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湖南省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水平考试试卷(学生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生号;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2025 年 3 月,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七年级学生小李在短跑比赛中发挥失常,没有取得好成绩,他感到非常沮丧。回到家后,他通过听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小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D. 放松训练2、2024 年 12 月,在某中学的 “自强之星” 评选活动中,小宇同学脱颖而出。他虽然家庭贫困,但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成绩优异,还经常帮助同学。小宇的行为体现了( )自信的青春热情B. 自强的青春态度C. 自尊的心理品质D. 情绪的积极作用3、2025 年 2 月,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对自尊的理解。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 小明:自尊就是只在乎自己的感受B. 小红:自尊是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C. 小刚:自尊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D. 小丽:自尊就是要处处比别人强4、2025 年 4 月,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许多青少年凭借自己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奖项。这些青少年的成功启示我们要( )A.增强自信,激发潜能B. 学会合作,避免竞争C. 调节情绪,保持乐观D. 自尊自爱,不图虚荣5、2024 年 9 月,某社区开展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主题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小明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②小红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③小刚考试时给同学传答案 ④小丽对父母的教导总是不耐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2025 年 3 月,国家开展 “法治进校园” 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下列做法能体现青少年具有法治意识的是( )小辉随意拨打 110 报警电话B. 小敏发现有人盗窃及时报警C. 小阳在校园内欺凌同学D. 小宁未经允许使用同学的物品7、2025 年5月,在学习 “走近民法典” 时,老师展示了一个案例:小王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收到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他可以依据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民法典( )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B. 只规定了公民的义务C.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D. 是我国的根本法8、2024 年 11 月,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的主题探究活动。下列活动有助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是( )①参观历史博物馆 ②参加书法绘画比赛③学习传统武术 ④沉迷于网络游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以下能体现 “人生当自强” 的是( )①2025 年感动中国人物小张,虽身体残疾,但坚持自主创业,最终取得成功②小周在 2024 年 10 月遇到难题时,总是依赖同学帮忙解决③2025 年 3 月,小孙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从不退缩,努力克服④小李在 2025 年 4 月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什么都没有信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2025 年 2 月,在学校组织的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讲座中,老师提到 “仁者爱人”,这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 爱国 B. 友善 C. 诚信 D. 敬业11、2024 年12月,某中学举办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题活动,下列活动主题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学会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心态B. 尊重他人,从我做起C. 自信自强,超越自我D. 传承美德,弘扬正气12、2025 年 4 月,小明在学习 “法律为我们护航” 后,写了一篇心得体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B. 法律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C. 我们要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依法自律D. 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时,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13、2025年 3 月,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霞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她想上去帮忙,又怕被讹诈。下列做法中,既能帮助老人又能保护自己的是( )A.不管不顾,直接走开B. 立即跑过去,扶起老人C. 先拍照留证,再扶起老人并联系其家人D. 站在旁边观望,等别人来帮忙14、2024 年10月,在 “人贵自尊” 主题讨论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下列能体现自尊的是( )A. 小郑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就自暴自弃B. 小冯被老师批评后,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错误C. 小谢总是喜欢嘲笑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D. 小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弄虚作假15、2025 年 5 月,某学校开展 “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教育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小吴经常旷课去网吧玩游戏B. 小周在校园里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C. 小孙在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偷偷放进自己口袋D. 小李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16、2025 年 1 月,在学习 “自信给人力量” 时,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信的表现。下列属于自信表现的是( )A. 小张总是不敢尝试新事物B. 小王在演讲比赛前,不断鼓励自己 “我能行”C. 小宋遇到困难就放弃D. 小赵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材料分析题(8 分)材料:2025 年 3 月,在学校组织的 “青春飞扬” 主题活动中,七年级学生小美积极参与。她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还参加了演讲比赛,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小美说:“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我要努力让自己的青春更精彩。”(1)小美在 “青春飞扬” 主题活动中的表现体现了青春的哪些特点?(4 分)(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精彩。(4 分)18、情境探究题(8 分)情境一:2025 年 4 月,小辉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他很生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情境二:2025 年 5 月,小辉看到班级同学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学习用品,他也主动参与了捐赠。(1)请你为小辉在情境一中调节情绪提出合理的方法。(4 分)(2)小辉在情境二中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4 分)19、材料分析题(8 分)材料:2024 年 12 月,在某校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的主题班会上,老师展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连声道谢,年轻人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1)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行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什么内容?(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4 分)20、综合探究题(14 分)材料一:2025 年 3 月,全国 “两会” 期间,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材料二:2025 年 4 月,某地公安机关开展了 “法治进校园” 活动,为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1)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性。(6 分)(2)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8 分)21、实践与探究题创新题(14 分)材料:2025 年,“学习强国” 平台推出了 “传承与创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系列专题,引发了广泛关注。(1)请你列举两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4 分)(2)请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 为主题,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小论文。(10 分)湖南省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让教学更有效湖南省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水平考试试卷(教师解析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生号;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2025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2025 年 3 月,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七年级学生小李在短跑比赛中发挥失常,没有取得好成绩,他感到非常沮丧。回到家后,他通过听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小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D. 放松训练答案:B解析:听音乐是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比赛失利的沮丧情绪中转移到音乐上,属于转移注意的调节情绪方法,所以选 B。2、2024 年 12 月,在某中学的 “自强之星” 评选活动中,小宇同学脱颖而出。他虽然家庭贫困,但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成绩优异,还经常帮助同学。小宇的行为体现了( )自信的青春热情B. 自强的青春态度C. 自尊的心理品质D. 情绪的积极作用答案:B解析:小宇家庭贫困但积极学习、成绩优异且帮助同学,体现了他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断进取的自强态度,所以选 B。3、2025 年 2 月,在一次主题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对自尊的理解。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 小明:自尊就是只在乎自己的感受B. 小红:自尊是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C. 小刚:自尊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D. 小丽:自尊就是要处处比别人强答案:C解析:自尊是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C 选项正确。A 选项只在乎自己感受不是真正的自尊;B 选项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是过度自尊;D 选项处处比别人强不是自尊的正确内涵。4、2025 年 4 月,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许多青少年凭借自己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奖项。这些青少年的成功启示我们要( )A.增强自信,激发潜能B. 学会合作,避免竞争C. 调节情绪,保持乐观D. 自尊自爱,不图虚荣答案:A解析:青少年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创新成果获奖,说明他们相信自己,激发了潜能,体现了增强自信的重要性,所以选 A。5、2024 年 9 月,某社区开展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主题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小明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②小红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③小刚考试时给同学传答案 ④小丽对父母的教导总是不耐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①帮助孤寡老人、②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都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③考试传答案是不诚信行为,不符合传统美德;④对父母教导不耐烦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不符合传统美德,所以选 A。6、2025 年 3 月,国家开展 “法治进校园” 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下列做法能体现青少年具有法治意识的是( )小辉随意拨打 110 报警电话B. 小敏发现有人盗窃及时报警C. 小阳在校园内欺凌同学D. 小宁未经允许使用同学的物品答案:B解析:发现有人盗窃及时报警是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体现了法治意识,A 随意拨打 110 是违法行为,C 校园欺凌、D 未经允许使用同学物品都是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不符合法治要求,所以选 B。7、2025 年5月,在学习 “走近民法典” 时,老师展示了一个案例:小王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收到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他可以依据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民法典( )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B. 只规定了公民的义务C.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D. 是我国的根本法答案:C解析:小王依据民法典维护自己买手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民法典保障公民合法权益,C 正确。A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B 民法典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D 我国根本法是宪法,所以选 C。8、2024 年 11 月,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的主题探究活动。下列活动有助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是( )①参观历史博物馆 ②参加书法绘画比赛③学习传统武术 ④沉迷于网络游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解析:参观历史博物馆、参加书法绘画比赛、学习传统武术都能感受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而沉迷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弘扬人文精神,所以选 A。9、以下能体现 “人生当自强” 的是( )①2025 年感动中国人物小张,虽身体残疾,但坚持自主创业,最终取得成功②小周在 2024 年 10 月遇到难题时,总是依赖同学帮忙解决③2025 年 3 月,小孙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从不退缩,努力克服④小李在 2025 年 4 月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什么都没有信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①中身体残疾但坚持自主创业成功体现自强;③学习困难不退缩努力克服也体现自强;②依赖同学不是自强表现;④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没信心是缺乏自信,不是自强,所以选 B。10、2025 年 2 月,在学校组织的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讲座中,老师提到 “仁者爱人”,这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 爱国 B. 友善 C. 诚信 D. 敬业答案:B解析:“仁者爱人” 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体现的是友善的核心思想理念,所以选 B。11、2024 年12月,某中学举办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题活动,下列活动主题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学会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心态B. 尊重他人,从我做起C. 自信自强,超越自我D. 传承美德,弘扬正气答案:A解析:“学会调控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直接体现了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主题,B 是关于尊重他人,C 是自信自强,D 是传承美德,都不符合题意,所以选 A。12、2025 年 4 月,小明在学习 “法律为我们护航” 后,写了一篇心得体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B. 法律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C. 我们要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依法自律D. 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时,只能依靠法律来解决答案:C解析:我们要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依法自律,C 正确。A 有法律保护也不能为所欲为;B 法律保护全体公民合法权益,不是只保护未成年人;D 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不是只能依靠法律,所以选 C。13、2025年 3 月,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霞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她想上去帮忙,又怕被讹诈。下列做法中,既能帮助老人又能保护自己的是( )A.不管不顾,直接走开B. 立即跑过去,扶起老人C. 先拍照留证,再扶起老人并联系其家人D. 站在旁边观望,等别人来帮忙答案:C解析:先拍照留证,再扶起老人并联系其家人,既帮助了老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A 不管不顾不道德,B 直接跑过去可能有被讹诈风险,D 站着观望不积极,所以选 C。14、2024 年10月,在 “人贵自尊” 主题讨论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下列能体现自尊的是( )A. 小郑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就自暴自弃B. 小冯被老师批评后,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错误C. 小谢总是喜欢嘲笑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D. 小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弄虚作假答案:B解析:被老师批评后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错误,是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自尊表现,A 自暴自弃不是自尊,C 嘲笑同学是不尊重他人,D 弄虚作假是不诚信,都不是自尊,所以选 B。15、2025 年 5 月,某学校开展 “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教育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小吴经常旷课去网吧玩游戏B. 小周在校园里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C. 小孙在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偷偷放进自己口袋D. 小李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答案:D解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是遵守法律,远离违法犯罪的表现,A 旷课去网吧、B 用暴力解决矛盾、C 偷东西都是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不符合主题,所以选 D。16、2025 年 1 月,在学习 “自信给人力量” 时,老师让同学们分享自信的表现。下列属于自信表现的是( )A. 小张总是不敢尝试新事物B. 小王在演讲比赛前,不断鼓励自己 “我能行”C. 小宋遇到困难就放弃D. 小赵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答案:B解析:演讲比赛前鼓励自己 “我能行” 是自信的表现,A 不敢尝试新事物、C 遇到困难就放弃、D 怀疑自己能力不如别人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所以选 B。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材料分析题(8 分)材料:2025 年 3 月,在学校组织的 “青春飞扬” 主题活动中,七年级学生小美积极参与。她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还参加了演讲比赛,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小美说:“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我要努力让自己的青春更精彩。”(1)小美在 “青春飞扬” 主题活动中的表现体现了青春的哪些特点?(4 分)(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精彩。(4 分)答案:(1)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创造力和自信等特点。小美积极参与活动,展示绘画作品和参加演讲比赛,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创造力;获得掌声后感受到青春美好,说明她对自己的表现有自信。(2)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像小美一样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发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要树立自信,相信自己,勇于尝试新事物;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让青春更精彩。18、情境探究题(8 分)情境一:2025 年 4 月,小辉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他很生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情境二:2025 年 5 月,小辉看到班级同学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学习用品,他也主动参与了捐赠。(1)请你为小辉在情境一中调节情绪提出合理的方法。(4 分)(2)小辉在情境二中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4 分)答案:(1)小辉可以采用合理宣泄的方法,如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打球等;还可以采用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站在同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同学。(2)体现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能让我们身心愉悦,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能传递正能量,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能让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材料分析题(8 分)19、材料:2024 年 12 月,在某校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的主题班会上,老师展示了这样一个案例: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连声道谢,年轻人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1)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行为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什么内容?(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4 分)答案:(1)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0、综合探究题(14 分)材料一:2025 年 3 月,全国 “两会” 期间,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材料二:2025 年 4 月,某地公安机关开展了 “法治进校园” 活动,为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1)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性。(6 分)(2)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8 分)答案: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加强法治教育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②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成为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③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2)①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⑤我们要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21、实践与探究题创新题(14 分)材料:2025 年,“学习强国” 平台推出了 “传承与创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系列专题,引发了广泛关注。(1)请你列举两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4 分)(2)请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 为主题,写一篇 150 字左右的小论文。(10 分)答案:(1)示例:书法、京剧。(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瑰宝。书法、京剧等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积极传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其内涵;参与文化活动,传播文化魅力。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做有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试卷】湖南省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水平考试试卷.docx 【教师解析卷】湖南省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毕业水平考试试卷.docx 初中道法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