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核心考点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5春 威县期中)下面三种食物中,与其他两个不同类的是( )A. B. C.2.(2025春 太原月考)如图可以分为( )A.动物和植物B.动物和人类C.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3.(2025春 南和区期中)如图中,与其他两项不同类的是( )A. B. C.4.(2024秋 西安期末)和是同一类的是( )A. B. C.5.(2024春 义乌市期末)下面四幅图是“乘风破浪”小组5位组员获得★个数的统计图,图( )中虚线所指的位置可以代表这个小组得★的整体水平。A. B.C. D.6.(2024春 巧家县期末)下面的物品中,( )最贵。A. B. C.7.(2024 姑苏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刘校长想了解全校学生去年阅读量的整体情况。以下信息中( )对他最有帮助。A.去年全校人均阅读书籍16.4本。B.三(2)班李浩平时不喜欢看书。C.阅读之星王斌一年阅读书籍47本。D.六年级借阅图书数量最多的是六(6)班。二.填空题(共5小题)8.(2025春 海口期中)(1)按颜色分。白色 画“△”表示: 个黑色 画“△”表示: 个(2)按形状分。正方形 画“√”记录: 个长方形 画“√”记录: 个圆 画“√”记录: 个平行四边形 画“√”记录: 个(3)按形状分,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9.(2025春 东台市期中)天上飞的是 ,地上跑的是 ,水中游的是 。(填序号)10.(2025春 城厢区期中)在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时,用一个“正”字代表5个人。喜欢轮滑8个“正”字表示 人。11.(2024秋 电白区期末)分一分,填序号。(1)按颜色可以分成 和 。(2)按形状可以分成 和 。12.(2024秋 龙岗区校级期末)分类。(1)按颜色可以分成: 、 。(2)按类别可以分成: 、 、 。三.判断题(共5小题)13.(2025春 陕州区期中)用“正”字统计4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5天。 14.(2025春 临湘市期中)分类时只能按颜色分,不能按形状分。 15.(2025春 长沙县校级期中)统计时,“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个数据。 16.(2025春 桥西区期中)同一堆物品,无论怎么分类,结果都相同。 17.(2024春 通辽期中)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只有画正字一种方法。 四.应用题(共3小题)18.(2025春 高邮市期中)先分一分,再想办法表示出分类的结果。19.(2024春 东阳市期末)为了不影响发育,小学生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要想了解班级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请用上统计的知识写出你准备怎么做。小学生睡眠10时才能让大脑及身体有足够休息,你又想说点什么?20.(2022春 绵阳期末)如图是李明和陈东近四年的体重情况:(千克)(1)请将他们近四年的体重情况统计在下面复式统计表里。体重/千克年龄姓名 7岁 8岁 9岁 10岁李明陈东(2)陈东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期末核心考点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25春 威县期中)下面三种食物中,与其他两个不同类的是( )A. B. C.【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C【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西瓜是水果,白菜和茄子是蔬菜。据此解答。【解答】解:是水果,和是蔬菜。所以西瓜不是同类。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2.(2025春 太原月考)如图可以分为( )A.动物和植物B.动物和人类C.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根据图示可以分为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解答】解:图中的动物可以分为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分类。3.(2025春 南和区期中)如图中,与其他两项不同类的是( )A. B.C.【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足球是体育用品,另外两个是学习用品。【解答】解:与其他两项不同类的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分类。4.(2024秋 西安期末)和是同一类的是( )A. B.C.【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题干图示为书,属于学习用品,选项中只有C选项彩笔属于学习用品,其他两个选项均为交通工具。【解答】解:和是同一类的是彩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分类。5.(2024春 义乌市期末)下面四幅图是“乘风破浪”小组5位组员获得★个数的统计图,图( )中虚线所指的位置可以代表这个小组得★的整体水平。A.B.C.D.【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小数,一定小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把每个队员获得★的个数相加,求出5位组员获得★的总个数,再用5位组员获得★的总个数除以5,求出小组得★的平均数,据此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2+5+3+4+6)÷5=4(个)A.虚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的个数在2个★的位置,不能作为这个小组获得★的个数的整体水平;B.虚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的个数均超过5位组员获得★个数,不能作为这个小组获得★的个数的整体水平;C.虚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的个数在4个★的位置,能作为这个小组获得★的个数的整体水平;D.虚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的个数在1个★的位置,不能作为这个小组获得★的个数的整体水平。即图中虚线所指的位置可以代表这个小组得★的整体水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6.(2024春 巧家县期末)下面的物品中,( )最贵。A. B. C.【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B【分析】根据货币、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最贵。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货币、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和计算。7.(2024 姑苏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刘校长想了解全校学生去年阅读量的整体情况。以下信息中( )对他最有帮助。A.去年全校人均阅读书籍16.4本。B.三(2)班李浩平时不喜欢看书。C.阅读之星王斌一年阅读书籍47本。D.六年级借阅图书数量最多的是六(6)班。【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刘校长想了解全校学生去年阅读量的整体情况,要从整个学校的阅读情况出发寻找信息,据此选择。【解答】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刘校长想了解全校学生去年阅读量的整体情况。以下信息中“去年全校人均阅读书籍16.4本”对他最有帮助。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整理和收集知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二.填空题(共5小题)8.(2025春 海口期中)(1)按颜色分。白色 画“△”表示: 11 个黑色 画“△”表示: 7 个(2)按形状分。正方形 画“√”记录: 4 个长方形 画“√”记录: 5 个圆 画“√”记录: 3 个平行四边形 画“√”记录: 6 个(3)按形状分,最多的是 平行四边形 ,最少的是 圆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几何直观.【答案】(1)△△△△△△△△△△△,11,△△△△△△△,7;(2)√√√√,4;√√√√√,5;√√√,3;√√√√√√,6;(3)平行四边形,圆。【分析】(1)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即可;(2)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解答即可。(3)根据表格数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按颜色分。白色 画“△”表示:△△△△△△△△△△△ 11个黑色 画“△”表示:△△△△△△△ 7个(2)按形状分。正方形 画“√”记录:√√√√ 4个长方形 画“√”记录:√√√√√ 5个圆 画“√”记录:√√√ 3个平行四边形 画“√”记录:√√√√√√ 6个(3)按形状分,最多的是平行四边形,最少的是圆。故答案为:11,7;4,5,3,6;平行四边形;圆【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分类统计的方法。9.(2025春 东台市期中)天上飞的是 ③④ ,地上跑的是 ① ,水中游的是 ② 。(填序号)【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③④,①,②。【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去解答。【解答】解:天上飞的是③④,地上跑的是①,水中游的是②。故答案为:③④,①,②。【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分类的应用。10.(2025春 城厢区期中)在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时,用一个“正”字代表5个人。喜欢轮滑8个“正”字表示 40 人。【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专题】应用意识.【答案】40。【分析】题目中明确给出一个“正”字代表5个人,因此需要将“正”字的数量与5相乘,得到总人数。【解答】解:5×8=40(人)答:喜欢轮滑8个“正”字表示40人。故答案为:40。【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正”字数量与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正确运用乘法运算。11.(2024秋 电白区期末)分一分,填序号。(1)按颜色可以分成 ①③⑤⑥ 和 ②④⑦ 。(2)按形状可以分成 ①②⑥⑦ 和 ③④⑤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1)①③⑤⑥,②④⑦;(2)①②⑥⑦,③④⑤。【分析】(1)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知识,按颜色可以分成白色和黑色,据此解答即可。(2)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知识,按颜色可以分成长方形和圆,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按颜色可以分成①③⑤⑥和②④⑦。(2)按形状可以分成①②⑥⑦和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⑤⑥,②④⑦;①②⑥⑦,③④⑤。【点评】本题考查了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12.(2024秋 龙岗区校级期末)分类。(1)按颜色可以分成: ②③④⑥⑧⑨ 、 ①⑤⑦ 。(2)按类别可以分成: ①⑤⑦ 、 ②④⑥⑨ 、 ③⑧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1)②③④⑥⑧⑨、①⑤⑦;(2)①⑤⑦、②④⑥⑨、③⑧。【分析】(1)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方法,按颜色可以分成红色和白色两类。(2)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方法,按类别可以分成汽车、自行车和飞机三类。【解答】解:(1)按颜色可以分成:②③④⑥⑧⑨、①⑤⑦。(2)按类别可以分成:①⑤⑦、②④⑥⑨、③⑧。故答案为:②③④⑥⑧⑨、①⑤⑦;①⑤⑦、②④⑥⑨、③⑧。【点评】本题考查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三.判断题(共5小题)13.(2025春 陕州区期中)用“正”字统计4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字代表5天。 √ 【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正“字计数法是常用的统计方法,﹣一个“正“字由五画组成,每画代表1个统计单位,若规定统计单位为1天,一个“正”字就代表5天,需判断此规则在统计4月份天气时是否合理。【解答】解:因为“正“有五画,若规定每个笔画代表1天,那么一个“正”字代表的天数为1×5=5(天),所以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正”字计数法这一数据统计基础知识,点在于理解“正”字笔画数与所代表统计单位数量的对应关系。14.(2025春 临湘市期中)分类时只能按颜色分,不能按形状分。 ×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物体分类时可以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由此解答本题。【解答】解:分类时能按颜色分,也能按形状分,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分类的应用。15.(2025春 长沙县校级期中)统计时,“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个数据。 × 【考点】数据整理与收集.【专题】数感.【答案】×。【分析】用“正”字整理数据时,一笔代表1,所以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由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用“正”字整理数据时,一笔代表1,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整理和信息的收集方法。16.(2025春 桥西区期中)同一堆物品,无论怎么分类,结果都相同。 ×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同一堆物品,可以按照物品的大小,按照物品的形状,或按照物品的颜色等进行分类;那么按照不同方式分类,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当同一堆物品如果按照大小分,可能大的和小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按颜色分,如果涂色的比不涂色的多一些,结果就不同。所以同一堆物品,无论怎么分类,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分类的应用。17.(2024春 通辽期中)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只有画正字一种方法。 × 【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分析】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可以运用画“正”字、画“√”、画小棒或者运用统计表等方法来统计数据,画“正”字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由此判断。【解答】解:在进行统计的时候,不止有画正字一种方法,还有画“√”,画统计表等方法;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数据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四.应用题(共3小题)18.(2025春 高邮市期中)先分一分,再想办法表示出分类的结果。【考点】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专题】应用意识.【答案】(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识,可以按照自行车、轿车、中巴车和大巴车分成4类,也可以按照颜色分类。【解答】解:解答如下:(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19.(2024春 东阳市期末)为了不影响发育,小学生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要想了解班级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请用上统计的知识写出你准备怎么做。小学生睡眠10时才能让大脑及身体有足够休息,你又想说点什么?【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应用意识.【答案】制作一个睡眠时间统计表;希望大家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答案不唯一)【分析】可以调查所有学生的睡眠时间,将几个睡眠时间段整理出来,统计出每个时间段的人数,即可知道班级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合理建设即可。【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答:可以制作上图这样的统计表;希望大家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统计表的制作。20.(2022春 绵阳期末)如图是李明和陈东近四年的体重情况:(千克)(1)请将他们近四年的体重情况统计在下面复式统计表里。体重/千克年龄姓名 7岁 8岁 9岁 10岁李明陈东(2)陈东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考点】简单的统计表.【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答案】(1)体重/千克年龄姓名 7岁 8岁 9岁 10岁李明 22.3 25.4 28.1 29.5陈东 23.7 24.6 27.7 28.3(2)4.6千克。【分析】(1)根据数据填表即可;(2)用陈东的10岁体重减7岁体重。【解答】解:(1)体重/千克年龄姓名 7岁 8岁 9岁 10岁李明 22.3 25.4 28.1 29.5陈东 23.7 24.6 27.7 28.3(2)28.3﹣23.7=4.6(千克)答:陈东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4.6千克。【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的统计表,关键是根据所给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对应的位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