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1.三年1班某科学小组探究“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渗水性实验,如图所示,请你按要求完成填空。实验结束后发现:①号量杯中的水量最多,②号量杯中的水量居中,③号量杯中的水量最少。同学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①号土壤是 ,它的颗粒比较 (填“大”或“小”)。高粱、豆类等农作物适宜种植在 号实验土壤里;荷花、芦苇等植物适宜种植在 号实验土壤里;蚯蚓喜欢生活在能较好地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 号实验土壤里。下雨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中 较少。“落叶归根”反映的是这样的现象;落叶落入土壤,成为蚯蚓或微生物的食物,在它们的帮助下,落叶慢慢腐烂,逐渐变成 ,使土壤更肥沃。(选填“水”、“腐殖质”、“空气”)2.实验题。1.实验名称: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保水性。2.准备的实验物品:量筒、烧杯、纱布、塑料过滤器、三种土壤。3.实验过程:(1)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塑料过滤器中,要求数量( )。(2)分别用烧杯量取150毫升水加入装有土壤的过滤器,注意加( )量的水。(3)静置一段时间,用量筒量取下面杯中水的多少——( )的多少。4.实验结论:(1)沙质土渗水( ),保水性( )。(2)黏质土渗水( ),保水性( )。(3)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 )。3.请同学们回忆土壤中有什么实验。(1)把土壤放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说明土壤中有 。(2)搅拌水中的土壤,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烂叶及小动物的残骸,将来它们会变成土壤中的 。(3)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了 现象。(4)研究发现,土壤中的不同颗粒都是由岩石 形成的。(5)实验结束后,我们将烧杯中的士壤( )。A.倒在花坛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4.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实验内容 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目的 了解各种土的渗水性实验材料 漏斗(75毫升)、量筒(100毫升)、水、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实验步骤 (1)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80毫升水 (2)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是多少实验现象 (3)结论 (4)沙质土的渗水性 ,保水性: (5)黏质土的渗水性 ,保水性。(6)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发现,花生、薯类这样的农作物更适合 的土壤。像荷花、水稻适合 的土壤。5.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实验器材:澄清石灰水、甲、乙试管、洁净玻璃管2支实验过程:①将准备好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甲、乙试管中,②用洁净玻璃管插入乙试管的石灰水中,轻轻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③将洁净玻璃管插入甲试管(1)实验现象:观察甲、乙两试管中的石灰水有什么不同?甲试管: ;乙试管: 。(2)实验结果: 。6.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图中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准备好 、 、 等食物。(2)根据上图我们使用的检测液体是 。(3)我们把 滴在上图中的食物上,发现黄褐色的 变成 。(4)实验结论是 。7.实验名称:食物中含有淀粉实验材料: 碘酒、滴管、镊子、一次性杯子、小刀、面包、苹果、梨、香蕉实验过程: 将面包等4种食物各切一小片平铺桌面上,依次将碘酒滴2滴在上面,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1)观察到面包表面慢慢出现蓝黑色或蓝紫色。说明了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淀粉。 (2)观察到苹果、香蕉表面出现较少的蓝色物质。说明了这些食物中含有少量淀粉。(3)观察到梨表面还是棕色。说明这些食物中不含有淀粉。实验原理:实验结论:8.为了研究植物根、茎、叶在植物生长的作用,乐乐参照书本设置了实验装置。(1)在探究根的作用时(如图),乐乐在水面中滴加了植物油,植物油的作用是 。乐乐还在水面处画了一条红线,画红线的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的水位会降低,说明植物的根具有 作用。(3)在研究植物茎作用时,乐乐将植物的茎放入红墨水中浸泡(如图1),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茎和叶会变成红色,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作用。(4)在研究植物叶作用时,乐乐使用透明塑料袋包裹住植物的叶子(如图2),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袋上面出现很多小水滴,说明植物的叶子具有 的作用。(5)综合上述现象,乐乐猜测水在植物中的传递路径是 。9.某实验研究小组做了一个研究植物的实验,他们做了以下事情:A.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B.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C.选择一个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1)以上实验的步骤顺序被打乱,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A.C—B—A—D B.C—A—B—D C.A—B—C—D(2)这个实验研究的内容是( )。A.植物叶的光合作用 B.植物种子的萌发条件 C.植物根的吸收作用(3)在水面滴一些植物油是为了( )。A.增加营养 B.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 C.观察起来更清楚(4)在水面处做好标记是为了( )。A.能清楚地观察到水面的变化 B.能区分不同的植物 C.能区分不同的小组(5)如果一天后观察到水面有明显下降,说明植物的( )。A.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B.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C.叶能进行光合作用10.把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如图),观察试管中的水量变化。(1)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A.植物生长需要B.方便观察水量变化C.防止试管里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2)用红色记号笔在试管外壁水面的位置画线,目的是( )。A.试管美观 B.固定植物 C.方便观察水量的变化(3)过一段时间后,试管里的水量( )。A.不变 B.增加了 C.减少了(4)这个实验说明根的作用是( )。A.储藏水分 B.吸收水分 C.固定植物11.实验题目: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我的猜想:植物的根有 的作用实验材料:试管、水、食用油、一株有根有叶的小植物等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下列步骤排序。(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2)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3)选择一株带根的植物。(4)在水面上滴食用油,使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的试管上做标记。正确顺序: 。我的发现: 。实验结论:根不仅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地上,还能 。12.根据情境回答问题,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暑假里,奇奇和家人来到了海南旅游。在海滩上,奇奇感觉到从海面上吹来了阵阵凉风。他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陆地升温快,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 ,陆地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便不断地流动到陆地上来补充,这就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2)为了验证这发现,奇奇准备了如下图的装置:一个侧面有管口的无盖塑料瓶蜡烛、小纸条和线香,进行了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在外界空间无风的情况下,进行了观察。如图1,不点燃蜡烛,把点燃的线香放在装置侧面的管口边,线香的烟会向哪个方向飘(流动)?请用带箭头的线条在图1中画出来。此时,将小纸条放在瓶口上方,纸条是否会飘动?你的推测是:纸条_________。(3)如图2,点燃蜡烛,把点燃的线香放在装置侧面的管口边,线香的烟会向哪个方向飘(流动)?请用带箭头的纸条在图2中画出来。此时,将小纸条放在瓶口上方,纸条是否会飘动?你的推测是:纸条_________。(4)实验中蜡烛产生的热能造成了 的差异,从而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自然界中,这种热能是由 提供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页,共6页第5页,共6页《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参考答案1. 沙质土 大 ③ ③ ② 空气 腐殖质2. 一样多 相同 通过土壤渗出水 多 差 少 好 居中3.(1)水分(2)腐殖质(3)分裂(4)风化(5)A4. 沙质土里的水渗到量筒里的多,黏质土里的水渗下来的少,壤土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 好 差 差 好 沙质土 黏质土5.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或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6. 馒头 米饭 苹果 碘液 碘液 碘液 蓝紫色 淀粉遇到碘液颜色变蓝,说明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7. 淀粉遇棕色碘酒会变蓝紫色。 食物不同,淀粉的含量也不同。8.(1) 减少水分蒸发 做好水位标记(2)吸收水分(3)运输水分(4)蒸腾(5)根→茎→叶9.(1)B(2)C(3)B(4)A(5)A10.(1)C(2)C(3)C(4)B11. 吸收水分 (3)(1)(4)(2) 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吸收水分12.(1)温度高(2)不飘动(3)飘动(4) 温度 太阳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