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5八下·上思期中)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难,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领导核心,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2.(2025八下·上思期中)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看她盖的是破棉絮,临走时,3名女红军坚持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她。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句话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即( )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实现民族独立C.依照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2025八下·上思期中)我国的国徽图案庄严大方、内涵深刻,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是 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 的社会主义国家。( )A.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B.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人民民主专制C.农民阶级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D.知识分子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制4.(2025八下·上思期中)由下边漫画可知( )①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国法律赋予妇女特权 ④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八下·上思期中)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高度统一B.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6.(2025八下·上思期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经常会用图示法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图示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达最恰当的是( )A. B.C. D.7.(2025八下·上思期中)小明听了一堂关于宪法监督的讲座后,写下这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立法活动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的职权C.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D.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8.(2025八下·上思期中)根据下图所示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该图主题的是( )A.宪法与公民的一生息息相关 B.宪法保障了公民的所有权利C.宪法在某阶段保障公民权利 D.宪法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无关9.(2025八下·上思期中)教育部强调,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 )①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根本途径②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③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5八下·上思期中)张桂梅老师,扎根教育一线40余载,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山区女孩的人生梦想,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时代楷模”称号属于( )A.名誉权 B.荣誉权 C.人身自由权 D.生命健康权(2025八下·上思期中)某医疗科技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员工的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组织框架和人员的信息。第二天公司又要求查手机,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于是公司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该公司侵犯了林女士的权利有(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财产权、隐私权B.言论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C.人身自由权、劳动权、隐私权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劳动权、人格尊严12.林女士为自己讨回公道的途径有(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②依法向司法机关控告、报警③到人民法院起诉,提起刑事诉讼 ④可以申请劳动仲裁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3.(2025八下·上思期中)八旬老兵陈荣超、杨玉仙夫妇退休后,用毕生的积蓄做公益,捐建两所希望小学和28个图书屋。感动了许多人,也唤起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他们的捐赠行为( )①是在行使自己财产的收益权 ②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③是忠实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④有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14.(2025八下·上思期中)八年级学生周某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批评他,他振振有词:“我家拆迁分了好多钱,我还有必要学习吗 ”周某没有认识到( )①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②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③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帮助④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要有更高的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2025八下·上思期中)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下列对公民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①小明每天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履行了体育锻炼的基本义务②小虎高中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履行了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③小天获得稿酬后交纳个人所得税,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④小华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下车,履行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2025八下·上思期中)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露营营地搭起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露营、烧烤,但同时也产生了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对此,正确的选择是( )A.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B.在日常生活行使保护环境的权利C.主动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D.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17.(2025八下·上思期中)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 )A.普遍性 B.强制性 C.公益性 D.统一性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9分)18.(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 19.(2025八下·上思期中)【规范权力运行】材料一:“有权不能任性”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公职人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履职,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为国为民廉洁奉公,才配得上是好“官”。材料二: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权属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缴纳相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致使税费流失近百万元。王某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1)结合材料一说说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20.(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地处大苗山深处,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村寨。2010年,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杨宁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修路、盖楼、架桥、引水,群众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2013年,杨宁和六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起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通过运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村里的竹荪、香菇、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1)在杨宁的感人事迹中,你认为她依法享有了哪些权利 (2)有人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1.(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利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落实《规划》的相关要求,你校要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为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请你向同学们宣讲为什么要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2)在宪法知识竞赛环节,为更好说明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请你按照示例完成下列表格。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法律名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身自由权 ①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受教育权 ③集会、游行、示威权 ④(3)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领导核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故A符合题意;B错误,我国现在还没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不符合题意,此说法没有涉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相关内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答案】D【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不属于党的根本宗旨;A不符合题意,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解析】【分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与宪法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认识,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答案】A【知识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法律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这说明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④错误,题干未涉及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作用和尊重保障人权的认识,尊重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5.【答案】D【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宪法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说明了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D说法正确;A是宪法的性质,与题意不符。B是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不合题意。C说法错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6.【答案】D【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A错误,宪法地位比普通法律高,所以宪法和法典和教育法不是并列的地位。BC错误,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一样,因此宪法和民法典、教育法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交叉关系。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答案】A【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故B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A错误,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监督的认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8.【答案】A【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图片中从出生到成年,宪法规定的我们的权利,表明宪法与公民的一生息息相关,故A符合题意;B错误,宪法保障公民合法权利;C错误,宪法保障公民一生的合法权利;D错误,宪法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意识的认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9.【答案】D【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根本途径,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途径之一,不是根本途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意识的认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0.【答案】B【知识点】人格尊严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这体现了公民享有荣誉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荣誉权的认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答案】11.D12.B【知识点】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劳动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11.某医疗科技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员工的手机,侵犯了林女士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侵犯了林女士的劳动权;在林女士拒绝配合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侵犯了林女士的人格尊严权,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应排除。故答案为:D。12.林女士被公司认定是“内奸”,被强行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这时候,林女士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申请劳动仲裁为自己讨回公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林女士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控告、报警,而不是人民法院;③错误,林女士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刑事诉讼。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履行法定义务【解析】【分析】陈荣超、杨玉仙夫妇的捐赠行为履行道德义务,就是公民自觉自愿履行的,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他们的做法有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故②④说法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财产的收益权;③错误,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他们夫妻二人的捐赠行为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行为,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法定义务和财产权的认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14.【答案】D【知识点】文化教育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 “我家拆迁拿了300万,我还有必要学吗?”可知,他没有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人生才有更高的追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应排除;③不符合题意,周某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受教育权的认识,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5.【答案】C【知识点】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解析】【分析】小天获得稿酬后交纳个人所得税,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小华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下车,履行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体育锻炼是行使生命健康权,不是基本义务;②错误,小虎高中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认识,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16.【答案】D【知识点】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题文表述体现了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我们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D说法正确;AC不符合题意,选项做法与题意无关;B错误,在日常生活中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而不是行使权利。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认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7.【答案】B【知识点】履行法定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故B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普遍性”、“ 公益性”和“ 统一性”不是法定义务的特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法定义务的认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8.【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可以从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9.【答案】(1)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有权不能任性”, 公职人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履职,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从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等作答。(2)本题考查如何规范权力运用知识点。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等作答。【点评】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答案】(1)①劳动权。②荣誉权。③文化权利。(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知识点】人格尊严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1)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这说明杨宁享有劳动权、受教育权利。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这说明杨宁享有荣誉权。(2)根据所学,“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具体可以从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名誉权和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联系劳动权、文化权利。关键词②: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联系荣誉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权利义务关系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有人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联系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答案】(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④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②劳动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3)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②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事情。③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④遇到违反宪法的行为,敢于批评和抵制,维护宪法的尊严。【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宪法意识【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原因可以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落实保护人身自由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落实保护宪法规定的劳动权。落实受教育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集会、游行、示威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据此组织答案。(3)根据所学, 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可以从学习宪法,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 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宪法地位、增强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利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权。关键词③: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键词④:集会、游行、示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5八下·上思期中)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难,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领导核心,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答案】A【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领导核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故A符合题意;B错误,我国现在还没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不符合题意,此说法没有涉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相关内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2025八下·上思期中)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看她盖的是破棉絮,临走时,3名女红军坚持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她。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句话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即( )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实现民族独立C.依照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D【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不属于党的根本宗旨;A不符合题意,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2025八下·上思期中)我国的国徽图案庄严大方、内涵深刻,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是 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 的社会主义国家。( )A.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B.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人民民主专制C.农民阶级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政D.知识分子 工农联盟 人民民主专制【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国家性质【解析】【分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与宪法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认识,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2025八下·上思期中)由下边漫画可知( )①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我国法律赋予妇女特权 ④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识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法律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这说明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④错误,题干未涉及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作用和尊重保障人权的认识,尊重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5.(2025八下·上思期中)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高度统一B.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答案】D【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描述体现了宪法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说明了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D说法正确;A是宪法的性质,与题意不符。B是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不合题意。C说法错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6.(2025八下·上思期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经常会用图示法表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图示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达最恰当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A错误,宪法地位比普通法律高,所以宪法和法典和教育法不是并列的地位。BC错误,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一样,因此宪法和民法典、教育法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交叉关系。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2025八下·上思期中)小明听了一堂关于宪法监督的讲座后,写下这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立法活动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的职权C.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D.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答案】A【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故B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A错误,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监督的认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8.(2025八下·上思期中)根据下图所示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该图主题的是( )A.宪法与公民的一生息息相关 B.宪法保障了公民的所有权利C.宪法在某阶段保障公民权利 D.宪法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无关【答案】A【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图片中从出生到成年,宪法规定的我们的权利,表明宪法与公民的一生息息相关,故A符合题意;B错误,宪法保障公民合法权利;C错误,宪法保障公民一生的合法权利;D错误,宪法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意识的认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9.(2025八下·上思期中)教育部强调,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 )①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根本途径②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③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宪法意识【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根本途径,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开展宪法宣传和教育的途径之一,不是根本途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意识的认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0.(2025八下·上思期中)张桂梅老师,扎根教育一线40余载,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山区女孩的人生梦想,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时代楷模”称号属于( )A.名誉权 B.荣誉权 C.人身自由权 D.生命健康权【答案】B【知识点】人格尊严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这体现了公民享有荣誉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荣誉权的认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2025八下·上思期中)某医疗科技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员工的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组织框架和人员的信息。第二天公司又要求查手机,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于是公司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该公司侵犯了林女士的权利有(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财产权、隐私权B.言论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C.人身自由权、劳动权、隐私权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劳动权、人格尊严12.林女士为自己讨回公道的途径有(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②依法向司法机关控告、报警③到人民法院起诉,提起刑事诉讼 ④可以申请劳动仲裁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11.D12.B【知识点】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劳动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11.某医疗科技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员工的手机,侵犯了林女士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侵犯了林女士的劳动权;在林女士拒绝配合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侵犯了林女士的人格尊严权,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应排除。故答案为:D。12.林女士被公司认定是“内奸”,被强行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这时候,林女士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申请劳动仲裁为自己讨回公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林女士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控告、报警,而不是人民法院;③错误,林女士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刑事诉讼。故答案为:B。13.(2025八下·上思期中)八旬老兵陈荣超、杨玉仙夫妇退休后,用毕生的积蓄做公益,捐建两所希望小学和28个图书屋。感动了许多人,也唤起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他们的捐赠行为( )①是在行使自己财产的收益权 ②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③是忠实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④有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答案】A【知识点】社会经济权利;履行法定义务【解析】【分析】陈荣超、杨玉仙夫妇的捐赠行为履行道德义务,就是公民自觉自愿履行的,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他们的做法有助于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故②④说法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财产的收益权;③错误,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他们夫妻二人的捐赠行为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行为,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法定义务和财产权的认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14.(2025八下·上思期中)八年级学生周某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批评他,他振振有词:“我家拆迁分了好多钱,我还有必要学习吗 ”周某没有认识到( )①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②每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③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帮助④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要有更高的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文化教育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分析材料找到关键信息 “我家拆迁拿了300万,我还有必要学吗?”可知,他没有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人生才有更高的追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应排除;③不符合题意,周某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受教育权的认识,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5.(2025八下·上思期中)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下列对公民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①小明每天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履行了体育锻炼的基本义务②小虎高中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履行了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③小天获得稿酬后交纳个人所得税,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④小华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下车,履行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解析】【分析】小天获得稿酬后交纳个人所得税,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小华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下车,履行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③④说法正确;①错误,体育锻炼是行使生命健康权,不是基本义务;②错误,小虎高中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认识,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16.(2025八下·上思期中)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露营营地搭起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露营、烧烤,但同时也产生了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对此,正确的选择是( )A.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B.在日常生活行使保护环境的权利C.主动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D.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答案】D【知识点】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题文表述体现了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我们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D说法正确;AC不符合题意,选项做法与题意无关;B错误,在日常生活中要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而不是行使权利。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认识,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7.(2025八下·上思期中)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 )A.普遍性 B.强制性 C.公益性 D.统一性【答案】B【知识点】履行法定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故B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普遍性”、“ 公益性”和“ 统一性”不是法定义务的特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法定义务的认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9分)18.(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可以从党的性质,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9.(2025八下·上思期中)【规范权力运行】材料一:“有权不能任性”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公职人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履职,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为国为民廉洁奉公,才配得上是好“官”。材料二: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权属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缴纳相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致使税费流失近百万元。王某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1)结合材料一说说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答案】(1)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监督权力行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有权不能任性”, 公职人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履职,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从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等作答。(2)本题考查如何规范权力运用知识点。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等作答。【点评】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地处大苗山深处,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村寨。2010年,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杨宁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修路、盖楼、架桥、引水,群众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2013年,杨宁和六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起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通过运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村里的竹荪、香菇、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1)在杨宁的感人事迹中,你认为她依法享有了哪些权利 (2)有人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劳动权。②荣誉权。③文化权利。(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知识点】人格尊严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权利义务相统一【解析】【分析】(1)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这说明杨宁享有劳动权、受教育权利。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这说明杨宁享有荣誉权。(2)根据所学,“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具体可以从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名誉权和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二十五岁的杨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江门村,成为一名村干部→联系劳动权、文化权利。关键词②:2023年,杨宁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称号→联系荣誉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权利义务关系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有人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联系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2025八下·上思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利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落实《规划》的相关要求,你校要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为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请你向同学们宣讲为什么要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2)在宪法知识竞赛环节,为更好说明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请你按照示例完成下列表格。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法律名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身自由权 ①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受教育权 ③集会、游行、示威权 ④(3)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答案】(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④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②劳动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3)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②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事情。③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④遇到违反宪法的行为,敢于批评和抵制,维护宪法的尊严。【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宪法意识【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原因可以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2)落实保护人身自由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落实保护宪法规定的劳动权。落实受教育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集会、游行、示威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据此组织答案。(3)根据所学, 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可以从学习宪法,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 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宪法地位、增强宪法意识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利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权。关键词③: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键词④:集会、游行、示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行动,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