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4月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4月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2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乙两地天文爱好者进行太阳高度观测。具体做法:在平坦地面上方水平放置一块有一个小孔的遮光板,太阳光透过小孔投影到地面上,形成较清晰的太阳投影。下图为两地天文爱好者在两分、两至日正午时刻,在同高度用相同遮光板观测到的太阳影像地面投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冬至日,甲、乙两地日落时世界时相同,则甲位于乙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年变化有可能的是
A. B.
C. D.
3.太阳直射甲地当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的投影最可能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年1~2月一次天气系统生成过程中,沿26°N剖面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5. 2月1日可能有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 此次天气系统消亡的原因可能是
A.高原原面冷却强烈 B.地形阻挡作用的变化
C.植被生长日趋繁盛 D.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0时49分,古巴南部海域(19.8°N,77.0°W)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地震
A. 震中位于大西洋中脊 B. 附近为板块消亡边界
C. 震源位于太平洋板块 D. 引发海啸危及哈瓦那
8. 甲、乙、丙、丁四地海底岩石年龄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甲、乙、丙、丁四地表层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海水盐度:甲>乙 B. 海水温度:甲>乙
C. 海水盐度:乙>丙 D. 海水密度:丙>丁
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山地乙坡相比,甲坡
A.位于背风坡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量较多 D.日照时数较长
11.该山降水最多处海拔约为
A.6200米 B.5500米 C.4500米 D.3000米
12.关于该山脉地理要素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脉可能是秦岭 B.山顶有冰川覆盖
C.乙坡山麓植被为常绿林 D.山脉呈南北走向
我国某都市圈2020年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3、高4.42、高1.91个百分点。下图为该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密度随圈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20年来,该都市圈人口增长主要来自
①劳动年龄人口 ②老年人 ③政策性人口集聚 ④自发性人口集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20年来,该都市圈0~5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增长迅速,反映出
A. 人均居住用地扩大 B. 土地人口承载力提高
C. 生态环境质量较优 D. 公共服务集聚效应强
15. 该都市核心圈交通布局形态为“环形十放射状”的主要目的是
A. 引导人口向交通沿线分布 B. 促进物流功能向市郊聚集
C. 吸引服务业沿交通线布局 D. 构建方便快捷的通勤网络
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成都相比,西安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信息和交通更畅通
C. 资金技术实力雄厚 D. 经济辐射能力更强
17. 为进一步提高西安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B. 控制周边城市发展速度
C.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 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
汾河是山西第一长河,其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河道断流、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山西多次对汾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在中下游干流布置了15座液压坝蓄水闸(注:液压坝即运用液压对闸门进行升降的活动坝)。为维持液压坝可持续运行,有时需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闸门。甲图为液压坝纵坡面示意图,乙图为液压坝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河干流布置有多座液压坝的目的是
A. 防范凌汛 B. 改善环境 C. 渔业养殖 D. 保持水土
19. 选择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降下液压坝闸门的主要目的有
①利于冲淤 ②防止洪水叠加 ③减少河道冲蚀 ④减少设备损伤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 冬季将闸门放低(闸门打开角度调小)的目的是
A. 减少积蓄水量 B. 避免流冰损坏闸门 C. 便于鱼类洄游 D. 为来年汛期腾出库容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最集中的分布区域。近年来,库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由传统的粮作方式向果林生态生产方式转型,库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下图示意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土地撂荒主要出现在
A.高海拔坡耕地 B.低海拔耕作区 C.聚落周边地区 D.经济林下部区
22.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型过程中,三峡库区
A.山坡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B.农户经济活动方式更单一
C.坡耕地的规模不断扩大 D.聚落更可能向低海拔聚集
23.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主要是为了
A.种植结构转型 B.土地功能转变 C.生态环境改善 D.纯农生计转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阿尔泰山隆起,山区河流汇入准噶尔盆地。第四纪初,构造运动发育若干断裂带,形成当今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并行的雏形(甲图);之后,印度洋板块持续北移,阿尔泰山进一步隆升,使额尔齐斯河主河道的位置发生变化。乙图示意北屯附近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地质—地貌剖面。


(1)画出额尔齐斯河发育的断裂带位置,并简述受断裂带影响额尔齐斯河形成的水系特征。(6分)
(2)简述额尔齐斯河形成以来北屯附近主河道位置变化的特点,并分析主河道朝一定方向移动的原因。(6分)
(3)科学家预测,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将在乌伦古湖附近自然联通,由此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形。请从下列两种情形中任选其一,简述乌伦古湖以西的额尔齐斯河水文特征的变化。(6分)
情形①:额尔齐斯河继续向西流。
情形②:乌伦古湖以东的额尔齐斯河改道南流。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陕西省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咸阳市大力推动发展中医药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南北两个中医药产业片区:北部片区位于北部五县,南部片区位于咸阳市主城区,并出现明显的产业链分工。位于咸阳市北部的S村村民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剩余劳动力难以外出务工,集体经济薄弱。S村通过“企业+村集体”模式创办中药材社区工厂,把“生产车间”搬到村民家门口,就地解决村民就业,带动乡村振兴。下图为咸阳市的中药产业集群分区发展图。
(1)推测南部综合发展片区可能重点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部门。(4分)
(2)试分析咸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南北片区各自的有利条件。(8分)
(3)简述S村中药材社区工厂对于该村产业振兴的意义。(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大豆喜欢温暖,适合种子生长的温度在15-20℃左右,当气温处于10-12℃时它就会发芽,适合它开花结荚的温度是在20-28℃左右,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来源。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实现“五连增”,但仍需要进口大豆来填补自产大豆供给的不足。
材料二 目前巴西是我国大豆第一进口国,占中国大豆进口额65%。下图为巴西大豆种植五大分区分布图和各大区历年大豆产量占比图。
(1)简述巴西大豆生产分布的特点。(6分)
(2)分析巴西大豆主产区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述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ACCCD BBCCC DBBDD BABDB AD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题(18分)
(1)绘图如图。(2分) 
水系特征:支流不对称分布/呈梳状水系/单边分布;干流北部支流众多;干流沿断裂带由东南流向西北。(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变化特点:向西南方向移动。(2分) 
原因:东北方向阿尔泰山进一步隆起,河流流速加快,对南岸侵蚀能力强;(2分)
主河道北侧支流众多,挟带大量泥沙在主河道北侧堆积。(2分)
(3)情形①:额尔齐斯河继续向西流,西侧额尔齐斯河流量增大,水位上涨;短时间内盐分升高;流速、流量渐稳。(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情形②:乌伦古湖以东的额尔齐斯河改道南流,西侧额尔齐斯河源头、上游被袭夺;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每点2分,共6分)
25题(18分)
(1)中药材深加工(中成药、保健品等);医疗器械制造;中医健康服务;医药物流;中医药技术研发。(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北部片区开发水平较低,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劳动力充足(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南部片区位于咸阳城区,临近西安,靠近市场,便于提供中医服务;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利于发展深加工;陕西中医药大学位于南部片区,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利于进行研发;陆运、空运等交通方式便捷,利于发展医药物流。(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带动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提高中药加工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带动交通、物流业发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每点2分)
26题(18分)
(1)①分布广泛(或分布在全国各地)(2分);(分布不均不给分)
②中西部和南部(中西部、南部写出一个即可)地区分布集中(或面积小)、产量高(2分);
③北部(含北部即可)地区分布稀疏(或面积大)、产量低(2分);
(2)自然条件:气候湿热,光热比较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以上4点中,任答2点,得4分)
社会经济条件: 种植经验丰富;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以上2点中,任答1点,得2分)
(以下几点情形均不要给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
(3)扩大种植面积或规模;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种子安全;寻找大豆的替代品;进口渠道多元化;大豆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任3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