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吉林地区适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吉林地区适用)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期末质量检测(一)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 )1.小轩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嗓音清脆。到了七年级下学期,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
越粗了,小轩感到很苦恼,小轩声音变粗属于
B.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 A.青春期生理变化 D.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 C.青春期心理矛盾
( )2、课间,男生小亮与女生小美的对话如下。
小亮:“我们一起跳绳,好吗 ” 小美:“男女授受不亲,我不和男生一起玩。”
对小美的说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正确,女生应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B.同意,男生女生要随时保持距离
C.不对,男生女生可以恰当交往 D.支持,与异性交往要注意分寸
( )3.正义感促使我们疾恶如仇,公正严谨:责任感促使我们尽职尽责,敬业奉献:荣誉感受使我们不断努力,勇于超越……这说明
①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我们应该用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
③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④我们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当我们发现自己做错了或者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时,应主动承担责任,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积极改进并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是
A.自尊自信的表现 B.懦弱无能的表现 C.缺乏信心的表现 D.没有原则的表现
( )5.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赞颂了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虽如米粒般微小,但它从不小看自己,依然像牡丹花一样绽放。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做到
A.自立 B.自傲 C.自信 D.自负
( )6.“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
乐观向上的人 B.自立自强的人 C.助人为乐的人 D.不求人的人
( )7.2023年10月,在杭州亚残运会上,运动员们逐鹿赛场、敢打敢拼,奉献了一场场精的比赛。这体现了他们
传递生命温暖,拒绝冷漠,善待他人 B.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遵守社会规则
C.青春飞扬,自信自强,积极进取,永不言弃 D.通过积极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 )8.守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下列做法体现诚信品质的是
①小明主动向班主任检讨了自己违反班级纪律的错误行为
②虽然客户不知情,但商家还是及时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
③吴某用十年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所欠债务的承诺
④小丽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小红保守秘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富足不是挥霍的底气。面对食物,我们不仅要食其滋味,更要念其根源、知其不易,坚持节俭的好习惯,弘扬低碳生活新风尚。这体现了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 )10.2025年1月29日,某县国道上,一辆货车后轮冒烟起火,路过此地的“00”后热心轿车司机挺身而出,狂追五分钟,最终将起火货车截停。这位司机的行为
A.履行了公民救死扶伤的法定义务 B.展示了不惧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C.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践行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 )11.在我国,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不闯红灯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③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罚款可以杜绝闯红灯行为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2.张某在打工期间被车撞伤住院治疗,由其工友谢某代为处理交通事故。后经交涉,谢某索取赔偿金共计65000元,但张某出院后只收到了15000元赔偿金,其余部分被谢某侵占。谢某侵犯了张某对财产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 )13.2024年12月,邯郸发生少年杀人案引发广泛关注。这反映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校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此类案件让依法追究“极恶少年”刑责成为法治的必然。这表明
①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从重处罚
②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③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不复存在
④没有不能管的“小霸王”,未成年人也须敬畏法律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3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青春的美好,在于敢哭敢笑敢迷茫,更在于跌倒后能对自己说“再来一次”。喜欢一个人就像仰望星空,不必摘下,远远欣赏才是对美好最好的尊重。少年的心动是风的初遇,而诚信是让风穿过荆林却不折损翅膀的勇气。
(1)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怎样的矛盾性特点 (2分)
(2)青少年时期,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什么意义 (2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诚信的传统美德 (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2024年8月,来自宁夏的残疾人一马女士晒出自己健身的视频,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却遭到个别人的无端谩骂。有人说:“身体都不完整,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些话语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愤怒与谴责。面对广大网友的支持,马女士表示:“残酷的命运都没有让我沦陷,我要坚决捍卫自己的尊严。”
在马女士身上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尊来自什么 (2分)
马女士的事迹体现了自尊的哪一种表现 (2分)
马女士的事例启示我们,做一名自尊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不断提升自己 (4分)
16以下是小林同学收集到的相关材料,请阅读后作答。(8分)
材料 问题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⑴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一特点 (2分)
重民本,要求我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⑵结合所学,分析重民本的原因。(2分)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丝绸、“四大发明”及瓷器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⑶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哪一突出特性 (2分)
俭约白中、中和泰和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⑷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什么意义 (2分)
17.生活在法治社会,处处可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据此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4分)
【法治的力量·学法】
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网络数据处理者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收集个人信息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不得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取得个人同意;(二)处理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三)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隐私权的相关知识谈谈实施上述《条例》的意义。(4分)
【法治的力量·用法】
周末,中学生小颖在小区里玩耍时不小心把电话手表弄丢了。小区居民杜某拾到时发现表盘已经损坏,以为是被人丢弃的,于是杜某花费了200元把表盘修好,并送给自己的女儿使用。不久后,杜某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了小颖妈妈发出的寻物启事,但他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
(2)杜某的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4分)
(3)有小区居民看到杜某拾到了手表,将此事告诉了小颖的妈妈,小颖的妈妈应当怎么做 (2分)
【法治的力量·守法】
许某使用某网络平台账户先后发布了2条侮辱英雄烈士的内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该内容发布后迅速被广泛传播,阅读量高达数万余次,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检察机关依法对许某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许某有期徒刑七个月,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4)根据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判断许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2分)
(5)从法律的角度,谈谈上述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2分)
答 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5ACBAC 6——10BCACD 11——13BAC
非选择题(共34分)
14⑴半成熟半幼稚
⑵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让我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
⑶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15⑴真正的自尊来自于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⑵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⑶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16⑴源远流长
⑵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⑶创新性
⑷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17.(1)法律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2) 不正确。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杜某的行为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是违法行为。
(3)找到杜某,要求其返还手表;若杜某拒绝,可以报警处理。(符合题意即可)
(4)刑事违法行为。
(5)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我们要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