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质量检测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全球最大浮式海上风电场HywindTampen在挪威北海投运,装机容量88兆瓦,由11台浮式风机组成,为附近5个油气平台供电,年减排20万吨CO2。项目通过电解槽将过剩风电转化为氢气储存,并与天然气混合输送。下图示意该项目浮式风机装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HywindTampen浮式风电场选址北海海域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A. 海域水深较浅,海底平坦 B. 油气平台分布稀疏,空间充足C 沿岸人口密集,用电需求大 D. 北海海域风能资源稳定且丰富2. 浮式风电与氢能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氢气生产成本 B. 替代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C. 实现能源稳定供应 D. 减少风机基础建设成本3. 该项目对挪威区域发展的意义有( )①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②降低油气产业对经济的依赖③带动浮式风电技术研发与出口④彻底解决北海生态污染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3年全球锂资源探明储量中,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组成的“锂三角”占比达65%。三国拟推动建立“锂佩克”联盟,从而在锂矿价值波动的情况下达成“价格协议”。当地锂矿多赋存于盐湖卤水中,需通过露天盐田蒸发提取,每提取1吨锂消耗约2000吨淡水。近年来,当地土著居民以破坏生态环境为由抗议采矿活动,多国企业开发进程受阻。下图示意“锂三角”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盐湖锂矿过度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 加剧土壤盐碱化 B. 大气污染加重 C. 生物多样性锐减 D. 地下水位下降5. “锂三角”国家联合成立“锂佩克”联盟对我国锂产业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锂矿进口价格 B. 扩大海外投资渠道 C. 促进炼锂技术革新 D. 降低电池生产成本6. 我国应对国际锂价波动可釆取的措施有( )A. ①提升锂回收技术②实现出口多元化③加强替代品研发④限制锂资源消耗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特点,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1年通过,2004年生效,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POPs控制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关于POPs远距离环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借助大气环流和洋流进行迁移B. 只能在相邻区域间进行小范围迁移C. 迁移过程中不会发生形态变化D. 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POPs无法迁移到该地区8. 中国在POPs控制工作中,“一品一策”推进农药用途类POPs淘汰替代示范项目,其主要考虑因素是( )A. 不同POPs的化学性质、使用范围及危害程度不同B. 不同地区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同C. 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对POPs的敏感度不同D. 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喀喇昆仑山河谷叶尔羌河的上游,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年投产运营,被誉为新疆的“三峡”大坝。工程建成后,在保证塔里木河生态供水条件下,发挥着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随着工程运行,对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周边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发电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 太阳能 B. 风能 C. 水能 D. 地热能10. 该水利枢纽工程对周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农业规模扩大B.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促进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发展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旅游业受到冲击D. 产业结构趋于单一,经济发展受制约下图示意东非大裂谷西支的尚奥保护区呈现出“三种气候交汇”独特现象:裂谷底部干旱,西侧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局部森林(如茂以森林)因地形抬升形成湿润小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茂以森林形成湿润小气候主要机制是( )A. 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多对流雨 B. 裂谷地带地热活动释放出大量水汽C. 印度洋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降水 D. 高原冷空气与裂谷暖气流交汇抬升12. 近年来东非裂谷干旱加剧,可能使( )①茂以森林面积萎缩②高原草原向荒漠演替③裂谷底部盐湖扩张④动物迁徙路线将改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3. 为缓解东非干旱,下列措施可行性最低的是( )A. 推广耐旱作物和节水灌溉技术 B. 加强气象预警与应急供水系统C. 建设跨境调水工程,均衡区域水资源 D. 恢复原生植被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富士康自1988年在深圳建厂后,逐步向郑州、贵阳等中西部城市转移生产基地,近年来部分产能向东南亚迁移。下图为富士康电子产品生产集团在大陆主要选址城市与转移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富士康生产基地从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A. 中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 B. 郑州矿产资源丰富C. 深圳环境污染严重 D. 郑州消费市场更为广阔15. 富士康向东南亚转移部分产能,但保留研发部门在国内,主要因为我国东部地区( )A 矿产资源丰富 B. 环境监管宽松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产业链协作完善16. 富士康转移对深圳的长期影响是( )A. 加剧资源枯竭 B. 扩大城乡差距 C. 促进产业升级 D. 降低城镇化水平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3月18日,中国货轮“天恩号”满载新能源汽车穿越北冰洋,仅用28天完成上海到鹿特丹的航程,比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40%。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破冰船护航的首支常态化集装箱船队抵达荷兰,标志着中国主导的“冰上丝绸之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和北极地区近25年夏季海冰面积变化折线图。(1)分析北极航道夏季通航窗口期延长的原因。(2)说明我国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需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具体应用方式。(3)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简析北极航道在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及潜在风险。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北部,人口超3000万,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海平面上升及地质条件不稳定,雅加达成为全球地面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40%的区域已低于海平面,洪涝灾害频发。2024年,印尼正式将首都迁至加里曼丹岛的努山塔拉。材料二 努山塔拉地处印尼群岛几何中心,开发程度低,森林覆盖率超过80%,地震风险较小。新首都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并引入我国企业的智慧水务、绿色轨道交通、生态城市规划、可再生能源等技术。下图为印尼新旧首都位置示意图。(1)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雅加达地面沉降严重的原因。(2)说明努山塔拉作为新首都选址的优势条件。(3)指出我国企业参与新首都建设主要领域对印尼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有大面积的戈壁滩,近年来,当地利用戈壁滩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40万亩的戈壁设施农业让戈壁滩变成“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蔬菜产区”,出产的蔬菜、瓜果远销北上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下图示意甘肃的戈壁分布。(1)分析甘肃戈壁滩发展农业的不利自然条件。(2)当地利用戈壁滩发展农业,需要克服诸多困难。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说明当地可采取的有效措施。(3)简述甘肃戈壁滩发展特色农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质量检测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D 2. C 3. B【4~6题答案】【答案】4. D 5. A 6. B【7~8题答案】【答案】7. A 8. A【9~10题答案】【答案】9. C 10. B【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B 13. C【14~16题答案】【答案】14. A 15. D 16. 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海冰覆盖范围减小,海冰厚度变薄,延长通航时间。(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BDS等):确定商船的精确位置,提供导航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商船提供航道分析、预测、天气预报等。遥感技术(RS)实时监测北极地区的海冰变化、天气状况等。(3)优势:可大大缩短航程,降低运输时间和燃料成本;减少运河通行费,降低成本。潜在风险:有海冰(浮冰)存在,威胁航行安全;北极地区极端天气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要求高;救援难度大。【18题答案】【答案】(1)处于板块交界,地质不稳定;海平面上升,加剧地面沉降;人口多、城市规模大,过度抽取地下水。(2)距板块交界处较远,受地质灾害影响小;开发程度较低,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充足;位于国土中部,利于平衡国家经济发展;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河流附近,水源充足;邻近港口,便于和该国其他岛屿联系。(3)智慧水务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绿色轨道交通可减少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生态城市规划增加绿地面积,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19题答案】【答案】(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生态环境脆弱。(2)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3)增加耕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增强粮食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