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藏自治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西藏2025年西藏自治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小强喜欢利用上课时间偷偷看武侠小说,被班主任发现并批评教育后,他改掉了这一习惯,上课越来越认真、专注。这告诉我们( )
A.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 可以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 要有主见,坚持自己的观点 D. 要有个性,并不断发展个性
2. 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正确处理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为不影响学习,拒绝参加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
B. 为发展兴趣爱好,将体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C. 为完成班级黑板报,婉言谢绝朋友踢球的邀请
D. 为分担父母的家务,找各种理由向班主任请假
3. 进入初中后,小美越来越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当遇到麻烦时又很渴望他们的“出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矛盾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
B. 我们要学会消除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C. 我们要弘扬“孝”的传统美德,顺从父母
D. 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不再依靠父母
4. 为减轻学生负担,某中学制定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5.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
A. 要以经济安全为宗旨 B.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 要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D. 就是国家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6. 请人帮忙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这告诉我们生活中要( )
A. 实事求是 B. 诚实守信 C. 尊老爱幼 D. 以礼待人
7.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关于人民政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李某因长期不偿还所欠债务,被列为失信人员,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和高消费等。这告诉我们( )
A. 公民可以随心所欲行使权利 B. 履行义务比享受权利更重要
C. 不能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D. 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9.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下列行为体现公平的是( )
①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
③魏某违反交通规则找朋友帮忙摆平
④赵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受到了行政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断书写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崭新的“中国形象”,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改革开放是( )
A. 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 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必由之路 D.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1. 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 浩如烟海,一脉相承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12. 下图是某社区召开的居民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居委会行使国家相关行政权力
②居委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③居委会要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④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下列时间轴中依次填入标号位置内容正确的是( )
A. 全面脱贫、21世纪中叶
B. 实现共产主义、21世纪末
C. 基本实现共同富裕、21世纪末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种植经营由中国援助的菌草成为当地有名的女企业家。菌草技术是一项利用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菌物肥料、菌物饲料和生物质能源,同时进行生态治理的综合技术,中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这种由30多种植物基因改造合成的菌草,被当地人称为“中国草”“幸福草”。如今菌草技术已福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4. 菌草技术研发成功表明( )
A. 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B.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D.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15. 材料体现了我国( )
①谋求合作共赢,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②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③坚持共建共享,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④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需要我们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下表中填入内容顺序正确的是( )
职业准备 职业选择
要考虑自己的① 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 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要结合自己的② 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
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满足③的需要
A. 兴趣爱好、能力和经验、国家和社会发展
B. 能力和经验、兴趣爱好、国家和社会发展
C. 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和经验、兴趣爱好
D. 兴趣爱好、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和经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17. 【感受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
2022年,在一起文物被盗案中,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尼玛顿珠成为案件侦查人员之一。在押解犯罪嫌疑人次某指认现场返回途中,次某用肩膀撞击尼玛顿珠,随即跳下悬崖,坠入河中。“一定要保证次某生命安全!绝不能让嫌疑人出意外!”尼玛顿珠大喊一声后便跳入河中营救次某。遗憾的是,尼玛顿珠再未归来。后来,在事发地下游的石头缝隙里,搜寻到了尼玛顿珠的遗体。尼玛顿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为追回国家文物付出了生命,不愧为赤胆忠心、不负人民的“藏青蓝”。
---(摘编自《西藏日报》2023年4月18日)
(1)材料中尼玛顿珠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尼玛顿珠的精神启示我们,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8. 【凝聚人民智慧,建设法治中国】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入选十大热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有268件。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工作,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把人民群众的诉求通过议案传达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3月10日)
(1)上述材料中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职权
(2)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请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言献策。
19. 【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摘编自《西藏日报》2023年4月13日)
材料二 在乡村,最具衍生性、创造性、可持续性的是文化资源,尤其是源于百姓生产生活实践的非遗资源。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庆铁器制作技艺”,多吉父子俩实现了在家就业,一年收入达25万元。这得益于当地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0日)
(1)结合材料说说,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实施乡村振兴,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请你简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由。
(3)建设美丽幸福家园,我为西藏代言。请你为西藏旅游写一篇50字左右推介词。(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20.
材料一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怎样的品格
(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21. 【携手应对挑战,守护共同家园】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022年3月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土绿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强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向全世界承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日)
(1)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走什么发展道路 我们应如何走好这条道路
(2)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我们青少年应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西藏2025年西藏自治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小强喜欢利用上课时间偷偷看武侠小说,被班主任发现并批评教育后,他改掉了这一习惯,上课越来越认真、专注。这告诉我们( )
A.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 可以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 要有主见,坚持自己的观点 D. 要有个性,并不断发展个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B:题文中,班主任老师发现小强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并对他进行批判教育,小强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改掉坏习惯。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故B说法正确;A:题文中没有体现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故A不符合题意;CD:做人应有主见有个性,但如果他人指出了自己的错误,“我”仍要有主见、保持个性,则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故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 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正确处理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为不影响学习,拒绝参加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
B. 为发展兴趣爱好,将体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C. 为完成班级黑板报,婉言谢绝朋友踢球的邀请
D. 为分担父母的家务,找各种理由向班主任请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处理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C:面对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为完成班级黑板报,婉言谢绝朋友踢球的邀请,体现了个人意愿服从集体要求,故C符合题意;A: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故A说法错误;B: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故B说法错误;D:请假做家务会影响学习,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 进入初中后,小美越来越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当遇到麻烦时又很渴望他们的“出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矛盾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
B. 我们要学会消除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C. 我们要弘扬“孝”的传统美德,顺从父母
D. 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不再依靠父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矛盾心理。A:题干中的小美出现的是青春期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要学会调节,故A符合题意;B:消除,说法绝对,故B说法错误;C:选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我们还是需要依靠父母,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4. 为减轻学生负担,某中学制定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ABCD:分析题文,某中学制定了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来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施主体是学校,体现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安全( )
A. 要以经济安全为宗旨 B.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 要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D. 就是国家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总体国家安全观。AC: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故AC说法错误;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故B符合题意;D:我国要构建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 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 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就是国家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内涵过于狭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 请人帮忙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这告诉我们生活中要( )
A. 实事求是 B. 诚实守信 C. 尊老爱幼 D. 以礼待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知识。A:题文中说辞体现的是文明有礼,并未体现实事求是;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B:题文中说辞体现的是文明有礼,并未体现诚实守信;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C:题文中说辞体现的是文明有礼,并未体现尊老爱幼;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D:请人帮忙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都是生活中的文明用语;故D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关于人民政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②③: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8. 李某因长期不偿还所欠债务,被列为失信人员,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和高消费等。这告诉我们( )
A. 公民可以随心所欲行使权利 B. 履行义务比享受权利更重要
C. 不能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D. 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义务的关系。D:题干中,失信人员,被限制乘坐高铁、飞机和高消费,这是不履行义务,权利也会受到限制。说明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故D符合题意;A: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不是随心所欲,故A说法错误;B:权利、义务都很重要性,故B说法错误;C:选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9.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下列行为体现公平的是( )
①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
③魏某违反交通规则找朋友帮忙摆平
④赵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受到了行政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公平的认识。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权利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赵某因扰乱公共秩序受到了行政处罚,均体现了规则公平,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魏某违反交通规则找朋友帮忙摆平,违背了公平原则,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不断书写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崭新的“中国形象”,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改革开放是( )
A. 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 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必由之路 D.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D:题干中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系列成就,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D正确;A:我国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故A与题意不符;B:创新是推动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故B与题意不符;C:一切问题,观点太绝对化,故C错误。故本题选D。
11. 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 浩如烟海,一脉相承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ABC:依据教材知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AB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D: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2. 下图是某社区召开的居民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居委会行使国家相关行政权力
②居委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③居委会要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④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第一季度社区工作汇报、幸福家园规划建设讨论”说明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委会要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下列时间轴中依次填入标号位置内容正确的是( )
A. 全面脱贫、21世纪中叶
B. 实现共产主义、21世纪末
C. 基本实现共同富裕、21世纪末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中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奋斗目标。A: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A说法错误;BCD:依据教材知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种植经营由中国援助的菌草成为当地有名的女企业家。菌草技术是一项利用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菌物肥料、菌物饲料和生物质能源,同时进行生态治理的综合技术,中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这种由30多种植物基因改造合成的菌草,被当地人称为“中国草”“幸福草”。如今菌草技术已福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4. 菌草技术研发成功表明( )
A. 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B.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D.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15. 材料体现了我国( )
①谋求合作共赢,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②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③坚持共建共享,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④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分析可知,中国对菌草技术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这说明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故C符合题意;AD:观点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故AD不符合题意;B: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故B错误。故本题选C。
【15题】本题考查中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②③:分析题文,中国的菌草技术已福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我国谋求合作共赢,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积极承担责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坚持共建共享,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我国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16. 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需要我们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下表中填入内容顺序正确的是( )
职业准备 职业选择
要考虑自己的① 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 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要结合自己的② 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
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满足③的需要

A. 兴趣爱好、能力和经验、国家和社会发展
B. 能力和经验、兴趣爱好、国家和社会发展
C. 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和经验、兴趣爱好
D. 兴趣爱好、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和经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A:依据教材知识,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按顺序正确的,应是兴趣爱好、能力和经验、国家和社会发展。故A说法正确;BCD:内容顺序均有不正确之处,故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17. 【感受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
2022年,在一起文物被盗案中,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尼玛顿珠成为案件侦查人员之一。在押解犯罪嫌疑人次某指认现场返回途中,次某用肩膀撞击尼玛顿珠,随即跳下悬崖,坠入河中。“一定要保证次某生命安全!绝不能让嫌疑人出意外!”尼玛顿珠大喊一声后便跳入河中营救次某。遗憾的是,尼玛顿珠再未归来。后来,在事发地下游的石头缝隙里,搜寻到了尼玛顿珠的遗体。尼玛顿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为追回国家文物付出了生命,不愧为赤胆忠心、不负人民的“藏青蓝”。
---(摘编自《西藏日报》2023年4月18日)
(1)材料中尼玛顿珠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2)尼玛顿珠的精神启示我们,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答案】(1)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2)要富有正义感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8. 【凝聚人民智慧,建设法治中国】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入选十大热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有268件。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工作,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把人民群众的诉求通过议案传达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3月10日)
(1)上述材料中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职权
(2)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请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言献策。
【答案】(1)提案权。
(2)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社会治理中让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④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使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深入人心;⑤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⑥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⑦积极与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等等。
19. 【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摘编自《西藏日报》2023年4月13日)
材料二 在乡村,最具衍生性、创造性、可持续性的是文化资源,尤其是源于百姓生产生活实践的非遗资源。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庆铁器制作技艺”,多吉父子俩实现了在家就业,一年收入达25万元。这得益于当地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0日)
(1)结合材料说说,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实施乡村振兴,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请你简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由。
(3)建设美丽幸福家园,我为西藏代言。请你为西藏旅游写一篇50字左右推介词。(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答案】(1)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2)有利于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3)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凝聚各方力量支持西藏发展。民主改革后,中央政府不断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重视西藏的发展,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以优惠政策和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推动西藏的发展进步。现代工业体系、交通运输、水利枢纽、新型农牧业等一大批国家工程及援藏项目,有力推动了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天的西藏,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冲刺。历史已昭示了西藏的发展方向,雪域高原将步履坚定,阔步向前。
20.
材料一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怎样的品格
(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答案】(1)与时俱进。
(2)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1. 【携手应对挑战,守护共同家园】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2022年3月义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土绿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强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向全世界承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日)
(1)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走什么发展道路 我们应如何走好这条道路
(2)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我们青少年应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答案】(1)绿色发展道路。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⑤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⑥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①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②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③树立平等观念。在对外交往中,我们既要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又要注意维护自已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④应主动培养自已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关心国家之间的合作。⑤要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热爱和平事业,关注世界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