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课堂训练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课堂训练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1

资源简介

2.1《细胞是生命的单位》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分。
1.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已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无细胞结构,可利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B. 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病毒一般由蛋白质或核酸构成
2.2024年底《科学》杂志公布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与生物学相关的两个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是研发了一种名为“来那卡帕韦”的预防HIV的药物,每次注射可保护人体长达6个月;二是发现了一种固氮真核生物——贝氏布拉藻,其通过一种名为“硝基质体”的结构来固定氮气,这种结构由固氮细菌UCYN-A演化而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基质体的起源与线粒体类似,离开贝氏布拉藻仍可独立生活
B. HIV利用宿主细胞的逆转录酶、核糖体等合成子代病毒
C. 固氮细菌UCYN-A和硝化细菌都是自养型原核生物
D. HIV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某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鱼类的季节性迁徙捕食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
A. 个体 B. 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
4.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 “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这一结论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 细胞学说据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D.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理论的形成往往需要科学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③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④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⑤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视野中的物像也向右上方移动
⑥换高倍镜时,为避免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应该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
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最可能在反光镜上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6.“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核酸、脂肪是构成莲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B. 莲生活的土壤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C. 莲和鲤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 依据细胞学说,鲤鱼和莲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7.下列是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框①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膜、核糖体
B. 框②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框③内的生物均含染色体
D. 框④内的生物中只有蓝细菌含叶绿素
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使生物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B. 施莱登提出了新细胞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
C. 细胞学说揭示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9.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看到如下视野。欲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下方 D. 右上方
10.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A. 龟 B. 神经细胞 C. 草履虫 D. 卵细胞
11.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V)感染导致的人畜共患疾病,MPV通常由一个线性双链DNA分子、包膜和表面蛋白等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MPV的形态学特征
B. MPV的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MPV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直接相连
D. MPV的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1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为施莱登和施旺
B. 该学说使生物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C. 魏尔肖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D. 该学说使得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13.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经检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糖,病毒表面被衣壳蛋白覆盖。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诺如病毒的遗传信息编码在RNA分子上 B. 诺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C. 诺如病毒的衣壳蛋白在其核糖体上合成 D. 诺如病毒通过分裂产生子代病毒
14.乙肝病毒(DNA病毒)、新冠病毒(RNA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衣原体是四种常见的病原体。下列关于这四种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结构 B. 都含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C. 都可以用普通培养基直接进行培养 D. 都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
1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覆盖全身的皮肤, 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
B. 大肠杆菌的菌落, 属于种群层次的描述
C. 棉花的种子细胞属于细胞水平
D. 一个草履虫和一只大熊猫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16.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换用大光圈
B. 找到理想物像后先换用高倍镜,再移动装片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C. 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变大,数量变多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蓝细菌,可观察到随细胞质流动的叶绿体
17.小小细胞奥秘多,前人探索付辛劳。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木栓组织为死的植物细胞
B. 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C. 生活在秦岭深处的大熊猫单个细胞就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18.美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B. 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复制和表达,合成新的子代
C. 人工合成病毒有利于研制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D. 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给人类带来灾难
19.大熊猫共有两个亚种,因地域不同分为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冷箭竹是大熊猫喜欢的竹子种类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冷箭竹的叶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
B. 大熊猫和冷箭竹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C.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无机环境不参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
D.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大熊猫构成了群落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0.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是西安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拥有湖泊、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是鸟类的乐园,这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和濒危的物种,其同时具备重要的旅游和教育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在生命系统属于______________层次,是由该保护区内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统计该保护区的生物种类及特征,对该保护区的部分生物进行了调查,按照不同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类统计,部分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物种 细胞壁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中心体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①已知甲为蓝细菌,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秋季降温后乙的树叶会由绿色变成红色,请你根据相关细胞器中色素含量的变化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了该保护区中的湖水做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湖水中部分生物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对应高倍镜的是____________(填“视野1”或“视野2”),视野1转换为视野2之前,标本装片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进行了移动。A和B属于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不可利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A错误:
B.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是细胞, B错误: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正确;
D.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D错误。
2.【答案】D
【解析】解:A、硝基质体的起源可能与线粒体类似(内共生学说),但线粒体一旦成为细胞器后无法独立生存,A错误;
B、HIV是逆转录病毒,其复制所需的逆转录酶由病毒自身携带,而非宿主细胞提供,B错误;
C、自养生物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硝化细菌是自养型,UCYN-A是固氮细菌,属于异养型,C错误;
D、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种群是指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一种生物的总和,生物学家研究的是某一种鱼类的季节性迁徙捕食行为,因此他的研究对象属于种群。
故选:B。
在生态学上,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
本题重在考查了种群的概念,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4.【答案】C
【解析】【分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性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B、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还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正确;
C、细胞学说未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C错误;
D、科学发现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解: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是原核生物或病毒,①错误;
②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无细胞壁,②错误;
③细菌都是原核生物,③正确;
④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有的原核细胞含有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④错误;
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即视野中的物像与实物上下左右均相反,所以,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实际上是将成像的实物向右上方移动,因此视野中的物像向左下方移动,⑤错误;
⑥换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不需要升高镜筒,⑥错误;
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故此异物最可能在目镜上,⑦错误。
故选:A。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显微镜的使用等,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识记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及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A、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莲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
B、莲生活的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B错误;
C、莲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鲤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二者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所以,依据细胞学说鲤鱼和莲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不体现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特点,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框①内的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但含核糖体,A错误;
B.框②内的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框③内的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染色体,C错误;
D.框④中酵母菌无叶绿素,噬菌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蓝细菌含有叶绿素,D正确。

8.【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A错误;
B、魏尔肖根据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正确;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阐述细胞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提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D错误。
故选:C。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通过老细胞分裂产生。
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解答】
视野中看到的是倒立的物象,图中物象在右上方,欲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
A龟属于个体,A错误;
B.神经细胞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正确;
D.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形态学特征,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病毒,A错误;
B.MPV的DNA分子是线性双链DNA,每条链的一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
C.在线性双链DNA分子中,每条链中间的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直接相连,只有每条链一端的脱氧核糖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直接相连,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MPV的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发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D错误。
12.【答案】A
【解析】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 细胞看起来更大更清晰。视野1中细胞数目多, 视野范围大; 视野2中细胞数目少, 单个细胞看起来更大, 所以对应高倍镜的是视野
13.【答案】A
【解析】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视野1中物像在左侧,要使它移到视野中央(视野2中物像位置),标本装片应向左移动。衣藻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草履虫也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所以两者属于真核生物。
14.【答案】B
【解析】 A选项: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就不存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结构,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和衣原体(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该选项错误。
B选项: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衣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且它们都有蛋白质,病毒有蛋白质外壳,细菌和衣原体也有多种蛋白质,该选项正确。
C选项: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该选项错误。
D选项: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该选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A.覆盖全身的皮肤,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A正确;
B.大肠杆菌的菌落,属于种群层次的描述,B正确;
C.棉花的种子细胞属于细胞水平,C正确;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草履虫是细胞结构层次,也可以是个体的生命层次;大熊猫属于多细胞生物,除了有细胞、个体结构层次以外,还有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16.【答案】A
【解析】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 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换用大光圈, A正确:
B.找到理想物像后先移动装片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再换用高倍镜, B错误: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后, 观察到的细胞变大, 数量变少, C错误;
D.蓝细菌无叶绿体, D错误。
17.【答案】C
【解析】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该组织细胞为死细胞, A正确;
B、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池水中的单细胞生物, 以及细菌、红细胞和精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的细胞,B正确;
C、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 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错误;
D、细胞具有统一性,有相似的结构和组成,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正确。
18.【答案】B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A正确;
B、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自己的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酶等复制和表达,合成新的子代命,B错误;
C、人工合成的病毒可以用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和相关疫苗开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因此可以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C正确;
D、由于诸多不确定性,人工合成的病毒也有可能成为对人类有害的病毒,若使用不当,会给人类打来灾难,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A、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冷箭竹的叶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A错误;
B、大熊猫和冷箭竹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如冷箭竹没有系统层次, 而大熊猫有系统层次, B正确;
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 因此,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无机环境参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 C错误;
D、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大熊猫构成了种群,D错误。
20.【答案】(1)生态系统 群落(或所有生物/种群) 无机环境(或非生物成分)
(2)①叶绿素、藻蓝素、与光合有关的酶
②温度降低,叶绿体里叶绿素分解,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或液泡中花青素显色)
(3)视野2 左 真核
【解析】(1)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在生命系统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是由该保护区内的群落(或所有种群/生物) 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2)①已知甲为蓝细菌,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叶绿素、藻蓝素、与光合有关的酶。
②在秋季降温后乙的树叶会由绿色变成红色,原因是温度降低,叶绿体里叶绿素分解,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或液泡中花青素显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