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5八下·常德期中)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政府 B.国家 C.公民 D.人民【答案】D【知识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2.(2025八下·常德期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建成小康社会 B.统一全中国C.实现共产主义 D.征服全世界【答案】C【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C说法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B不符合题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D错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称霸和征服全世界。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C.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答案】D【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宪法规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D说法正确;AB不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不属于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C不符合题意,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规范权力运行的认识,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4.(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____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加强法治宣传教育C.打赢脱贫攻坚战 D.实施义务教育【答案】A【知识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故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认识,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5.(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法律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答案】B【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经济法、刑法在内的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6.(2025八下·常德期中)为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803班同学在“我与宪法”主题班会中踊跃发言并发出倡议,我们青少年要( )A.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理论研究B.制定完善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治国C.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执政D.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答案】D【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为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青少年要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故D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理论研究,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B不符合题意,制定完善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治国,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C不符合题意,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执政,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7.(2025八下·常德期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词条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词条二: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A.刑法 B.宪法C.民法典 D.家庭教育促进法【答案】B【知识点】宪法构成及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立法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法律都是普通法律。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和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8.(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答案】D【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D说法正确;AC说法错误, 最高人民检察院 和最高人民法院无权监督宪法实施;B错误,选项表述不完整,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监督的认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9.(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属于公民的( )A.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C.社会经济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答案】A【知识点】政治自由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其中,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选项中的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政治自由的认识,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10.(2025八下·常德期中)下列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是( )A.诈骗所得财物 B.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C.购买的赃物 D.发表文章所得稿酬【答案】D【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解析】【分析】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发表文章所得稿酬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故D说法正确;ABC错误,捡到他人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赃物和诈骗所得的财物都不受法律保护,不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财产权的认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1.(2025八下·常德期中)小可同学把奖学金的一半放进爱心箱,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用于学习。小可同学是对自己财产依法(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答案】D【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处分权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小可同学把奖学金的一半放进爱心箱,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做法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故D说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财产权的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财产权的认识,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12.(2025八下·常德期中)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A.道德 B.司法 C.诉讼 D.刑法【答案】C【知识点】依法求助;诉讼及其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C说法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内容不是维权手段,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13.(2025八下·常德期中)如图,漫画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文化教育权利;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义务教育属于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故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纳税和依法服兵役均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受教育权和选举被选举权,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4.(2025八下·常德期中)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A.基本经济制度作用 B.先进文化制度作用C.基本政治制度作用 D.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答案】D【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A不符合题意;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先进文化制度;B不符合题意;C: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不符合题意;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制度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其中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15.(2025八下·常德期中)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以下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①南海社区居委会.②蝶园派出所③高邮街道办事处④清真村村委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16.(2025八下·常德期中)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14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①民主监督②政治协商③参政议政④制定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中国人民政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错误,人民政协无权制定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17.(2025八下·常德期中)【情境探究你我共享】以下显示八年级学生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认真体会,完成相关任务。情境一 小华的爸爸交通违规被县交警大队过度处罚,爸爸不服,向县人民法院起诉。(1)小华爸爸起诉县交警大队属于 诉讼。理由: 。情境二 小华认为,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2)小华的认识是 的。理由: 。情境三 小华口无遮拦,对身边的人或事乱加评论。同桌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小华却说:“这是我的自由。”(3)小华的错误在于 言论自由。对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我国宪法规定: 。【答案】行政;公民要依法维权,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错误;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没有正确行使;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知识点】依法求助;行使权利有界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小华爸爸起诉县交警大队”,属于民告官,是行政诉讼。理由可以从依法维权,诉讼的地位回答。(2)情境二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等方面回答。(3)情境三小华没有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宪法规定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方面回答。【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求助,党的领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8.(2025八下·常德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12月4日是第十二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第八个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某中学八年(1)班决定举行宪法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1)请你为八年级(1)班拟定两个活动形式。(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答案】(1)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专题座谈会等。(2)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②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③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④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 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专题座谈会等。(2)根据所学,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以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本题考查活动形式,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19.(2025八下·常德期中)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及其所占课时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制定了课程任务,规定劳动课程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并颁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此,小军认为:中学生来学校是享受受教育权的,不是来履行劳动义务的。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对小军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答案】小军的观点是错误的。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小军同学没有认识到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因此,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知识点】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 小军的 观点错误。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小军同学没有认识到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0.(2025八下·常德期中)【依法行使权利】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他在微信朋友圈恶意谩骂该照相馆,结果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行使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利是错误的。(1)照相馆的行为侵害了小刚的肖像权,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你还知道哪些 请举两例。(2)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答案】(1)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知识点】监督权;人身自由权;文化教育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有 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2)根据所学,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可以从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和行使权利有界限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2)本题考查怎样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 / 1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5八下·常德期中)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政府 B.国家 C.公民 D.人民2.(2025八下·常德期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建成小康社会 B.统一全中国C.实现共产主义 D.征服全世界3.(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C.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4.(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____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加强法治宣传教育C.打赢脱贫攻坚战 D.实施义务教育5.(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法律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6.(2025八下·常德期中)为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803班同学在“我与宪法”主题班会中踊跃发言并发出倡议,我们青少年要( )A.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理论研究B.制定完善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治国C.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执政D.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7.(2025八下·常德期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词条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词条二: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A.刑法 B.宪法C.民法典 D.家庭教育促进法8.(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构是(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9.(2025八下·常德期中)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属于公民的( )A.政治自由 B.人身自由C.社会经济权利 D.文化教育权利10.(2025八下·常德期中)下列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是( )A.诈骗所得财物 B.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C.购买的赃物 D.发表文章所得稿酬11.(2025八下·常德期中)小可同学把奖学金的一半放进爱心箱,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用于学习。小可同学是对自己财产依法(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12.(2025八下·常德期中)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A.道德 B.司法 C.诉讼 D.刑法13.(2025八下·常德期中)如图,漫画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5八下·常德期中)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A.基本经济制度作用 B.先进文化制度作用C.基本政治制度作用 D.根本政治制度作用15.(2025八下·常德期中)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以下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①南海社区居委会.②蝶园派出所③高邮街道办事处④清真村村委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6.(2025八下·常德期中)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14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国之大者”,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①民主监督②政治协商③参政议政④制定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5八下·常德期中)【情境探究你我共享】以下显示八年级学生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认真体会,完成相关任务。情境一 小华的爸爸交通违规被县交警大队过度处罚,爸爸不服,向县人民法院起诉。(1)小华爸爸起诉县交警大队属于 诉讼。理由: 。情境二 小华认为,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2)小华的认识是 的。理由: 。情境三 小华口无遮拦,对身边的人或事乱加评论。同桌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小华却说:“这是我的自由。”(3)小华的错误在于 言论自由。对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我国宪法规定: 。18.(2025八下·常德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12月4日是第十二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第八个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某中学八年(1)班决定举行宪法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1)请你为八年级(1)班拟定两个活动形式。(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19.(2025八下·常德期中)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及其所占课时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制定了课程任务,规定劳动课程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并颁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于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成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此,小军认为:中学生来学校是享受受教育权的,不是来履行劳动义务的。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对小军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20.(2025八下·常德期中)【依法行使权利】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他在微信朋友圈恶意谩骂该照相馆,结果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行使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利是错误的。(1)照相馆的行为侵害了小刚的肖像权,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你还知道哪些 请举两例。(2)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2.【答案】C【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C说法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B不符合题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D错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称霸和征服全世界。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答案】D【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宪法规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D说法正确;AB不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不属于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C不符合题意,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规范权力运行的认识,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4.【答案】A【知识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故A说法正确;BC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认识,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5.【答案】B【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经济法、刑法在内的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6.【答案】D【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为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青少年要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自觉践行宪法,故D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加强理论研究,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B不符合题意,制定完善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治国,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C不符合题意,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执政,这是国家机关的职责,不是青少年的职责。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7.【答案】B【知识点】宪法构成及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立法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法律都是普通法律。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和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认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8.【答案】D【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故D说法正确;AC说法错误, 最高人民检察院 和最高人民法院无权监督宪法实施;B错误,选项表述不完整,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监督的认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9.【答案】A【知识点】政治自由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其中,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选项中的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政治自由的认识,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10.【答案】D【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解析】【分析】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发表文章所得稿酬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故D说法正确;ABC错误,捡到他人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赃物和诈骗所得的财物都不受法律保护,不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财产权的认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1.【答案】D【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处分权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处理的权利,即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命运的权利。小可同学把奖学金的一半放进爱心箱,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做法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故D说法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财产权的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财产权的认识,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12.【答案】C【知识点】依法求助;诉讼及其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C说法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内容不是维权手段,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诉讼的认识,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13.【答案】B【知识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文化教育权利;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义务教育属于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故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纳税和依法服兵役均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受教育权和选举被选举权,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4.【答案】D【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A不符合题意;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先进文化制度;B不符合题意;C: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不符合题意;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制度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其中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15.【答案】C【知识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16.【答案】A【知识点】中国人民政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错误,人民政协无权制定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17.【答案】行政;公民要依法维权,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错误;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没有正确行使;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知识点】依法求助;行使权利有界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小华爸爸起诉县交警大队”,属于民告官,是行政诉讼。理由可以从依法维权,诉讼的地位回答。(2)情境二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等方面回答。(3)情境三小华没有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宪法规定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方面回答。【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求助,党的领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8.【答案】(1)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专题座谈会等。(2)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②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③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④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 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辩论会、专题座谈会等。(2)根据所学,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以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本题考查活动形式,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19.【答案】小军的观点是错误的。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小军同学没有认识到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因此,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知识点】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 小军的 观点错误。根据所学,理由可以从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小军同学没有认识到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0.【答案】(1)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知识点】监督权;人身自由权;文化教育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有 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2)根据所学,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可以从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和行使权利有界限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2)本题考查怎样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