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复)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七下·浦江期末)同学们正处于或即将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很多同学爱玩游戏 B.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C.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D.心理成熟,自控能力强
2.(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圆圆的月亮
C.正在播放电视刷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3.(2024七下·浦江期末)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4.(2024七下·浦江期末)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受精卵→幼虫→蝴蝶
B.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幼虫→蝗虫
6.(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为桃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桃的果实是由⑤发育而来 B.桃花中的③结构内有花粉
C.桃花中的③④构成了雌蕊 D.桃花中的①②构成的雌蕊
7.(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关于声音产生、传播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此时声源是手指
8.(2024七下·浦江期末)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日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日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 B.农历十五可能发生日食
C.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 D.每个月都发生日食现象
9.(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长时间坐姿不端正写作业,导致黑板上的字看起来模糊不清,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小明近视了,并给小明配了眼镜.下列能解释小明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配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  )
A.乙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甲和丙
10.(2024七下·浦江期末)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走路时无法前进
B.自行车刹车失灵
C.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D.站在地面上轻轻跳起就会跳得很高
11.(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
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
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
12.(2024七下·浦江期末)学校组织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讨论起一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放在车厢地面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正在加速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前排的小金向第四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扔的距离与车静止时一样
D.停靠在路边大巴车上的小金认为大巴车仍在运动,他可能以大巴车上的行李架为参照物了
13.(2024七下·浦江期末)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14.(2024七下·浦江期末)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对肠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细胞壁 B.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C.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D.蘑菇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
15.(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放在粗糙水平面地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等于
B.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小于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小于
D.若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等于
16.(2024七下·浦江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样品采集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则“嫦娥六号”着陆月球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之间的位置。
(2)“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   (选填“水”、“空气”或“岩石碎屑”)。
17.(2024七下·浦江期末)科学就在身边,处处留意皆学问,诗句和成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诗中“花气袭人”诗人形成花香感觉的部位是   ;
(3)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将刀刃磨薄磨绛利后,在用相同的力砍柴时,就可以增大   ,从而使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18.(2024七下·浦江期末)滑雪是北方冬季随处可见的娱乐项目,在南方长大的“小土豆”们一直对冰天雪地的世界充满好奇,吸引他们前往体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滑雪杖是滑雪项目的必备道具之一,如图所示滑雪杖往后划,人给滑雪杖一个向后的力,滑雪杖就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一现象说明了   ;
(2)滑雪爱好者在学习滑行减速时,发现制动后不能马上停下,仍会继续往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   ,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9.(2024七下·浦江期末)为了感恩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能分泌   激素;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   (填图中字母);
(2)图乙为人体身高增长速度与年龄的曲线图,图中表示男孩发育曲线的是   (选填图中序号).
20.(2024七下·浦江期末)绘制概念图是构建知识网络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科学习笔记中的一部分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声音的特性概念图,其中A处是   ;
(2)图乙为植物常见的营养繁殖类型的概念图,其中B处是   .
21.(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傅科摆”,摆锤每次来回摆动的轨迹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撞倒地面的杆子,从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如图乙所示为“傅科摆”摆动模型图,摆锤在A、C之间来回摆动,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摆锤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
22.(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用表示,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或“=”);
(2)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选填“<”、“>”或“=”);
(3)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选填“<”、“>”或“=”)。
23.(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部分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选填字母);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3)图乙光屏上已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必须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24.(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同学为模仿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未铺任何材料的水平木板上,观察并记录小车水平滑行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
(1)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小车最终都会停下,此现象说明了   ;
(2)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该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小明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与时间的大致关系图,并推测绘制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可表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是   (填图中的序号);
(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类似实验,推理概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运用了该研究方法的是   。
A.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
C.保持受力面积大小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逐渐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内部电铃的声音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5.(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利用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压强计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该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均未溢出)。
(1)组装好压强计,发现金属盒未浸入水中时,U形管内水面就有高度差,这时应该怎么操作:   ;
(2)调试好压强计后,完成图甲实验过程中,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时,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会   ;
(3)用该压强计继续完成图乙和图丙实验,根据图乙和图丙两金属盒的深度和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可得   (选填“<”、“>”或“=”);
(4)若减小U形管内液体的密度重复做图甲实验,金属盒放置深度与原甲实验相同,则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竖直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不考虑传送带的形变),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1)该实验通过   来改变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
(2)该实验中传送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为   ;
(3)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实验小组在保持木块重力等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仅多次改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分别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此举是要探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
27.(2024七下·浦江期末)皮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物品,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幕布(比如白纱布)之间,用以叙说故事的传统表演艺术.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皮影戏道具”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灯光照射皮影,使其呈现在幕布上,此次活动包括原理探究、项目评价、制作改进三个环节。
【原理探究】
(1)小组同学利用事先制作好的道具进行了皮影展示,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
【项目评价】
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小组同学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规:
自制皮影戏道具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皮影效果 可用两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 无法改变大小
装置搭建 内部元件稳定,不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内部元件较稳定,会翻转或移动 元件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装置外形 外形简约、美观,材料外形轻便不易破损 外形简约,材料轻便但易破损 没有外包装
(2)评价量规表格中“?”处应该写:   ;
(3)根据评价量规中评价指标“皮影效果”,该小组的道具的等级被评价为“优秀”;在幕布固定不动的前提下,结合图乙,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其中一种);
【制作改进】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宋代的皮影戏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屏幕中的角色“形象”五颜六色.于是同学们又将彩色的透明皮影放在幕布前面,然后用灯光投射出影像.如图丙,在照射一朵透明带绿叶的红花时,小组同学用了红光,请问幕布上会得到一朵怎样的花?   。
28.(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校学习小组进行了有关种子的系列探究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随机各放上20粒菜豆种子,盖好带孔的盖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郑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淹没种子并盖上盒盖,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29.(2024七下·浦江期末)桃形李以其果实形状似桃而得名.如图甲所示果农将鸡、鸭散养在果园中,掉落的果实成了鸡、鸭的食物,同时鸡鸭的粪便为果树提供了肥料,实现多元化创收.果园中藏着众多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类基本相同。如图甲所示,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选填“第一”或“第二”)性征。
(2)鸡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常通过粪便的状态来判断鸡的健康状况。如果鸡拉白色糊状粪便,则病因可能是白痢杆菌所引起的。白痢杆菌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3)有一棵果树所结的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这株桃形李枝条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这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4)桃形李的果核中一般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   。
30.(2024七下·浦江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表现出色,独有的中国方案再次证明了我国在月面实现着陆器精确避障的能力。
(1)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相当于嫦娥六号的眼睛.嫦娥六号着陆器距离月球表面约100米左右时进行悬停,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发射出一束激光,当激光遇到月球表面时会发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2)2024年6月2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则3天前的月相为   ;
(3)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这一天,金华昼夜长短情况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选填字母)。
A.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B.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
C.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D.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
31.(2024七下·浦江期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快递车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小北在街头亲眼看到了新闻中介绍的如图所示的无人快递车,出于好奇,小北上网查了其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车长 最高时速
车宽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车高 续航里程
空车质量 最大载重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北发现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3)无人驾驶快递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长的桥,小北从无人驾驶快递车刚上桥开始计时,到车完全通过该桥,测得共用时40秒,请计算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   。
32.(2024七下·浦江期末)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和智能化等多个好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甲为一农民在往无人机的药液箱中添加农药。这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g取)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最大升力F
最大飞行速度v
药箱容积
(1)当该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如图乙所示是该无人机某次竖直向上运动的图像,请计算2秒5秒内,该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了几米   ?
(3)若此款无人机装满农药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多少   ?(农药的密度约为)
33.(2024七下·浦江期末)夏天的一个傍晚,小郑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小郑能看到水中月亮的原理.(以图中月亮中的黑点作为“点光源”,画出光学原理图,保留作图痕迹)
(2)小郑观察水中的月亮和空中的月亮,发现大小一样,且水中的月亮比空中的月亮更暗一些,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第一性征是指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第二性征是指男女除了生殖器官之外的差异,在青春期开始出现;
【解答】A. 很多同学爱玩游戏 ,不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征,A错误;
B.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B正确;
C. 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错误;
D. 心理尚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解答】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正月十五明亮的圆圆的月亮和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都不是自己发光,都是反射其它物体的光,因此都不是光源,故A、B、D不合题意;
正在播放电视刷的液晶电视,它自己发光,因此为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一只脚掌的底面积大约200cm2,根据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这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200cm2×2=400cm2=0.04m2;
它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故选D。
4.【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宇宙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为: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相当于太阳系,B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
【解答】A. 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类型,有蛹期,所以生长时期为:受精卵→幼虫→蛹→蝴蝶,A错误;
B. 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B正确;
C.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正确;
D. 受精卵→幼虫→蝗虫 ,D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①是花药、②是花丝、③是柱头、④是花柱、⑤子房。根据花朵的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桃的果实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A正确;
B.桃花中的①花药内有花粉,故B错误;
C.桃花中的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雌蕊,故C错误;
D.桃花中的①花药、②花丝构成的雄蕊,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 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调节音量是改变响度;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色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
D.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解答】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此时声源是琴弦,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解答】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可能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晰,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不清晰,据此结合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看远处的黑板不清晰,那么应该为近视眼。近视眼中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甲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矫正选丙。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存在,有利也有害。
【解答】 ABC.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人将无法走路、自行车的刹车会失灵、火车与地面之间也没有了摩擦力,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故A、B、C是可能发生的,故A、B、C不合题意;
D.站在地面上轻轻跳起就不会跳得很高,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摩擦力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结合重力方向的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重锤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而年画框的相邻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则年画在水平方向,即已经放正了。
故选D。
12.【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
【解析】【分析】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根据矿泉水瓶的运动状态结合惯性知识分析;
C.根据惯性的知识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D.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解答】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则车速变大时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当汽车突然减速时,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矿泉水瓶会向前运动,故B错误;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的人和物品由于惯性与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上前排的小金向第四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扔的距离与车静止时一样,故C正确;
D.停靠在路边旅游大巴车上的小金认为大巴车仍在运动,他可能以周围行驶的车辆作为了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生物类型不同: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胞结构不同: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增殖方式不同: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名称组成不同: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解答】A.蘑菇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所以都是细胞壁,A正确;
B.蘑菇是孢子繁殖,乳酸菌是分裂生殖,B错误;
C. 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属于细菌中的杆菌,C正确;
D. 蘑菇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 ,没有叶绿体,属于异养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当它们的大小不相等时,它会有向一侧运动的趋势时,此时物体会受到摩擦力,即受这三个力平衡,那么F1一定不等于F2,可能是F1大,也可能是F2大,故AB错误;
C.当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那么F2=F1+f,则F2一定大于F1,故C正确;
D.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1=F2+f,则F1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甲乙
(2)岩石碎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乙中的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应该为夏至,则丁为冬至。根据公转方向可知,甲为春分,丙为秋分;
(2)根据月球的环境特点解答。本题以嫦娥六号为材料,涉及到地球公转、月球的土壤等知识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1)2024年6月2日在3月22日和6月22之间,那么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甲和乙。
(2)根据月球的环境可知,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岩石碎屑。
(1)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月球当天,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甲(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乙(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之间,丙是秋分,丁是冬至。
(2)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岩石碎屑。
17.【答案】运动;大脑或大脑皮层;压强
【知识点】人的感觉;参照物及其选择;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
(2) 根据嗅觉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3) 根据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1)以高山为参照物,舟和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轻舟是运动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诗中“花气袭人”诗人形成花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3)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将刀刃磨薄磨锋利利后,在用相同的力砍柴时,就可以增大压强,从而使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18.【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1)滑雪杖是滑雪项目的必备道具之一,如图所示滑雪杖往后划,人给滑雪杖一个向后的力,滑雪杖就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我向前进,这一现象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滑雪爱好者在学习滑行减速时,发现制动后不能马上停下,仍会继续往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9.【答案】雌性;B;①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图甲中女性生殖系统由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等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认识解答;
(2)根据青春期人体发育的特点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是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B输卵管。
(2)根据图片可知,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13岁,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11岁,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早2年,可见①表示男孩的发育曲线。
20.【答案】音色;扦插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三要素的知识解答;
(2)根据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和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因此A处是音色。
(2)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分根,因此B处是扦插。
21.【答案】不变;非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G=mg分析摆锤的重力变化;
(2)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到非平衡力。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虽然位置不断改变,但是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它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
(2)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非平衡力作用。
22.【答案】>;=;=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图片确定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G=mg=ρVg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关系。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由此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2)已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
(3)已知两容器的底面积关系,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体积
根据G=mg=ρVg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即;
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根据图片可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深度相同,由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3)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切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F=pS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23.【答案】10.0;C;向左移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为焦距;
(2)根据“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光屏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0cm-10.0cm =10.0cm;
(2)蜡烛变短,相当于火焰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的正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下调节、光屏向上移,或者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即物距增大,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减小,则必须将光屏向左移。
24.【答案】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①;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解答;
(2)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
(3)如果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4)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1) 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小车最终都会停下,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该现象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该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每次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
(3)由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据此可得出“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当水平面光滑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还需要借助科学推理,即用到了实验推理法;
A.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用到了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内部电铃的声音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用到了实验推理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5.【答案】拔出橡皮管重新组装;逐渐增加;<;增大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还未使用压强计时U形管就出现高度差,说明里面封闭了多余的气体,只要拆卸重新组装即可;
(2)(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解答;
(3)根据图片分析盐水和液体的深度大小,以及产生的压强大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1) 组装好压强计, U形管内水面就有高度差,说明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不相等,此时的操作为:应拔出橡皮管重新组装。
(2)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时,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会增大。根据p=ρ液gh可知,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会变大。
(3)根据图片可知,压强计在盐水中的深度更小,但是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却大,说明盐水中压强大于液体中的压强。根据可知,盐水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4)根据题意可知,金属盒放置深度与原甲实验相同,则说明产生的液体压强不变。由可知,U形管液体的密度变小时,则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将变大。
26.【答案】螺杆旋转的圈数;竖直向下;同一木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相对运动的速度(或速度或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螺杆旋转的圈数越多,则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根据题意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4)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通过螺杆旋转的圈数来改变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
(2)根据题意可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则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实验中传送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3)比较1、2、3三次数据知道,同一木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中改变的是物体的运动速度,所以是探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27.【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将光源靠近物体(合理即可);带黑叶的红花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2)根据其它两个等级的内容确定“合格”的标准;
(3)当光源到幕布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靠近光源,则幕布上成的像越大;
(4)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1)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学原理。
(2)根据表格中皮影效果的“优秀”和“待改进”的标准可知,皮影效果“合格”的标准为: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和无法改变大小。
(3)由图乙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将光源靠近物体;
(4)红花能反射红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用红色照射时,会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
28.【答案】没有明显变化;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此外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根据描述分析;
(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菜豆种子1子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含量较低,滴加碘液,没有明显变化,剥面不会出现蓝色(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实验中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B和C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对于实验中“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出现的现象,是因为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一些种子可以借助这一小部分的氧气进行初步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是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是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是氧气不足。
29.【答案】(1)第二
(2)无
(3)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胚珠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4)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果实,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解答】(1)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类比于人类,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白痢杆菌属于细菌,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 有一棵果树所结的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这株桃形李枝条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这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桃形李的果核中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
(1)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类比于人类,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白痢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果实,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的,桃形李的果核中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
30.【答案】(1)漫反射
(2)下弦月
(3)C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1) 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2)根据月相和农历的关系解答;
(3)夏至时白天最长,冬至时黑夜最长,春分和秋分时昼夜长度相等。
【解答】(1)月球表面不像镜子一样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所以会产生漫反射。
(2) 2024年6月2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则3天前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
(3)6月2日,在春分3月22日至夏至6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正在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金华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月球表面不像镜子一样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所以会产生漫反射。
(2)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下弦”,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
(3)6月2日,太阳直射点正在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金华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答案】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5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根据计算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根据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快递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和车长之和,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的速度。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为

无人驾驶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根据题意可知,无人驾驶快递车完全通过桥走过的路程为;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为。
32.【答案】地球;12m;3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2)根据乙图确定无人机飞行的速度,根据s=vt计算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的距离;
(3)根据计算装满农药的质量,根据计算无人机的总质量,根据计算无人机的总重力,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无人机受到的升力。
【解答】(1)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根据题意可知,无人机的速度为4m/s,则竖直向上飞行的距离为

答:该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了12m。
(3)根据题意可知,无人机装满农药的质量为;
则无人机的总质量为;
无人机的总重力为;
无人机装满农药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即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无人机受到的升力为
答: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300N。
33.【答案】(1);
(2)月光射向水面时,部分光线进入了水中发生了折射,部分光线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故进入人眼的光线比月光直接进入人眼时变少,水中的月亮亮度看起来就变暗了。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1)所有的反射光线都经过像点,既然这条反射光线还经过眼睛,那么可以将像点和眼睛相连,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然后补充光路图即可。
(2)成像的亮度取决于反射光线的强度,根据光线入水发生反射和折射分析。
【解答】(1)首先通过月亮作垂直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水里确定像点的位置。连接像与小郑的眼睛即为入射点,再连接月亮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
(2)根据题意可知,月光射向水面时,部分光线进入了水中发生了折射,部分光线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故进入人眼的光线比月光直接进入人眼时变少,水中的月亮亮度看起来就变暗了。
1 / 1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七下·浦江期末)同学们正处于或即将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很多同学爱玩游戏 B.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C.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D.心理成熟,自控能力强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第一性征是指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第二性征是指男女除了生殖器官之外的差异,在青春期开始出现;
【解答】A. 很多同学爱玩游戏 ,不是青春期的典型特征,A错误;
B.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B正确;
C. 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错误;
D. 心理尚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圆圆的月亮
C.正在播放电视刷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解答】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正月十五明亮的圆圆的月亮和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都不是自己发光,都是反射其它物体的光,因此都不是光源,故A、B、D不合题意;
正在播放电视刷的液晶电视,它自己发光,因此为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七下·浦江期末)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答案】D
【知识点】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一只脚掌的底面积大约200cm2,根据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这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200cm2×2=400cm2=0.04m2;
它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故选D。
4.(2024七下·浦江期末)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
【解答】宇宙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为: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相当于太阳系,B正确;
故答案为:B。
5.(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受精卵→幼虫→蝴蝶
B.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幼虫→蝗虫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蛙的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不同。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昆虫纲的变态发育又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蛾、蝶蝇的变态,由受精卵开始,要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蝉、蟋蟀、蝼蛄等。
【解答】A. 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类型,有蛹期,所以生长时期为:受精卵→幼虫→蛹→蝴蝶,A错误;
B. 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B正确;
C.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正确;
D. 受精卵→幼虫→蝗虫 ,D正确;
故答案为:A
6.(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为桃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桃的果实是由⑤发育而来 B.桃花中的③结构内有花粉
C.桃花中的③④构成了雌蕊 D.桃花中的①②构成的雌蕊
【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①是花药、②是花丝、③是柱头、④是花柱、⑤子房。根据花朵的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桃的果实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A正确;
B.桃花中的①花药内有花粉,故B错误;
C.桃花中的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雌蕊,故C错误;
D.桃花中的①花药、②花丝构成的雄蕊,D错误。
故选A。
7.(2024七下·浦江期末)下列关于声音产生、传播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此时声源是手指
【答案】B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 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调节音量是改变响度;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色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
D.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解答】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此时声源是琴弦,故D错误。
故选B。
8.(2024七下·浦江期末)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日食是一种很普通的天文现象,下列关于日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 B.农历十五可能发生日食
C.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 D.每个月都发生日食现象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解答】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可能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故答案为:A
9.(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长时间坐姿不端正写作业,导致黑板上的字看起来模糊不清,妈妈带小明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小明近视了,并给小明配了眼镜.下列能解释小明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配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  )
A.乙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甲和丙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晰,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不清晰,据此结合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看远处的黑板不清晰,那么应该为近视眼。近视眼中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甲为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矫正选丙。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七下·浦江期末)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走路时无法前进
B.自行车刹车失灵
C.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D.站在地面上轻轻跳起就会跳得很高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存在,有利也有害。
【解答】 ABC.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人将无法走路、自行车的刹车会失灵、火车与地面之间也没有了摩擦力,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故A、B、C是可能发生的,故A、B、C不合题意;
D.站在地面上轻轻跳起就不会跳得很高,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摩擦力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4七下·浦江期末)过春节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在竖直墙壁上贴年画时用重垂线检验是否贴正的情形,为了贴正年画,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小一点的重锤
B.上下、左右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边长平行
D.调整年画,使年画的边长与重垂线平行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结合重力方向的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重锤线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而年画框的相邻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年画的竖边与重锤线平行时,则年画在水平方向,即已经放正了。
故选D。
12.(2024七下·浦江期末)学校组织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讨论起一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放在车厢地面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正在加速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前排的小金向第四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扔的距离与车静止时一样
D.停靠在路边大巴车上的小金认为大巴车仍在运动,他可能以大巴车上的行李架为参照物了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
【解析】【分析】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根据矿泉水瓶的运动状态结合惯性知识分析;
C.根据惯性的知识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D.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解答】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则车速变大时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当汽车突然减速时,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矿泉水瓶会向前运动,故B错误;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的人和物品由于惯性与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上前排的小金向第四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扔的距离与车静止时一样,故C正确;
D.停靠在路边旅游大巴车上的小金认为大巴车仍在运动,他可能以周围行驶的车辆作为了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C。
13.(2024七下·浦江期末)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
故选C。
14.(2024七下·浦江期末)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对肠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细胞壁 B.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C.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D.蘑菇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生物类型不同: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胞结构不同: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增殖方式不同: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名称组成不同: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解答】A.蘑菇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所以都是细胞壁,A正确;
B.蘑菇是孢子繁殖,乳酸菌是分裂生殖,B错误;
C. 乳酸菌是一种细菌 ,属于细菌中的杆菌,C正确;
D. 蘑菇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 ,没有叶绿体,属于异养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15.(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放在粗糙水平面地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等于
B.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小于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小于
D.若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等于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当它们的大小不相等时,它会有向一侧运动的趋势时,此时物体会受到摩擦力,即受这三个力平衡,那么F1一定不等于F2,可能是F1大,也可能是F2大,故AB错误;
C.当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那么F2=F1+f,则F2一定大于F1,故C正确;
D.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那么F1=F2+f,则F1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C。
16.(2024七下·浦江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样品采集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则“嫦娥六号”着陆月球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之间的位置。
(2)“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   (选填“水”、“空气”或“岩石碎屑”)。
【答案】(1)甲乙
(2)岩石碎屑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乙中的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应该为夏至,则丁为冬至。根据公转方向可知,甲为春分,丙为秋分;
(2)根据月球的环境特点解答。本题以嫦娥六号为材料,涉及到地球公转、月球的土壤等知识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1)2024年6月2日在3月22日和6月22之间,那么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甲和乙。
(2)根据月球的环境可知,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岩石碎屑。
(1)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月球当天,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甲(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乙(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之间,丙是秋分,丁是冬至。
(2)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嫦娥六号”采集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岩石碎屑。
17.(2024七下·浦江期末)科学就在身边,处处留意皆学问,诗句和成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诗中“花气袭人”诗人形成花香感觉的部位是   ;
(3)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将刀刃磨薄磨绛利后,在用相同的力砍柴时,就可以增大   ,从而使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答案】运动;大脑或大脑皮层;压强
【知识点】人的感觉;参照物及其选择;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
(2) 根据嗅觉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3) 根据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1)以高山为参照物,舟和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轻舟是运动的。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诗中“花气袭人”诗人形成花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3)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将刀刃磨薄磨锋利利后,在用相同的力砍柴时,就可以增大压强,从而使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18.(2024七下·浦江期末)滑雪是北方冬季随处可见的娱乐项目,在南方长大的“小土豆”们一直对冰天雪地的世界充满好奇,吸引他们前往体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滑雪杖是滑雪项目的必备道具之一,如图所示滑雪杖往后划,人给滑雪杖一个向后的力,滑雪杖就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一现象说明了   ;
(2)滑雪爱好者在学习滑行减速时,发现制动后不能马上停下,仍会继续往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   ,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1)滑雪杖是滑雪项目的必备道具之一,如图所示滑雪杖往后划,人给滑雪杖一个向后的力,滑雪杖就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我向前进,这一现象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滑雪爱好者在学习滑行减速时,发现制动后不能马上停下,仍会继续往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9.(2024七下·浦江期末)为了感恩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能分泌   激素;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   (填图中字母);
(2)图乙为人体身高增长速度与年龄的曲线图,图中表示男孩发育曲线的是   (选填图中序号).
【答案】雌性;B;①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图甲中女性生殖系统由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等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认识解答;
(2)根据青春期人体发育的特点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是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B输卵管。
(2)根据图片可知,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13岁,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11岁,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早2年,可见①表示男孩的发育曲线。
20.(2024七下·浦江期末)绘制概念图是构建知识网络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科学习笔记中的一部分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声音的特性概念图,其中A处是   ;
(2)图乙为植物常见的营养繁殖类型的概念图,其中B处是   .
【答案】音色;扦插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三要素的知识解答;
(2)根据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和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因此A处是音色。
(2)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分根,因此B处是扦插。
21.(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傅科摆”,摆锤每次来回摆动的轨迹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撞倒地面的杆子,从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如图乙所示为“傅科摆”摆动模型图,摆锤在A、C之间来回摆动,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摆锤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
【答案】不变;非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G=mg分析摆锤的重力变化;
(2)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到非平衡力。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虽然位置不断改变,但是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它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变。
(2)摆锤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非平衡力作用。
22.(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用表示,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或“=”);
(2)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选填“<”、“>”或“=”);
(3)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图片确定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G=mg=ρVg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关系。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由此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2)已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
(3)已知两容器的底面积关系,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体积
根据G=mg=ρVg可知,两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即;
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根据图片可知,两容器中同种液体的深度相同,由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3)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切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F=pS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23.(2024七下·浦江期末)如图所示,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部分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选填字母);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3)图乙光屏上已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必须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答案】10.0;C;向左移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为焦距;
(2)根据“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
(3)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光屏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0cm-10.0cm =10.0cm;
(2)蜡烛变短,相当于火焰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的正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下调节、光屏向上移,或者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即物距增大,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减小,则必须将光屏向左移。
24.(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同学为模仿伽利略斜面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未铺任何材料的水平木板上,观察并记录小车水平滑行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
(1)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小车最终都会停下,此现象说明了   ;
(2)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该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小明根据图甲实验绘制出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的速度与时间的大致关系图,并推测绘制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可表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运动的是   (填图中的序号);
(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类似实验,推理概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运用了该研究方法的是   。
A.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
C.保持受力面积大小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逐渐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内部电铃的声音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①;D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解答;
(2)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
(3)如果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4)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1) 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小车最终都会停下,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该现象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该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每次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
(3)由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据此可得出“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当水平面光滑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还需要借助科学推理,即用到了实验推理法;
A.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用到了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逐渐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内部电铃的声音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用到了实验推理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5.(2024七下·浦江期末)小明利用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压强计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该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均未溢出)。
(1)组装好压强计,发现金属盒未浸入水中时,U形管内水面就有高度差,这时应该怎么操作:   ;
(2)调试好压强计后,完成图甲实验过程中,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时,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会   ;
(3)用该压强计继续完成图乙和图丙实验,根据图乙和图丙两金属盒的深度和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可得   (选填“<”、“>”或“=”);
(4)若减小U形管内液体的密度重复做图甲实验,金属盒放置深度与原甲实验相同,则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拔出橡皮管重新组装;逐渐增加;<;增大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还未使用压强计时U形管就出现高度差,说明里面封闭了多余的气体,只要拆卸重新组装即可;
(2)(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解答;
(3)根据图片分析盐水和液体的深度大小,以及产生的压强大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1) 组装好压强计, U形管内水面就有高度差,说明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不相等,此时的操作为:应拔出橡皮管重新组装。
(2)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时,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会增大。根据p=ρ液gh可知,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会变大。
(3)根据图片可知,压强计在盐水中的深度更小,但是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却大,说明盐水中压强大于液体中的压强。根据可知,盐水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4)根据题意可知,金属盒放置深度与原甲实验相同,则说明产生的液体压强不变。由可知,U形管液体的密度变小时,则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将变大。
26.(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竖直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不考虑传送带的形变),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1)该实验通过   来改变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
(2)该实验中传送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为   ;
(3)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实验小组在保持木块重力等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仅多次改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分别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此举是要探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
【答案】螺杆旋转的圈数;竖直向下;同一木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相对运动的速度(或速度或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螺杆旋转的圈数越多,则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根据题意确定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4)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通过螺杆旋转的圈数来改变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
(2)根据题意可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则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实验中传送带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3)比较1、2、3三次数据知道,同一木块,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中改变的是物体的运动速度,所以是探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27.(2024七下·浦江期末)皮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物品,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幕布(比如白纱布)之间,用以叙说故事的传统表演艺术.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皮影戏道具”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灯光照射皮影,使其呈现在幕布上,此次活动包括原理探究、项目评价、制作改进三个环节。
【原理探究】
(1)小组同学利用事先制作好的道具进行了皮影展示,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
【项目评价】
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小组同学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规:
自制皮影戏道具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皮影效果 可用两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 无法改变大小
装置搭建 内部元件稳定,不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内部元件较稳定,会翻转或移动 元件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装置外形 外形简约、美观,材料外形轻便不易破损 外形简约,材料轻便但易破损 没有外包装
(2)评价量规表格中“?”处应该写:   ;
(3)根据评价量规中评价指标“皮影效果”,该小组的道具的等级被评价为“优秀”;在幕布固定不动的前提下,结合图乙,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其中一种);
【制作改进】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宋代的皮影戏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屏幕中的角色“形象”五颜六色.于是同学们又将彩色的透明皮影放在幕布前面,然后用灯光投射出影像.如图丙,在照射一朵透明带绿叶的红花时,小组同学用了红光,请问幕布上会得到一朵怎样的花?   。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将光源靠近物体(合理即可);带黑叶的红花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2)根据其它两个等级的内容确定“合格”的标准;
(3)当光源到幕布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靠近光源,则幕布上成的像越大;
(4)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1)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学原理。
(2)根据表格中皮影效果的“优秀”和“待改进”的标准可知,皮影效果“合格”的标准为: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和无法改变大小。
(3)由图乙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将光源靠近物体;
(4)红花能反射红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用红色照射时,会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
28.(2024七下·浦江期末)某校学习小组进行了有关种子的系列探究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剥去菜豆种皮(如图),在剥面1处滴上碘液,发现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随机各放上20粒菜豆种子,盖好带孔的盖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种子没有被淹没) 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健康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的原因是   ;
(3)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郑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菜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淹没种子并盖上盒盖,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发现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没有明显变化;控制变量、避免偶然性;菜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水中有溶解氧可暂时供菜豆种子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此外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根据描述分析;
(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菜豆种子1子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含量较低,滴加碘液,没有明显变化,剥面不会出现蓝色(剥面只呈现一点点蓝色)。
(2)A、B、C每个盒子都放20粒且颗粒饱满的菜豆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实验中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B和C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根据A、B、C装置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对于实验中“少部分种子的胚根仍能突破种皮但不再继续萌发”出现的现象,是因为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一些种子可以借助这一小部分的氧气进行初步萌发,使部分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胚根突破了种皮,或者是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或者是没有氧气时菜豆种子只能在前期萌发;或者是氧气不足。
29.(2024七下·浦江期末)桃形李以其果实形状似桃而得名.如图甲所示果农将鸡、鸭散养在果园中,掉落的果实成了鸡、鸭的食物,同时鸡鸭的粪便为果树提供了肥料,实现多元化创收.果园中藏着众多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鸟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类基本相同。如图甲所示,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这些特征是公鸡的   (选填“第一”或“第二”)性征。
(2)鸡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常通过粪便的状态来判断鸡的健康状况。如果鸡拉白色糊状粪便,则病因可能是白痢杆菌所引起的。白痢杆菌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3)有一棵果树所结的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这株桃形李枝条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这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4)桃形李的果核中一般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   。
【答案】(1)第二
(2)无
(3)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胚珠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4)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果实,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解答】(1)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类比于人类,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白痢杆菌属于细菌,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 有一棵果树所结的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这株桃形李枝条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这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桃形李的果核中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
(1)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公鸡与母鸡相比较,公鸡的鸡冠更高大,羽毛颜色更鲜艳,尾羽更长;类比于人类,这些特征是公鸡的第二性征。
(2)白痢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果实,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的,桃形李的果核中只有一粒种子,其原因是桃形李果树一朵花中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
30.(2024七下·浦江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表现出色,独有的中国方案再次证明了我国在月面实现着陆器精确避障的能力。
(1)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相当于嫦娥六号的眼睛.嫦娥六号着陆器距离月球表面约100米左右时进行悬停,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发射出一束激光,当激光遇到月球表面时会发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2)2024年6月2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则3天前的月相为   ;
(3)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这一天,金华昼夜长短情况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选填字母)。
A.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B.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
C.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D.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
【答案】(1)漫反射
(2)下弦月
(3)C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1) 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2)根据月相和农历的关系解答;
(3)夏至时白天最长,冬至时黑夜最长,春分和秋分时昼夜长度相等。
【解答】(1)月球表面不像镜子一样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所以会产生漫反射。
(2) 2024年6月2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则3天前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
(3)6月2日,在春分3月22日至夏至6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正在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金华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月球表面不像镜子一样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所以会产生漫反射。
(2)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下弦”,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
(3)6月2日,太阳直射点正在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金华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2024七下·浦江期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快递车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小北在街头亲眼看到了新闻中介绍的如图所示的无人快递车,出于好奇,小北上网查了其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车长 最高时速
车宽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车高 续航里程
空车质量 最大载重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北发现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3)无人驾驶快递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长的桥,小北从无人驾驶快递车刚上桥开始计时,到车完全通过该桥,测得共用时40秒,请计算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   。
【答案】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5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根据计算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根据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强。
(3)无人快递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和车长之和,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的速度。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为

无人驾驶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根据题意可知,无人驾驶快递车完全通过桥走过的路程为;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为。
32.(2024七下·浦江期末)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和智能化等多个好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甲为一农民在往无人机的药液箱中添加农药。这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g取)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最大升力F
最大飞行速度v
药箱容积
(1)当该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如图乙所示是该无人机某次竖直向上运动的图像,请计算2秒5秒内,该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了几米   ?
(3)若此款无人机装满农药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多少   ?(农药的密度约为)
【答案】地球;12m;3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2)根据乙图确定无人机飞行的速度,根据s=vt计算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的距离;
(3)根据计算装满农药的质量,根据计算无人机的总质量,根据计算无人机的总重力,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无人机受到的升力。
【解答】(1)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根据题意可知,无人机的速度为4m/s,则竖直向上飞行的距离为

答:该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了12m。
(3)根据题意可知,无人机装满农药的质量为;
则无人机的总质量为;
无人机的总重力为;
无人机装满农药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即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无人机受到的升力为
答: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300N。
33.(2024七下·浦江期末)夏天的一个傍晚,小郑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小郑能看到水中月亮的原理.(以图中月亮中的黑点作为“点光源”,画出光学原理图,保留作图痕迹)
(2)小郑观察水中的月亮和空中的月亮,发现大小一样,且水中的月亮比空中的月亮更暗一些,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1);
(2)月光射向水面时,部分光线进入了水中发生了折射,部分光线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故进入人眼的光线比月光直接进入人眼时变少,水中的月亮亮度看起来就变暗了。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1)所有的反射光线都经过像点,既然这条反射光线还经过眼睛,那么可以将像点和眼睛相连,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然后补充光路图即可。
(2)成像的亮度取决于反射光线的强度,根据光线入水发生反射和折射分析。
【解答】(1)首先通过月亮作垂直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水里确定像点的位置。连接像与小郑的眼睛即为入射点,再连接月亮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
(2)根据题意可知,月光射向水面时,部分光线进入了水中发生了折射,部分光线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故进入人眼的光线比月光直接进入人眼时变少,水中的月亮亮度看起来就变暗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