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 水圈与海水的性质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能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促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海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海水的性质的相关知识,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预习点1 水圈的组成1.水体类型2.节约和保护: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以冰川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供利用的淡水很有限。因此要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预习点2 海水的性质及作用1.海水温度(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2)分布规律(3)影响地理环境①调节大气温度: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的过程滞后于陆地。②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增高,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一定幅度的上升。③引发气候异常:局部区域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还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2.海水盐度(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氯化钠和氯化镁)物质的质量叫盐度,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2)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一般来说,蒸发量大于(小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低)。②其他因素:陆地径流 海水冻融 洋流多 少 结冰 融冰 暖流 寒流低 高 高 低 高 低(3)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纬、低纬度海区递减。其中,红海的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4)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海水蒸发可以制取食用盐和工业盐: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省的布袋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3.海水密度(1)含义: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或kg/m3。(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温度(冰点温度以上) 盐度 深度(压力) 泥沙含量高 低 大 小 大 小 大 小密度 小 大 大 小 大 小 大 小(3) 分布规律(4)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5)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的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大,海水下沉,地中海的海水则从底层流向大西洋,表层海水则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1.判断正误。(1)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与陆地表面相同。(×)(2)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3)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同全球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相同呈单峰分布格局。(×)(4)潜艇遇“海中断崖”,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2.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________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以下变化幅度很小。( )A.1 000米 B.800米C.500米 D.0米解析: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特别是1 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答案:A3.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生活在中高纬度海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体积C.海水质量 D.海水运动解析: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答案:A4.60°N附近海域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的原因是( )A.气温不同B.陆地面积不同,淡水注入的不同C.海冰的影响D.降水量不同解析:60°N处较60°S处陆地面积大,且有大量淡水注入海区,盐度低。答案:B5.下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解析:170°W穿过太平洋和北冰洋,不穿过大西洋;从表层水温来看,②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③的海水深度达5千米以上,不可能是大陆架;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小。答案:B6.下图中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 D.D曲线解析:海洋表层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递减。答案:A研习 1 海水的温度 如何分析海水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时间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度地区水温高,高纬度地区水温低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海面至水下1 000米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米以下 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2)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要注意导致同纬度和不同纬度海域温度差异的因素不同。(3)垂直方向上水温的变化要联系海水的导热性质,以1 000米为界分层分析。(4)同一海域的水温,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技巧(1)先看水温的高低。如果水温北(上)低南(下)高,则表明该地区为北半球;如果水温北(上)高南(下)低,则表明该地区为南半球。这是因为无论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水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再看等温线弯曲方向。如果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弯曲,则为寒流;如果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弯曲,则为暖流。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热量净收入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①正确;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④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②错误;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大,因而热量收入少于副热带海区,③错误。故选D。第2题,表层水温低的海区,向大气释放的热量也少,表层水温低,是由于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少,①错误;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促进热量平衡,②正确;由于温度差异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③错误;受陆地的影响,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④正确。故选C。答案:1.D 2.C[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海水热量的收支与海水温度变化。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3.下面两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气温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海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图示季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1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4)图1中D海岸沙漠狭长分布并一直向北延伸至3°S,试分析其主要成因。(5)图2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这主要与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季节南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大致相同,说明该季节可能为春季或秋季。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大洋西部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是寒流,西部是暖流。第(4)题,图1中D海岸沙漠狭长分布并一直向北延伸至3°S是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该地区有沙漠分布。但受到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形状狭长,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温度随深度呈下降趋势,但1 000米以下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答案:(1)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 (2)春、秋季 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 (3)不同: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西部向高纬(北)凸出,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原因: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西部有暖流。(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该地区有沙漠分布。但受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呈狭长带状,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5)递减 保持低温[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读图分析,进行推理。1.运用等温线的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成因。2.运用垂直分布图直接得出答案。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M地海域附近(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 ℃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2.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地海域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在20~25 ℃之间,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②正确;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 000 m以下,温度变化不大,③错误;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水蒸发,进而影响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同时影响捕捞业,④正确。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由南向北递增,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越往北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A、D错误;由图可知,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降低,B错误;根据等温线可知,图中洋流为寒流,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受沿岸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发生弯曲,C正确。故选C。点睛 本题组考查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做题时在调动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等温线的判断和图中洋流性质的判读。答案:1.B 2.C研习 2 海水的盐度 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南北方向变化(2)东西方向变化①规律: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②原因: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温度高、溶解度大;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温度低、溶解度小。(3)特殊分布规律 图示 原因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乎没有淡水汇入;红海比较闭塞,与大洋海水的交换少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较闭塞,又有大量淡水汇入图解影响盐度的因素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高的是____________附近的海域。这两个海域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 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约为 32.5‰)相比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34 南纬60° 北纬60°海区有大量大陆淡水注入,南纬60°基本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理解盐度、温度、蒸发量的影响因素。2.运用比较法,结合图很容易得出答案。 2.读世界局部地区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盐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甲、乙、丙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等值线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个海区中,________为盐度最低的海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盐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差为1,甲、乙、丙三条等值线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处,大量河流淡水注入,盐度由河口处向外海逐渐增大,即甲<乙<丙,进而也可判断三地的盐度等值线数值。第(2)题,直接读等值线数值可得出A海区盐度最低,C海区盐度最高。影响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河川径流注入、洋流等。答案:(1)33 34 35 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汇入海洋 (2)A 秘鲁寒流经过,受其影响盐度较低 C 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亚速海平均盐度约9‰~11‰,而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约12‰~22‰。下图为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黑海相比,亚速海海水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①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 ②河流稀释作用强 ③纬度较高,蒸发弱 ④受寒流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沙嘴对锡瓦什湾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隔湾内外海水交换,湾内海水变浅B.阻挡冬季风,湾内海水结冰期缩短C.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D.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解析:第1题,由于只有狭长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亚速海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较黑海低,①正确。亚速海有众多陆地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②正确。亚速海纬度较高,蒸发较弱,盐度较低,③正确。洋流属于海流,而且是内部循环,不影响盐度,④错误。故选A。第2题,沙嘴的高度不高,不能阻挡冬季风,B错误,符合题意。沙嘴阻隔了湾内外海水交换,使湾内海水变浅,A正确。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有恶臭现象,C正确。水体不能交换,导致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D正确。故选B。答案:1.A 2.B海水盐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且盐度的大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2.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与蒸发量 B.海域轮廓C.洋流 D.径流解析:第1题,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大致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与图中曲线①相对应。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主要因为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河流径流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故选D。答案:1.A 2.D图甲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甲图乙3.推测图甲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密度、温度、盐度 B.密度、盐度、温度C.盐度、密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4.有关图乙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C.①②③ D.③①②解析:第3题,①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符合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②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盐度最高,所以②为海水盐度变化曲线;③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为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故选B。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图乙中,海水表层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①②③,表明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③②①。故选B。答案:3.B 4.B5.1831年,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2010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建造出复制船,并起航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发现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达尔文搭乘的英国皇家舰艇“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贝格尔号”在②附近海域航行时,出程和归程中,航行更省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①~⑥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四幅海水表层等温线中,能表示②附近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状况的是( )A BC D(4)在①~⑦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5)达尔文发现,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为什么?解析:第(1)题,在“贝格尔号”航行的时代,风力、洋流和人力是主要的动力。结合洋流流向可知,在②海域航行时,出程基本是顺流航行,更省力。第(2)题,受浮力大小的影响,船舶在盐度低的海域吃水深。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①~⑥六个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船行至此附近,船舶吃水最深。第(3)题,②附近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不会低于15 ℃,排除C、D;沿岸为寒流,排除B。故选A。第(4)题,分析海水盐度时,不仅要考虑纬度位置,还要考虑海区形状、洋流等因素。⑦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加上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故盐度最大。第(5)题,⑤附近海域受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暖流影响,故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答案:(1)出程 (2)① (3)A (4)⑦ 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域周围河流稀少,汇入的淡水少;海域封闭,海水与外界交换少,受大洋影响小。(5)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的影响。课时作业(九) 水圈与海水的性质A组(基础练)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2.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船舶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 B.温度高C.盐度高 D.盐度低解析:第1题,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是海水密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水温比夏季低,密度较大。船舶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的密度呈负相关,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C、D错误。故选A。答案:1.C 2.A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甲、乙两海域盐度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 )A.降水 B.温度C.洋流 D.径流4.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并且差异更小,原因可能是( )①甲处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 ②甲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较低 ③甲处海域更封闭,流动性差,与外海热量交换少,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④甲处沿岸有洋流经过,海水热量上下交换,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从甲到乙,盐度无论表层还是底层大致呈上升趋势,乙海域盐度更高,甲海域盐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甲海域受陆地径流注入的影响,陆地径流稀释海水,其盐度相对较低,D正确。降水、温度、洋流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第4题,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结合图1等深线信息可知,甲海域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乙海域海水更深,海水温度受陆地影响小,海水温度相对较高,①正确。甲、乙两海域纬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②错误。根据图1可知,甲海域并没有体现更封闭的特点,③错误。甲海域沿岸有洋流经过,洋流运动促进了海水热量的上下交换,从而使得甲海域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很小,④正确。故选B。答案:3.D 4.B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完成5~6题。5.图示海区是( )A.南海 B.波罗的海C.阿拉伯海 D.红海6.图示海域盐度高,主要原因有( )①淡水注入少 ②降水稀少 ③蒸发强烈 ④海域开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第5题,结合图中纬度、海域形状及盐度数值可知,图示海区应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红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红海海域周边区域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流汇入的淡水很少;该海域相对封闭,与周边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答案:5.D 6.CB组(提升练)如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2.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快的深度约是( )A.0~50米 B.50~200米C.200~400米 D.1 600~1 800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1月和7月的表层水温都在30 ℃左右,并且两个月份的水温随深度变化差异很小,说明该海域终年水温高,并且季节变化很小,由此可以推断该海域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A正确;②③④海域纬度较高,水温的季节差异大,B、C、D错误。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在5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几乎没有变化,50~200米内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最大,4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减小。故选B。答案:1.A 2.B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 下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海水等盐度线,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相同点是由近岸向外海两河河口附近盐度增高。不同点是从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看,奥里诺科河河口等值线稀疏,而亚马孙河河口等值线密集,说明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奥里诺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小。第(2)题,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8月的大,因此35‰海水等盐度线面积变小,结合图例、涵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等要点进行绘制,如图所示:答案:(1)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异: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2)图见解析。绘图要点:图例正确、涵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理由:该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4张PPT)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 水圈与海水的性质课标要点 核心素养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能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促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海水。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海水的性质的相关知识,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课前精梳理 自学教材 梳理知识预习点1 水圈的组成1.水体类型海洋冰川大气2.节约和保护: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以______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供利用的淡水很______。因此要______用水和______水资源。冰川有限节约保护预习点2 海水的性质及作用1.海水温度(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____________,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太阳辐射(2)分布规律(3)影响地理环境①调节大气温度: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的过程滞后于陆地。②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增高,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一定幅度的上升。③引发气候异常:局部区域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还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2.海水盐度(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_______________(氯化钠和氯化镁)物质的质量叫盐度,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_________。(2)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一般来说,蒸发量大于(小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低)。溶解的盐类35‰②其他因素:陆地径流 海水冻融 洋流多 少 结冰 融冰 暖流 寒流___ ___ ___ ___ ___ ___(3)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纬、低纬度海区______。其中,___海的盐度最高,_________海的盐度最低。(4)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海水______可以制取食用盐和工业盐:渤海沿岸的______盐场、海南岛的_________盐场、台湾省的______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低高高低高低递减红波罗的蒸发长芦莺歌海布袋3.海水密度(1)含义:指单位体积海水的______,其单位是g/cm3或kg/m3。(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温度(冰点温度以上) 盐度 深度(压力) 泥沙含量高 低 大 小 大 小 大 小密度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质量小大大小大小大小(3) 分布(4)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____________不同。(5)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东侧的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___,海水______,_________的海水则从底层流向_________,表层海水则从_________流入_________。增大增大吃水深度大下沉地中海大西洋大西洋地中海1.判断正误。(1)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与陆地表面相同。( )(2)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3)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同全球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相同呈单峰分布格局。( )(4)潜艇遇“海中断崖”,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2.从垂直分布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________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以下变化幅度很小。( )A.1 000米 B.800米C.500米 D.0米解析: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特别是1 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A3.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生活在中高纬度海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体积C.海水质量 D.海水运动解析: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A4.60°N附近海域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的原因是( )A.气温不同B.陆地面积不同,淡水注入的不同C.海冰的影响D.降水量不同解析:60°N处较60°S处陆地面积大,且有大量淡水注入海区,盐度低。B5.下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解析:170°W穿过太平洋和北冰洋,不穿过大西洋;从表层水温来看,②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③的海水深度达5千米以上,不可能是大陆架;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小。B6.下图中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 D.D曲线解析:海洋表层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递减。A课堂强研习 合作学习 精研重难海水的温度如何分析海水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时间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度地区水温高,高纬度地区水温低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水温高,寒流经过水温低时空分布 区域 变化规律 分布简图空间分布 海面至水下1 000米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米以下 水温变化不大,经常保持低温状态(2)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要注意导致同纬度和不同纬度海域温度差异的因素不同。(3)垂直方向上水温的变化要联系海水的导热性质,以1 000米为界分层分析。(4)同一海域的水温,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海水等温线的判读技巧(1)先看水温的高低。如果水温北(上)低南(下)高,则表明该地区为北半球;如果水温北(上)高南(下)低,则表明该地区为南半球。这是因为无论南北半球,无论7月或1月,水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再看等温线弯曲方向。如果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弯曲,则为寒流;如果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弯曲,则为暖流。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热量净收入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①正确;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④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有的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②错误;赤道地区年降水量较大,因而热量收入少于副热带海区,③错误。故选D。第2题,表层水温低的海区,向大气释放的热量也少,表层水温低,是由于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少,①错误;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促进热量平衡,②正确;由于温度差异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③错误;受陆地的影响,近岸海区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④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海水热量的收支与海水温度变化。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3.下面两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气温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海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图示季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1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答案:不同: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西部向高纬(北)凸出,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原因: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有寒流,西部有暖流。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春、秋季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4)图1中D海岸沙漠狭长分布并一直向北延伸至3°S,试分析其主要成因。答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该地区有沙漠分布。但受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呈狭长带状,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5)图2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__。递减保持低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递减,这主要与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季节南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大致相同,说明该季节可能为春季或秋季。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大洋西部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副热带海区大洋东部是寒流,西部是暖流。第(4)题,图1中D海岸沙漠狭长分布并一直向北延伸至3°S是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该地区有沙漠分布。但受到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形状狭长,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温度随深度呈下降趋势,但1 000米以下变化不大,保持低温。[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读图分析,进行推理。1.运用等温线的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成因。2.运用垂直分布图直接得出答案。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M地海域附近(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 ℃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B2.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M地海域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在20~25 ℃之间,①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②正确;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 000 m以下,温度变化不大,③错误;海水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海水蒸发,进而影响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同时影响捕捞业,④正确。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由南向北递增,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越往北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A、D错误;由图可知,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降低,B错误;根据等温线可知,图中洋流为寒流,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受沿岸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发生弯曲,C正确。故选C。点睛 本题组考查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成因。做题时在调动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等温线的判断和图中洋流性质的判读。海水的盐度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1)南北方向变化(2)东西方向变化①规律: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②原因: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温度高、溶解度大;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温度低、溶解度小。(3)特殊分布规律 图示 原因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乎没有淡水汇入;红海比较闭塞,与大洋海水的交换少规律 图示 原因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较闭塞,又有大量淡水汇入图解影响盐度的因素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高的是___________附近的海域。这两个海域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蒸发量回归线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量大陆淡水注入,南纬60°基本全是海洋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第(2)题,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 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约为 32.5‰)相比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理解盐度、温度、蒸发量的影响因素。2.运用比较法,结合图很容易得出答案。 2.读世界局部地区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盐度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甲、乙、丙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等值线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个海区中,________为盐度最低的海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盐度最高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3435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汇入海洋A秘鲁寒流经过,受其影响盐度较低C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等值线数值差为1,甲、乙、丙三条等值线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处,大量河流淡水注入,盐度由河口处向外海逐渐增大,即甲<乙<丙,进而也可判断三地的盐度等值线数值。第(2)题,直接读等值线数值可得出A海区盐度最低,C海区盐度最高。影响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河川径流注入、洋流等。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亚速海平均盐度约9‰~11‰,而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约12‰~22‰。下图为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黑海相比,亚速海海水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①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 ②河流稀释作用强 ③纬度较高,蒸发弱 ④受寒流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沙嘴对锡瓦什湾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隔湾内外海水交换,湾内海水变浅B.阻挡冬季风,湾内海水结冰期缩短C.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D.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AB解析:第1题,由于只有狭长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亚速海与黑海的海水交换少,盐度较黑海低,①正确。亚速海有众多陆地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②正确。亚速海纬度较高,蒸发较弱,盐度较低,③正确。洋流属于海流,而且是内部循环,不影响盐度,④错误。故选A。第2题,沙嘴的高度不高,不能阻挡冬季风,B错误,符合题意。沙嘴阻隔了湾内外海水交换,使湾内海水变浅,A正确。湾内海水自净能力变弱,水质恶化,有恶臭现象,C正确。水体不能交换,导致湾内海水盐度高,水生植物减少,D正确。故选B。课后小测试 学习达标 提升能力海水盐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且盐度的大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1.上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2.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与蒸发量 B.海域轮廓C.洋流 D.径流解析:第1题,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大致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与图中曲线①相对应。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北纬60°海域盐度比南纬60°低得多,主要因为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河流径流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故选D。AD图甲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甲 图乙3.推测图甲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密度、温度、盐度 B.密度、盐度、温度C.盐度、密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4.有关图乙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C.①②③ D.③①②BB解析:第3题,①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符合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②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大,盐度最高,所以②为海水盐度变化曲线;③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③为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故选B。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图乙中,海水表层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①②③,表明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③②①。故选B。5.1831年,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2010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建造出复制船,并起航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发现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达尔文搭乘的英国皇家舰艇“贝格尔号”航行路线(1)“贝格尔号”在②附近海域航行时,出程和归程中,航行更省力的是________。(2)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①~⑥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出程①(3)下列四幅海水表层等温线中,能表示②附近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状况的是( )A(4)在①~⑦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答案: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域周围河流稀少,汇入的淡水少;海域封闭,海水与外界交换少,受大洋影响小。(5)达尔文发现,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为什么?答案:⑤附近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厄加勒斯暖流的影响。⑦解析:第(1)题,在“贝格尔号”航行的时代,风力、洋流和人力是主要的动力。结合洋流流向可知,在②海域航行时,出程基本是顺流航行,更省力。第(2)题,受浮力大小的影响,船舶在盐度低的海域吃水深。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①~⑥六个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船行至此附近,船舶吃水最深。第(3)题,②附近海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不会低于15 ℃,排除C、D;沿岸为寒流,排除B。故选A。第(4)题,分析海水盐度时,不仅要考虑纬度位置,还要考虑海区形状、洋流等因素。⑦位于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加上海域封闭,受大洋影响小,故盐度最大。第(5)题,⑤附近海域受寒流影响,⑥附近海域受暖流影响,故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低。课时作业(九) 水圈与海水的性质A组(基础练)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2.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船舶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 B.温度高C.盐度高 D.盐度低CA解析:第1题,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是海水密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水温比夏季低,密度较大。船舶吃水深度与航行水域的密度呈负相关,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C、D错误。故选A。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两海域盐度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 )A.降水 B.温度C.洋流 D.径流4.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并且差异更小,原因可能是( )①甲处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 ②甲处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海水温度较低 ③甲处海域更封闭,流动性差,与外海热量交换少,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 ④甲处沿岸有洋流经过,海水热量上下交换,故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别很小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D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从甲到乙,盐度无论表层还是底层大致呈上升趋势,乙海域盐度更高,甲海域盐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甲海域受陆地径流注入的影响,陆地径流稀释海水,其盐度相对较低,D正确。降水、温度、洋流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第4题,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冬季表层、底层海水温度更低,结合图1等深线信息可知,甲海域海水较浅,冬季受陆地影响大,海水温度较低;乙海域海水更深,海水温度受陆地影响小,海水温度相对较高,①正确。甲、乙两海域纬度相当,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②错误。根据图1可知,甲海域并没有体现更封闭的特点,③错误。甲海域沿岸有洋流经过,洋流运动促进了海水热量的上下交换,从而使得甲海域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很小,④正确。故选B。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完成5~6题。5.图示海区是( )A.南海 B.波罗的海C.阿拉伯海 D.红海6.图示海域盐度高,主要原因有( )①淡水注入少 ②降水稀少 ③蒸发强烈 ④海域开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DC解析:第5题,结合图中纬度、海域形状及盐度数值可知,图示海区应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红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6题,红海海域周边区域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流汇入的淡水很少;该海域相对封闭,与周边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B组(提升练)如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A2.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快的深度约是( )A.0~50米 B.50~200米C.200~400米 D.1 600~1 800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1月和7月的表层水温都在30 ℃左右,并且两个月份的水温随深度变化差异很小,说明该海域终年水温高,并且季节变化很小,由此可以推断该海域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A正确;②③④海域纬度较高,水温的季节差异大,B、C、D错误。故选A。第2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在5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几乎没有变化,50~200米内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最大,4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减小。故选B。B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 下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海水等盐度线,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相同点是由近岸向外海两河河口附近盐度增高。不同点是从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看,奥里诺科河河口等值线稀疏,而亚马孙河河口等值线密集,说明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奥里诺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小。第(2)题,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8月的大,因此35‰海水等盐度线面积变小,结合图例、涵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等要点进行绘制,如图所示:答案:(1)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异: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2)图见解析。绘图要点:图例正确、涵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理由:该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2节第1课时水圈与海水的性质学案.doc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2节第1课时水圈与海水的性质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