,海拔高,气温低 B.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C.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冷空气可长驱南下 D.西部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读“南、北美洲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南、北美洲地形相同点是
A.北部是平原 B.东部是山地 C.南部是高原 D.西部是山地
15.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下列因素中可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
A.纬度位置 B.西临太平洋 C.地形因素 D.海岸线平直
16.关于两大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居民主要讲英语 B.北美洲居民以黑人为主
C.美洲除巴西外都是发达国家 D.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
“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链接云南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作为“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开通运营3年以来,累计发送旅客4300万人次、运送货物4800多万吨。下面是“中老铁路”示意图,据此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7.“中老铁路”被称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这说明该铁路沿线( )
A.森林茂密,需要保护 B.季风气候,洪涝多发
C.山河相间,地形崎岖 D.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18.“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夏季大雨导致基坑难以成型,大型机械设备运行较为困难。该铁路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9.“中老铁路”开通的意义有( )
①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②缩短了昆明和万象的空间距离
③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改善了老挝的交通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的西北部,该城市约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且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下沉;由该城市和周边城镇组成的大雅加达地区,居住人口超过3000万,每天有约1000万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结合印尼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印尼计划把首都迁到加里曼丹岛。如材料所示,该国迁都的主要原因是雅加达( )
①气候炎热②地面持续下沉③交通拥堵严重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加里曼丹岛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南亚地形简图”和图“南亚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南亚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
C.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23.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印度河流域 B.德干高原西部 C.恒河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24.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降水丰富,下列因素与其降水丰富无关的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海陆位置 D.山地迎风坡
下面两图是哈桑通过微信分享的中东地区一些地方景观照片。左图是城市贮水塔,最大球形贮水塔能储水约100万加仑,右图是在沙漠里抽取地下水进行喷灌的圆形农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据图判断,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水资源匮乏 B.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和湿润 D.灌溉农业发达
26.左图中的贮水塔是该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融入了当地宗教建筑的特征,该区域的主要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27.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 ②气候炎热,沙漠广布 ③争夺石油和水资源
④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 ⑤宗教文化的差异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纪念币图案有北极熊、雪龙号科考船、极光、冰芯取样等场景。北极科考的目的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66°S,17°W) B.(66°N,17°E) C.(66°N,17°W) D.(66°S,17°E)
29.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30.北极科考关注的是( )
①旅游资源开发②冰川考察③生物多样性保护④气象监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
31.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区,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图1为亚洲气候类型图、图2为亚洲水稻主产区分布图、图3为亚洲人口密度图,图4为东南亚水稻种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与位置
2025年世界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日本、巴基斯坦。
(1)从亚洲地理分区看,2025年世界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都分布于 、东南亚和南亚。
水稻与自然环境
种植农作物,要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的习性。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2)从地形类型看,简要概括东南亚水稻主要分布特征。
(3)气候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热条件,但也可能带来灾害,判断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的气候灾害,并简要分析该灾害的成因。
水稻与社会经济条件
种植农作物,不仅要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的习性,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水稻的单产较高,但种植水稻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
(4)请结合上述资料,从印度人口的角度,简要分析其选择种植水稻的原因。
(5)东南亚地区的稻米主产国每年都会通过海运向非洲国家出口大量稻米,装满稻米的轮船要以最短时间运往非洲国家,需经过该区域的 海峡,简述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 。
32.奥运会,全球瞩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上开幕。第25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6年2月6日至22日在意大利北部多个地区举办,米兰与科尔蒂纳丹佩佐将作为主要举办地。
材料二冬季奥运会分为雪上运动项目和冰上运动项目两个大项。冰上运动项目大都在室内场馆,而雪上运动项目,如跳台滑雪、高山滑雪等项目对地形、气候均有要求。山体一般海拔落差在800到1000米,并适合修建雪道;温度不能低于-18℃,以0℃到-10℃最为适宜。
材料三下图分别为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欧洲西部的地形图、欧洲西部的气候图。
(1)图中的A (山地)是举办冬奥会最多的地区;北部的挪威也是冬季运动强国,这里还是著名的旅游圣地,在挪威可以欣赏到的优美景观有: 。
(2)在巴黎,中国观众可以去品尝正宗的牛排,以及奶油、奶酪、三明治等食品。请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解释原因。
(3)本届奥运会在巴黎塞纳河上开幕,塞纳河是法国最著名的河流。请分析塞纳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4)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于A山脉附近,被称为“冬季运动之乡”。分析A山脉附近适合举办冬奥会的原因。
(5)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请推荐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并简要分析冬奥会举办地意大利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的优势。
(6)2026年冬奥会花落米兰,届时意大利将第3次举办冬奥会。意大利南部阳光沙滩盛名远扬,分析英国人更喜欢夏季到意大利海滨度假的原因。
33.根据以下材料,运用区域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南美洲的半球位置。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描述南美洲东西部的地形分布特点。
(3)南美洲气候湿热,请从图中找出两条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大都人口稠密,但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5)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对热带雨林应该保护还是开发争论不休。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4.大气本底站站址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的地区,以最大限度“还原”大气的本来面目。南极地区被誉为全球大气环境观察的“无污染实验室”,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使得这里成为研究大气成分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业务运行。读中山站地理位置及其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气象科考队员在此进行气象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
(2)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选择12月份正式业务运行的主要原因。
(3)简析选择在中山站建设国家大气本底站的优越自然条件。
(4)简述我国建设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的积极意义。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D
6.C 7.A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D 15.C 16.D
17.C 18.A 19.D
20.D 21.D
22.D 23.C 24.B
25.A 26.C 27.B
28.C 29.B 30.D
31.(1)东亚
(2)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旱涝灾害(或水旱灾害);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4)印度人口众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产高,能够有效满足当地对粮食的迫切需求。
(5) 马六甲 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32.(1) 阿尔卑斯山 午夜太阳、极光、峡湾风光等。
(2)法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草场广布;法国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畜牧)业发达。
(3)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气候以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4)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多,积雪期长;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设。
(5)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水城威尼斯等。
去欧洲联系外界的交通中心,水路交通便利;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南欧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客源多;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申根协定》可以自由流通,跨国旅游过境方便;接待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
(6)意大利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少雨,阳光充足。
33.(1)全部位于西半球,主要位于南半球。
(2)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
(3)
纬度位置: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10°N-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气候湿热;南美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4)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5)观点:全面保护。理由:雨林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和当地生物多样性。观点:适度开发。理由:热带雨林具有经济效益,适度开发有利于热带雨林的更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4.(1) 酷寒 烈风;暴雪袭击等
(2)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同时有极昼现象,日照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和建设工作的开展。
(3)南极地区大气环境天然、无污染;中山站所在地区人类活动干扰少。
(4)观测温室气体和大气臭氧等大气状况;为保护全球气候环境提供数据;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