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复习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复习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2025年春季学期《道德与法治》七下
(新版)复 习 课 件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重点问题 点拨与识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巩固训练
1.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就反映了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茶的功用并开发饮用的事实。现在,中国茶已形成不同的茶品类型、饮用方式和衍生文化,如“茶”字拆开即“人在草木间”,隐喻“天人合一”的境界,“茶禅一味”阐释了人生品悟。这说明( )
①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茶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国茶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
④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治国理念。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这表明中华法系(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
②体现了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具有教育功能,对法治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是中国古代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A
巩固训练
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唯一密码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优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 )
①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等时代精神
②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竞争意识
③讲仁爱、重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
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中华人文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D
重点问题 点拨与识记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表现)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巩固训练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中的这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思想是( )
A.自强不息 B.敬业乐群
C.脚踏实地 D.实事求是
2.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下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此相符合的有( )
①天人合一 ②天下大同
③道法自然 ④民惟邦本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C
B
巩固训练
3.在学习中,以下做法最能体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的是( )
A.在期中考试中帮助同学作弊
B.不完成作业,光幻想着取得好成绩
C.认真听讲,扎实完成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D.抄袭同学的学习成果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本的途径在于仁政与王道。与此相吻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C
A
巩固训练
5.“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下列蕴含的道理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有( )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④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重点问题 点拨与识记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4.▲我们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③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④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⑤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⑥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巩固训练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有(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以下名言与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
③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
④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做到自尊和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C
巩固训练
3.下列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讲仁爱、重民本 ②见义勇为、敬业乐群
③守诚信、崇正义 ④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交通志愿者提醒人们骑电动自行车时要戴好头盔
②小力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慰问老人
③小明合理饮食,并坚持按规律作息
④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B
A
巩固训练
5.2024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讲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核心思想理念。 ( )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诚信、崇正义
C.讲仁爱、重民本
D.知廉耻、懂荣辱
A
巩固训练
6.下列校训直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A.贵州大学: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B.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C.中国石油大学:厚积薄发 开物成务
D.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D
本课主观题训练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大同”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丰富的思内涵。如“和谐”:大同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和而不同”,即在不同中寻找同、尊重差异、实现和谐共处。如“仁爱”:大同思想提倡仁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爱他人,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同思想认为人应该积极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同时也要治理好家庭、国家和社会,实现天下太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光辉,请你谈谈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价值。
答:①有利于个人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②有利于人与人之的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2.【传承经典 凝聚共识】
某校团委正在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一起完成任务。
有同学搜集了一些经典名句并进行讨论交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语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答: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论语·颜渊》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1)根据你的观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2)我们应如何更好地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答:(1)①讲仁爰②重民本③守诚信④崇正义⑤尚和合⑥求大同。
(2)①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④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⑤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⑥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4.【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下面是小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境一:周末,小明和家人去郊外爬山,看到有人为了“抄近路”直接从山坡植被处穿行,踏出一条明显的小道,破坏了自然景观。
(1)做法: 。(1分) 理由: 。(2分)
情境二:学校文艺会演要选话剧演员,小林拉着小明去试镜。到了选拔现场,小林为了吸引评委的注意,故意吹嘘自己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还夸大才艺水平。
(2)做法: 。(1分) 理由: 。(2分)
情境三:考试时,好友飞飞有一道题不会做,向小明“求救”。
(3)做法: 。(1分) 理由: 。(2分)
答:(1)做法:礼貌地上前劝阻这些人,向他们说明破坏植被的危害,劝他们回到正规山路行走。(1分)理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2分)
(2)做法:告诉小林应该实事求是,用沉稳表现与扎实功底向评委证明。(1分)理由: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2分)
(3)做法:拒绝飞飞的请求并提醒他要诚信参加考试。(1分)理由: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与价值标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考试观,遵守纪律。(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