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
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省共有(

A.34个
B.32个
C.28个
D.23个
4.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植被
5.我国濒临三个海或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省
B.辽宁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6.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

A.台湾省
B.广东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7.黄河下海流域面积特别狭窄的原因是(

A.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支流难以汇入
B.华北平原气候干旱,无支流汇入
C.河床.堤坝高于地面,支流无法汇入D.河道两侧山脉夹峙,支流无法汇入
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A.12%
B.18%
C.20%
D.28%
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
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C.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
D.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10.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平原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山地和盆地
11.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A.从南到北逐渐减少B.从东到西逐渐减少C.从西到东逐渐减少D.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
1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黄河上游的特征D.黄河中游的特征
1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4.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

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B.地形类型不一
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
15.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有(

A.青.藏
B.青.蜀
C.川.藏
D.川.陇
16.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了台湾的相关资料.下列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居民多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17.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一线
B.黑河——昆明一线
C.哈尔滨——昆明一线
D.北京——腾冲一线
18.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是(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20.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流淌着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亲情的古城是(
)
A.高雄
B.基隆
C.新竹
D.台南
二.连一连(10分)
21.将下列地名与其美称连接起来。
22.将下列省区的简称和省会城市连接起来。
三.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0分)
23.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


三级。
24.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界线是

25.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26.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需要进行交流与合作,正在实施的著名工程有


等。
27.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浙江省属
气候;辽宁省属
气候。
四.读图题(32分)
28.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每空1分,共12分)
(1).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
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岛屿: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
(6).大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
29.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城市①是
,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
,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城市)名称:A
,B
,C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F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
,G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是
青藏地区,B是
地区,C是
北方地区,D是南方
地区.(4分)
(2)图中甲.乙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
乙这个少数民族是

(2分)
(3)下表中两种生产活动分布于图中某山脉两侧,填写这座山脉的名称(2分)
(4)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与该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补充绘制折线图.(2分)
植被覆盖率
水土流失减少程度
30
60
60
80
90
97
(5)近年来横断山区人口增长快,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结合上题的相关资料,填写关系式:当地人口迅速增加→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2分)
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取经之路】连续三年来,温州市党政代表团北上南下.求索取经,足迹踏遍我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天津速度,见证了青岛气魄和厦门的精致。
(1)结合上图写出青岛所在地B省的名称
。(1分)
(2)厦门所在地的字母代码是
;考察团跨越的大江E和F分别是
.
。(3分)
【感受差异】青岛的气魄不仅有其独特的城市风貌,更有着全球化的视野;青岛也拥有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3)以列表的方式写出在自然环境方面青岛与温州两处不同点。(4分)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测试卷答案
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A
D
D
C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A
B
D
A
D
B
D
二、
21、
22、
23、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乡(镇)
24、秦岭—淮河
25、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6、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7、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28、
(1)、邻国:A、俄罗斯
B、印度
(2)、隔海相望的国家:C、韩国
D、日本
(3)、岛屿:E、台湾岛
F、海南岛
(4)、海域:G、渤海
H、南海
(5)、海峡:I、台湾海峡
J、马六甲海峡
29、
(1)
图中城市①是
宜昌,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
湖口,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名称:A
重庆,B
武汉,C
南京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F
三峡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
汉江G
赣江
30、
(1)青藏
西北
北方
南方
(2)乙
维吾尔(3)大兴安岭
(4)图略
(5)
砍伐森林(植被减少)
31、
(1)山东省
(2)C
长江
黄河
(3)
一月均温
年平均降水量
主要农作物
青岛
0℃以下
800毫米以下
小麦、玉米
温州
0℃以上
800毫米以上
水稻
F
D
B
C
E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