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题训练:情境探究题1.观察与思考情境一:小华所在的社区举办青少年宪法知识讲座,小华犹豫参不参加。(1)你认为小华的正确做法是: 。(2)理由是: 。情境二:近期,随州市进行文明创建督查活动,小丽就市政府文明创建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督导组出自己的建议。(1)小丽行使的民主权利是: 。(2)丽行使该权利有利于: 。2.【明理践行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 你的好朋友忘记写作业了,想让当课代表的你替他隐瞒。(1)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 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号召同学们“为母亲做一件事”。(2)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三 快放暑假了,学校邀请了有关专家给全校学生进行了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3)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四 学校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手抄报评比活动。(4)正确做法:( )理由:3.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情境一 小海在习主席的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听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时,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小海的观点是 (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情境二 晚饭后,小海与爸爸讨论刚刚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双方围绕其立法依据有些争论,结果还是小海所说的依据是正确的。(2)小海所说的依据是: 。小海的理由: 。4.【探究情境 明理导行】下面是初中生小冰在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帮他探究回答。情境一 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小冰全家去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可爸爸却说自己有其他事情,不打算去接种疫苗……(1)小冰应该劝说爸爸 。爸爸应这样做的理由是 。情境二 最近,小冰发现学校门口总会有几个校外的同龄人携带管制刀具勒索钱财……(2)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勒索钱财属于 行为。小冰的正确做法是 。情境三 “走,我们一起去社区参加宪法宣传活动!”齐齐拉着小冰。“不想去,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在家写作业呢!”小冰说。(3)小冰正确的做法应是 。参加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在于 。5.【情景探究学以致用】以下是中学生小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情景一:小明和小强一起到图书馆还书。小强不小心把书撕破了,小强准备趁老师没发现的时候偷偷把书还回去。(1)小明告诉小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二: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宪法诵读活动,小明想:“宪法跟我没有关系,不如在教室里做作业。”这时,同学约他一起去参加活动……(1)此时,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三:小明爸爸两年前借给朋友5万元钱,现在小明爸爸多次要求这个朋友还款,可还款期限一再拖延,却始终不见其还钱。(1)小明告诉爸爸其朋友的行为属于_______违法行为。(2)小明的爸爸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维权。6.下面是萍萍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景一 班级举行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家族排行我老大,子法由我生,权威不可犯(打一法律名称)。同学们纷纷抢答,只有萍萍的回答是正确的。(1)萍萍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萍萍这样回答的理由是:情景二 萍萍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发现某国外品牌设计师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辱华言论。(1)萍萍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情景三 萍萍家养了条宠物狗,妈妈每天遛狗时放任狗在小区里乱跑,小区业主很反感。(1)萍萍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7.【明理导行】以下是小海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情境一 小海和同桌都是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比赛中,同桌赢了小海,并获得“最佳运动员”,小海心里很不是滋味。(1)你给小海的建议: 。理由: 。情境二 小海是图书馆的一名志愿者,周日要去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可好朋友邀请他去体育公园打篮球。(2)如果你是小海,你会怎么做 。理由: 。情境三 舅舅告诉小海,老板拖欠他们工资,协商多次无果。他们打算把老板反锁在办公室,不给工资就不让他出来!(3)小海应阻止舅舅,否则会侵犯老板的 权,可建议他通过 、 等方式来维权。8.以下是军军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具体做法及理由。情境一 军军通过微信、手机APP等软件进行“环保随手拍”,随时随地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污染问题。(1)军军行使了 权。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注意 。情境二 周末,军军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此时……(2)军军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军军的老爸对中奖后彩票中心要抽20%的金额作为税收的做法心生不满……(3)军军的正确做法: 。理由: 。9.【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 初中生小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1)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理由:情境二 小程去超市时被保安以物品丢失为由想要强行对小程搜身检查。(2)你认为小程正确的做法是:理由:情境三 小李发现自己的自行年被偷了,他又偷了别人的自行车挽回损失。(3)你认为小李的正确做法应是:理由:10.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八年级三班的小佳同学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与义务》后分享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妈妈说,不想参加这次本选区的投票选举活动。(1)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 我的同桌给我起了一个不雅的绰号。(2)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爸爸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为了少纳税,填写了虚假信息。(3)正确做法: ;理由: 。11.【明析道理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课间,同桌偷看你的日记。(1)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你的好朋友生病住院了。(2)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三:消防战士到你的学校开展防火知识宣讲活动。(3)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四:你的好朋友因家庭原因打算辍学。(4)正确做法: 理由:12.【明理践行,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 你和同学在公园游玩的时候,发现一个小朋友不慎落入湖水中。(1)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 你放学回到家里,看到父母都在忙里忙外地做着家务。(2)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你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到邻居老奶奶拎着一个大箱子往回走。(3)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四 你在上网时无意间看到自己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某网站私自上传。(4)正确做法: 。理由: 。1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八年级道法课堂上,老师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探究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情景一 月考励志大会结束以后,个别同学随手将国旗扔进了垃圾桶。小林当即上前制止,捡回了国旗并整理干净,同学们对小林的行为纷纷点赞。(1)说说同学们对小林行为点赞的理由。情景二 中考毕业在即,甲同学却长期旷课,还打架斗殴,声称学不学习,中不中考是他的自由,与他人无关,更何况自己这不算犯罪,无所谓!小林耐心地劝导同学要增强法治观念。(2)请你对甲同学的言行点评。情景三 某同学性格孤僻、敏感自卑,长期被寝室同学霸凌。她找到小林求助,到底自己是该继续忍气吞声,还是私自报复呢 (3)你的建议 14.【探究感悟成长】以下是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情景一 学校开展“法律在我心中”主题活动,小华觉得自己还是学生,最多也就是违反校纪班规,离违法犯罪还远,学校真是小题大做。(1)小华应该:理由:情景二 小华爸爸发现家中客厅吊顶出现脱落、电线短路等情况,经确认是楼上张某家忘关水龙头引起的。双方经多次协商并通过社区居委会调解后,仍然没有结果。(2)小华应建议爸爸采取 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理由:情景三 小华觉得好玩,就对着家附近的军事基地悄悄拍了一些照片,并在朋友圈分享了部队训练、武器装备等照片。(3)小华应该:理由:15.【情景问答】结合所学知识,引用教材上的观点回答下面情景问题。情境一 2024年3月1日,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自主申报正式开始,小明爸爸去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个税免税总额,但爸爸这几天一直在犹豫自己到底申不申报。(1)这是小明应该怎么做: 。理由: 。(2)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家庭教育促进法根据什么法制定的,同学们,有的说是义务教育法,有的说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的说是民法典.....只有小安的说法是正确的。小安的答案是: 小安这样回答的依据是:情境三 天宇的爸爸以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了新一届弋江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并且成功当选区人大代表。(3)天宇的爸爸依法享有 权。作为人大代表,应该: 。16.【情境探究明理践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小明同学遇到的下列情境,进行探究。情境一 区人大代表李某深入社区,向居住在社区内的小明等同学了解“作业减负”情况,拟汇总后撰写提案再提交到区人民代表大会。(1)小明等同学应该 。这一互动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情境二 “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小明从新闻中了解到。(2)小明了解的新闻体现了国家主席的职权是 。国家主席的其他职权还有 。情境三 小明就自己居住的老小区改造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并得到回应。(3)小明正确行使了 权。依法行使这一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情境四 小明通过看新闻了解到,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4)这体现了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履行的职能还有 、 、 。17.【学以致用 与法同行】以下是小徽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探究。情境一:小徽在学习宪法的过程中,认为宪法监督的主体是政府。(1)小徽的观点是:理由:情境二:小徽乘坐公交车回家,同行的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要求对大家进行搜身检查。(2)此时,小徽应该:理由:公民的 不受侵犯。情境三:小徽发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竟然被一家影楼在橱窗里展出,以招徕顾客,自己竟毫不知情。(3)影楼的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小徽应该:18.【学以致用与法同行】以下是初中生乐乐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你申请缴纳个税了吗?” “还没有,能拖就拖。”乐乐听到爸爸妈妈的对话。(1)乐乐应该 。乐乐这样做的理由是 。情境二 乐乐和表哥一起去旅游,路过一军事基地,表哥拿起手机就要拍照并要发到朋友圈。(2)乐乐应该 。乐乐这样做的理由是 。情境三 “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乐乐从新闻中了解到。(3)乐乐了解的新闻体现了国家主席的职权是 。国家主席的其他职权还有 。19.【情境探究学以致用】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强强的生活情境,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情境一 来家玩耍的表弟无聊时对强强说:“我们来验证一下,我来打119,看消防车会不会来,好不好?”(1)强强应该这样回答他: 。理由是 。情境二 村委会主任通知爷爷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工作。爷爷让强强提点建议。小林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村委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爷爷您要认真对待这次选举啊!”(2)请挑出小林的两个错误并更正。① ;② 。情境三 强强在新闻中看到,很多主播在购物节推销农产品,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快速发展。(3)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属于 经济。国家对其政策是 。20.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小孙在学习生活中遭遇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情境一 小孙上网时弹出一条消息:亲,你被选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幸运观众,只要汇来100元税款,就能获得2000元的奖金。(1)小孙的正确做法是:理由是:情境二 在放学途中,小孙发现交警在查酒驾、闯红灯等执法行动中,都要出示自己的证件,佩戴执法记录仪。(2)交警出示证件、佩戴执法记录仪是 的要求。这种做法有利于:情境三 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爸爸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在非规定区域停车收到了一张罚单。(3)爸爸违规停车被罚,这件事说明了什么?21.【情境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欢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自习课上,小欢的同桌小明突然大声地唱起了歌。(1)小欢应该:理由:情境二 2021年夏天,河南郑州遭遇了特大洪水,小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2)小欢捐款行使的是对自己财产的 权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意义有:情境三 小欢的舅舅是市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小欢妈妈的朋友来找小欢妈妈,希望小欢舅舅在某一案件的审判上“手下留情”。(3)小欢正确的做法是理由:22.【情境探究,与法同行】以下是小静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早上,小静和同学小玲相约去爬山,发现有人在山上拿着相机对着军事禁区里的设施进行拍照。(1)小静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 游玩回来后,两人一起去小玲家,小玲拿钥匙准备开门。小静发现门锁有被撬的痕迹,屋里似有动静。(2)作为同学,小静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情境三 回到自家小区后,小静看到邻居将私家车停放在小区内的消防通道上。小静劝邻居不要这样做,邻居却说:“这是我的自由!”(3)邻居的这一做法是: 行为。对邻居的话,小静可以这样回应: 。23.【与法同行】以下是萍萍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情境一 早上,涂涂不戴头盔骑电瓶车上学,萍萍提醒她,她却说:“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我的自由我做主,他人无权干涉!”。(1)涂涂的说法 。理由: 。情境二 放学路上,萍萍看到涂涂被几个同学欺凌,她在安全的地方拿起手机拍照,并报警。在萍萍的协助下,警方迅速将欺凌者抓获。(2)萍萍做法 。理由: 。情境三 晚上,爸爸看到一则新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问萍萍:“‘立法法’是管法的法,‘宪法’和‘立法法’谁地位最高?”(3)萍萍的正确回答是 。你支持萍萍这样回答的依据是 。24.【情培探究 明理践行】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小微学习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小安对小徽说:“我不喜欢现在的数学老师,他说话语速太慢,为人又严肃,他的课我不想听……”(1)小徽应该: 。理由: 。情境二 居假期间,小微随父母去西藏游玩,进寺庙时,被告知不能拍照、大声喧哗等。(2)小徽应该: 。理由: 。惰境三 周末,小徽和小安在公园游玩走着走着,他们看到有人落入湖中并大声呼救,小安随即准备下水救人。(3)此时,小徽应该 。理由: 。25.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本框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明明到商场买东西时,被误以为行窃,商场保安对他搜身检查后才放他走。明明说:“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算我倒霉。”(1)明明的说法是 。理由: 。情境二 明明被其他同学欺负后,和他的好朋友约定放学后殴打对方。(2)明明的做法是 。理由: 。情境三 看到某高官因腐败落马的新闻,明明说:“领导位高权重,享有特权是可以理解的。”(3)明明的观点是 。理由: 。(4)以上情境共同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6页,共17页第17页,共17页《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题训练:情境探究题》参考答案1. 积极参加。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宪法意识,培养法治观念;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精神;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监督权。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该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培养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有利于培养法治意识,做到学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2.(1) 拒绝替他隐瞒,并督促好朋友补写作业。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当朋友犯错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而不是包庇。(2) 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帮母亲做家务、给母亲送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等。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 认真聆听讲座,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并做好记录。 生命是宝贵的,增强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4) 积极参加手抄报评比活动,认真制作手抄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参与“宪法在我心中”手抄报评比活动,有助于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3.(1) 正确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2)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4.(1) 及时接种 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守护生命,爱护身体等(2) 严重不良 告诉老师或学校;向有关部门举报等(3) 积极参加宣传活动 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力量5.情境一:(1)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并赔偿书籍,或将书籍修补完整。(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情境二:(1)积极参加宪法诵读活动。(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等。情境三:(1)民事或一般。(2)协商、调解、诉讼等。6.情景一(1)宪法。(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宪法是国家法制的一切基础。情景二:(1)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情景三:(1)劝说妈妈管好自己的狗。(2)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自由和权力。7.(1) 真诚地向同桌表示祝贺,正确对待竞争。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2) 去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我们要对自己的责任负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3) 人身自由 协商、调解 仲裁、诉讼8.(1) 监督权或批评建议权。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 立即制止;向有关部门报告等。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3) 劝说老爸了解税收知识,遵照规定缴纳税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9.(1) 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学习。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2) 拒绝搜身,建议保安报警。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法律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3) 报警,寻求帮助。 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10.(1) 劝妈妈积极参与投票选举。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 要求同桌停止起绰号的做法,并向自己赔礼道歉。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3) 制止爸爸的做法。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依法履行义务。11.(1) 制止同桌偷看,并要求其道歉,告知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偷看他人日记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2) 去医院探望,关心朋友的病情,提供帮助和支持。 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有助于增进友谊,传递温暖。(3) 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相关知识。 这有助于增强自己的防火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4) 劝说朋友不要辍学,和他一起向老师、学校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能提升自身素质,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12.(1) 积极向周围的人求救 生命拒绝冷漠,我们要珍爱他人的生命(2) 积极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孝敬父母(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3) 应该主动上前帮助奶奶 要乐于助人、心怀善意,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4) 向有关部门投诉 公民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13.(1)因为小林捡回国旗并整理干净,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荣誉、利益的基本义务。(2)不听课不做作业是一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法治社会,青少年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不听课不做作业是一种没有珍惜受教育权,没有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行为。(3)都不对,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及时寻求法律救助、运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维权方式。14.(1) 小华应该: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 诉讼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立即删除照片。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15.(1) 劝爸爸主动申报缴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宪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16.(1) 积极配合并如实回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外事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授予荣誉权(3) 监督权 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17.(1) 错误。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 拒绝。 人身自由或人身权。(3) 民事。 停止侵害,赔礼道款,赔偿损失。18.(1) 劝爸爸尽早缴纳。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等。(2) 立即阻止。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3) 外事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授予荣誉权等。19.(1) 不可以谎报险情,这样做不对 谎报险情是行政违法行为;遵守宪法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正:基础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村委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改正: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 非公有制(私营)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1) 不点击或举报。 我们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或这是网络诈骗,违反网络行为规范;或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等。(2) 依法行政。 理由: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等。(3)说明了: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②违规停车,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③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等。21.(1) 制止小明 公民在行使自由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2) 处分权。 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3) 劝妈妈拒绝对方请求 人民法院的工作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厉行法治要求司法机关做到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2.(1) 及时报告或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 制止小玲;报警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3) 违法等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是相对的,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3.(1) 错误的。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2) 正确的。 ①公民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②公民要勇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3) 宪法。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等。24.(1) 劝说小安接纳数学老师。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更好地理解老师。④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2) 遵守寺庙的规定。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 劝说小安不要下水救人,要求助周围的人。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有人落水,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5.(1) 错误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 错误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3) 错误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4)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珍视自由,努力践行平等。答案第2页,共6页答案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