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 10 页。选择题 18 分,非选择题 102 分,共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 注意事项” 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5 分)学校开展了“ 探寻中华文化” 主题活动。你和同学小齐、小鲁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 “ 诗意中国” 朗诵会】1. ( 1 )小齐积累了以下诗句,并根据手法进行了整理,请你补充完整。修辞手法 相关诗句 收获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 1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修辞手法的运 用,让文句更富 有意蕴,更具有 感染力。夸张 ( 2 )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比喻 ( 3 ) ,( 4 ) 。《渡荆门送别》用典 ( 5 ) ,( 6 ) 。《行路难》( 2 )文化名人灿若繁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欧阳修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文天祥 “ 留取丹心照 汗青” ;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齐想为朗诵会拟一幅对联,请你依据上面的文字帮他对 出下联。上联:陶渊明东篱采菊安贫乐道 下联:【活动二 “ 诚信中国” 演讲赛】2. 小齐准备了演讲稿参加活动,下面文段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诚信,是立身之本,如江河之于大地,失之则枯涸;是处世之基,如星晨 之于长夜,缺之则晦暗。虚伪之言,终如沙上筑塔,即刻倾覆;守信之行,方能似松柏经霜,历久弥坚。 当谎言如雾霭弥慢,人心便成荒原;唯诚信似朗日照耀,人间方现坦途。愿以信为舟,渡纷扰之世;以诚为镜,照清朗乾坤。( 1 )文段中有两处字形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 2 )给文段中的画线字注音。( 3 )甲骨文中,“ 信” 字写为 ,左边为一人形,右边为 “ 口” 。《说文解字》中对 “ 信” 字解释为:“ 信,诚也。从人从言” 。从造字法来看,“ 信” 属于 字。【活动三 “ 文化中国” 展示会】3. 小鲁在网站找到一则新闻,请你给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 30个字)新京报 2025-05-07 16:30 近日,2025年 “ 地球遗产保护奖” 在西班牙颁授。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 目荣获该奖项。受国家文物局委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领取奖项并介绍长城保 护理念、经验与做法。 “ 地球遗产保护奖”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由西班牙《通知日报》基金会发 起,旨在表彰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项目或个人,至今已举办 3届。2025 年共设 5类奖项。其中,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文化遗产保护奖,比利时、 西班牙、美国等有关项目获评其他奖项。 长城是 1987年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此次获奖,是继 202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为世界遗产保 护管理示范案例后,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再获国际社会关注,彰显了中国作为 负责任的世界遗产大国的责任与担当。4. 小齐为泥塑作品写了一段简介,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排序。( )①中国泥塑艺术历史悠久,并且一直没有间断。②泥塑,俗称 “ 彩塑” “ 泥玩” ,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我国的非遗文化项目。③它的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 施彩绘。④顾名思义,泥塑当然是以泥土为原料的,但是其制作工艺却并不是 “ 捏泥巴” 这样简单。⑤比如著名 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中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 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④①③⑤ C. ②④③①⑤ D. ①⑤②③④5. 小鲁看到期待已久的打铁表演并在日记中写下一段文字。但有些词语他无法确定,请帮他选出正确的一第 2页/共 14页项。( )一块烧红的铁,被铁匠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 ,叮哐!叮哐!每一锤都是那么 。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 中变形、升华。铁匠膀子上隆起肌肉疙瘩,额头上汗水滚落,内心笃定,永不退缩, 着一种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A. 锻造 恢弘壮阔 阵痛 演变B. 锻打 气势磅礴 剧痛 演绎C. 锻造 恢弘壮阔 剧痛 演绎D. 锻打 气势磅礴 阵痛 演变【活动四 “ 书香中国” 交流会】6. 小齐整理了一些文学文化常识,与同学们交流。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中的 “ 石” 是古代的容量单位,“ 锱铢必较” 中的 “ 锱” 和 “ 铢” 都是重量单位, “ 飞来山上千寻塔” 中的 “ 寻” 是长度单位。B. “ 拜手” 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 稽首” 是古代的 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C. 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行当为生、旦、净、丑,“ 行头” 是戏曲演员演出时穿的衣服。D.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丰富多彩,比如清明节主要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端午节习俗包括赛龙 舟、吃粽子、登高、挂艾草与菖蒲等;重阳习俗有赏菊、饮酒等。7.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 )小鲁整理了一份 “ 红色经典” 阅读书单,请你帮助完成。书名 作者 推荐语( 1 ) 埃德加 · 斯诺 穿越硝烟的纪实史诗,让西方读懂东方的信 仰《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 ( 2 ) 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艾青诗选》 艾青 ( 3 )( 2 )小齐和你看了戏曲脸谱展览后,展开了以下讨论。小齐:我想给武松设计一张黑色脸谱,因为武松喝了酒来到快活林酒店,使出 “ 玉环步,鸳鸯脚” 打得蒋第 3页/共 14页门神连连求饶,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他还在景阳冈智勇打虎。这些都体现了武松猛智、豪爽的性格。 因此,黑色脸谱最适合他。你:没错。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脸谱就是通过色彩来展示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的。比如红色代表忠义、勇武, 蓝色代表刚直、骁勇,而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绿色代表勇猛、莽撞,黄色代表彪悍、暴躁。小齐:你想为谁设计脸谱呢?你:我想给 设计一张 脸谱,因为 。请从以下名著中选取一位人物(武松除外),根据名著内容和具体情节,补充对话。 备选名著:《水浒传》 《骆驼祥子》 《西游记》二、阅读与鉴赏(45 分)(一)(6分)阅读下面 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仲春郊外 王勃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以 “ 东园” “ 西堰” 对仗,勾勒出郊外春景的广阔画面;“ 垂柳” “ 落花” 点明仲春时节的典型景 物,柔美而富有生机。B. 颔联 “ 物色连三月” ,写出了美景持续时间之长。“ 绝四邻” 带有主观的偏爱,凸显此地的独特之美。C. 古人常用 “ 孟仲季” 表示季节,“ 仲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本诗运用视听等多种感官描写,如 “ 落花” “ 垂柳” 等,写出了春光无限。D. 尾联由景入情,“ 何处染嚣尘” 运用反问,抒发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思归田园的感情。9. “ 鱼戏水知春” 体现了古人炼字的精妙,请结合颈联赏析 “ 知” 字的妙处。(二)(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雎① 曰:“ 大王越② 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 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诸侯见齐之罢③ 露君臣之 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 ,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藉贼兵而赍 ④ 盗食者也。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中山之地,方五百里,第 4页/共 14页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⑤而以为天下枢 ,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 以事秦,齐附 而韩、魏可虚也。”(选自《战国策 · 秦三 · 范雎至秦》,有删节)【注】①范雎:秦国宰相,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②越:越过。 ③罢:同 “ 疲” ,累。④赍(jī):把 东西送给人。⑤中国:周围的国家。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见与国之不可亲” 与 “ 去国怀乡” 的 “ 国” ,都是 “ 国家” 的意思。B. “ 卑辞重币” 意思是 “ 用低下的言辞和厚重的礼物” ,“ 为天下笑” 是文言句式中的被动句。C. “ 越人之国而攻” 与 “ 公将鼓之” 的 “ 之” ,意义和用法相同。D. “ 再辟千里” 与 “ 故患有所不辟也” 的 “ 辟” ,都读 ” pì” ,都是 “ 开辟” 的意思。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雎指出齐人伐楚胜利却寸尺之地也没有得到,是因为诸侯看到齐国疲敝后趁机攻打它。B. 范雎认为秦国越过韩、魏,去攻打强大的齐国,并不是好的计谋。C. 范雎强调韩、魏处在中原关键位置,秦国需亲近韩、魏,借此威慑楚、赵。 D. 范雎主张先攻打远方的国家以拓展领土,再与近处的国家交好,稳固局势。1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案卷横线上。每答对一处给 1分,作答超过三处不给分。诸侯见齐 A 之罢露 B 君臣 C 之不亲 D 举兵而伐之 E 主辱军破 13. 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14. 结合本文与《曹刿论战》中的具体语句,简述曹刿和范雎分别推崇怎样的政治策略来应对强齐。(三)(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缩写为 AI )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 能的机器。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空间技 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 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第 5页/共 14页材料二① 在全国两会上,“ 人工智能(AI )” 再度成为 “ 热词”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 3 次提到 “ 人工智能” , 更首次提出了开展 “ 人工智能+” 行动,这一创新性的表述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②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所说:过去是 “ 互联网+” 思维,未来是 “ 人工智能+” 思 维。他表示,“ 人工智能+” 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 新质生产力。“ 智能+” 与 “ 人工智能+” 虽然看似相近,但内涵却有所不同。如果说 2019 年的 “ 智能+” 更 侧重于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那么 2024 年的 “ 人工智能+” 行动则体现出从研发到场景 应用再到产业打造的全链条赋能,并进一步明确了 “ 人工智能+” 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地位。③ 事实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 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5784 亿元,增速 13.9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3 年,我国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 15 % ,市场规模约为 14.4 万亿元。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为 “ 人工智能+” 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公布的 “ 2023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 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 位列第一。 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在 10 秒内完成全球 7 天重要气象要素的预报,比现有的数值预报方法快了超过 1 万倍——这种惊人的效率提升,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也为 “ 人工智能+” 行动提供了生动 的案例。⑤ 总体而言,“ 人工智能+” 行动不仅是对人工智能这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未来经济 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随着这一行动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 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首提 “ 人工智能+” 有何深意?》)材料三① AI GC的赋能将极大地改变动画的开发制作流程。通过自动化的工具和平台,从业者能够更高效地完 成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这将大大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②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AI 动画与传统动画 相比还存在一些劣势,比如缺乏传统动画中的人情味和艺术性,在情感和细腻度上也不如传统动画,但随 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文生视频的质量和效率将不断提高,为商业化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 除了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文生视频还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多个领域。”(摘编自证券时报网《首部国产 AI 动画(千秋诗颂)开播,文生视频应用落地提速!》)材料四· 第 6页/共 14页①2024 年,“ 人工智能+”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 明了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 人工智能+”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 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挥出乘数效应。② 为什么是 “ 人工智能+” ?因为这是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ChatGPT仍在不断演进, Sora 又惊艳 登场,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 “ 车轮” 滚滚向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迈向规模应用。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就是 当下那个 “ 最靓的仔” ,是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的关键引擎之 一。我国人工智能已具备深入赋能的能力。2023 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 5787 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达 4482 家,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 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细分领域不断突破。尤其是,经过多年培育,行业经历了数字化、智能化 转型,进入了人工智能化转型阶段。(摘编自《经济日报》 2024 年 3 月 15 日)1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指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和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众多学科领域一个独 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B. AIGC的赋能使得从业者通过自动化的工具和平台,更高效地完成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C. “ 智能+” 与 “ 人工智能+” 看似不同,但内涵却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对产业的赋能升级。D. “ 人工智能+”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 模式、新动能,发挥出乘数效应。16. 根据材料三中的观点,最容易凸显 AI 动画制作劣势的一项是( )A.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B. 自信登高无限景,心峰才是最高峰。C.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D. 裙拖凤尾随风卷,袖刺龙鳞映日鲜。17. 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达到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目的。画线句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具体分析。18.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提出 “ 人工智能+” 行动?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加以概括。(四)(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记艾 王晓莉①入住新居,适逢端午前夕。也不是全然崭新的购置,老房重装一次而已。但前后谋划几年,真正耗 时又一年,心力体力消耗不少,因此完工时非常欣然。新居多处循旧例布置,图吉利。唯不贴对联之类的, 暂且那样空着。因我一直记挂着,要在门上挂艾叶。②从前南方过端午节,家家都是染红鸡蛋、剥粽、吃包子以及门上挂一把艾,我家也不例外。艾散发第 7页/共 14页特殊的香气,几乎凛冽,却又宜人。故风俗上说挂艾可避凶。艾叶避凶是民间的说法,属意念范畴,几乎 无法验证,但艾避蚊是无疑的。有艾的地方,只蚊不见,且艾的气息比熏得人头晕的蚊香不知清新多少。 端午若是没挂艾,就缺了点什么似的,总觉得不够圆满。③艾的外形颇普通,细长枝条,叶片多为宽卵形,上表为深绿色,背面覆盖着灰白色柔毛。面对一把 艾,很难有与玫瑰、牡丹劈面相逢时的隆重与浪漫。艾之所以让许多人喜欢、留恋,是因为它的那一股气 味。在我们的想象中,气味有时是有形的。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 ——我们于溪边驻足,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清新,思路不再阻滞,身心被洗濯。它不腻、不甜,开混沌, 一切都流畅了。④植物的气息若分冷暖,艾必是与薄荷、梅花这些,归属到 “ 冷香” 中,它的香气让人清醒、不迷醉, 它似乎也无所谓别人喜不喜欢。而合欢、栀子、含笑,这些略甜美的味道,我总觉得它们属 “ 暖香” ,带 着想要盈人袖、讨人喜的愿望。世间诸多植物气息各异,每个人独迷恋其中的某一种,独被它打动,缘于 它与那个人心灵相契合的程度。⑤入住新居后,特意嘱咐家人每日上菜市场时注意有没有卖艾的。 一天下班回家,抬头见新门上斜斜 地悬了用红塑料绳系着的一把修长的绿草,是一束艾配了几枝菖蒲,清雅简洁,让人心生欢喜。艾叶与菖 蒲都刚摘下不久,水分还没走脱,绿意饱满,比柳刚,比杨软,柔顺度刚好。家门通体深灰,安装后才觉 出有股拒人于几米之外的板正与威严,又像一篇有点沉闷的文章,不知从何读起。现在,绿艾悬于其上, 带着来自泥土的生命气息,像南方古村口常见的迎客樟,又像作者苦思冥想得到的某个灵动的文章标题,起了拯救全篇的效果,使冗文也有了可取处,变得让人读得下去了。⑥端午过完,从门上把艾取下。艾枝还是直的,颜色已淡得发白。艾叶没了水分,将自己卷曲了起来, 似乎是已枯已萎的征象,但它的命运并未完结。甚至可以说,它的生命才刚开始,还有很长一段路可走。因为此时的艾香并没有减弱,依旧丝丝缕缕。它说:“ 我在。” 它说:“ 我枯而不死。” 的确,枯的是外在的 艾叶,艾的内里还活着,魂还活着。气息就是艾的魂。⑦好多年前我从一个拆迁的小区废墟捡回来一个陶瓮,小口广肚,半米多高,应该是用于腌菜的。装 腌菜的陶瓮自然也是平凡出身,清寒处世。某一年我心血来潮,端午过完顺手把一大把艾放到空空的陶瓮 中,棕褐色的瓮盛了枯草色的艾,都是大地的颜色,一丝张扬的色调都没有,清静无为,却并非毫无态度。 我立时觉得是绝配。我看久了这画面,恍然间觉得人有时是那陶瓮,有时是那腌菜,有时则是那一把艾。 在我们家,这个陶瓮,从此成了艾叶的归宿。艾在里面从初夏一直待到秋天、冬天,第二年端午前,我再 买回一捧新艾更换。于是,陶瓮里,从来没少过艾。后来流行一个词叫 “ 侘寂” 。我想,瓮里的艾叶是真 正的侘寂。⑧近年来,城市里买鲜花的人多了起来。大约自己亲自种植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续性可言,第 8页/共 14页又希望空间与心情时有点缀,于是买鲜花成了流行,花费不多,却可养心数日 ,何乐不为。偶尔,我也会 从市场买鲜花回家插瓶,或有朋友送花示谊。然而,花插入瓶中后,它的妩媚与新鲜带来的惊喜,完全不 抵第二日、第三日就眼见它憔悴乃至萎败所带来的无力感,且一天比一天更不堪。连养花的水,若几日忘 记更换,也会散发一股发酵的异味。⑨艾的命运却是迥然。它连水也不需要,枯而不萎,香气幽幽,充满生机。它的香气何以一直维持着? 这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谜。(选自《光明日报》 2024 年 08 月 09 日,有删改)19.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④段中写合欢、栀子、含笑,衬托出艾草的香让人清醒、不迷醉。第⑧段写插鲜花的经历和感受,与 插艾形成对比,突出艾草枯而不萎、香气恒久的特点。B. 作者布置新居时多处循旧例,唯不在门上贴对联之类的,是因为记挂着要挂艾叶来避凶。C. 艾叶似乎是已枯已萎的征象,但此时的艾香并没有减弱,依旧丝丝缕缕。艾叶不是艾草的魂,气息是艾 草的魂。D. 文章最后一段使用问句,引人遐思,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20. 梳理概括文章中与 “ 艾” 有关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时期 事件 特征从前南方过端 午 门上挂一把艾 ( 1 )入住新居后 悬挂菖蒲和艾 绿意饱满,柔顺度刚好,带着来自泥土的生命气息端午过完 从门上把艾取 下 ( 2 )好多年前 捡回陶瓮插艾 枯草色,色调不张扬,清静无为,却并非毫无态度21.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 )艾的那缕香不是将人团团围住的云雾,而是如缕流动的溪水。(从修辞角度赏析)( 2 )它说:“ 我在。” 它说:“ 我枯而不死。”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22. 文章标题为 “ 记艾” ,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借普通的艾草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23. 作者从外形、气味、作用等方面描写了艾草的特点并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你在生活中最喜欢哪第 9页/共 14页一种植物?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对它进行生动描绘,并写出你的体会。 要求:不少于 60 字。三、写作(50 分)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写作2025 年春晚的歌曲《岁月里的花》中唱到:“ 想要种鲜花,手上难免沾泥巴 ……想要看鲜花,脚下难免 有坑洼,生活永远不会亏待你我认真的刹那。愿三月有耕耘,九月有惊讶。”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为追求美好事物而付出努力。请以 “ 开在时光里 的花” 为题,讲述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的成长感悟。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 ②表达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要套写、抄袭; ⑤不少于 600 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0页/共 14页2025 年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 10 页。选择题 18 分,非选择题 102 分,共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 注意事项” 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5 分)学校开展了“ 探寻中华文化” 主题活动。你和同学小齐、小鲁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 “ 诗意中国” 朗诵会】【 1 题答案】【答案】 ①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 . 万里赴戎机 ③ . 月下飞天镜 ④ . 云生结海楼 ⑤ .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⑥ .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⑦ . 示例:欧阳修醉亭同乐以文传情 【活动二 “ 诚信中国” 演讲赛】【 2 题答案】【答案】( 1 )星晨—星辰;弥慢—弥漫( 2 )雾霭(ǎi ) ( 3 )会意【活动三 “ 文化中国” 展示会】【 3 题答案】【答案】示例: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 2025 年 “ 地球遗产保护奖” 。【4 题答案】 【答案】C 【 5 题答案】 【答案】B【活动四 “ 书香中国” 交流会】【 6 题答案】 【答案】D 【7 题答案】【答案】( 1 ) ① . 《红星照耀中国》 ② . 尼古拉 · 奥斯特洛夫斯基 ③ . 跳动的脉搏,时代的精· 第 11页/共 14页神 ·( 2 ) ① . 孙悟空 ② . 红色 ③ . ,因为孙悟空拜师唐僧,一路忠心保护师父完成取经任务。如 “ 宝 象国降妖 ” ,唐僧被变成老虎,孙悟空不计前嫌,全力营救。无论遇到多么厉害的妖怪,他都毫不退缩, 一路降妖除魔。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忠义、勇武。因此,红色脸谱最适合他。二、阅读与鉴赏(45 分)(一)(6分)【 8~9 题答案】【答案】8. C 9. 示例: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 “ 鱼、水” 人的特征,写出了鸟儿飞翔,村人便知道 天亮了;鱼儿嬉戏,河水就知道春天来了的内容,生动表现了春水回暖、生机盎然之态,写出了诗人面对 春景欣喜、愉快的心情。(二)(13 分)【 10~14 题答案】【答案】 10. B 11. D12. BDE 13. 大王如果想要称霸,一定先要亲近周围的国家,把它当作天下的枢纽。14. 曹刿推崇取信于民 策略:他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在政治上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范雎推 崇 “ 远交近攻 ” 的策略;他建议秦王先亲近韩、魏作为控制天下的枢纽,借此威慑楚、赵,使齐国因恐惧 而归附秦国。(三)(11 分)【 15~18 题答案】【答案】 15. C 16. B17. 该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准确的数据,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现有的数值预报方 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惊人的效率,显示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巨大潜力。18. “ 人工智能+” 是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是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的关键引擎之一 ;我国人工智能已 具备深入赋能的能力;“ 人工智能+” 行动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四)(15 分)【 19~23 题答案】【答案】 19. B 20. ① . 香气凛冽、宜人、清新 ② . 艾枝是直的,颜色淡的发白,艾叶卷曲,但艾香并没有减弱21. ( 1 )运用比喻(或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艾香比作如缕流动的溪水(将嗅觉和视觉互通),化无形为有 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艾香的清新宜人,具有洗濯身心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艾香的喜爱之情。第 12页/共 14页( 2 )运用短句,节奏明快,短促有力,写出了艾草外表枯萎、气息长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艾的赞美之 情。22. ①对艾草枯而不萎、香气幽幽、充满生机的特点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②对艾草清静无为、毫不张扬却坚 守自我的态度的追求,对外表朴素、内在完美的 “ 侘寂” 精神的欣赏;③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热爱之情。23. 符合题意即可。三、写作(50 分)【 24 题答案】 【答案】例文:开在时光里的花暮色爬上窗棂时,我总翻开泛黄的素描本。画纸上跃动的线条,总能让那段为绘画全力以赴的时光奔 涌而来,一朵绚丽的花,也在记忆深处悄然绽放。初次与素描相遇,是街角画室的惊鸿一瞥。透过玻璃橱窗,暖黄的灯光倾泻在老师的画板上,她手中 的铅笔如灵动的蝶,在纸面翩跹起舞,寥寥几笔,原本呆板的石膏像就有了鲜活的立体感。那一刻,我仿 佛被磁石吸引,毫不犹豫地推开画室的门,开启了这场充满未知的绘画之旅。可学习之路满是荆棘。最初,我连直线都画不直,手腕僵硬得像生锈的齿轮,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 像是蚯蚓在纸上挣扎。画几何体时,无论怎么眯起眼睛观察,笔下的正方体总是 “ 缺胳膊少腿” ,圆柱体 也变成歪歪扭扭的怪形状。当我看着身边同学的画本逐渐被精致的作品填满,而我的纸上只有凌乱的废稿, 挫败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绘画的天赋。就在我想放弃时,老师的话如光穿 透阴霾:“ 想种鲜花,手上难免沾泥巴;想看鲜花,脚下难免有坑洼。优秀作品的背后,是无数次练习与坚 持。”此后,每个周末我都早早到画室。别的同学休息玩耍时,我在反复排线,手腕酸痛到几乎抬不起来, 仍咬牙坚持;大家离开后,我依然坐在寂静的画室里,头顶的吊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专注地修改画作。 手指磨出茧子,身上沾满橡皮屑,我却从未抱怨。有次为画复杂石膏像,我耗费三个周末,从起形到刻画, 步步谨慎。向老师请教,观察同学技法,当立体逼真的石膏像终于跃然纸上,夕阳的余晖正好洒在画纸上, 那一刻,满心都是喜悦与自豪。时光在笔尖流淌,我的画技不断提升。在学校绘画比赛中,我凭借素描知识创作的作品荣获一等奖。 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耀眼夺目,看着台下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听着热烈的掌声,我深知,这荣誉之花是 用无数的汗水和坚持浇灌而成的。如今,素描已融入我的生活。它教会我耐心与毅力,让我懂得全身心投入才能收获成功。那开在时光 里的花,是成长的见证,更是人生路上珍贵的财富,永远在记忆深处散发芬芳。第 13页/共 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