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习课件 +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习课件 +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复习课件
01
构建知识体系
回顾重点知识
明辨易混易错
02
03
04
综合能力测试


构建知识体系
01
构建知识体系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作用、内涵、重要性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价值、主要体现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内涵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回顾重点知识
02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P49蓝字)
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56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8、59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1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内涵:a.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b.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a.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b.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知识补充)内涵:a.“文以载道”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即,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b.“以文化人” 其本质是通过文化来教化、影响和改变人 。
意义:a.各种各样的文化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b.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内涵:a.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
b.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意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内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意义: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3.★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64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哪些内容(体现)?P66-68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体现:a.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
b.“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c.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体现:“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体现:a.“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b.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体现:a.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b.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2.★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71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明辨易混易错
03
明辨易混易错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如今已过时。( )
2.我们应尊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禁止开发自然。( )
×
×
纠正: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纠正:禁止开发自然太过绝对。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明辨易混易错
3.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 )
4.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
×
纠正: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纠正:各种各样的文化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明辨易混易错
5.做孝老爱亲的人只需要孝敬自己的亲人。( )
6.每个人只要对自己负责就好了,天下兴亡与我无关。( )
×
×
纠正:孝老爱亲的人不只孝敬自己的亲人,还应当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纠正: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综合能力测试
04
一、选择题(10题)
1. 2025年春晚的主题是“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标识以双“巳”为主体形象。已在甲骨文中象征着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生长。将两个“已”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壁,事事如意。对春晚主题和标识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决心
③展示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活力与创造力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A
一、选择题(10题)
2.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以下古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和合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讲仁爱
C.公生明,偏生暗——重民本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崇正义
A
一、选择题(10题)
3.以下名言古语与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有( )
①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④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一、选择题(10题)
4.“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体现了( )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B
一、选择题(10题)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以下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有知耻之心,明辨是非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向榜样学习,反思自己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善于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乐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一、选择题(10题)
6.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等作了充分肯定。这说明( )
①青年坚持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②在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挥决定性作用
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担当责任
④新时代青年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一、选择题(10题)
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 )
A.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每位公民的日常行为中
B.中华传统美德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C.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D
一、选择题(10题)
8.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保卫了祖国的安全。下列诗句,适合用来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
一、选择题(10题)
9.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巷虽窄,但蕴藏其中的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六尺巷”彰显了( )
A.敬业诚信和谐友善的价值准则
B.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文化理念
C.“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
一、选择题(10题)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启示我们要践行的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是( )
A.乐于助人
B.见义勇为
C.勤俭节约
D.孝亲敬老
D
二、非选择题(3题)
材料一 某电影从艺术的角度释放了国家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的信号。“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彰显了检察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毅力。
(1)材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哪一点?这一核心
思想理念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材料二 随着一部以校园欺凌为题材的电影的播出,“校园欺凌”问
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2)为防治校园欺凌,守护校园安全,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请
你将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3题)
关于拒绝校园欺凌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勇敢地呼吁“拒绝欺凌,对欺凌说‘不’”。为
守护公平正义,我们倡议:
自己面对欺凌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他人遭遇欺凌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公平正义,为拒绝欺凌、拒
绝伤害贡献力量。
××中学
2025年1月10日
二、非选择题(3题)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中国游戏公司开发,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的首款国产3A某游戏于2024年8月上线,该游戏一经上线就引爆全网。深山禅院、高山流水、高昂的唢呐旋律、悟空极富京剧神韵的长啸……几乎所有元素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该游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动漫、游戏相结合,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出口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最好表达。
(1)这款游戏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这体现了哪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2)几乎所有元素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这表明在文化生活中中华民族怎样的美学追求?
(3)你认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二、非选择题(3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岁期颐。”在兰州市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有位孝顺儿媳,她四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过百岁的公公,这位朴素的农家妇女正是兰州市“百名孝星”“兰州好人”“中国好人”及省市县“道德模范”的获得者杨翠兰。有人常常会问杨翠兰,在十年九旱的榆中北山,在“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是什么支撑她走到了现在。杨翠兰憨笑着说,她没有什么学问,只记住了老一辈常说的“敬谷得田、敬老得福”!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勤快快种地就一定会收获粮食,只要孝老爱亲就一定会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孝老爱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遵守的基本道德。杨翠兰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却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身上闪烁的质朴、勤劳、孝老、爱亲等人格魅力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耀着当代中国妇女顽强的斗志和勇气。她以朴实无华的言行,默默抒写人间最美的真情。
(1)杨翠兰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
(2)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非选择题参考答案
答:(1)崇正义。
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2)①不做霸道的欺凌者,不做懦弱的受害者。
②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11题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3题)
答:(1)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2)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3)①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②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
谐贡献力量。
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12题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3题)
答:(1)①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2)①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13题参考答案: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清单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P49蓝字)
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作用?P50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6.2做核心思想的传承者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形成?P54
产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内容: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与要求)P54-56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8、59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1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内涵:a.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b.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a.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b.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知识补充)内涵:a.“文以载道”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即,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b.“以文化人” 其本质是通过文化来教化、影响和改变人 。
意义:a.各种各样的文化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b.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内涵:a.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
b.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
意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内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意义: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62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P63-64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意义)P65、66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运用好这些宝贵道德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蓝字)
2.★中华传统美德的有哪些内容(体现)?P66-68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体现:a.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
b.“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c.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体现:“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体现:a.“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b.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体现:a.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b.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71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P71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