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学习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3)课件(29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学习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3)课件(29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物质由元素组成:
1.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
2.了解元素周期表编制过程;
3.了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2.通过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理元素的性质和规律,预测新元素的性质。
3.熟练使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离子,掌握元素符号的国际统一表示方法。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数据和科学事实,理解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教学思路】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元素、同位素等知识,初步形成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科学观念。本节课安排了元索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本节课中存在大量记忆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采用机械性记忆方法,如把元素符号等同于英文字母进行机械性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回顾元索符号的历史由来,说明使用符号的必要性,同时加强对元素符号意义的认识,将元索符号和元素名称相对应,而不是孤立记忆;再通过制作元素名片熟悉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包含信息,并用带有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元素周期表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的编排思路遵循了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应用的逻辑顺序,旨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元素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编排方式,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元素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
【复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硅 C.铝 D.氧
2.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金、银、铜、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氮、磷、钾
C.固态非金属元素:碳、氧、硫、磷 D.稀有元素:氦、氢、氖、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
物的是( )
答案:1.C 2.A 3.A 4.C
【引入】从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
以各种不同的偏旁部首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固然比较形象,但是书写起来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则尤为困难,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元素符号。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一)认识元素符号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交流,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氢 hydrogenium H 硫 surphur S
氧 oxygenium O 碳 carbonium C
氮 nitrogenium N 磷 phosphorum P
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拉丁字母相同,就再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碳 carbonium C 金 aurum Au
钙 calcium Ca 氩 argonium Ar
铜 cuprum Cu 铝 alumen Al
(
合成血红蛋白
) (
影响人体发育
) (
……
) (
防止龋齿
)
【小组活动】
1.记忆书写:独立阅读教材P78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识记2-3分钟。
2.互帮互记:
(1)用白纸制作小卡片,每张卡片上一面书写元素符号另一面书写相应元素名称。
(2)2人一组,1人举起卡片,展示其中卡片其中一面的内容,另一人迅速说出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说正确后,换一张卡片。2分钟双方互换角度。
3.检验成果:
(1)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2)连连看
(3)为了让国外的小朋友们也看得懂是什么元素,请你重新书写。
(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表示一种物质。
2.微观
(1)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如:符号Cu的意义
宏观:表示铜元素; 表示金属铜;
微观:表示1个铜原子。
如:符号N的意义
宏观:表示氮元素;微观:表示1个氮原子。
(2)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
若要表示多个原子时,原子的数目应写在元素符号的左边。
例如:两个镁原子,表示为“2Mg”,注意此时该符号只有微观概念,即几个原子,不再表示元素概念了,不能说成两个镁元素,因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 2H 表示: 2个氢原子
3N 表示: 3个氮原子
6Mg 表示: 6个镁原子
同理:表示多个微观粒子即在其化学符号左边写上数字即可。
(3)离子的表示方法
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例如: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表示;
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用表示;
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用表示。
注意:①只带1个单位电荷,则把电荷数“1”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或“-”,如Na+等。
②带多个单位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再写“+”或“-”,如 Mg2+。
(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周围存在许多数字,数字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也不同。
例如:
氢分子化学符号为,元素符号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而中数字“2”则表示2个氢原子;
中左边的“2”表示2个镁离子;右上角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要注意区分数字的含义。
【思考与讨论】说出3SO42-中“2”“3”“4”的含义。
“2”:1个硫酸根离子带2各单位的负电荷;
“3”:3个硫酸根离子;
“4”:1个硫酸根离子中含4个氧原子。
(二)探索元素周期表
【问题】各种元素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
【阅读】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分成几行,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从此人们认识到元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系统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1.元素周期表形成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把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是科学家根据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所编的序列号。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具有的规律---元素周期律
【思考与讨论】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相关的信息,观察后就“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格包含哪些信息”跟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元素名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探索活动】
1.提出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
①周期(横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②族(纵列)
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列为1个族)。同族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设计活动:两名同学合作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下表中的元素相关信息,并填表。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单质类别
3 锂 Li 3 1 金属
6 碳 C 6 4 非金属
7 氮 N 7 5 非金属
12 镁 Mg 12 2 金属
14 硅 Si 14 4 非金属
16 硫 S 16 6 非金属
18 氩 Ar 18 8 非金属
20 钙 Ca 20 2 金属
47 银 Ag 47 1 金属
118 Og 118 8 非金属
3.分析与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以下内容:
(1)每一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金属元素(除了H)
(2)每一周期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非金属元素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
每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相同,如第4周期4层电子;每一纵列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如第ⅦA族最外层电子数是7。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交流:
(1)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你还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通过互联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得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3)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规律是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因此与“元素周期表”这一名称密切相关。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探索未知世界有力的工具之一。它为发现新的元素和化合物、预测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为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其规律提供理论指导。
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
(一)基础知识:
1.元素和离子符号的写法和意义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
(二)随堂任务:
1.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
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氯cl B.氖Na C.镁Mg D.铜Ca
3.“2O”表示的意义是( )
A.表示两个氧元素 B.表示两种氧元素
C.表示两个氧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氧元素,又表示两个氧原子
4.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
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板书设计】
【课后任务】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
1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4节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3课时)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 让教学更有效
【复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硅 C.铝 D.氧
2.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金、银、铜、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氮、磷、钾
C.固态非金属元素:碳、氧、硫、磷 D.稀有元素:氦、氢、氖、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纯净物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引入学习任务
答案:1.C 2.A 3.A
【引入】
从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规律?
以各种不同的偏旁部首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固然比较形象,但是书写起来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则尤为困难,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元素符号。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交流,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一)认识元素符号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氢 hydrogenium H 硫 surphur S
氧 oxygenium O 碳 carbonium C
氮 nitrogenium N 磷 phosphorum P
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拉丁字母相同,就再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中文名称 拉丁文 元素符号
碳 carbonium C 金 aurum Au
钙 calcium Ca 氩 argonium Ar
铜 cuprum Cu 铝 alumen Al
【探究实践】
1.记忆书写:独立阅读教材P78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识记2-3分钟。
2.互帮互记:
(1)用白纸制作小卡片,每张卡片上一面书写元素符号另一面书写相应元素名称。
(2)2人一组,1人举起卡片,展示其中卡片其中一面的内容,另一人迅速说出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说正确后,换一张卡片。2分钟双方互换角度。
1.你能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炭 锰 钙 镁 氯 贡 钠 钠
C MN CA Ma CL Hg Ne Ne

Mn
Ca
Mg
CI

Na

铁 银 铜 铝 钾 氮 碘 硫 硅
N K Si Fe Cu Ag Al I S
2.连连看
3.为了让国外的小朋友们也看得懂是什么元素,请你重新书写一下。
Au Ag Cu Fe Al H N O Br P C
(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表示一种物质。
2.微观
(1)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如:符号Cu的意义
宏观:表示铜元素; 表示金属铜;
微观:表示1个铜原子。
如:符号N的意义
宏观:表示氮元素;微观:表示1个氮原子。
(2)多个原子的表示方法
若要表示多个原子时,原子的数目应写在元素符号的左边。
例如:两个镁原子,表示为“2Mg”,注意此时该符号只有微观概念,即几个
原子,不再表示元素概念了,不能说成两个镁元素,因为元素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又如 :2H 表示: 2个氢原子
3N 表示: 3个氮原子
6Mg 表示: 6个镁原子
同理:表示多个微观粒子即在其化学符号左边写上数字即可。
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例如: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
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用表示;
(3)离子的表示方法
注意:
①只带1个单位电荷,则把电荷数“1”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
“+”或“-”,如Na+等。
②带多个单位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再写“+”或“-”,
如 Mg2+。
元素和物质是宏观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有人说,“2N”既表示两个氮原子,也表示两种氮元素,你同意吗?
不同意“两种氮元素”的说法。
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Cl
2H
Na
2Mg
氯元素;
1个氯原子。
金属钠。
1个氢原子。
钠元素;
1个钠原子;
1个镁原子。
“2N”表示两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两个氮元素,因为元素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
(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符号周围存在许多数字,数字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也不同。
“2”:1个硫酸根离子带2各单位的负电荷;
“3”:3个硫酸根离子;
“4”:1个硫酸根离子中含4个氧原子。
【思考与讨论】说出3SO42-中“2”“3”“4”的含义。
【思考与讨论】各种元素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探索元素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分成几行,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从此人们认识到元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系统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1.元素周期表形成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把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是科学家根据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所编的序列号。
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具有的规律---元素周期律
【思考与讨论】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相关的信息,观察后就“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格包含哪些信息”跟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元素名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探索活动】
1.提出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
①周期(横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②族(纵列)
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列为1个族)。同族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设计活动:
两名同学合作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下表中的元素相关信息,并填表。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单质类别
3 锂 Li 3 1 金属
6 碳 C 6 4 非金属
7 氮 N 7 5 非金属
12 镁 Mg 12 2 金属
14 硅 Si 14 4 非金属
16 硫 S 16 6 非金属
18 氩 Ar 18 8 非金属
20 钙 Ca 20 2 金属
47 银 Ag 47 1 金属
118 Og 118 8 非金属
(1)每一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2)每一周期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4)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
3.分析与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以下内容:
金属元素(除了H)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每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相同,如第4周期4层电子;每一纵列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如第ⅦA族最外层电子数是7。
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故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交流:
(1)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你还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通过互联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得的元素周期表的
相关知识。
(3)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
有没有关系?
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规律是元素周期表的基础,因此与“元素周期表”这一名称密切相关。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探索未知世界有力的工具之一。它为发现新的元素和化合物、预测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为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物质性质及其规律提供理论指导。
(一)基础知识:
三、总结归纳,理清概念,落实课堂任务
1.元素和离子符号的写法和意义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
1.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A.Ni B.NI C.N D.Na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氯cl B.氖Na C.镁Mg D.铜Ca
(二)随堂任务:
【答案】A
【答案】C
3.“2O”表示的意义是( )
A.表示两个氧元素 B.表示两种氧元素
C.表示两个氧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氧元素,又表示两个氧原子
4.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
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答案】C
【答案】D
【板书设计】
第4节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第4课时)

【课后任务】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4节 探究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1.科研人员发现嫦娥六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中有丰富的He,而地球上有丰富的He。如图所示为氦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原子内的质子数为4
B.He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g
C.He原子内的中子数为1
D.和He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A、He中左下角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He原子内的质子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He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He中质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原子内的中子数为3﹣2=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氦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2.下列关于符号“K”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钾元素 ②钾的原子核 ③一个钾元素 ④一个钾原子 ⑤金属钾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K是钾元素的元素符号,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可表示钾元素、一个钾原子和钾这种物质。
3.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答案】A
4.如图A、B分别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依据电子排布两种元素有相似化学性质
B.原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阳离子
C.原子A的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均为12
D.元素B组成的单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
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并且只有1个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是镁元素,B是氦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 电荷的镁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均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氦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氦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C.Z和Y化学性质相似
D.铈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58
【答案】D
【解析】
A.铈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B选项说法错误;
C、Z和Y属于同一个周期,不属于同一个族,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故C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铈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8,表示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58,故D选项说法正确。
6.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B.铟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铟的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克
【答案】B
【解析】
A、稀有气体的原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在在化学反应中化学性质稳定;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In3+,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铟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不是质子数的两倍,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49,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7.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天问一号”使用了西安交大研发团队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镁”和“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g
B.锂元素的符号是LI
C.该合金是化合物
D.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2
【答案】D
【解析】
A、根据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锂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锂元素的符号是Li,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该合金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
8.2018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元素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鉨 Nh nǐ
115 镆 Mc mò
117 硒 Ts tiān
118
Og ào
A.Nh可以表示1个鉨原子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答案】A
【解析】
A、根据表格信息,Nh是113号元素“鉨”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Nh可以表示1个鉨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镆的元素符号是Mc,不是mo,故选项说法错误。
C、表格中117是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9.地壳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6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位于第3周期
C.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电子层数减少
D.Fe变成Fe3+后,质子数变成23,相对质量变成52.85
【答案】D
【解析】
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A正确。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第三周期,故B正确。
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电子层数减少,故C正确。
D、Fe变成Fe3+后,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质子数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也不会变,故D错误。
10.现有钙原子(Ca)和钙离子(Ca2+)两种粒子,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认识错误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C.钙原子比钙离子多两个电子 D.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答】解:A、钙原子转化为钙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没有改变,故A说法正确;
B、钙原子转化为钙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没有改变,因此属于同种元素,故B说法正确;
C、钙离子是由钙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形成的,即钙原子比钙离子多两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
D、钙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钙离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1.一幅用元素符号写的春联,上联Ag、Zn、Na、F、Ga、Hf、Mg(迎新纳福家和美),下联:Re、Sg、Tc、Au、As、Sc、Ti(来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Zn、F、Au均为金属元素 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
C.Na、Mg元素在同一周期 D.C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A.Ag、Zn、Na、Au分别是银、锌、钠、金的元素符号,均属于金属元素,F代表氟元素,氟字带有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F为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侧,故错误;
C.N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Mg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可孩子,两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元素,故正确;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错误;
12.根据元素符号写元素名称:
(1)C     ,(2)Na     ,(3)Fe     ,(4)S     。
【答案】(1)碳;(2)钠;(3)铁;(4)硫。
13.根据元素名称写元素符号:
(1)氢     ,(2)氧  O  ,(3)镁     ,(4)钡     ,(5)氩     。
【答案】(1)H;(2)O;(3)Mg;(4)Ba;(5)Ar。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表示氧元素
(3)利用元素周期表中,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答案】(1)金属;55。(2)ACD。(3)118。
【解析】
(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A、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说法正确;
B、A,D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说法错误;
C、Y和Z在同一横行,处于同一周期,故说法正确;
D、由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3)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第118号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
15.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据表回答问题:
(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
(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4)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该元素为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答案】(1)NaCl;(2)②④;(3)C60;(4)金属。
【解析】
(1)③是11号元素,即钠元素,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④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钠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2)在元素周期表中,②和④位于同一族,所以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②④;
(3)①是6号元素,即碳元素,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碳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0;故填:C60;
(4)由113号元素的名称偏旁“釒”字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4节 探究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同步作业(学生版)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1.科研人员发现嫦娥六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中有丰富的He,而地球上有丰富的He。如图所示为氦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原子内的质子数为4
B.He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g
C.He原子内的中子数为1
D.和He都属于金属元素
2.下列关于符号“K”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钾元素 ②钾的原子核 ③一个钾元素 ④一个钾原子 ⑤金属钾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4.如图A、B分别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依据电子排布两种元素有相似化学性质
B.原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阳离子
C.原子A的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均为12
D.元素B组成的单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C.Z和Y化学性质相似 D.铈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58
6.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B.铟和铝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铟的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克
7.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天问一号”使用了西安交大研发团队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镁”和“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g
B.锂元素的符号是LI
C.该合金是化合物
D.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2
8.2018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元素符号 汉语拼音
113 鉨 Nh nǐ
115 镆 Mc mò
117 硒 Ts tiān
118
Og ào
A.Nh可以表示1个鉨原子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9.地壳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6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位于第3周期
C.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电子层数减少
D.Fe变成Fe3+后,质子数变成23,相对质量变成52.85
10.现有钙原子(Ca)和钙离子(Ca2+)两种粒子,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认识错误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C.钙原子比钙离子多两个电子 D.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1.一幅用元素符号写的春联,上联Ag、Zn、Na、F、Ga、Hf、Mg(迎新纳福家和美),下联:Re、Sg、Tc、Au、As、Sc、Ti(来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Zn、F、Au均为金属元素 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
C.Na、Mg元素在同一周期 D.C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2.根据元素符号写元素名称:
(1)C     ,(2)Na     ,(3)Fe     ,(4)S     。
13.根据元素名称写元素符号:
(1)氢     ,(2)氧  O  ,(3)镁     ,(4)钡     ,(5)氩     。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表示氧元素
(3)利用元素周期表中,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15.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据表回答问题:
(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
(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4)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该元素为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