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的内容和“情绪”有关的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导青少年:“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与异性交往是成长的重要方面,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B.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喜悦,这是爱情
C.面对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D.要杜绝对异性产生朦胧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不正常现象
3.在文学社团的讨论会上,小浩发现小丽总能捕捉到文章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他开始尝试用小丽的方法重新审视文学作品。而小丽也学习了小浩的缜密分析与理性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解读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 )
A.漠视自身优势,不能完善自己
B.拥有各自特点,并引以为傲
C.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D.相互照应,影响各自潜能发挥
4.在生活中,遇到如图的情况,我们应( )
A.不用担心,对方只是表达亲近
B.自尊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
C.勇敢说“不”,严厉拒绝,及时寻求帮助
D.不用在意,只是碰一下,不会造成伤害
5.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不法侵害,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 )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面对不法侵害,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青年正当时”主题班会活动中,下面同学的发言你认可的是( )
A.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要积极面对身体发育缓慢这一青春期矛盾心理与困惑
B.青春交友有方法:面对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C.明确青春的态度:比照榜样进行自我省察、检视自身不足做到了“行己有耻”
D.青春探索有力量:我们依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超越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7.用嘴咬住毛巾出发、以头撞击终点完赛的“无臂飞鱼”郑涛,三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奥运冠军。意外失去双臂也无法阻挡他挑战身体极限的脚步。加入游泳队后,别人在水里待五个小时,郑涛就在水里待八九个小时,不懈的付出终于让他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郑涛用行动诠释了( )
①自强奋斗,拒绝外力的坚定信念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不断超越自我
③不懈奋斗一定能克服困难,成就美好生活
④自强使人勇敢面对生活,主动发掘自身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缺少自立自强的品质,就像一艘搁浅的航船,难以驶向成功的港湾。”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航船需要港湾停泊
B.依赖是人生的第一大敌
C.远大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自立自强
D.远大理想的实现与自立自强无关
9.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强是( )
A.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B.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C.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D.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10.为备战巴黎奥运会,针对个人爆发力突出而后程比赛氧气消耗与体力负担较重的问题,潘展乐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及科学医疗团队的规划,在练速度的同时更注重有氧训练,不断完善水下技术。这说明潘展乐能够( )
①随心所欲地探索尝试,展示才华
②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彰显个性
③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④明确目标,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张英这首诗生成的六尺巷故事广为流传。小小窄巷,传递了什么大道理( )
A.文明礼让,以和为贵 B.平等待人,敦亲睦邻
C.淡泊名利,克己奉公 D.言语谦和,以理服人
12.陈某发现赵某向境外售卖国家涉密文件,赵某知道后用金钱诱惑陈某,未果后威胁陈某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赵某被绳之以法。陈某的行为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
A.重民本 B.讲仁爱 C.崇正义 D.守诚信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本的途径在于仁政与王道。与此相吻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14.清明节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近年来,许多地方出台“禁烧令”,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和理解,通过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形式进行祭拜活动。这体现了我国的清明祭扫活动( )
①成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
②是一种传统习俗,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
③既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又与传统美德相承接
④坚持与时俱进,做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诗句的内涵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一致的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强不息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义勇为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敬业奉献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爱国情怀
16.2025年1月,网民田某在微信群散布“凌晨三点有大地震”谣言,并在网上扩散传播,引发群众恐慌,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对此,属地网安部门对其进行拘留十日并处三百元罚款的处罚。田某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7.某生旁听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法庭审理时,作了如下记载;张某在骑摩托车时,不慎撞上刘某违法停在路边的汽车,张某受轻微伤。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该案不应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②该案应该在民事法庭审理
③刘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刘某可能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今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某市正在筹备“民法典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下列适合作为宣传案例的是( )
A.高某私自破坏铁路封闭网络,被处行政拘留
B.万某因偷运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C.郑某将他人丢失的运动手表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D.张某谎报某地发生重大险情,被处行政拘留
19.“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编纂民法典,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
B.某地电视台曝光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
C.法院依法甄别纠正冤假错案,还原事实真相
D.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20.民法典通过规定基本原则,分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自由、公正、诚信、法治的内容转化成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 )
①赋予了人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
②就一定能实现社会生活的文明有序
③确保法律内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要求
④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倩和小旭是同班同学,因为他们两家住得很近,又很谈得来,经常结伴上下学,在学校要么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要么一起聊天,常常形影不离。一段时间后,班上一些同学开始说他们两人的闲话,班主任也暗示他们正常交往。小倩为此很烦恼....
(1)男生女生应不应该正常交往?为什么?
(2)小倩与小旭应该怎样正常交往?
22.材料一 在一场班级之间的男生篮球赛中,赛场旁有女生鼓劲的班级比没有女生鼓劲的班级更卖力一些,更奋进一些。
材料二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步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在男女同学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的好感,常常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异性身上,渴望在情感上能与异性交流,并希望从中发现自我,理解别人。另一方面,希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1)与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
(2)怎样与异性交往
(3)男生女生各有性别优势,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优势互补
2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它像朝露,蒸腾着热气,散发着热量,放射着光彩;青春,它像溪水,洋溢着欢乐,奔腾着希望,创造着自我。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青春的创造需要自强。
(1)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需要自信和自强
(2)对于刚刚步入青春的我们,怎样助力青春成长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价值追求、人格修养、独特品质、社会理想的精华。这些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材料二 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等过程中培育和形成。这些理念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也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弘扬这些核心思想理念,以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1)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如何弘扬核心思想理念?
25.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今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主题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某班为此开展了主题为“走近民法典”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回看编纂过程,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深入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如在婚姻家庭编中规定家庭应当弘扬家庭美德;它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它饱含着对世界民法发展普遍性问题的独到创见。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2)实施民法典,有何重要意义?
民法典是一部对成年人充满温情,悉心呵护、关爱有加的法律,为未成年人御风寒、保平安、护尊严。第二小组的同学打算以“我与民法典”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3)开放类设问写提纲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演讲提纲。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盒挂人”指的是利用非法手段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并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这属于网络暴力的升级版,尤其在未成年人中较为普遍。
【案例分析】2025年3月,某市一名13岁初中生因网络游戏纠纷,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包括家庭住址、通话记录等),导致受害者遭受网络暴力。经调查发现,该学生通过境外“社工库”平台付费查询信息,并利用饭圈群体煽动攻击。此类“开盒挂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60%,部分参与者直言“开盒他人很酷,没想过违法”。
(1)结合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开盒挂人”现象低龄化的原因。
(2)请你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评析“开盒挂人”行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B
7.C
8.C
9.C
10.D
11.A
12.C
13.C
14.D
15.A
16.B
17.A
18.C
19.C
20.D
21.(1)①应该②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并学习某些优秀品质;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2)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22.(1)①有助于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2)①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②要自然、适度,尊重、真诚,要把握分寸等。
(3)①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我们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3.(1)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③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2)对于刚刚步入青春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24.(1)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2)①要讲仁爱。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要重民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③要守诚信。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④要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⑤要尚和合。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⑥要求大同。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25.(1)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2)实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首先介绍“我”与民法典的关系;其次分析民法典对自己的重要影响;最后写如何遵守民法典。
26.(1)①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对“开盒挂人”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不足,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②部分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开盒挂人”视为“很酷”的行为,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③网络环境复杂,境外“社工库”等非法平台为未成年人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提供了便利渠道,且网络监管存在漏洞,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④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受到饭圈群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煽动。
(2)①从道德角度看:“开盒挂人”行为是不道德的。违背了道德规范中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要求,破坏了网络道德环境,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②从法律角度看:“开盒挂人”行为是违法的。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网络暴力,也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等合法权益,扰乱了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