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古风特辑美人唐·李煜虞目录倾城绝色壹文学常识评味探究朗读指导写法赏析贰叁肆词的常识词又称“诗余” “曲子词” “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词有词牌,又称为词调。是词的格式名称。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就叫“填词”。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分类虞美人李 煜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朗读指导李煜感情基调:低沉、凄凉。把握节奏:见画面。重读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一江。(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诗词大意美好的时光流逝多少了?往事都不记得了。昨夜(软禁我的)小楼又刮起了东风,可是不堪回首明月耀下的惜日都城。故国雕饰着的栏杆和白玉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容颜再也不红润了。你要是问我能有多少愁?正象那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那样绵延不断,推排不尽啊。虞美人研读诗词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研读诗词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研读诗词“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读诗词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研读诗词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柳”——依依惜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亭”——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研读诗词雕,有花纹。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回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水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因作者身在汴京未见故都情景,故用猜测的语气,含有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不知新的主人对它们的态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悔恨、追思、满腔悲慨的心理活动。“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研读诗词“朱颜”指红颜,此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朱颜改”说明宫女们都老了。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已老的宫女。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的含义指哪些?研读诗词这个“君”就是自己,“问君”就是问自己。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是他问还是自问?为什么?研读诗词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研读诗词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但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眼泪。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此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成为千古名句。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愁”思分析离家之痛思家之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诗词探究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比喻2.对比3.发问4.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写作手法小 结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作 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赏析李煜的其他诗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