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
A基础必会
考点一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为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第一次实验运动最快,第二次和第三次运动快慢相同,第四次最慢。
实验次数 运动路程/米 所用时间/秒
1 10 10
2 10 20
3 5 10
4 5 20
(1)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是用
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实验次数 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多少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为了比较实验次数2和3运动的快慢情况,可以采用比较 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
2.如图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
甲图: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 ,图中 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
乙图: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 ,图中 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
若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不同,用 比较运动的快慢。
考点二 速度
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5 m/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km/h
D.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700 km/h
4.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画,比较图中三种动物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游隼最大 D.三者一样大
5.2024年12月,高超音速无人机“鸣镝22”试飞成功,如图所示,这款无人机的最大速度为7马赫,可以在超过两万米的高空中飞行。7马赫约为2 380 m/s,无人机以这个速度匀速飞行5 min,通过的距离是 km。无人机以这个速度飞行714 m,需要的时间是 s。
6.某同学在上学途中,利用路旁的路桩和手表测算自己的步行速度,从7点30分5秒开始计时,当他走完40 m时,正好是7点30分55秒。则该同学的步行速度是 m/s。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速度
7.(多选)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提出了对速度的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C、D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一定越长
C.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D.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就越少
B能力提升
8.(古诗词)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 km,“一日还”指大约24 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A.2 km/h B.10 km/h
C.20 km/h D.1 000 km/h
9.车祸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开车看手机是相当危险的。当车速为60 km/h时,司机低头看手机3 s,相当于“盲开”( )
A.180 m B.50 m
C.180 km D.50 km
10.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5∶3,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之比是( )
A.5∶2 B.9∶10 C.10∶9 D.3∶5
11. (教材再开发)小宁在高速公路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它表明 。
一辆汽车以110 km/h的速度驶入区间测速起点,行驶12 min后调节车速,通过该测速区间恰好未超速。该汽车前12 min行驶的路程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为 。
1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武汉质检)如表所示是一款运动APP记录的一位运动爱好者从家走到学校的部分数据,该爱好者本次走路的时间为 min,该爱好者的平均步幅(走一步的距离)约为 米/步(保留两位小数)。
2023/10/31 周二 7:50
步数: 4 060步 平均步频: 140步/分钟 速度: 6.12 km/h
C素养培优
13.(科学思维)宿迁“好巴士”(HBS)是高品质公交系统简称,好巴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是宿迁市创建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重点工程,该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长为15 m的宿迁“好巴士”穿过长660 m的宿迁大桥时,测得完全通过宿迁大桥需要45 s。
求:(1)“好巴士”的运行速度;
(2)“好巴士”全部在宿迁大桥上的运行时间。
点思路:“好巴士”通过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好巴士”全部在桥上是指车尾上桥到车头离桥。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1课时 速度
A基础必会
考点一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为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第一次实验运动最快,第二次和第三次运动快慢相同,第四次最慢。
实验次数 运动路程/米 所用时间/秒
1 10 10
2 10 20
3 5 10
4 5 20
(1)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是用 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实验次数 1与3(或2与4) 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多少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为了比较实验次数2和3运动的快慢情况,可以采用比较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
2.如图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
甲图: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 时间 ,图中 摩托车 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 快 (选填“快”或“慢”)。
乙图: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 路程 ,图中 自行车 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 慢 (选填“快”或“慢”)。
若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不同,用 速度 比较运动的快慢。
考点二 速度
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B)
A.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5 m/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km/h
D.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700 km/h
4.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画,比较图中三种动物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游隼最大 D.三者一样大
5.2024年12月,高超音速无人机“鸣镝22”试飞成功,如图所示,这款无人机的最大速度为7马赫,可以在超过两万米的高空中飞行。7马赫约为2 380 m/s,无人机以这个速度匀速飞行5 min,通过的距离是 714 km。无人机以这个速度飞行714 m,需要的时间是 0.3 s。
6.某同学在上学途中,利用路旁的路桩和手表测算自己的步行速度,从7点30分5秒开始计时,当他走完40 m时,正好是7点30分55秒。则该同学的步行速度是 0.8 m/s。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速度
7.(多选)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提出了对速度的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C、D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一定越长
C.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D.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就越少
B能力提升
8.(古诗词)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 km,“一日还”指大约24 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C)
A.2 km/h B.10 km/h
C.20 km/h D.1 000 km/h
9.车祸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开车看手机是相当危险的。当车速为60 km/h时,司机低头看手机3 s,相当于“盲开”(B)
A.180 m B.50 m
C.180 km D.50 km
10.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5∶3,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之比是(B)
A.5∶2 B.9∶10 C.10∶9 D.3∶5
11. (教材再开发)小宁在高速公路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它表明 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 km/h 。
一辆汽车以110 km/h的速度驶入区间测速起点,行驶12 min后调节车速,通过该测速区间恰好未超速。该汽车前12 min行驶的路程为 22 km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为 0.3 h 。
1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武汉质检)如表所示是一款运动APP记录的一位运动爱好者从家走到学校的部分数据,该爱好者本次走路的时间为 29 min,该爱好者的平均步幅(走一步的距离)约为 0.73 米/步(保留两位小数)。
2023/10/31 周二 7:50
步数: 4 060步 平均步频: 140步/分钟 速度: 6.12 km/h
C素养培优
13.(科学思维)宿迁“好巴士”(HBS)是高品质公交系统简称,好巴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是宿迁市创建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重点工程,该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长为15 m的宿迁“好巴士”穿过长660 m的宿迁大桥时,测得完全通过宿迁大桥需要45 s。
求:(1)“好巴士”的运行速度;
(2)“好巴士”全部在宿迁大桥上的运行时间。
点思路:“好巴士”通过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好巴士”全部在桥上是指车尾上桥到车头离桥。
解:(1)“好巴士”完全通过大桥的距离:
s=s桥+s车=660 m+15 m=675 m;
“好巴士”运行的速度:
v===15 m/s。
(2)“好巴士”全部在桥上,运行的路程:
s'=s桥-s车=660 m-15 m=645 m;
此过程运行的时间:
t'===43 s。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
A基础必会
考点一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教材再开发)某段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等 ,甲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
(2)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不相等 ,乙车做 变速 直线运动。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它运动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由公式t=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
C.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由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不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
考点二 平均速度及其计算
3.如图所示是某航空工业公司自主研制的首款具备优异高原性能的双发轻型民用直升机。直升机从地面上升到4.5 km的高空用时1 min,则它升空的平均速度为 270 km/h。
4.小金以1.2 m/s的速度走路上学,10分钟后,小金发现快到上课时间了,此时离学校还有600 m,为了不迟到,小金决定用5分钟时间跑步到学校。求:
(1)以1.2 m/s的速度步行10分钟,小金走了多远
(2)要在5分钟内赶到学校,小金至少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跑步前进
(3)小金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1)由v=得,小金步行走的路程:
s1=v1t1=1.2 m/s×10×60 s=720 m。
(2)小金跑步前进的速度:
v2===2 m/s。
(3)小金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v==≈1.5 m/s。
考点三 物体的运动图像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乙、丙三车都做 匀速直线 运动,甲车的速度是 4 m/s,乙车的速度为 1 m/s,丙车的速度为 4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静止 (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经过8 s后,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8 m,丙车行驶的路程是 32 m,乙和丙相距 24 m。
易错点 误把速度的平均值当成平均速度
6.(2024秋·泉州质检)甲、乙两地间距离为s,某人步行从甲地去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如果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B能力提升
7.(2024秋·眉山期中)如图是相向直线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 m/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
D.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8.(2024秋·成都期中)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空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竖直墙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 cm,闪光灯每隔0.1 s 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做的是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小球在AF段的平均速度为 1.4 m/s。
9.(2024秋·蚌埠质检)共享单车服务采用分时租赁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现有交通体系的不足。某款共享单车的收费标准是每30 min收费2元,不足30 min的按30 min计算。一次骑行时,某同学以5 m/s的平均速度共骑行了14 km,则此次骑行需支付车费 4 元。
10.(2025·十堰期末)十堰到汉口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部分),某天此次列车从十堰东站准时发车,但由于天气原因实际10:30才到达汉口站,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和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十堰东 起点站 08:30 0
襄阳东 09:11 09:14 179 km
汉口 10:26 终点站 460 km
(1)此次列车由十堰东站到汉口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中途列车以30 m/s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用时116 s,已知列车全长420 m。
①求该大桥的桥长;
②求坐在列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该大桥的时间。
解:(1)由表中数据和列车实际到站时间可知,列车的运行时间t=10:30-8:30=2 h
十堰东站到汉口站的路程为460 km,则列车的平均速度
v===230 km/h
(2)①由v=可得,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1=v1t1=30 m/s×116 s=3 480 m
则该大桥的桥长
s桥=s1-s车=3 480 m-420 m=3 060 m
②由v=可得,坐在列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该大桥的时间
t1'===102 s
C素养培优
11. (科学思维)小花和小兰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小花总比小兰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将小花的起跑线后移10米,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且同时起跑,那么 小花 先到达,第一个同学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同学距离终点还有 1 米(把她们的赛跑都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点思路:从新起点小花每跑100 m小兰跑90 m,距终点都还有10 m,此后小花每跑10 m小兰跑9 m。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
A基础必会
考点一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教材再开发)某段时间内,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甲车做 直线运动。
(2)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乙车做 直线运动。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它运动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由公式t=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
C.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由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不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任何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都相同
考点二 平均速度及其计算
3.如图所示是某航空工业公司自主研制的首款具备优异高原性能的双发轻型民用直升机。直升机从地面上升到4.5 km的高空用时1 min,则它升空的平均速度为 km/h。
4.小金以1.2 m/s的速度走路上学,10分钟后,小金发现快到上课时间了,此时离学校还有600 m,为了不迟到,小金决定用5分钟时间跑步到学校。求:
(1)以1.2 m/s的速度步行10分钟,小金走了多远
(2)要在5分钟内赶到学校,小金至少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跑步前进
(3)小金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考点三 物体的运动图像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乙、丙三车都做 运动,甲车的速度是 m/s,乙车的速度为 m/s,丙车的速度为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经过8 s后,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m,丙车行驶的路程是 m,乙和丙相距 m。
易错点 误把速度的平均值当成平均速度
6.(2024秋·泉州质检)甲、乙两地间距离为s,某人步行从甲地去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如果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B能力提升
7.(2024秋·眉山期中)如图是相向直线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 m/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
D.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8.(2024秋·成都期中)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空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竖直墙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 cm,闪光灯每隔0.1 s 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小球在AF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9.(2024秋·蚌埠质检)共享单车服务采用分时租赁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现有交通体系的不足。某款共享单车的收费标准是每30 min收费2元,不足30 min的按30 min计算。一次骑行时,某同学以5 m/s的平均速度共骑行了14 km,则此次骑行需支付车费 元。
10.(2025·十堰期末)十堰到汉口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部分),某天此次列车从十堰东站准时发车,但由于天气原因实际10:30才到达汉口站,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和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十堰东 起点站 08:30 0
襄阳东 09:11 09:14 179 km
汉口 10:26 终点站 460 km
(1)此次列车由十堰东站到汉口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中途列车以30 m/s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用时116 s,已知列车全长420 m。
①求该大桥的桥长;
②求坐在列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该大桥的时间。
C素养培优
11. (科学思维)小花和小兰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小花总比小兰提前10米到达终点。现将小花的起跑线后移10米,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且同时起跑,那么 先到达,第一个同学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同学距离终点还有 米(把她们的赛跑都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点思路:从新起点小花每跑100 m小兰跑90 m,距终点都还有10 m,此后小花每跑10 m小兰跑9 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