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六年级 道德与法治
﹙本试卷共六个大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_____。
尊重他人不仅是__________的要求,也是__________的体现。
宽容让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时,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我们要珍惜。
法律既__________我们的行为,又__________我们的权利。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__________日,主题常聚焦__________问题。
反思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写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我国的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A. 嘲笑同学的缺点 B. 认真倾听他人讲话 C. 随意打断别人发言
下列国际组织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WTO) B.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C. 联合国安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弟子规》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使用太阳能发电 B. 大量砍伐森林 C. 节约用水用电
当同学不小心弄坏你的物品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大发雷霆 B. 宽容原谅并沟通解决 C. 要求对方原价赔偿
我国的根本法是( )。
A. 《民法典》 B. 《刑法》 C. 《宪法》
遇到自然灾害预警信号时,红色代表( )。
A. 一般预警 B. 较重预警 C. 特别严重预警
小明在校园里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他应该( )。
A. 装作没看见 B. 上前劝阻并报告老师 C. 和对方一起扔垃圾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体现了( )。
A. 尊重文化多样性 B. 强调统一性 C. 排斥外来文化
面对他人的冒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
A. 忍气吞声 B. 暴力反击 C. 冷静沟通,指出错误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宽容就是无原则地迁就他人。( )
保护环境是成年人的责任,小学生不用参与。( )
法律只约束违法犯罪的人,普通人不需要遵守。( )
反思会让自己变得自卑,所以不需要反思。( )
人类可以随意利用地球资源,因为资源是无限的。( )
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国际组织。( )
自然灾害无法预测,人类无能为力。( )
尊重他人就要完全认同他人的观点。( )
垃圾分类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
遇到雷电天气时,应躲在大树底下避雨。( )
四、连线题(共10分)
请将下列国际组织与其职能连线:
世界卫生组织 A. 促进全球贸易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 B.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
联合国安理会 C. 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D.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E.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尊重自己包括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至少列举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分析题(共15分)
【情境】小明在放学路上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他上前劝阻,却遭到对方嘲笑:“小孩子管什么闲事!”小明很生气,但又不想惹事,于是默默走开了。
问题:
(1)小明劝阻他人乱扔垃圾的行为对吗?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对方的嘲笑,小明应该怎么做更合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分析题(共10分)
【材料】某市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法官为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法官提到:“法律既保护我们的权利,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体罚学生,《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达标排放。同学们要学法、守法,做合格公民。”
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两部法律分别保护了哪些权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如何做到“与法律同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一律平等;人权
道德;文明
理解;包容
空气;水;土地(或其他自然资源)
规范;保护
5;全球环境
日记;回忆思考(或“与他人交流”等)
安全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选择题
B 2. C 3. A 4. B 5. B
C 7. C 8. B 9. A 10. C
三、判断题
× 2. × 3. × 4. × 5. ×
√ 7. × 8. × 9. √ 10. ×
四、连线题
B 2. A 3. D 4. C 5. E
五、简答题
尊重自己包括:
① 自尊、自爱,维护形象;
②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
③ 爱惜名誉,信守承诺。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① 减少碳排放(如绿色出行);
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③ 节约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
④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减排。
地震自救方法:
① 若在家中,躲到坚固家具下或小房间墙角;
② 若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
③ 保持冷静,避免慌乱逃生。
六、情境分析题
(1)小明行为对吗?为什么?
答:小明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小明主动劝阻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2)小明应如何做?
答:小明可以再次礼貌劝阻,并说明乱扔垃圾的危害;若对方不听,可记下行为并报告老师或环保部门,避免直接冲突。
(3)保护环境的事例:
① 垃圾分类投放;② 节约水电;③ 参与植树;④ 宣传环保知识;⑤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七、材料分析题
(1)法律保护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人身权等;
《环境保护法》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保障生态安全。
(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① 法律规范行为(如禁止体罚、污染排放);
② 法律保障权利(如学生受保护、环境不被破坏);
③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让生活更公平、安全。
(3)与法律同行:
①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② 遵守法律,如不闯红灯、不欺凌同学;
③ 维护法律,发现违法现象及时举报;
④ 宣传法律,带动身边人共同守法。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