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素养测评模拟卷(压轴卷)(A4卷+A3卷+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素养测评模拟卷(压轴卷)(A4卷+A3卷+答题卡)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素养测评模拟卷(压轴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全册。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______==0.3=______%。
2.据统计,去年我市共接待游客1005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 万;实现了旅游产值达八位数,这个八位数的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 )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 亿。
3.一个指针式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分针走过的路程是 ( ) 厘米。
4.如图,把一个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cm2,已知圆柱的高是10cm,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 cm。
5.如图,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 ) ,比值是 ( ) 。
6.某电影院的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如果a表示第1排的座位数,则第2排的座位数是 ( ) ,a+6表示第 ( ) 排的座位数。
7.学校买进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占总数的50%,故事书占总数的25%,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20本。这批图书中科技书有 ( ) 本,故事书有 ( ) 本。
8.同学们参加立定跳远测试。如果跳远成绩超过1.70米记作正数,低于1.70米记作负数。欢欢立定跳远是1.75米,成绩记作 ( ) 米;乐乐跳远成绩记作﹣0.10米,乐乐立定跳远是 ( ) 米。
9.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到45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参加文艺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这个班有 ( ) 人。
10.四个不同的整数由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三个数是偶数,那它是 ( ) 。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1.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A.90 B.91 C.89 D.92
1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cm。
A.6 B.8 C.16 D.12
13.源源和明明分别将学校的同一个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源源是按1∶a(a>0)的比例尺画的,那么明明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A.1∶a B.1∶2a C.1∶a D.1∶
14.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 )。
A.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B.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C.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D.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5.(比较大小)()是一个真分数,下面各分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6题,每小题1分;17题每小题3分,验算题4分;18题每小题3分,19小题每题3分,20小题3分;共42分。)
1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 0.54÷0.9= (-)×24= 2.5×3×4=
32+42= 7a×4a= 12.5×8= +÷+=
17.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62.9+17= 9÷3.6= ※42.98÷14=
18.计算题。

19.解方程。


20.计算下面直角三角形绕直线快速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四、作图题(共3分)
21.在方格纸上画1个长方形、1个三角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5平方厘米,并且有一边的长都是5厘米。
五、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22-24小题每小题5分,25小题8分,26小题9分,共32分。)
22.中国新农村建设提倡突出地方特色,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古桥村依靠种植脆红李和冬桃增加了村民的年收入。
①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多630亩。
②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的2倍多260亩。
③种植脆红李和冬桃的面积一共是1370亩。
要想求出古桥村种植的脆红李和冬桃各多少亩,你选出的信息是( )和( )(填序号),根据选出的2个信息,列方程解答这个问题。
23.《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常温下,当盐水浓度大于26.5%,就会出现盐结晶的现象。正好科学老师准备做“盐结晶”实验,她计划以食盐和水1∶5的比例配制240克食盐水,再将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沸腾(蒸发),当剩下120克食盐水时,再冷却至常温,她的“盐结晶”实验会成功吗?请说明原因。
24.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竖直切成四块(如图①),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平行于底面切成三块(如图②),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如图③),体积减少了多少立方厘米?
25.A、B两市相距176千米,两市之间一处因山体滑坡导致连接这两市的公路受阻,甲、乙两个工程队接到指令,要求于早上7点,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赶往滑坡地点疏通公路。甲队于9点赶到并立即开工半小时后,乙队也赶到,并立即投入抢修工作,此时甲队已完成了全部任务的
(1)如果滑坡受损公路长1千米,甲队行进的速度是乙队的倍多5千米,求甲、乙两队的行进的速度各是多少?
(2)如果下午3点两队就完成公路疏通任务,胜利会师,那么若由乙队单独疏通这段公路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26.“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很普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记者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
(1)根据以上两幅统计图,算出接受调查的一共有( )人。
(2)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 )%,有( )人,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88.5%的受调查者坦言由于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所以合理使用手机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素养测评模拟卷(压轴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全册。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______==0.3=______%。
【答案】10;12;30
【分析】从0.3入手,根据除数=被除数÷商,3除以0.3计算第一空;根据分子=分母×分数值,40乘0.3计算第二空;根据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即可。
【详解】3÷0.3=10
40×0.3=12
0.3=30%
所以3÷10==0.3=30%。
2.据统计,去年我市共接待游客1005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 万;实现了旅游产值达八位数,这个八位数的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 )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 亿。
【答案】 100.59 90401000 1
【分析】将一个整数改写为“万”作单位的数,将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小数部分末尾的0舍去,据此可得出答案;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1,据此可得出答案;四舍五入到“亿”位,需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没有亿位则需要在小数点前加一个0,根据“四舍五入”得出答案。
【详解】去年我市共接待游客1005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00.59万;实现了旅游产值达八位数,这个八位数的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90401000,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1亿。
3.一个指针式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分针走过的路程是 ( ) 厘米。
【答案】157
【分析】分针是在旋转,则1小时分针走过的路程就是求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上午10时就是10时,下午3时就是15时, 则10时到15时是走了5个小时。分针1小时的路程再乘5就是分针走过的路程。
【详解】下午3时=15时
15-10=5(小时)
2×3.14×5×5=157(厘米)
则分针走过的路程是157厘米。
4.如图,把一个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cm2,已知圆柱的高是10cm,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 cm。
【答案】4
【分析】分析题目,拼成的这个长方体的前后面之和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上下面分别对应圆柱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以长方体的左右面是增加的2个面,即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多了左右两个面,用80除以2即可求出一个面的面积,据图可知,长方体左面的面积=圆柱的底面半径×高,据此用一个面的面积除以高即可得到底面半径。
【详解】80÷2=40(cm2)
40÷10=4(cm)
把一个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cm2,已知圆柱的高是10cm,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cm。
5.如图,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 ) ,比值是 ( ) 。
【答案】 6∶5 //1.2
【分析】看图可知,小长方形的长×2=小长方形的宽×3,假设小长方形的长×2=小长方形的宽×3=6,根据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分别计算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大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长×2,大长方形的宽=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不是最简比化成最简比;求比值,直接用最简比的前项÷后项即可。
【详解】假设小长方形的长×2=小长方形的宽×3=6
小长方形的长=6÷2=3
小长方形的宽=6÷3=2
大长方形的长=3×2=6
大长方形的宽=3+2=5
6∶5=6÷5=
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6∶5,比值是。
6.某电影院的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如果a表示第1排的座位数,则第2排的座位数是 ( ) ,a+6表示第 ( ) 排的座位数。
【答案】 a+2 4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a表示第1排的座位数,则第2排的座位数比a多2,是a+2;同理,第3排的座位数是a+2+2=a+4;第4排的座位数是a+4+2=a+6。
【详解】某电影院的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如果a表示第1排的座位数,则第2排的座位数是a+2,a+6表示第4排的座位数。
7.学校买进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占总数的50%,故事书占总数的25%,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20本。这批图书中科技书有 ( ) 本,故事书有 ( ) 本。
【答案】 240 120
【分析】把图书总数看作单位“1”,则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总数的(50%-25%),已知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20本,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120除以(50%-25%)可以求出图书总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图书总数分别乘50%和25%,即可求出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本数。
【详解】120÷(50%-25%)
=120÷25%
=120÷0.25
=480(本)
科技书:480×50%
=480×0.5
=240(本)
故事书:480×25%
=480×0.25
=120(本)
则这批图书中科技书有240本,故事书有120本。
8.同学们参加立定跳远测试。如果跳远成绩超过1.70米记作正数,低于1.70米记作负数。欢欢立定跳远是1.75米,成绩记作 ( ) 米;乐乐跳远成绩记作﹣0.10米,乐乐立定跳远是 ( ) 米。
【答案】 ﹢0.05 1.6
【分析】在本题中“﹢”代表超过1.7米,“-”表示低于1.7米;1.75米超过了1.7米,超过的部分为1.75-1.7=0.05米,超过记为正;﹣0.1米表示低于1.7米的部分是0.1米,实际的米数用1.7-0.1即可求解。
【详解】1.75-1.7=0.05(米)
1.7-0.1=1.6(米)
即欢欢立定跳远是1.75米,成绩记作﹢0.05米;乐乐跳远成绩记作﹣0.10米,乐乐立定跳远是1.6米。
9.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到45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参加文艺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这个班有 ( ) 人。
【答案】42
【分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就是将全班学生人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6份,也就是全班的人数能被6整除。参加文艺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就是将全班学生人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就是全班的人数能被6整除。综上所述全班人数是6和7的公倍数,且人数不到45人,只能是42人。
【详解】据分析,这个班的人数是6和7的公倍数:42、84、126……
且人数不到45人,这个班总人数是42人。
10.四个不同的整数由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三个数是偶数,那它是 ( ) 。
【答案】14
【详解】略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1.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A.90 B.91 C.89 D.92
【答案】B
【分析】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除以4(整百的年份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平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先根据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判断2025年是平年,那么2月有28天,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把这三个月的天数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202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31+28+31=90(天)
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故答案为:A
1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cm。
A.6 B.8 C.16 D.12
【答案】D
【分析】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360度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锥的高是AB,底面半径是BC,根据直径=半径×2,确定底面直径。
【详解】6×2=12(cm)
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锥的底面直径是12cm。
故答案为:D
13.源源和明明分别将学校的同一个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源源是按1∶a(a>0)的比例尺画的,那么明明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A.1∶a B.1∶2a C.1∶a D.1∶
【答案】B
【分析】源源画的图上距离是10cm,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花坛一条边的实际长度;明明画的同一条边长的图上距离是5cm,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并化简比,即可求出明明所按的比例尺。
【详解】10÷=10×a=10a(cm)
5∶10a=(5÷5)∶(10a÷5)=1∶2a
明明是按1∶2a的比例尺画的。
故答案为:B
14.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 )。
A.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B.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C.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D.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答案】D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自然数成奇偶排列,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要么是奇数、偶数、奇数,要么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这个偶数是合数。因此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故答案为:D
15.(比较大小)()是一个真分数,下面各分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选项A、C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假设真分数是,分别写出选项B、D的分数,并比较大小(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从高位到低位比较每个数位的数字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假设真分数是,,;因为,所以,最大的分数是。
故答案为:D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6题,每小题1分;17题每小题3分,验算题4分;18题每小题3分,19小题每题3分,20小题3分;共42分。)
1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 0.54÷0.9= (-)×24= 2.5×3×4=
32+42= 7a×4a= 12.5×8= +÷+=
【答案】;0.6;3;30
25;28a2;100;
17.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62.9+17= 9÷3.6= ※42.98÷14=
【答案】79.9;2.5;3.07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除法用商×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
【详解】62.9+17=79.9 9÷3.6=2.5

42.98÷14=3.07
验算:
18.计算题。

【答案】15;63;
【分析】(1)先把75%、0.75化成,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减法。
【详解】
19.解方程。


【答案】x=10.5;x=35
x=;x=50
【分析】40%x=4.2,用4.2÷40%,即可解答;
0.2x÷0.5=14,先计算14×0.5,再用14×0.5的积除以0.2,即可解答;
x+x=,选计算+的和,再用除以+的和,即可解答;
x∶=25∶0.4,解比例,原式化为:0.4x=25×,用25×的积除以0.4,即可解答。
【详解】40%x=4.2
解:x=4.2÷40%
x=10.5
0.2x÷0.5=14
解:0.2x=14×0.5
0.2x=7
x=7÷0.2
x=35
x+x=
解:x+x=
x=
x=÷
x=×
x=
x∶=25∶0.4
解:0.4x=25×
0.4x=20
x=20÷0.4
x=50
20.计算下面直角三角形绕直线快速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
【分析】由题意可知,旋转后形成一个圆锥,已知圆锥的高是3cm,底面半径是4cm,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cm3)
四、作图题(共3分)
21.在方格纸上画1个长方形、1个三角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5平方厘米,并且有一边的长都是5厘米。
【答案】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设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宽=面积÷长,可得宽=15÷5=3(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设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可得高=15×2÷5=6(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设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可得高=15÷5=3(厘米)。
根据以上数据画图,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
(画法不唯一)
五、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22-24小题每小题5分,25小题8分,26小题9分,共32分。)
22.中国新农村建设提倡突出地方特色,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古桥村依靠种植脆红李和冬桃增加了村民的年收入。
①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多630亩。
②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的2倍多260亩。
③种植脆红李和冬桃的面积一共是1370亩。
要想求出古桥村种植的脆红李和冬桃各多少亩,你选出的信息是( )和( )(填序号),根据选出的2个信息,列方程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①;③;370亩;1000亩
【分析】答案不唯一,如选出的信息是①和③,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多630亩,种植脆红李和冬桃的面积一共是1370亩,古桥村种植的脆红李和冬桃各多少亩?设种植冬桃的面积是x亩,则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是(x+630)亩,根据种植脆红李的面积+种植冬桃的面积=两种水果的总面积,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冬桃面积,冬桃面积+630亩=脆红李的面积。
如选出的信息是②和③,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的2倍多260亩,种植脆红李和冬桃的面积一共是1370亩,古桥村种植的脆红李和冬桃各多少亩?设种植冬桃的面积是x亩,则脆红李的面积是(2x+260)亩,根据种植脆红李的面积+种植冬桃的面积=两种水果的总面积,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冬桃面积,总面积-冬桃面积=脆红李的面积。
【详解】选择①和③。
解:设种植冬桃x亩。
x+630+x=1370
2x=740
2x÷2=740÷2
x=370
脆红李:370+630=1000(亩)
答:冬桃面积370亩;脆红李面积1000亩。
选择②和③。
解:设种植冬桃x亩。
2x+260+x=1370
3x+260=1370
3x+260-260=1370-260
3x=1110
3x÷3=1110÷3
x=370
脆红李:1370-370=1000(亩)
答:冬桃面积370亩;脆红李面积1000亩。
23.《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常温下,当盐水浓度大于26.5%,就会出现盐结晶的现象。正好科学老师准备做“盐结晶”实验,她计划以食盐和水1∶5的比例配制240克食盐水,再将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沸腾(蒸发),当剩下120克食盐水时,再冷却至常温,她的“盐结晶”实验会成功吗?请说明原因。
【答案】会成功;见详解
【分析】以食盐和水1∶5的比例配制240克食盐水,根据按比分配原则,总的份数是6份,其中食盐占1份,水占5份,可计算出食盐质量;将食盐水蒸发后,食盐质量不变,则可用食盐质量÷食盐水质量×100%,计算出盐水浓度,再和26.5%比较,若大于则能成功,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得:食盐质量为
(克)
蒸发后盐水浓度为:>26.5%,即实验会出现“盐结晶”现象。
答:她的“盐结晶”实验会成功。
24.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竖直切成四块(如图①),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平行于底面切成三块(如图②),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如图③),体积减少了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25.12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图②的切分方法可知,增加的表面积是4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先用增加的表面积除以4,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半径的平方即r2的值,进而推导出圆的半径;
根据图①的切分方法可知,增加的表面积是以圆柱的高的长度为长,底面半径的长度为宽的8个长方形的面积,先用增加的表面积除以8,再除以半径,即可求出圆柱的高;
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再相减,即是减少的体积。
【详解】底面积:50.24÷4=12.56(平方厘米)
半径的平方:12.56÷3.14=4(平方厘米)
因为4=2×2,所以圆的半径是2厘米;
圆柱的高:48÷8÷2=3(厘米)
减少的体积:
3.14×22×3-×3.14×22×3
=3.14×4×3-×3.14×4×3
=37.68-12.56
=25.12(立方厘米)
答:体积减小了25.12立方厘米。
25.A、B两市相距176千米,两市之间一处因山体滑坡导致连接这两市的公路受阻,甲、乙两个工程队接到指令,要求于早上7点,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赶往滑坡地点疏通公路。甲队于9点赶到并立即开工半小时后,乙队也赶到,并立即投入抢修工作,此时甲队已完成了全部任务的
(1)如果滑坡受损公路长1千米,甲队行进的速度是乙队的倍多5千米,求甲、乙两队的行进的速度各是多少?
(2)如果下午3点两队就完成公路疏通任务,胜利会师,那么若由乙队单独疏通这段公路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答案】(1)甲队:50千米/小时,乙队:30千米/小时
(2)11小时
【分析】(1)设乙队的行进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甲队的行进速度是(x+5)千米/小时。从早上7点到9点,经历了2小时,甲开工半小时后乙才到,说明乙走了2.5小时,由于受损公路长1千米,用甲、乙走的路程和=两市相距的距离再减去受损公路长,据此即可列出方程,再求解即可。
(2)由于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总共经历了6小时,最开始甲队工作0.5小时,完成了总量的,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用÷0.5求出甲的效率。设乙的效率为y,由于甲队工作了6小时,乙队工作的时间是:6-0.5=5.5(小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队工作量+乙队工作量=1,据此列方程即可求出乙队的效率,再用1除以乙队的效率即可求出时间。
【详解】(1)解:设乙队的行进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甲队的行进速度是(x+5)千米/小时。
9:00-7:00=2(小时)
2小时+0.5小时=2.5小时
2×(x+5)+2.5x=176-1
2×x+2×5+2.5x=175
3x+10+2.5x=175
5.5x=175-10
5.5x=165
x=165÷5.5
x=30
30×+5
=45+5
=50(千米/小时)
答:甲队的行进速度是50千米/小时,乙队的行进速度是30千米/小时。
(1)÷0.5=÷=×2=
解:设乙的工作效率为y。
×6+(6-0.5)y=1
0.5+5.5y=1
5.5y=1-0.5
5.5y=0.5
y=0.5÷5.5
y=
1÷=11(小时)
答:乙队单独疏通这条公路的效率是11小时。
26.“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很普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记者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
(1)根据以上两幅统计图,算出接受调查的一共有( )人。
(2)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 )%,有( )人,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88.5%的受调查者坦言由于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所以合理使用手机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1)2000
(2)45;900;画图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将接受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3~5小时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据此列式计算;
(2)将接受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1-1小时以内的对应百分率-1~3小时的对应百分率-3~5小时的对应百分率=5小时以上的对应百分率;总人数×5小时以上的对应百分率=5小时以上的人数,在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相应长度的直条,标记数据,直接将对应百分率补充到扇形统计图即可。
(3)答案不唯一,可以从看手机屏幕的时长和保护眼睛的角度进行建议。
【详解】(1)700÷35%=700÷0.35=2000(人)
接受调查的一共有2000人。
(2)1-2%-18%-35%=45%
2000×45%=2000×0.45=900(人)
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45%,有900人。
(3)减少看手机的时间,看手机一段时间后要眺望远方等。(答案不唯一)(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素养测评模拟卷(压轴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全册。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______==0.3=______%。
2.据统计,去年我市共接待游客1005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 万;实现了旅游产值达八位数,这个八位数的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 )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 亿。
3.一个指针式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分针走过的路程是 ( ) 厘米。
4.如图,把一个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cm2,已知圆柱的高是10cm,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 cm。
5.如图,5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 ) ,比值是 ( ) 。
6.某电影院的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如果a表示第1排的座位数,则第2排的座位数是 ( ) ,a+6表示第 ( ) 排的座位数。
7.学校买进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占总数的50%,故事书占总数的25%,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20本。这批图书中科技书有 ( ) 本,故事书有 ( ) 本。
8.同学们参加立定跳远测试。如果跳远成绩超过1.70米记作正数,低于1.70米记作负数。欢欢立定跳远是1.75米,成绩记作 ( ) 米;乐乐跳远成绩记作﹣0.10米,乐乐立定跳远是 ( ) 米。
9.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到45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参加文艺活动的人数占全班的,这个班有 ( ) 人。
10.四个不同的整数由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三个数是偶数,那它是 ( ) 。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1.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A.90 B.91 C.89 D.92
1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cm。
A.6 B.8 C.16 D.12
13.源源和明明分别将学校的同一个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源源是按1∶a(a>0)的比例尺画的,那么明明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A.1∶a B.1∶2a C.1∶a D.1∶
14.三个连续的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 )。
A.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B.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C.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D.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5.(比较大小)()是一个真分数,下面各分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6题,每小题1分;17题每小题3分,验算题4分;18题每小题3分,19小题每题3分,20小题3分;共42分。)
1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 0.54÷0.9= (-)×24= 2.5×3×4=
32+42= 7a×4a= 12.5×8= +÷+=
17.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62.9+17= 9÷3.6= ※42.98÷14=
18.计算题。

19.解方程。


20.计算下面直角三角形绕直线快速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四、作图题(共3分)
21.在方格纸上画1个长方形、1个三角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5平方厘米,并且有一边的长都是5厘米。
五、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22-24小题每小题5分,25小题8分,26小题9分,共32分。)
22.中国新农村建设提倡突出地方特色,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古桥村依靠种植脆红李和冬桃增加了村民的年收入。
①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多630亩。
②种植脆红李的面积比冬桃的2倍多260亩。
③种植脆红李和冬桃的面积一共是1370亩。
要想求出古桥村种植的脆红李和冬桃各多少亩,你选出的信息是( )和( )(填序号),根据选出的2个信息,列方程解答这个问题。
23.《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常温下,当盐水浓度大于26.5%,就会出现盐结晶的现象。正好科学老师准备做“盐结晶”实验,她计划以食盐和水1∶5的比例配制240克食盐水,再将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沸腾(蒸发),当剩下120克食盐水时,再冷却至常温,她的“盐结晶”实验会成功吗?请说明原因。
24.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竖直切成四块(如图①),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平行于底面切成三块(如图②),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如图③),体积减少了多少立方厘米?
25.A、B两市相距176千米,两市之间一处因山体滑坡导致连接这两市的公路受阻,甲、乙两个工程队接到指令,要求于早上7点,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赶往滑坡地点疏通公路。甲队于9点赶到并立即开工半小时后,乙队也赶到,并立即投入抢修工作,此时甲队已完成了全部任务的
(1)如果滑坡受损公路长1千米,甲队行进的速度是乙队的倍多5千米,求甲、乙两队的行进的速度各是多少?
(2)如果下午3点两队就完成公路疏通任务,胜利会师,那么若由乙队单独疏通这段公路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26.“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很普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记者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
(1)根据以上两幅统计图,算出接受调查的一共有( )人。
(2)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 )%,有( )人,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88.5%的受调查者坦言由于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所以合理使用手机很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