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中的“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C.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2.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党开展此次学习是为了( )
A.巩固党在国家机构的主导地位 B.提高党员党性和防腐拒腐能力
C.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D.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3.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此次是时隔20多年第二次修订,在保持文物保护基本框架制度稳定的基础上,修订和增加了一些新的制度规范。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是因为( )
A.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其他法律全都是宪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某校同学拍摄了一部宪法主题微电影,以下是三个镜头。
8:00校园内书声琅琅,未来可期——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3:00收听广播站关于拒绝校园欺凌的倡议——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6:30参与足球交流赛,锻炼身体——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
由此可知,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是( )
A.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要热爱宪法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公民应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
D.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
5.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依宪治国。下列对党和宪法的关系表述恰当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公民意志的统一
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理政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没有国家的界碑,没有边防官兵,哪里有我们的牛羊?哪里有我们安定幸福的家?”新疆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一家三代人为边防连巡逻队义务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这表明( )
A.公民享有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利
B.公民应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7.通过两年学习,小芯学会了用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去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对以下关于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县政府为市民在镇江路修建了阅览室——受教育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B.小邱向交通部门提建议改善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小邱依法行使监督权
C.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受助学生享有物质帮助权
D.小康把同学的头像截图做成表情包在班级群传播——侵犯了同学的政治权利
8.下列关于人身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助于公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②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③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④有助于公民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下列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观点搭配正确的是( )
A.九年级学生李敏被评为“无锡市三好学生”——依法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无锡市民张先生主动到税务局缴纳个人所得税——履行劳动的义务
C.江阴市多位民营企业家为灾区捐款捐物——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D.初中生晓东发明新型书包,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10.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2025年3月21日讯,网络“大V”司某某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他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根据法律法规,对司某某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此案例表明( )
①税收具有强制性,偷漏税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和企业的基本义务
③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等提供了保障。下列能正确反映国家制度内在逻辑的是( )
A.国家电网→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C.商品供不应求→影响价格上涨→政府决定资源配置
D.人民政协→协商议政→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12.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上,老师出示了两条提示语,请同学们据此推测这指的是哪个国家机关( )
提示语一:由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提示语二:监督是这个机关的首要职责
A.江苏省监察委员会
B.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C.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D.南京市监察委员会
13.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
A.我国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要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民营经济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4.2025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283件、建议9200余件,其中70%通过“数字人大代表”平台直接征集群众意见。这表明( )
A.人大代表依托科技手段密切联系群众
B.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工作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15.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③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④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5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供公众查询使用,为各类社会主体开展纠纷化解工作提供参考,为人民群众选择调解等解纷方式提供指引。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扩大行政机关的审判权,强化对审判权的监督
B.推动社会纠纷多元化解,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C.替代传统司法诉讼程序,降低法律的实施成本
D.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7.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刘老师展示了以下新闻,请你判断这堂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自2015年1月诞生。十年间,共审结案件88205件,一个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案件,一次次“如我在诉”的耐心解纷,法官们留下一串串司法为民的足迹。
A.依宪治国 B.执政为民
C.依法行政 D.公正司法
18.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图中的三个词条。这三个词条共同指向的大单元主题是( )
◎公平和正义 ◎自律和他律 ◎国家制定或认可
A.弘扬传统美德 B.维护国家制度 C.勇担社会责任 D.崇尚法治精神
19.好友发朋友圈:某某同学因为救人而耽误2025年5月10日春考的语文学科考试。2025年5月14日,山东省招生考试院传来消息,将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20.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余某某拐卖儿童一案,依法宣判被告人余某某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受害者杨某某在被拐卖26年后,拿起法律武器将余某某告上法庭。对此案件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余某某使多个家庭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丧失了道德底线
②余某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当接受刑事法律处罚
③公民应积极维护公平正义,用正义行为战胜社会邪恶势力
④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构筑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12月4日是第十二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第八个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某中学八年(1)班决定举行宪法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
(1)请你为八年级(1)班拟定两个活动形式。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2.【增强安全意识维护自身权利】
全国两会上,两位委员就防范中小学生欺凌行动提出建议,要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出台相关规定并实施,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以学校或社区为基点,组织建立完善的反霸凌社团、机构等,帮助监督与处理校园欺凌事件。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某校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假如你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两点即可)
(2)为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3)请你就学校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提两条合理建议。
23.【悟制度树自信】
1954年9月15日,千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带着6亿多中国人民的期盼步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项什么样的制度写进宪法
(2)谈一谈新形势下,我们应怎样与时俱进坚特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材料 电影《第二十条》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触动。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次有力叩问。影片中呈现出的家庭、亲情、友情法律等多维度元素,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然而,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影片最后对于公平正义的坚定执着。
(1)用生活中的两个实例说明社会上还存在违背公平正义的行为。
(2)若进行公平正义的宣传活动,你会选择哪两种方式
(3)从个人与司法两个角度,说说如何守护正义
三、情境探究题
25.参与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维权” 成都某小区,一拳击手因自家的车位被占,一怒之下把占位的宾利车当“沙袋”一顿踢,还把视频发到朋友圈,一时之气解了,但他的行为却已经违法。
情境二 “仗义” 上海地铁8号线,一男子在车厢内吐痰,遭到一名女子的指责,该男子不仅没有对自己的行为不齿,竟暴起粗口骂人,人们纷纷声讨。最后,一名强壮的青年上前“教训”了该男子。
(1)情境一中宾利车主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你如何看待砸车者的行为
(2)结合情境二的内容你认为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守护正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页,共7页
第7页,共7页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B
6.B
7.B
8.B
9.C
10.B
11.D
12.D
13.D
14.A
15.B
16.B
17.D
18.D
19.D
20.C
21.(1)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专题座谈会等。
(2)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④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2.(1)①向家长老师求助;②向学校、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反映;③通过协商、调解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向公安机关报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①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②同学相处是缘分,礼让三分解矛盾;③你我文明一小步,校园文明一大步。
(3)①学校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②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防暴系统。
2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24.(1)个别同学遭遇到校园霸凌;极个别班级出现乱收费现象;在菜市场卖菜时缺斤少两;某公司经常拖欠工人工资。
(2)我会采取公平正义方面的主题班会、公平正义方面的演讲活动、公平正义相关的纪录片集体观看活动、公平正义方面的社会调研活动及公开报告会等方式进行宣传。
(3)a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b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国家积极推进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25.(1)财产权.砸车者的行为是错误的。他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未能依法维权。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等非诉讼手段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进行维权。
(2)我们要增强是非善恶观念;面对非法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有正义感以实际行动守护正义;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意斗争,讲究策略方法。(答出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