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共20分)
学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广西精神”主题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红色资源承载( )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用好广西本土红色资源,将“大思政课”与实践结合,是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举措。
②一处革命遗址就是一座精神丰碑。百色起义的“红军楼”,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________的顽强斗争;湘江战役的“烈士纪念碑”,铭刻着革命英烈________的献身精神;韦拔群故居的“煤油灯”,照亮了右江农民运动________的革命方向;昆仑关的“抗战战壕”,书写着中华儿女________的团结壮歌。每一处红色印记,都镌刻着厚重的历史,传递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③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增进“大思政课”的感召力,能够帮助学生铭记历史、锤炼意志、筑牢信仰。
1. 请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承( ) (2)镌( )刻
2.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词语的意思。(2分)
(1)赓续:
(2)震撼人心:
3. 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坚定不移 众志成城
B. 前赴后继 百折不挠 众志成城 坚定不移
C.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众志成城 坚定不移
D. 前赴后继 百折不挠 坚定不移 众志成城
4. 第③段文字在表述上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2分)
5.目前人工智能大火,班级开展“我与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下面是活动计划表,请你补充设计空缺的活动形式。(2分)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介绍人工智能 ① 宣传普及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评价人工智能 ② 呈现同学们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
运用人工智能 进行一场人机写作赛 引导同学们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任务二:黑板报主题是“人工智能的自述”,打算将以下内容分为两个栏目。小明同学拟写了其中一个栏目标题“神通广大的管家”,请你拟写另一个栏目标题。(1分)
我是你的贴心管家,我会为你准备奶茶,给你讲笑话,还会帮你思考……我是不是特别神通广大?事实上,我只是一个程序。我最爱的就是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根据指令为人类服务。
6.人机写作赛前,同学小文得意地说:“人工智能肯定赢!我的作文都是它写的。”请你对小文用人工智能代写作文的行为加以劝说。(3分)
7.下面是读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请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6分)
爱国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它可以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满腔赤诚,也可以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1) ,(2) 。”的坚定信念。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依然还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阻雨,高呼“(3) ,(4) 。”范仲淹规劝友人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发自己“(5) ,(6) 。”的济世情怀。
千百年来,正是这样一份份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震撼着感动着一代代中国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先烈的足迹,用我们的文字,献给壮阔的时代!
二、阅读(48分)
(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
①11月12日下午,李子柒发布了一条用“雕漆隐花”的非遗技艺翻新衣柜的视频,该作品上线不到6小时播放量已破亿,因此有媒体形容她“归来仍是顶流”。
②李子柒能脱颖而出,核心是她在内容创作的深度与质感上坚守的“长期主义”。从制作层面看,她的视频画面、构图、色彩、音乐都一如既往经过了精心打磨。在内容深度上,她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美好情感的传递。她为奶奶亲手制作的漆器衣柜,寓意紫气东来、吉祥长寿,这恰恰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点。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常常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手工阿胶、桂花酿酒等。她的回归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站”在李子柒背后的是厚重的传统文化。
——《归来仍是顶流,“站”在李子柒背后的是厚重的传统文化》
③李子柒的视频,和当代互联网气质呈现了相反特征——在城市话题占主流的互联网上,选择聚焦乡村;在加速、紧凑的现代生活里,选择慢条斯理,从容不迫。这也是为什么她的视频被评价为有“疗愈”效果,精准触碰当代人的“精神痛点”,像《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里的田园,更像一种安放精神的理想之乡。
——《李子柒归来为何仍是顶流》
④媒体报道,漆器视频中“雕花隐漆”的技艺,来自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老师的传授。这两年,李子柒四处寻访非遗技艺传承人。她向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传承人王法万求学,她到访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的身影也被网友捕获……网友因此感叹“她真的一直在幕后默默耕耘非遗”。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①短视频时代,非遗有了新故事。
②当手机前的网友成了皮影戏的观众,“汪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00后党飞华的思路完全被打开了。在他的短视频里,有两千年历史的皮影戏可以做很多事儿: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变身擎天柱,与篮球明星打球,唱《忐忑》……在一次次打破次元壁的探索中,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了新生命。
③想让年轻人喜欢非遗,就要让非遗变酷。将老戏用新的方式展现,以更加匹配现在观众观看习惯的方式传播给大家。“在守正的基础上,他们努力让传统技艺靠近当代的生活和当下的年轻人。当非遗创作在情感或生活上和年轻人发生联系,就更能引起他们的认同感。”“皮影不只是一项技艺,它其实是一种讲故事的载体,我们讲的故事可以是新故事。”以党飞华为代表,这些专注非遗内容创作的年轻人成为桥梁,以更当代的方式带领更多人走近、了解和喜欢非遗。
④非遗也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它可以“打卡”,与城市文旅、生活服务结合;也可以“打赏”,在直播间里为纷呈的戏曲艺术叫好。在直播间里,非遗产品热销,这也让坚守传统技艺的人们不再远走他乡,困于生计。前不久,抖音发布了“百young非遗计划”,未来一年将培养1000位优质传统文化创作者代表,挖掘打造10个亿级曝光的非遗项目,联动推广5个“百young非遗文化城市”,赋能非遗行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短视频可以放大非遗的审美价值,助力非遗“破圈”,同时也容易造成传播内容过度碎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使得受众对非遗产生片面化的理解。当前,部分非遗短视频创作主体为了快速提升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度,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非遗技艺展示、表现形式创新等浅层认知层面,甚至采用在非遗中生硬加入流行元素等方法来博取流量,对非遗背后的故事、历史变迁、人文底蕴的阐释不够深入。这样表象化的浅层传播难以唤起大众发自心底的情感认同。
——《非遗短视频传播的优势与策略》
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加速、紧凑的现代生活里,李子柒的视频有疗愈心灵,安放精神的效果。
B.从制作层面看,李子柒始终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美好情感的传递。
C.党飞华用皮影戏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变身擎天柱等,虽然让古老的皮影艺术焕发了新生命,但也抛弃了守正的基础。
D.短视频可以放大非遗的审美价值,助力非遗“破圈”,并且不容易造成传播内容过度碎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
9.结合材料一,概括李子柒归来仍是顶流的原因。(3分)
10.请根据以上材料,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几条建议。(4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荞麦花开
李德霞
①一大早,爹从车棚里倒出小四轮儿拖拉机、给水箱注满水,往油箱加满油,又挂上车斗子,车斗子里,有带着尖尖犁铧的铁犁,有满满一麻袋荞麦种子,爹来到东院墙根儿下,隔着院墙喊:“大春哥在家吗?”
②“在!”大春正在吃早饭、端着饭碗跑出来,“兄弟,啥事?”爹说:“上午你有空吗?能不能帮我撒撒荞麦种子?”大春说:“你要种荞麦?”爹说:“今年春早,大田没收成。这不刚刚下了场透雨嘛,荞麦生长期短,种荞麦还能赶得上趟。这叫大田不满小田补嘛。”大春往嘴里扒拉一口饭,边嚼边说:“好好好,我帮你撒。”大春说着回了屋。
③爹从东院墙走到西院墙,趴着墙头喊:“二贵兄弟在家吗?”二贵屁颠儿屁颠儿跑出屋,笑嘻嘻地对爹说:“你和大春说的话,我在屋里都听到了。哥,是要我帮你撒荞麦种子的吧?”爹呵呵一笑:“耳朵真尖。”二贵边回屋边说:“这算啥事?我吃完饭就过去。”
④工夫不大,大春来了,二贵也来了,俩人爬上车斗子。爹驾驶着小四轮儿,嘣嘣嘣地跑出门去。
⑤来到地里,卸掉车斗子,挂上铁犁,爹端坐在驾驶座上,整装待发。大春二贵挎个笸箩,里面装着满满的荞麦种子。两个人齐头并进,从这个地头往那个地头走,边走边撒、天女散花一般。爹发动着小四轮儿,一路向前,泛着青光的犁铧翻卷起层层泥浪。
⑥小半晌的时候,荞麦已种了大半。爹把小四轮儿停在地头,招呼大春和二贵过来歇歇。三个人头顶头围坐在地边,爹看着大春说:“哥,你就没想过种荞麦?”
⑦大春缓缓说:“想过,咋没想过,可我家没荞麦种子呀。”爹一脸的不高兴,说:“没有种子不会说话吗?我家荞麦有的是,种多少,你说个数。”大春想了想说:“我家地多,至少也得种二十亩。”爹顺手捏起一块小石子,在地上划拉个算式,边划拉边说:“二十亩地,按每亩九斤算,二九一十八,要一百八十斤种子,那就是满满一麻袋了。晌午回去,我给你称。”大春连连点头,说:“好好好,谢谢兄弟!”
⑧爹扭脸面向二贵,问:“你呢?种多少?”二贵说:“连我爹娘的一块种,少说也有十亩。”爹说:“一九得九,一百斤足够了。”二贵点头如鸡啄米,说:“够了,够了。”爹看着大春二贵说:“咱村还有人家想种荞麦的吗?”大春说:“大田没收成,谁不想种?可没有种子咋种?”二贵说:“我表弟昨天还找我借荞麦种子哩。”爹说:“你回去跟他说,让他下午来找我。”
⑨那时,我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家里囤了不少粮食,有小麦,有莜麦,有豌豆,有荞麦……爹往外借荞麦的事,很快传遍了村里的犄角旮旯。刚吃过午饭,就有人拎着编织袋上我家借荞麦来了,
⑩娘悄悄把爹拽到一边问:“咱家荞麦,咋个借法?”爹说:“乡里乡亲的,借一斗,还一斗啊。”娘拧着眉头说:“现在荞麦都涨到一斤一块五了,是个好价钱了,那要是秋后跌了价可咋办?”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娘:“那要是涨了价呢?”娘瘪瘪嘴,说不出话来。
很快,我家三千多斤荞麦都被村里人借走了。下午,村里没闲人,男男女女齐下地,家家户户种荞麦。
又一场雨过后,荞麦开花了。登高远望,满眼的银白,苍苍茫茫,像覆了一层厚厚的雪。爹最爱看这景儿,常常看得心潮澎湃。
荞麦归仓的时候,村里乡亲们来还荞麦,不约而同地都多还了几斤。去镇上卖荞麦的人回来后,又传来好消息:荞麦涨价了,涨到了一斤两块钱。
爹回家,笑眯眯地瞅着娘说:“咋样?赚了吧?”
娘一分为二看问题,说:“这是涨价了,那要是跌价了呢?”
爹说:“荞麦可以跌价,但咱的心不能跌价,也不会跌价。你说是不是?”
说这话时,爹像个哲学家。
(选自《读者》,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语言典雅生动,极富文采。对话多用口语、俗语,如“咋”“啥”等词语,质朴亲切,充满生活气息。
B.文中对“每亩地的种子需要九斤”“荞麦价格一斤一块五”等这些数字的细节描写,让文章显得更加真实。
C.第 段写娘“一分为二看问题”,“荞麦也可能跌价”,反映了母亲谨慎的性格,与父亲的乐观形成对比。
D.小说情节紧凑而富有层次,描绘了农村的风俗人情,传达了乡村人际关系的温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4分)
事件 父亲形象特点 村民形象特点
吆喝种荞麦 ① 淳朴热情
往外借荞麦 ②
③ 处事公道 ④
13.赏析文中第 段画线的句子。(3分)
又一场雨过后,荞麦开花了。登高远望,满眼的银白,苍苍茫茫,像覆了一层厚厚的雪。
1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标题“荞麦花开”的内涵。(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15.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朋友轻车从简,慷慨出塞,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尾联直抒胸臆,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D.本诗写虚如实,通过想象把人物放在荒漠广阔的背景之中,形象突出,格调高昂。
16.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颈联“连”“入”两个字的妙处。(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赵准,藁(gǎo)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①。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②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③,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选自朱国桢《藩国名臣》
【注】①埒:等同,齐等。②矱:尺度。③朴:同“扑”,打人的器具。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中有足乐者 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同舍生皆被绮绣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烨然若神人 其翼若垂天之云
18.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
C.学习生活的艰苦并没有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他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终于学有所成。
D.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19.把语段【甲】和【乙】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20.语段【甲】中描写“穷冬”“烈风”“大雪”有怎样的作用?(3分)
21.语段【甲】提到“同舍生”,语段【乙】提到“敏少年”,写作手法相同吗?作用是什么?(3分)
(五)名著阅读(8分)
22.(1)我国历史悠久,名著典籍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在“名著里的文化”主题阅读分享会中,你所在的小组分享的成果如下表,请你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名著里的文化”分享卡
名著 阅读重点 内容呈现
《水浒传》 关注任务 武松听说施恩的酒肉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大怒,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在酒肆与蒋门神打斗,蒋门神被打得跪地求饶。 以上情节体现武松的性格特点是①
《骆驼祥子》 关注情节 一起一落:攒钱三年买第一辆新车;连车带人被大兵捉去 二起二落:为第二次买车攒钱;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 三起三落:②
③《 》 关注意象 他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④ 保尔的一生是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努力、为人民利益而忘我奋斗的一生,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奉献、不畏艰难,表现出了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坚韧如铁的革命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下列是某位同学的比较消极且偏激的观点,请你结合古今中外读书事例加以反驳。(4分)
同学观点:读书多年,寒夜漫漫,长大后读书的内容都忘了,读书干嘛?读书无用!
你的观点:
三、写作(50分)
23.
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最新作品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新视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生动展现了中国漆器的独特美学和工艺之美。随着李子柒的强势回归、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的爆火,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等话题再次爆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意蕴悠长的诗词歌赋,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风格独特的园林建筑,精巧绝伦的民间技艺……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此美好,令人神往。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美好的传统文化呢?
请结合上面材料,请你以“________________里的传统之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③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