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6张PPT)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1课时 海水的性质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综合思维: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意义。课前精梳理 自学教材 梳理知识一、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是海水基本的物理属性,反映海水的____________。2.热源:____________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3.主要影响因素因素 表现太阳辐射(最主要)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______,高纬度______季节 同一海区的水温,______高些,______低些洋流 暖流水温______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______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冷热程度太阳辐射高些低些夏季冬季高于低于4.水温的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由于海水_________低,水温表现出由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______的趋势。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______,变化______,温度______。(2)水平分布:不同海区的水温,_________高些,_________低些;同一海区的水温,______高些,______低些。热导率递减较小缓慢偏低低纬度高纬度夏季冬季5.影响(1)海水能够调节____________:夏季海水增温______大气,会使沿海地区升温______;冬季海水降温______大气,会使沿海地区降温______。(2)表层水温上升,可能导致飓风发生频率______。(3)表层水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海洋______系统。大气温度慢于变缓慢于变缓上升生态判断正误(1)海水的温度会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2)海洋水温较低,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连一连 将下列区域与其对应的水温表现连线。表层区 变化缓慢,温度偏低温跃层 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深水区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微思考 为什么北半球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提示: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相对于陆地,夏季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晚一个月,所以北半球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二、海水的盐度1.概念: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______物质与______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______来量度。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_______。2.海水的味道:海水既咸又苦,是因为________(味咸)和________ (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盐类海水质量35‰氯化钠氯化镁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在海洋表层,赤道附近盐度______,副热带海区盐度______,高纬度海区盐度______。(2)垂向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______,随深度的增加,盐度______;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______,随深度的增加,盐度______。稍低较高偏低较高降低较低升高4.影响因素(1)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对比: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______;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______;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盐度______。(2)寒暖流: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______;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______。(3)径流:在大陆沿海地区,因河流等______注入,使盐度______。5.影响:海水盐度的变化会对______和______产生重大影响。蒸发量降水量稍低较高偏低偏高偏低淡水降低渔业生态判断正误(1)地球上海洋中的盐度都是相同的。( )(2)海水的盐度受温度、降水量和其他诸多因素影响。( )微思考 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是否存在季节差异?提示:存在。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大,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冬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小,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高。×√三、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的变化。2.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______附近温度______,盐度______,表层密度___,由此向两极逐渐______。温度盐度压力温度盐度赤道偏高稍低小增大(2)不同纬度垂向分布规律①在低纬度海区,从海面到一定深度,海水密度的变化______;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______;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______。②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______。不大增大不变很小判断正误(1)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低。( )(2)一般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小。( )(3)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水密度都较低。( )微思考 说明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提示: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课堂强研习 合作学习 精研重难海水的温度如何分析海水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时间分配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海面至水下1 000米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深度超过1 000米的深水区 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2)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要注意导致同纬度和不同纬度海域温度差异的因素不同。(3)垂直方向上水温的变化要联系海水的导热性质,以1 000米为界分层分析。(4)同一海域的水温,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技巧(1)先看水温的高低。如果水温北(上)低、南(下)高,则表明该地区为北半球;如果水温北(上)高、南(下)低,则表明该地区为南半球。这是因为无论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水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再看等温线弯曲方向。如果近岸海区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弯曲,则为寒流;如果近岸海区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弯曲,则为暖流。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热量净收入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①正确;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④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②错误;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大,因而热量收入少于副热带海区,③错误。故选D。第2题,因流经纬度不同,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流经海区,①错误;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促进热量平衡,②正确;由于温度差异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③错误;受陆地的影响,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④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海水热量的收支与海水温度变化。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3.下面两幅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气温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海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图示季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1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答案:不同: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西部向高纬(北)凸出,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原因: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流经,西部有暖流流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所致春、秋季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4)图2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这主要与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季节南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大致相同,说明该季节可能为春季或秋季。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大洋西部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流经,西部有暖流流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温度随深度呈下降趋势,但1 000米以下变化不大,保持低温。递减保持低温[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读图分析,进行推理。1.运用等温线的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成因。2.运用垂直分布图直接得出答案。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M地海域附近(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 ℃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B2.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地海域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在20~25 ℃之间,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②正确;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 000 m以下,温度变化不大,③错误;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水蒸发,进而影响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同时影响捕捞业,④正确。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由南向北递增,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越往北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A、D错误;由图可知,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降低,B错误;根据等温线可知,图中洋流为寒流,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受沿岸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发生弯曲,C正确。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做题时在调动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等水温线的判断和图中洋流性质的判读。海水的盐度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南北方向变化(2)东西方向变化①规律: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②原因: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温度高、溶解度大;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温度低、溶解度小。(3)特殊分布规律 图示 原因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乎没有淡水汇入;红海比较封闭,与大洋海水的交换少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较封闭,又有大量淡水汇入图解影响盐度的因素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的海域。这两个海域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蒸发量回归线降水丰富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全是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洋解析:第(1)题,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 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约为 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理解盐度、温度、蒸发量的影响因素。2.运用比较法,结合图很容易得出答案。 2.读世界局部地区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盐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甲、乙、丙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等值线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3435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汇入海洋(2)A、B、C三个海区中,________为盐度最低的海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盐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差为1,甲、乙、丙三条等值线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处,大量河流淡水注入,盐度由河口处向外海逐渐增大,即甲<乙<丙,进而也可判断三地的盐度等值线数值。第(2)题,直接读等值线数值可得出A海区盐度最低,C海区盐度最高。影响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河川径流注入、洋流等。A(秘鲁)寒流经过,受其影响盐度较低C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思路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读图并结合区域轮廓分析答案即可。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亚速海平均盐度约9‰~11‰,而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约12‰~22‰。右图为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黑海相比,亚速海海水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①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 ②河流稀释作用强 ③纬度较高,蒸发弱 ④受寒流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沙嘴对锡瓦什湾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隔湾内外海水交换,湾内海水变浅B.阻挡冬季风,湾内海水结冰期缩短C.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D.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AB解析:第1题,由于只有狭长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较黑海低,①正确。亚速海有众多陆地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②正确。亚速海纬度较高,蒸发较弱,盐度较低,③正确。亚速海里面的洋流属于海流,而且是内部循环,不影响盐度,④错误。故选A。第2题,沙嘴的高度不高,不能阻挡冬季风,B错误,符合题意。沙嘴阻隔了湾内外海水交换,使湾内海水变浅,A正确。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有恶臭现象,C正确。水体不能交换,导致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少,D正确。故选B。教材第92页 探究提示:1.海水的温度是海水基本的物理属性,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海水的温度、盐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许多海洋现象甚至陆地上的一些自然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所以海洋考察必须观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材探究]—————2.在电影《后天》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导致海水盐分被稀释,冲过了临界值,使得“温盐环流”停止流动。于是海洋温度急剧下降,导致了灾难性天气的出现。影片中的“后天情景”通过艺术的手段夸大了。像《后天》中那样来势汹汹的气候灾害基本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影片中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隐患却是客观存在的,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故而对海水温度、盐度的观测不可或缺。教材第93页 活动提示:1.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因此,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受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此外,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水温较高,大洋东岸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中高纬度的大洋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大洋东岸有暖流经过,水温较高。2.三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热带和副热带面积最为广阔,北部仅有狭窄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部敞开,受南极地区冷水和浮冰影响较大,因而整体表层年平均水温最高。大西洋热带和副热带面积比太平洋小很多,北面向北冰洋敞开,南、北面都受高纬度冷水和浮冰的影响,因而表层年平均水温最低。印度洋面积最小,热带和副热带面积也最小,南部敞开,受南极地区冷水和浮冰影响与太平洋、大西洋相当,因而表层年平均水温中等。教材第94页 活动提示:1.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丙、乙、甲,因为海面水温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丙、乙、甲,结合海洋表面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判定。2.海面向下至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下降,深度1 000米以上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小。3.海水热导率低,水深1 000米以内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深度1 000米以上的海水,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教材第96页 活动提示:1.(1)特点: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海区递减。原因: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2)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这是由于红海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又很强烈;红海的两岸都是大面积的沙漠,几乎无陆地淡水的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红海的盐度高。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这是由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气候湿润,有众多的河流淡水汇入;地处亚寒带地区,蒸发量很小;海域较封闭,与外界盐度高的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低。2.长江口外海域盐度等值线从河口向外海弯曲,主要原因是夏季长江入海水量大,大量淡水稀释了长江口海域的盐度。教材第98页 活动提示:1.从海面到2 000米深处,海水的温度、盐度等垂向变化较大,而 2 000米及其以下深度变化较小,所以将观测范围设定为自海面到水深 2 000米基本上能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等垂直分布的状况。2.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海水盐度探测范围广,可覆盖各海域。能够迅速获取并实时传输信息,能实施动态监测,不仅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教材第100页 活动提示:1.不可以。海水从深层直接提升到海面来测量其密度是不准确的。因为海水深度越大,压力越大,密度也就越大。2.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主要原因是纬度越高,水温越低,密度越大。低纬度海区,海水深度越大,压力越大,海水的密度越大。但在高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密度大,海水密度垂向变化很小。课后小测试 课堂达标 提升能力海水盐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且盐度的大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2.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与蒸发量 B.海域轮廓C.洋流 D.径流解析:第1题,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大致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与图中曲线①相对应。故选A。第2题,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主要因为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河流径流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故选D。AD图甲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甲图乙3.推测图甲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密度、温度、盐度 B.密度、盐度、温度C.盐度、密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B4.有关图乙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C.①②③ D.③①②解析:第3题,①线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符合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②线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数值最高,所以②线为海水盐度变化曲线;③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线为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故选B。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图乙中,海水表层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①②③,表明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③②①。故选B。B5.1831年,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2010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建造出复制船,并起航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发现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达尔文搭乘的英国皇家舰艇“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①~⑥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__。(2)下列四幅海水表层等温线中,能表示②附近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①A(3)在①~⑦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原因是什么?答案: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域周围河流稀少,汇入的淡水少;海域封闭,海水与外界交换少,受大洋影响小。(4)达尔文发现,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的还低,为什么?答案: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的影响。⑦解析:第(1)题,受浮力大小的影响,船舶在盐度低的海域吃水深。第(2)题,②附近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不会低于15 ℃,排除C、D;沿岸有寒流流经,排除B。故选A。第(3)题,分析海水盐度时,不仅要考虑纬度位置,还要考虑海区形状、洋流等因素。⑦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加上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故盐度最大。第(4)题,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影响,故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课时作业(十三) 海水的性质A组(基础练)“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010年5月28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潜深达到3 500 m,其在我国海底探测、海底地质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图,回答1~2题。1.上图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A.① B.②C.③ D.④2.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A.赤道 B.回归线C.副热带 D.北极圈AD解析:第1题,在1 000 m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故选A。第2题,海洋表层水温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 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故选D。读世界某地区轮廓图,回答3~4题。3.图中a、b、c、d四处水域盐度最高的是( )A.a B.bC.c D.dD4.图中a水域的温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为( )①纬度低 ②有暖流流经 ③河流汇入多④降水多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3题,四处水域中,d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红海,故选D。第4题,a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且有暖流流经,水温高;c位于回归线附近,纬度较a高,且沿岸有寒流流经,水温低。故选A。A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C.寒流 D.径流D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C.7月 D.10月A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及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有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洋流、径流等,但具体到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也就是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选D。第6题,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变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经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故选A。7.下图示意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洲大陆,海域是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南部纬度高,水温低。第(2)题,若M地表层水温升高,就会使沿岸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降水增多;若M地表层水温降低,就会使沿岸气温降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B组(提升练)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2.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 B.温度高C.盐度高 D.盐度低CA解析:第1题,当船只稳定航行时,船和货物重量等于浮力,当浮力一定时,船的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呈反比,即密度越大,吃水越浅,密度越小,吃水越深。故选C。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北大西洋冬季水温比夏季低,密度较大。船舶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呈负相关,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C、D错误。故选A。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甲、乙两海域盐度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 )A.降水 B.温度C.洋流 D.径流4.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并且差异更小,原因可能是( )①甲处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 ②甲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较低 ③甲处海域更封闭,流动性差,与外海热量交换少,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④甲处沿岸有洋流经过,海水热量上下交换,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D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从甲到乙,盐度无论表层还是底层,大致呈上升趋势,乙海域盐度更高,甲海域盐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甲海域受陆地径流注入的影响,陆地径流稀释海水盐度,其盐度相对较低,D正确。降水、温度、洋流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第4题,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结合图1等深线信息可知,甲海域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更大,海水温度较低;乙海域海水更深,海水温度受陆地影响更小,海水温度相对较高,①正确。甲、乙两海域纬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②错误。根据图1可知,甲海域并没有体现更封闭的特点,③错误。甲海域沿岸有洋流经过,洋流运动促使了海水热量的上下交换,从而使得甲海域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很小,④正确。故选B。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完成5~6题。5.图示海区是( )A.南海 B.波罗的海C.阿拉伯海 D.红海6.图示海域盐度高,主要原因有( )①淡水注入少 ②降水稀少 ③蒸发强烈④海域开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DC解析:第5题,结合图中纬度、海域形状及盐度数值可知,图示海区应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红海。故选D。第6题,红海海域周边区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流汇入的淡水量很少;该海域相对封闭,与周边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如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A8.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快的深度约是( )A.0~50米 B.50~200米C.200~400米 D.1 600~1 800米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海域1月和7月的表层水温都在30 ℃左右,并且两个月份的水温随深度变化差异很小,说明该海域终年水温高,并且季节变化很小,由此可以推断,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低纬度赤道附近,A正确;②③④海域纬度较高,水温的季节差异大,B、C、D错误。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在5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几乎没有变化,50~200米的深度范围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最快,4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减小。故选B。B点睛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 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 000m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 右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等海水盐度线,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相同点是由近岸向外海两河河口附近盐度增高。不同点是从海水盐度等值线看,奥里诺科河河口等值线稀疏,亚马孙河河口等值线密集,说明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奥里诺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小。第(2)题,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8月份的大,因此35‰等海水盐度线面积变小,结合图例、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等要点进行绘制,如图所示:答案:(1)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异: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2)图见解析。绘图要点:图例正确、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理由:该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1课时 海水的性质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综合思维: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意义。一、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是海水基本的物理属性,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2.热源: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3.主要影响因素因素 表现太阳辐射(最主要)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季节 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洋流 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4.水温的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由于海水热导率低,水温表现出由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2)水平分布: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5.影响(1)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夏季海水增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冬季海水降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2)表层水温上升,可能导致飓风发生频率上升。(3)表层水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判断正误(1)海水的温度会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2)海洋水温较低,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连一连 将下列区域与其对应的水温表现连线。表层区 变化缓慢,温度偏低温跃层 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深水区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提示:微思考 为什么北半球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提示: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相对于陆地,夏季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晚一个月,所以北半球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二、海水的盐度1.概念: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2.海水的味道:海水既咸又苦,是因为氯化钠(味咸)和氯化镁(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在海洋表层,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2)垂向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4.影响因素(1)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盐度偏低。(2)寒暖流: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3)径流:在大陆沿海地区,因河流等淡水注入,使盐度降低。5.影响:海水盐度的变化会对渔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判断正误(1)地球上海洋中的盐度都是相同的。(×)(2)海水的盐度受温度、降水量和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微思考 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是否存在季节差异?提示:存在。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大,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冬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小,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高。三、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2.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2)不同纬度垂向分布规律①在低纬度海区,从海面到一定深度,海水密度的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②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判断正误(1)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低。(√)(2)一般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小。(×)(3)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水密度都较低。(×)微思考 说明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提示: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研习1 海水的温度如何分析海水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时间分配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海面至水下1 000米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深度超过1 000米的深水区 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2)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要注意导致同纬度和不同纬度海域温度差异的因素不同。(3)垂直方向上水温的变化要联系海水的导热性质,以1 000米为界分层分析。(4)同一海域的水温,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技巧(1)先看水温的高低。如果水温北(上)低、南(下)高,则表明该地区为北半球;如果水温北(上)高、南(下)低,则表明该地区为南半球。这是因为无论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水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再看等温线弯曲方向。如果近岸海区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弯曲,则为寒流;如果近岸海区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弯曲,则为暖流。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热量净收入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①正确;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④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②错误;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大,因而热量收入少于副热带海区,③错误。故选D。第2题,因流经纬度不同,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流经海区,①错误;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促进热量平衡,②正确;由于温度差异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③错误;受陆地的影响,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④正确。故选C。答案:1.D 2.C[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海水热量的收支与海水温度变化。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3.下面两幅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气温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图1中海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图示季节可能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1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4)图2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这主要与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季节南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大致相同,说明该季节可能为春季或秋季。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大洋西部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流经,西部有暖流流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温度随深度呈下降趋势,但1 000米以下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答案:(1)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所致 (2)春、秋季 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 (3)不同: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西部向高纬(北)凸出,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原因: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流经,西部有暖流流经。(4)递减 保持低温[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读图分析,进行推理。1.运用等温线的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成因。2.运用垂直分布图直接得出答案。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M地海域附近(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 ℃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2.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地海域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在20~25 ℃之间,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②正确;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 000 m以下,温度变化不大,③错误;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水蒸发,进而影响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同时影响捕捞业,④正确。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由南向北递增,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越往北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A、D错误;由图可知,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降低,B错误;根据等温线可知,图中洋流为寒流,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受沿岸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发生弯曲,C正确。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做题时在调动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等水温线的判断和图中洋流性质的判读。答案:1.B 2.C研习2 海水的盐度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南北方向变化(2)东西方向变化①规律: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②原因: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温度高、溶解度大;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温度低、溶解度小。(3)特殊分布规律 图示 原因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乎没有淡水汇入;红海比较封闭,与大洋海水的交换少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较封闭,又有大量淡水汇入图解影响盐度的因素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的海域。这两个海域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解析:第(1)题,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 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约为 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降水丰富 (3)34 南纬60° 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理解盐度、温度、蒸发量的影响因素。2.运用比较法,结合图很容易得出答案。 2.读世界局部地区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盐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甲、乙、丙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等值线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个海区中,________为盐度最低的海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盐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差为1,甲、乙、丙三条等值线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处,大量河流淡水注入,盐度由河口处向外海逐渐增大,即甲<乙<丙,进而也可判断三地的盐度等值线数值。第(2)题,直接读等值线数值可得出A海区盐度最低,C海区盐度最高。影响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河川径流注入、洋流等。答案:(1)33 34 35 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汇入海洋 (2)A (秘鲁)寒流经过,受其影响盐度较低 C 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思路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读图并结合区域轮廓分析答案即可。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亚速海平均盐度约9‰~11‰,而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约12‰~22‰。下图为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黑海相比,亚速海海水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①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 ②河流稀释作用强 ③纬度较高,蒸发弱 ④受寒流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沙嘴对锡瓦什湾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隔湾内外海水交换,湾内海水变浅B.阻挡冬季风,湾内海水结冰期缩短C.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D.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解析:第1题,由于只有狭长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较黑海低,①正确。亚速海有众多陆地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②正确。亚速海纬度较高,蒸发较弱,盐度较低,③正确。亚速海里面的洋流属于海流,而且是内部循环,不影响盐度,④错误。故选A。第2题,沙嘴的高度不高,不能阻挡冬季风,B错误,符合题意。沙嘴阻隔了湾内外海水交换,使湾内海水变浅,A正确。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有恶臭现象,C正确。水体不能交换,导致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少,D正确。故选B。答案:1.A 2.B—————————————[教材探究]—————————————教材第92页 探究提示:1.海水的温度是海水基本的物理属性,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海水的温度、盐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许多海洋现象甚至陆地上的一些自然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所以海洋考察必须观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2.在电影《后天》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导致海水盐分被稀释,冲过了临界值,使得“温盐环流”停止流动。于是海洋温度急剧下降,导致了灾难性天气的出现。影片中的“后天情景”通过艺术的手段夸大了。像《后天》中那样来势汹汹的气候灾害基本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影片中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隐患却是客观存在的,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故而对海水温度、盐度的观测不可或缺。教材第93页 活动提示:1.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因此,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受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此外,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水温较高,大洋东岸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中高纬度的大洋西岸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大洋东岸有暖流经过,水温较高。2.三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热带和副热带面积最为广阔,北部仅有狭窄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部敞开,受南极地区冷水和浮冰影响较大,因而整体表层年平均水温最高。大西洋热带和副热带面积比太平洋小很多,北面向北冰洋敞开,南、北面都受高纬度冷水和浮冰的影响,因而表层年平均水温最低。印度洋面积最小,热带和副热带面积也最小,南部敞开,受南极地区冷水和浮冰影响与太平洋、大西洋相当,因而表层年平均水温中等。教材第94页 活动提示:1.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丙、乙、甲,因为海面水温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丙、乙、甲,结合海洋表面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判定。2.海面向下至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下降,深度1 000米以上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小。3.海水热导率低,水深1 000米以内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深度1 000米以上的海水,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教材第96页 活动提示:1.(1)特点: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海区递减。原因: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2)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这是由于红海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又很强烈;红海的两岸都是大面积的沙漠,几乎无陆地淡水的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红海的盐度高。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这是由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气候湿润,有众多的河流淡水汇入;地处亚寒带地区,蒸发量很小;海域较封闭,与外界盐度高的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低。2.长江口外海域盐度等值线从河口向外海弯曲,主要原因是夏季长江入海水量大,大量淡水稀释了长江口海域的盐度。教材第98页 活动提示:1.从海面到2 000米深处,海水的温度、盐度等垂向变化较大,而2 000米及其以下深度变化较小,所以将观测范围设定为自海面到水深2 000米基本上能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等垂直分布的状况。2.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海水盐度探测范围广,可覆盖各海域。能够迅速获取并实时传输信息,能实施动态监测,不仅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教材第100页 活动提示:1.不可以。海水从深层直接提升到海面来测量其密度是不准确的。因为海水深度越大,压力越大,密度也就越大。2.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主要原因是纬度越高,水温越低,密度越大。低纬度海区,海水深度越大,压力越大,海水的密度越大。但在高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密度大,海水密度垂向变化很小。海水盐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且盐度的大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2.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与蒸发量 B.海域轮廓C.洋流 D.径流解析:第1题,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大致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与图中曲线①相对应。故选A。第2题,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主要因为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河流径流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故选D。答案:1.A 2.D图甲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甲图乙3.推测图甲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密度、温度、盐度 B.密度、盐度、温度C.盐度、密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4.有关图乙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C.①②③ D.③①②解析:第3题,①线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符合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②线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数值最高,所以②线为海水盐度变化曲线;③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线为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故选B。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图乙中,海水表层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①②③,表明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③②①。故选B。答案:3.B 4.B5.1831年,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2010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建造出复制船,并起航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发现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达尔文搭乘的英国皇家舰艇“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①~⑥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__。(2)下列四幅海水表层等温线中,能表示②附近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状况的是( )A BC D(3)在①~⑦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4)达尔文发现,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的还低,为什么?解析:第(1)题,受浮力大小的影响,船舶在盐度低的海域吃水深。第(2)题,②附近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不会低于15 ℃,排除C、D;沿岸有寒流流经,排除B。故选A。第(3)题,分析海水盐度时,不仅要考虑纬度位置,还要考虑海区形状、洋流等因素。⑦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加上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故盐度最大。第(4)题,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影响,故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答案:(1)① (2)A (3)⑦ 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域周围河流稀少,汇入的淡水少;海域封闭,海水与外界交换少,受大洋影响小。(4)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的影响。课时作业(十三) 海水的性质A组(基础练)“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010年5月28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潜深达到3 500 m,其在我国海底探测、海底地质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图,回答1~2题。1.上图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A.① B.②C.③ D.④2.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A.赤道 B.回归线C.副热带 D.北极圈解析:第1题,在1 000 m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故选A。第2题,海洋表层水温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 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故选D。答案:1.A 2.D 读世界某地区轮廓图,回答3~4题。3.图中a、b、c、d四处水域盐度最高的是( )A.a B.bC.c D.d4.图中a水域的温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为( )①纬度低 ②有暖流流经 ③河流汇入多④降水多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第3题,四处水域中,d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红海,故选D。第4题,a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且有暖流流经,水温高;c位于回归线附近,纬度较a高,且沿岸有寒流流经,水温低。故选A。答案:3.D 4.A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C.寒流 D.径流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C.7月 D.10月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及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有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洋流、径流等,但具体到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也就是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选D。第6题,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变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经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故选A。答案:5.D 6.A7.下图示意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洲大陆,海域是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南部纬度高,水温低。第(2)题,若M地表层水温升高,就会使沿岸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降水增多;若M地表层水温降低,就会使沿岸气温降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B组(提升练)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2.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 B.温度高C.盐度高 D.盐度低解析:第1题,当船只稳定航行时,船和货物重量等于浮力,当浮力一定时,船的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呈反比,即密度越大,吃水越浅,密度越小,吃水越深。故选C。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北大西洋冬季水温比夏季低,密度较大。船舶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呈负相关,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C、D错误。故选A。答案:1.C 2.A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甲、乙两海域盐度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 )A.降水 B.温度C.洋流 D.径流4.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并且差异更小,原因可能是( )①甲处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 ②甲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较低 ③甲处海域更封闭,流动性差,与外海热量交换少,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④甲处沿岸有洋流经过,海水热量上下交换,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从甲到乙,盐度无论表层还是底层,大致呈上升趋势,乙海域盐度更高,甲海域盐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甲海域受陆地径流注入的影响,陆地径流稀释海水盐度,其盐度相对较低,D正确。降水、温度、洋流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第4题,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结合图1等深线信息可知,甲海域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更大,海水温度较低;乙海域海水更深,海水温度受陆地影响更小,海水温度相对较高,①正确。甲、乙两海域纬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②错误。根据图1可知,甲海域并没有体现更封闭的特点,③错误。甲海域沿岸有洋流经过,洋流运动促使了海水热量的上下交换,从而使得甲海域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很小,④正确。故选B。答案:3.D 4.B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完成5~6题。5.图示海区是( )A.南海 B.波罗的海C.阿拉伯海 D.红海6.图示海域盐度高,主要原因有( )①淡水注入少 ②降水稀少 ③蒸发强烈④海域开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第5题,结合图中纬度、海域形状及盐度数值可知,图示海区应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红海。故选D。第6题,红海海域周边区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流汇入的淡水量很少;该海域相对封闭,与周边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答案:5.D 6.C如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8.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快的深度约是( )A.0~50米 B.50~200米C.200~400米 D.1 600~1 800米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海域1月和7月的表层水温都在30 ℃左右,并且两个月份的水温随深度变化差异很小,说明该海域终年水温高,并且季节变化很小,由此可以推断,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低纬度赤道附近,A正确;②③④海域纬度较高,水温的季节差异大,B、C、D错误。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在5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几乎没有变化,50~200米的深度范围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最快,4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减小。故选B。点睛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 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答案:7.A 8.B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 下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等海水盐度线,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相同点是由近岸向外海两河河口附近盐度增高。不同点是从海水盐度等值线看,奥里诺科河河口等值线稀疏,亚马孙河河口等值线密集,说明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奥里诺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小。第(2)题,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8月份的大,因此35‰等海水盐度线面积变小,结合图例、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等要点进行绘制,如图所示:答案:(1)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异: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2)图见解析。绘图要点:图例正确、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理由:该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学案.doc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