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月道法月考答案1-5 DDACB6-10:DDACD11-15:DDDDC16-20:CCCBA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孟二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体现了什么思想文化?又体现什么核心思想理念?(4分)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写一个就可得1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写一个就可得1分)讲仁爱、崇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写2个就可得2分)(2)有人认为:我们普通人做不到“感动中国”的获评人物那么厉害,因此评这些奖没什么用。请用中华优秀传统德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6分)该观点是错误的。(辨1分)①国无德不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重要性一句就可得2分)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要求我们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意义一句就可得2分)③我们要善于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小结1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1)材料体现了情绪具有怎样神奇的作用?(2分)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或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体验,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一句就可得2分)(2)请问你告诉小溪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理由,并告诉他尊重他人有什么要求?(5分)原因: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要求: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任意两句可得4分,没有结合书,得分不超2分)(3)小雅的演讲内容启示我们应树立的生活理念是什么?你是怎样践行这这种生活理念的?(5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1分)践行:①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②做到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③珍惜劳动成果和节约资源等。③我们要追求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一句2分,两句得4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下道法教学自查1602505)姓名:班别: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9月19日至21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表示:“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互学互鉴,才能使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多姿多彩、生机盎然,才能让世界在和谐相处的道路上行得稳、走得远。这告诉我们(A.讲仁爱,爱天地万物B.重民本,站稳人民立场G.认识到中华文明最有价值D.尚和合,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这启示我们青少年(…)·:①崇正义,做符合道义的事②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③要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④要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发展和进步作贡献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从《春秋》中的“父母在,不远游”,到唐朝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我们可以看出A.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B.运用好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C.美德的力量在于宣传,传承美德膏少年应行动起来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和核心4、为保护中华优秀茶文化,我国推行了多样的茶文化传承方式,如茶书馆、茶文化研学、茶旅融合、线上茶课程等等,推动茶技艺和茶文化在全社会推广普及,助力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要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C.·中华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D,中华文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5、.城市中装修噪声大引发的邻里纠纷不算少。有一家人在装修前给邻居手写小卡片提前告知,还送上糖果和毛巾,让邻居们心生暖意。这么做(B,)A,是求同存异处世方法的体现B。有利于弘扬杜会和谐的思想C.就能杜绝产生任何邻里纠纷D.美德已经融入我们的行为中6、美德之事,无非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这两句话共同强调(·”·)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②我们应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自己的行动③追求和奉行德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④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A.①②B.①③0.②③D.②④7:姚如甲,是濮阳市台前县阳光志愿服务队执行队长。多年来,他先后带领志愿者走访慰问孤儿、单亲儿童及因难家庭586户725人,长期帮扶326名困难家庭儿童.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款50余万元,开展助学等公益活动562期。姚如甲的事迹启示我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要做到()A,见义勇为、道济天下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出C.孝老爱亲、见利思义D.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第二学期初一道德与法治5月月检测试卷 2024-2025第二学期初一道德与法治5月月检测试卷.pdf 2024-2025第二学期初一道德与法治5月月检测试卷 2024-2025第二学期初一道德与法治5月月检测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